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 我們需要一個什麼樣的天子?

蹇義身爲百官之首,朱棣已經幾次話裡話外,詢問立儲的事宜,出於謹慎,蹇義一直沒有表態,但是很顯然,他沒法沉默太久。

這是一道必考題。

“徐通政,你看二皇子要是成爲儲君,八成用不了三年,這朝堂就會一地雞毛。要是三皇子……我看可能三個月足矣。”蹇義憂心忡忡道。

徐景昌一笑,“我看天官還是太保守了,沒準三天就夠了。”

蹇義臉色驟變,想想那兩頭豬的德行,還真沒準。三天時間,足夠他們弄得天昏地暗,日月無光了。

“徐通政,咱們該想個辦法纔是。”蹇義的語氣近乎哀求。

徐景昌反問道:“蹇尚書,與其琢磨誰更適合成爲儲君,還不如問問咱們自己,大明需要什麼的天子?”

大明需要什麼天子?

放在當下的語境裡,大約可以理解爲朝臣需要什麼樣的天子,畢竟徐景昌也是大九卿之一啊!

蹇義渾身一震,立儲這種事情,多半都是天子做主,尤其是朱棣這麼強勢的皇帝,朝臣只能揣測天子心思,努力逢迎。

至於幫着天子做主,推舉心儀的人上位,就算有這個心,也沒有這個膽啊!

他又看了看徐景昌,發現這小子神色淡然,彷彿就在談論中午吃什麼一樣,毫無波瀾。

真是好大的膽子!

過了許久之後,平靜下來的蹇義才橫下心道:“太祖皇帝起自布衣,英明神武,橫掃煙塵,奠基立業,三十年英明神武,勵精圖治,大明朝方有洪武盛世。若是懿文太子能多活些年,承襲基業,讓大明朝廷偃武修文,延續盛世,必能民生富裕,遠邁漢唐。”

說到了這裡,蹇義停下來,沒有繼續講。

但是誰都聽得明白,文武之道,張弛有度。

經過朱元璋秋風掃落葉似的治國方式,應該有一位溫和的皇帝,修補朱元璋鐵腕治國留下來的創傷。

奈何朱標早死,朱允炆又接不住。

此時朱棣登基,毫無疑問,他又是個強悍的天子,朱棣在日,必定會狂飆突進,雷厲風行。許多不敢想的壯舉,都會在朱棣手上實現。

修書,下西洋,改革稅制……光是已經鋪開的東西,就已經讓人心驚肉跳了。

所以接下來的天子,絕對不能這樣狂飆突進,大明朝已經太累了,需要改變一下風格,讓大傢伙停下來喘口氣。

“大明的儲君必須謙恭友愛。”徐景昌緩緩道。

“還要仁慈節儉,不鋪張浪費,好大喜功。”蹇義斟酌着補充。

“還應該尊重大臣,相信賢臣治國,不會動不動就把大傢伙關起來。”徐景昌笑道。

“尤其是要讓文武朝野都能接受,不會挑起內亂,保證皇權平穩過渡……大明朝經不起更多的亂子了。”

一個靖難之役,已經讓大明元氣大傷,如果再來一次,那還不天崩地裂,江山大亂啊?

他們越說,理想的太子輪廓就越清晰。

既不是朱老二,也不是朱老三。

“大殿下他行嗎?”蹇義疑惑道。

徐景昌笑道:“天官不在通政司,其實大殿下領着幾位參議處理政務,已經很嫺熟了。只是他做的事情,不容易出名罷了。”

“所以就需要讓大殿下趕快做幾件事,提升他的名望,爭取更多的支持?”蹇義問道。

“錯!”徐景昌搖頭道:“恰恰要讓他老實低調,什麼事情都不幹,除了來通政司,

那也不要去,針對任何事情,都不要發表看法。”

蹇義沉吟了一下,立刻點頭,“沒錯,此時說得越多,留下的把柄就越多……爲保萬全,必須有人時刻叮囑殿下才行。徐通政,這事交給誰?”

徐景昌微微搖頭,他並不合適。

那兩位皇子都在通政司,而且徐景昌這個身份,明顯偏袒大胖子,也會有結黨營私的嫌疑。

“我有個合適的人選。”徐景昌讓人把參議胡儼請來。

這位本來是負責邸報的,但他爲人嚴謹,寫出來的文章四平八穩,連徐景昌都受不了,更遑論朱高燧了。

因此他被架空了,成了一個大閒人。

所幸胡儼寵辱不驚,竟然能安心讀書,不爲所動。

“胡學士,我打算讓你專門侍奉大殿下,保證他不犯任何的錯誤,從言談話語,到舉止坐臥,都無可挑剔。”

胡儼愣了一下,“通政,大殿下一直以來,就是這樣的人,還用得着我費力氣嗎?”

“用得着!”徐景昌認真道:“因爲這一次非常不同!”

“是對殿下不同?還是對下官不同?”

