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 朕心大慰

王寧掩面哭泣,狼狽逃走。

來的時候,他以爲是漢王完了,此時此刻他才明白,或許完蛋的人是他自己。

就連朱高煦都鄙視自己的爲人,這往後還怎麼混啊?

只怕朝堂上下,都沒人帶自己玩了。

難道堂堂駙馬,就只能蹲在家裡當寓公嗎?

王寧心如死灰,失魂落魄回家,哪知道迎面撞上了懷慶公主。他拿走漢王禮物的時候,懷慶公主不知道,那可是侄子孝敬她的,憑什麼拿走?

“到底是怎麼回事?漢王管你要禮物,還是怎麼了?你把東西弄哪去了?”

王寧面對妻子的質問,無言以對,良久才道:“是,是朝廷查抄漢王府,我不得不過去,萬一牽連到咱們家,那就不好了。”

懷慶公主眉頭緊皺,“怎麼,漢王又被牽連了?他犯了什麼事?”

王寧怔了怔,才苦兮兮道:“好像、大概、也許,這回漢王沒犯事,他還立了功。”

懷慶公主越聽越不對勁兒,王寧吞吞吐吐,乾脆把兒子王貞亮叫過來。

“你去,仔細打聽一下,到底是怎麼回事?”

王寧有心攔着,但兒子腿腳飛快,轉身就跑了……大約半天之後,王貞亮喘着大氣回來。

“娘啊,漢王殿下這回可露了大臉,現在整個應天都知道了。”

“知道了什麼?”懷慶公主追問。

“知道了漢王心善,以一成五的利錢借貸,接濟商民百姓。比最便宜的還要低一成五。簡直堪稱大善人。結果這麼個大善人,還被誣陷,罰沒家產,連睡覺的牀都被抄沒了,那叫一個慘啊!”

懷慶公主不解,“他這麼慘,怎麼說露臉了?”

王貞亮道:“娘啊,你不知道,這事傳出去之後,大傢伙都嚷嚷着要捧場子,不能讓漢王殿下吃虧。有人說了,往後借錢,只去漢王那裡,就認準漢王一個有良心的。”

“啊!”懷慶公主大爲詫異,“他不是家產都被抄了,哪裡還有錢啊!”

“哎呦,我的娘啊,誰說抄家就沒錢了?沒錢有人願意借啊,別人不知道,徐通政就提出資助一百萬給漢王,還有成國公,曹國公,各自也要出三十萬,還有靖安侯,多少人都排着隊往漢王手裡送錢。不爲了別的,就爲了漢王這塊金字招牌。人家對老百姓好,對朝廷忠心,遇到了罰款,老老實實交錢,試問誰和這樣的皇子做生意不放心啊!”

懷慶公主半晌才聽明白,好傢伙,朱高煦因禍得福,有人願意給他錢,有人願意向他借錢。

他只需要居中撮合,坐着數錢。

這還有個不發財的?

“那咱們也給漢王送點錢去吧,他不是跟咱們關係挺好的嗎!”懷慶公主焦急道。

王貞亮的臉立刻垮了,“娘,我還聽說,人家漢王還被朋友出賣了,以爲朝廷要抄家,巴巴的拿着證據去舉發漢王,告人家黑狀呢!”

“誰?誰這麼不要臉?”懷慶公主脫口而出。

王貞亮翻了翻眼皮,低下了頭。

懷慶公主怔了片刻,突然意識到了什麼。

“王寧!你混蛋!”

公主殿下起身,直接去找王寧算賬。

這一夜駙馬府裡,兩口子打成一片,那叫一個其樂融融,夫妻和睦。

轉過天,懷慶公主直接進宮,去面見徐皇后,一見面就跟四嫂抱在一起,嚎啕大哭……攤上這麼個丈夫,我這輩子算是完了。

只求嫂子開恩,

千萬跟漢王說清楚,這都是駙馬乾的事情,他這個當姑姑的,還有兩個表弟,都是好的。

要不請陛下幫忙,乾脆把王寧趕出去算了。

本公主要和離!

跟這個東西,實在是沒法過了。

徐皇后被弄得腦袋都大了,公主和離,沒有經驗啊!

“要不你們湊合着過吧!”

“過不了了,皇嫂啊,我算是瞎了眼睛,嫁給了一個反覆無常的小人,我這輩子算是完了……嗚嗚嗚。”

徐皇后實在是招架不住,只能讓人去請朱棣,結果去的太監很快回來,陛下那邊正在討論漢王的事情,還是稍微等等吧。

此時徐景昌、夏原吉、蹇義、鄭賜,還有漢王朱高煦,以及羣臣,悉數在金殿聚集。

很難得,朱棣的臉上帶着笑容,朱高煦這孩子,真是頗類自己。

越看越喜歡!

