還是解釋一下吧。

話說看到現在的讀者,沒人認爲我的體裁很怪異嗎?

我這本書,可以說是小說,但又不全是。

簡單來說,我是按時間軸來寫的邵賊的人物傳記。

我以前說我沒大綱,很多人還不信。我上本書寫了一千多萬字,一樣沒大綱。全部情節都是寫的時候現場推演,沒有什麼事先安排好的劇情。頂多在推演到某一步的時候,我選擇幾種可能性的一種,繼續推演下去。

時間軸的寫法,意思就是每一年從邵賊的角度來看,他做了哪些事,他面臨哪些困難,他有什麼任務,他的生活是什麼樣的。

這本書,大概會寫到邵賊死去的那一天。最後盤點一下,他這一生功過如何,來個蓋棺定論。同時豐富這個國家的細節,因爲他與邵賊是相互成就的。

有人說該寫易定、成德什麼的,那是小說的寫法,但我寫的不是小說,是以時間軸爲基準的實景推演。

河北藩鎮,現在沒有任何可寫的東西,全是枯燥無味的攻城戰,最近是通過旁白簡單描述的方式一帶而過。

我推演下來,河北藩鎮主要就是防守了,沒別的招數,一如歷史上五代王朝攻河北的情景。

而因爲河北軍人的頑固,你一時半會還拿不下。

我總不能寫“一年時間一晃而過”了吧?那是小說的寫法。小說作者,會人爲創造戲劇衝突,把本不可能存在的劇情硬生生創造出來,哪怕不合理。

我儘量不會挑戰合理性,不會爲了迎合戲劇衝突來降低設定。

歷史上後漢攻打河中李守貞,攻城三年。

杜宴球圍攻易定,長達一年。

如果你寫一本小說,主角是這些人,你給讀者寫城下的三年生活?

但寫小說的作者,大概率不會讓主角攻城這麼久,可能幾個月就破了。這就是爲了戲劇衝突硬生生降低合理性。

主角帶兵圍城三年,好傢伙,視角全在這裡。三年時間,在除了修仙小說外的任何類別中,都是很長的時間段了,你這麼寫,讀者還看?

我一直試圖在合理性與爽文之間尋找平衡,這也是必須的。

我的觀點一直是:

合理性與爽保持平衡,如果有衝突,合理性優先。

儘量還原一個真實的世界。這個方式就是通過細節填充,也就是有些人說的“水”。

比如我書裡的公文,全是駢文,這是符合唐代、五代現實的。

通過本章說可以看出,絕大部分讀者對這些公文不感興趣,看的時候可能直接划過去了,但這卻是我花費很多時間弄出來的,通過歷史原文,刪刪改改,用典還不能錯,還得儘量保持駢文的對稱格式。