“這一次漢王雖然沒有事先繳納稅款,但是事後老實悔過,補償稅款和罰金,沒有任何怨言。皇子犯法與庶民同罪,我朱家的人,就要這樣,表率天下臣民。朕心甚慰,朕心甚慰啊!”

哪怕靖難之役,浴血衝鋒,也沒有得到朱棣如此誇獎,這可讓朱高煦渾身一震,久違的父愛又回來了。

不過他看了眼徐景昌,想起了當初的警告,朱高煦打了個激靈,忙道:“孩兒只知爲父皇分憂,爲大明效力,一心做事,再無其他!”

朱棣一臉欣慰的笑容啊,“好啊,能這麼想,果然是朕的好兒子,伱這次的事情,屬實利國利民!”

說完之後,朱棣一扭頭,看向了在場羣臣,“大傢伙都說說,該怎麼辦吧?”

目睹了朱家父慈子孝的一幕誰也不是傻子。

尤其是刑部尚書鄭賜,只知士林容不下他,滿心都想着找個下家……眼瞧着漢王受到誇獎,他立刻道:“陛下,漢王殿下表率天下。一直以來,就有士紳豪強,以重利盤剝百姓,敲骨吸髓,九出十三歸,驢打滾兒,利滾利。好些人被逼着賣兒賣女,傾家蕩產,提起來都是辛酸淚,民生艱難,無過如此。”

說到這裡,鄭賜眼圈還紅了,當真是一心爲民的好官。

徐景昌只是把頭扭到了一邊,看多了生怕影響食慾。

朱棣倒是滿臉嘉許的微笑,“民生之難,朕早就知道。鄭尚書能如此想,就不枉朕提拔你啊!”

鄭賜慌忙俯身,謝過聖恩。

然後朗聲道:“陛下,臣請陛下,依照漢王判例,徹查天下所有州府借貸,凡是重利盤剝百姓,逼得家破人亡的,必須嚴懲!刑部要派遣官吏,到各處徹查,地方官吏膽敢袒護,一同問罪!臣已經準備好了,這一次徹查下去,如果砍了九百九十九顆腦袋,第一千顆就砍臣的。臣爲民請命,不懼生死!”

“好!好一個赤膽忠心!”

朱棣大笑道:“有孝子,有忠臣,何愁大明不能中興!朕今日實在是高興,非常高興……諸位卿家,你們都說說,這事情要怎麼辦,是不是要依照鄭尚書之言?”

在場衆人面面相覷,屬實,朱棣登基以來,還是第一次這麼誇獎一個臣子,鄭賜這傢伙算是撿到了。

不過失之東隅收之桑榆,他往後也只能當個孤臣了。

什麼時候聖眷耗光了,什麼時候也就到頭了。

衆人齊齊沉默,但卻沒有料到,有一個人幽幽道:“陛下,鄭尚書的主張太過片面,屬於只見樹木,不見森林。不過想來他只是刑部尚書,也情有可原。”

敢在這個關頭潑冷水的,除了徐景昌,不做第二人選。

朱棣道:“你說鄭尚書眼界不行,那你有什麼高見?”

“啓奏陛下,此事的關鍵不在於懲罰多少個士紳豪強,也不在於砍下多少顆腦袋。而是百姓有借貸的需求,裡面又有豐厚的利潤。如果朝廷能掌握此事,必定能有力填補虧空……”

“不行!萬萬不可!”

沒等徐景昌說完,左都御史郭資立刻站出來,急忙道:“陛下,徐通政所言不新鮮。當初北宋王安石變法,就用到了青苗法。結果此法禍國殃民,百姓備受盤剝,動搖國本,遺禍無窮,此等惡法斷然不能出現在大明朝!臣冒死上奏,還請陛下明察!”

他說完之後,大理寺卿吳中也站出來,隨後又有幾位重臣,紛紛挺身而出。

“陛下,徐通政異想天開,絕然行不通。”

朱棣看了眼徐景昌,“這麼多大臣反對,你有什麼說的?”

徐景昌笑道:“正因爲這麼多大臣反對, 臣纔信心十足。漢王遵守法度,愛惜百姓,人盡皆知。漢王向外放貸,並不是朝廷放貸,此舉正好避免了青苗法最大的弊端。借貸雙方,皆是你情我願。如果有強迫借貸,敲詐勒索的事情。朝臣們正好彈劾漢王,臣也不會包庇漢王。”

朱棣眉頭微皺,“此法聽起來不錯,只是漢王有多少錢財,又能借出去多少?只怕沒法惠及太多百姓吧?”

徐景昌一笑,“陛下,此事欲速則不達。如果讓衙門出面,必定會出現宋朝那種,把青苗錢借給市民的荒唐情況。漢王尊奉商業規則,你情我願,才能真正照顧百姓……至於陛下的擔憂,臣以爲可以讓戶部通過寶鈔局,向漢王提供資金擔保。寶鈔流轉起來,需要的數量自然會大大增加,百姓得到錢款,就可以避免盤剝。漢王又可以和戶部分享收益,此舉還能充實國庫,上上下下,所有人都得到了好處。還有誰受害?臣不知道,哪位大人能指點一下?”

能沒有人受害嗎!

過去那些放貸的士紳豪族,全都要倒黴了,一條最好的財路,生生被切斷了。

但是此時此刻,他們哪敢出來阻攔,誰多說一個字,就等着被抄家徹查吧!

就在大傢伙無言以對的時候,夏原吉向前一步,聲音顫抖道:“臣附議,請陛下恩准徐通政所請。”

羣臣大驚,夏原吉已經不顧一切了,寶鈔這顆雷快要爆了,這是最後的機會了。

朱棣點了點頭,“很好,今天朕心大慰……傳旨,準備御宴,朕要請客。”