有的時候,一篇公文花我幾個小時,寫到深夜。雖然沒人看,但我不在乎,我認爲這是營造真實世界必須的細節。

寫作要有嚴謹的態度。你既然已經在模擬推演這個世界了,那不妨真實些、合理些。

書裡出現的人物,我要力求嚴謹,不能出錯。

情節被人吐槽,我不在乎。但歷史細節出錯,我會很不好意思,羞愧難當,因爲這表明了我的歷史功底不行。

有時候因爲歷史資料的匱乏,爲了求證一個人物的細節,我會研究很久。幾個小時是家常便飯,經常弄到凌晨三四點鐘,耽誤寫作。

甚至翻閱唐代墓誌銘彙編,還有遼代、宋初之類,力求準確。

但我查找的這個人物,很可能只是一個小人物、龍套,出現不了多久。

花這麼多時間研究一個龍套的細節甚至家譜源流、平生過往,值得嗎?我認爲是值得的。因爲我不允許我的歷史細節出錯,這是對整本書營造的真實模擬世界的不負責。

一次偷懶了,下次會接着偷懶,久而久之,這本書的細節就經不起推敲了。

很多讀者或作者說,“小說嘛,圖一樂”、“我不如去看史書”、“那麼較真幹什麼”、“不要帶腦子看”,等等等等。

是,我尊重別人的觀點。但我會堅持自己的堅持。

我大部分時間都花在研究歷史細節和推演上,然後寫到書中,可能看得人根本沒細想,一目十行,但我還是會繼續這麼寫,直到這本書完結。

我寫的就是“史書”,就是模擬一個歷史上並不存在的另外一種可能,另外一種社會。

不喜歡看這本史書的,可以去看別的。

起點歷史區很多書其實很爽的,他們書裡的歷史細節可能和我這本書有衝突,哪個是正確的,哪個是錯誤的,大家有自己的判斷、自己的喜好。

最後再強調一遍,這本是是無大綱實景推演、人物傳記,以主角視角爲主幹,其他的爲枝節,共同組成。

寫到邵賊死的那一天。

第三章 紅利之三第二十六章 幫他體面第1153章 領教第五章 定策第十七章 風勁角弓鳴,將軍獵渭城(二)第四章 講武第六章 後路無憂矣第六十二章 淮南行之三第942章 高唐與德勝渡第三十一章 前出之基第八十四章 整頓與施恩第五十五章 可亡矣第六十二章 心思與局勢第八十五章 破軍第四十章 大魚第1207章 麻桿打狼第四章 講武第四十章 大魚第五十二章 巢奔第四十一章 土雞瓦狗第七十九章 條件第十三章 南京第五十二章 聯軍第二十二章 苦盡甘來第1129章 撤退與計劃第十章 恭順已極第三十八章 往前一步是深淵第四十一章 邀請第四十六章 四塞以爲國第1312章 交代第1271章 郡王第二十一章 戰宥州(五)第八十五章 破軍第三十六章 奏第1237章 講究人第1245章 長夏第964章 廢物第九十四章 一躍四十年第1154章 分行第八十五章 破軍第六章 夏、皋第二十三章 意圖第七章 大張旗鼓第1326章 前置準備第八章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鉤(二)第二十七章 汝潁路第979章 蒲縣與石樓第九章 埋伏第1028章 泗州第九十一章 行蹤第1191章 消耗第三十二章 崔洪第四章 康佛金(給盟主小哲夫加更)第四十五章 不朽第五章 善後穩定第五十二章 春種秋收第三十八章 多麼痛的領悟第七十三章 佈告中外之四第六十九章 兒女和上山第三十三章 定遠軍與統戰第九十四章 各方心思第二十七章 時代第1000章 不勞相送第1118章 一條道走到黑第六章 新風俗第三十九章 商稅第1310章 驚聞第1017章 陣容第三十六章 新家第三章 運輸(給盟主老李加更)第六十六章 宣州第七十六章 路線:直取北庭!第四十二章 兵臨城下第1260章 這是爲你好第十五章 兩條線第四章 西守東攻第1042章 開疆拓土全靠女人第946章 大失所望第1033章 全是壞消息第十四章 議第六十五章 分化第三十九章 勸降第1031章 壓制與反壓制第十七章 神武門第六十九章 獻計第六十二章 西域商社第五十八章 就這樣吧第二十七章 齊聚第1043章 各鎮第五十六章 兄弟爲王前驅第十六章 人口與土地第五十章 巴士拉第五十五章 王孫第1140章 動真格第二十三章 廣成澤第十章 他能給什麼?第二十一章 一勞永逸第八十七章 稅務監的一天第二十三章 來騙!第1006章 調動
第三章 紅利之三第二十六章 幫他體面第1153章 領教第五章 定策第十七章 風勁角弓鳴,將軍獵渭城(二)第四章 講武第六章 後路無憂矣第六十二章 淮南行之三第942章 高唐與德勝渡第三十一章 前出之基第八十四章 整頓與施恩第五十五章 可亡矣第六十二章 心思與局勢第八十五章 破軍第四十章 大魚第1207章 麻桿打狼第四章 講武第四十章 大魚第五十二章 巢奔第四十一章 土雞瓦狗第七十九章 條件第十三章 南京第五十二章 聯軍第二十二章 苦盡甘來第1129章 撤退與計劃第十章 恭順已極第三十八章 往前一步是深淵第四十一章 邀請第四十六章 四塞以爲國第1312章 交代第1271章 郡王第二十一章 戰宥州(五)第八十五章 破軍第三十六章 奏第1237章 講究人第1245章 長夏第964章 廢物第九十四章 一躍四十年第1154章 分行第八十五章 破軍第六章 夏、皋第二十三章 意圖第七章 大張旗鼓第1326章 前置準備第八章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鉤(二)第二十七章 汝潁路第979章 蒲縣與石樓第九章 埋伏第1028章 泗州第九十一章 行蹤第1191章 消耗第三十二章 崔洪第四章 康佛金(給盟主小哲夫加更)第四十五章 不朽第五章 善後穩定第五十二章 春種秋收第三十八章 多麼痛的領悟第七十三章 佈告中外之四第六十九章 兒女和上山第三十三章 定遠軍與統戰第九十四章 各方心思第二十七章 時代第1000章 不勞相送第1118章 一條道走到黑第六章 新風俗第三十九章 商稅第1310章 驚聞第1017章 陣容第三十六章 新家第三章 運輸(給盟主老李加更)第六十六章 宣州第七十六章 路線:直取北庭!第四十二章 兵臨城下第1260章 這是爲你好第十五章 兩條線第四章 西守東攻第1042章 開疆拓土全靠女人第946章 大失所望第1033章 全是壞消息第十四章 議第六十五章 分化第三十九章 勸降第1031章 壓制與反壓制第十七章 神武門第六十九章 獻計第六十二章 西域商社第五十八章 就這樣吧第二十七章 齊聚第1043章 各鎮第五十六章 兄弟爲王前驅第十六章 人口與土地第五十章 巴士拉第五十五章 王孫第1140章 動真格第二十三章 廣成澤第十章 他能給什麼?第二十一章 一勞永逸第八十七章 稅務監的一天第二十三章 來騙!第1006章 調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