第一百五十五章 徐王廟第八十七章 準備致仕的徐景昌第三百三十一章 朱氏的雄心第六十四章 漢王與民爭利第七十八章 寧王栽了第三百一十七章 百姓天子第一百八十八章 御史下地方第一百三十九章 南宗第一百五十八章 朱棣曰善第三百四十章 抓捕官商第三百二十三章 嚴懲地方官吏第三章 永樂第一百六十二章 徐欽中了第二百二十七章 準備遷都第二百七十四章 朱棣就是個撒手沒第一百三十八章 大明至上第一百五十五章 徐王廟第二百一十章 喜上加喜第二十九章 父慈子孝一家人第三百章 千秋大業第一百二十九章 誰是朱棣親兒子?第一百二十章 好孩子啊!第二百八十八章 真宰相,徐景昌第一百八十章 王命旗牌第一百六十二章 徐欽中了第二百六十六章 梅開二度的徐景昌第七十八章 寧王栽了第二百九十五章 舉朝之士,盡數被坑第九十六章 朱棣的削藩策第二百八十三章 太子駕臨江西第二百四十一章 諸王鬧洞房第一百六十八章 新科進士的去向第二百零八章 徐皇后要長命歲哦第三百三十六章 徐皇后病重第二百九十九章 勳貴之首第一百五十六章 徐達成神了第一百一十一章 朝臣中的內鬼第二十三章 襲爵了第一百七十三章 太子仁弱第二百三十七章 朱瞻基當老師第一百九十九章 徐景昌的憤怒第二百零四章 徐景昌開竅了第一百章 定國公不會拋棄卑職的第二百三十四章 一羣弟弟第一百四十三章 比肩夫子第一百二十章 好孩子啊!第三百零八章 恐怖的徐景昌第二百八十五章 太子悟道第一百九十七章 六首也歎服第一百五十三章 繼續搞事情的朱棣第八十九章 無可辯駁的罪名第二章 姑姑第二百九十二章 大動作第一百二十六章 減肥成功的朱高熾第一百八十九章 錦衣衛密檔第二百六十八章 誰能沒有把柄!第二百六十六章 梅開二度的徐景昌第二百四十七章 黑了心的朱高熾第六十二章 朱高熾長見識了第一百零五章 不甘心做趙宋第三百零一章 太子不孝第四十六章 聰明的朱高煦第一百八十四章 徐景昌,你可爲相第一百二十八章 建文死了第二百零八章 徐皇后要長命歲哦第五十一章 這個年沒法過了第二百七十五章 能歌善舞第一百五十九章 教導朱高熾第二百五十六章 理財高手第三百二十六章 定國公用兵真如神第一百八十二章 你們都是天子門生第四十八章 優美的中國話第一百八十四章 徐景昌,你可爲相第一十六章 帝王格局第二百一十二章 霹靂手段第二百一十四章 國公齊出第二百八十三章 太子駕臨江西第二百八十二章 沒收土地第九十五章 下下下三策第六十四章 漢王與民爭利第六十四章 漢王與民爭利第四十八章 優美的中國話第二百八十一章 我們是定國公的親戚第一百七十六章 忠君報國第二百四十九章 人死爲大第一百五十五章 徐王廟第一百四十二章 不要拒絕了第三百一十五章 乾淨又衛生第二百九十章 朝廷責任第二百八十一章 我們是定國公的親戚第一百二十四章 絞刑第一百零二章 興奮的朱棣第二百二十四章 咱們結婚吧第二百一十章 喜上加喜第一百四十三章 比肩夫子第九十七章 苦一苦藩王,罵名我們擔第二百二十六章 俺又回來了第一百四十二章 不要拒絕了第一百四十七章 痛快第一百五十八章 朱棣曰善
第一百五十五章 徐王廟第八十七章 準備致仕的徐景昌第三百三十一章 朱氏的雄心第六十四章 漢王與民爭利第七十八章 寧王栽了第三百一十七章 百姓天子第一百八十八章 御史下地方第一百三十九章 南宗第一百五十八章 朱棣曰善第三百四十章 抓捕官商第三百二十三章 嚴懲地方官吏第三章 永樂第一百六十二章 徐欽中了第二百二十七章 準備遷都第二百七十四章 朱棣就是個撒手沒第一百三十八章 大明至上第一百五十五章 徐王廟第二百一十章 喜上加喜第二十九章 父慈子孝一家人第三百章 千秋大業第一百二十九章 誰是朱棣親兒子?第一百二十章 好孩子啊!第二百八十八章 真宰相,徐景昌第一百八十章 王命旗牌第一百六十二章 徐欽中了第二百六十六章 梅開二度的徐景昌第七十八章 寧王栽了第二百九十五章 舉朝之士,盡數被坑第九十六章 朱棣的削藩策第二百八十三章 太子駕臨江西第二百四十一章 諸王鬧洞房第一百六十八章 新科進士的去向第二百零八章 徐皇后要長命歲哦第三百三十六章 徐皇后病重第二百九十九章 勳貴之首第一百五十六章 徐達成神了第一百一十一章 朝臣中的內鬼第二十三章 襲爵了第一百七十三章 太子仁弱第二百三十七章 朱瞻基當老師第一百九十九章 徐景昌的憤怒第二百零四章 徐景昌開竅了第一百章 定國公不會拋棄卑職的第二百三十四章 一羣弟弟第一百四十三章 比肩夫子第一百二十章 好孩子啊!第三百零八章 恐怖的徐景昌第二百八十五章 太子悟道第一百九十七章 六首也歎服第一百五十三章 繼續搞事情的朱棣第八十九章 無可辯駁的罪名第二章 姑姑第二百九十二章 大動作第一百二十六章 減肥成功的朱高熾第一百八十九章 錦衣衛密檔第二百六十八章 誰能沒有把柄!第二百六十六章 梅開二度的徐景昌第二百四十七章 黑了心的朱高熾第六十二章 朱高熾長見識了第一百零五章 不甘心做趙宋第三百零一章 太子不孝第四十六章 聰明的朱高煦第一百八十四章 徐景昌,你可爲相第一百二十八章 建文死了第二百零八章 徐皇后要長命歲哦第五十一章 這個年沒法過了第二百七十五章 能歌善舞第一百五十九章 教導朱高熾第二百五十六章 理財高手第三百二十六章 定國公用兵真如神第一百八十二章 你們都是天子門生第四十八章 優美的中國話第一百八十四章 徐景昌,你可爲相第一十六章 帝王格局第二百一十二章 霹靂手段第二百一十四章 國公齊出第二百八十三章 太子駕臨江西第二百八十二章 沒收土地第九十五章 下下下三策第六十四章 漢王與民爭利第六十四章 漢王與民爭利第四十八章 優美的中國話第二百八十一章 我們是定國公的親戚第一百七十六章 忠君報國第二百四十九章 人死爲大第一百五十五章 徐王廟第一百四十二章 不要拒絕了第三百一十五章 乾淨又衛生第二百九十章 朝廷責任第二百八十一章 我們是定國公的親戚第一百二十四章 絞刑第一百零二章 興奮的朱棣第二百二十四章 咱們結婚吧第二百一十章 喜上加喜第一百四十三章 比肩夫子第九十七章 苦一苦藩王,罵名我們擔第二百二十六章 俺又回來了第一百四十二章 不要拒絕了第一百四十七章 痛快第一百五十八章 朱棣曰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