“你們兩個!”徐景昌嚴厲道。

蹇義下意識拉了拉椅子,和徐景昌靠的更近一點,然後盯着胡儼,“別出差錯,做好了,你就是未來的帝師!”

帝師?

胡儼自然不傻,他能抵禦住幾乎所有的誘惑……只是帝師這兩個字,讓他渾身顫慄,難以抑制。

文人最高的成就,不是當皇帝,而是培養出一個天子。

比如姚廣孝,他以僧人之身,輔佐藩王,靖難成功,登上帝位,哪怕千百年後,史冊上依舊要有他一筆。

難道說下一個帝師,竟是自己?

這麼大的福氣,竟然落到了頭上?

胡儼下意識打了個激靈,用力頷首,“卑職一定竭盡全力。”

而此時的朱高熾,正陷入了前所未有的迷茫,他有史以來,第一次早早回家,並且讓夫人給他多準備幾個菜,還有一壺好酒。

朱高熾一杯接着一杯,沒有太長時間,他就半醉了。

張氏嘆口氣,憂心忡忡道:“殿下,你何苦自己糟蹋自己,每天這麼多事情,起早貪黑的,瞧瞧你進京之後,都瘦了一圈。”

朱高熾無奈長嘆一聲,“這幾天我就在想,我萬事不會……伱看老二做放貸的事情,風生水起,不但自己發了財,還利國利民。老三針砭時弊,關心民生。他們乾的都是爲國爲民的好事。唯獨我這個大哥,每天就是面對亂糟糟的公文……從通政司搬到宮裡,再從宮裡搬去六部。有一天我看見有泥瓦匠修宮裡的大殿,我就在琢磨,你說我跟他們有什麼區別?”

朱高熾又猛灌了一杯酒,然後道:“過去我覺得老二好武,魯莽粗野,不是人君之相。老三小肚雞腸,習慣搬弄是非,他們都不適合當太子,更何況我又是皇祖父親自冊封的世子,成爲太子,順理成章。可自從年後以來,他們兩個脫胎換骨,反而是我毫無建樹,或許……我真的不行。”

張氏頓時把臉一沉,“殿下,你說什麼呢!這還不是他們倆攤上了露臉的活兒,要不你去接手放貸,估計比漢王還要好很多。”

朱大胖子連連搖頭,“你不能這麼說,放貸是搶士紳大戶財路的事情,也只有二弟有膽子,又有勳貴支持,他能做得出來,我卻是不行的。”

“那你去管民間邸報啊?”

朱高熾愕然少許,也搖頭道:“專門揭露人家的短處,也不是君子所爲。”

WWW● тt kān● ¢O

張氏急了,高聲道:“你這也不行,那也不行,憑什麼當太子啊!”

朱高熾慚愧低頭,可就在此時,門口有腳步響起,朱瞻基從外面進來,後面跟着胡儼。

朱高熾一愣,“胡學士,你怎麼來了?”

胡儼沒有直接回答問題,而是湊到近前,俯身道:“殿下,正因爲萬事不行,才只能當皇帝啊!”

朱高熾大爲詫異,整個人都不好了。

什麼都不會的當皇帝,什麼時候皇帝的門檻這麼低了?

胡儼又道:“殿下,其實想讓您成爲大明儲君的人不計其數。”

朱高熾悶着頭,低聲道:“只是沒有老二和老三的多罷了。”

“不!真正能決定您儲位的只有一個人, 現在的關鍵是如何說服他!”

朱高熾渾身劇烈震動,臉上的肥肉也跟着蛄蛹。

說服父皇!

母后?或者是九卿重臣?又或者是姚少師……

視線轉回通政司,徐景昌和蹇義的談話已經到了最後關頭,整個方略已經確定下來,只是差臨門一腳,究竟誰才能順利推舉朱高熾上位?

“我在吏部位置上,很不方便。”

徐景昌哼道:“我這個通政使比你方便?”

蹇義連忙搖頭,徐景昌比他還不合適……“要不讓夏尚書?”還沒等說完,蹇義自己就搖頭了,“他現在靠着漢王放貸,他們倆穿一條褲子,已經不可靠了,讓他做這事,沒準會背叛咱們。”

夏原吉已經不是自己人了,還有誰合適?

“蹇尚書,我還真有個人選。”

“誰?”

“就是讓我放了園藝假的解縉。”

“解縉?對了,他在家幾個月,和朝政沒有瓜葛,他的話陛下會相信的。”蹇義又道:“只是他現在怎麼見到陛下,如何進言?”

徐景昌笑道:“皇孫在學堂修滿了一年課程,表現不錯,如果陛下願意看看自己孫子,自然能見到兼職教書的解縉!”

蹇義聽到這話,已經無話可說了,高,都讓你高完了!

這一招簡直妙不可言,神來之筆……唯一的問題,當初徐景昌把解縉弄回家的,難道他那時候就看到了今天這一局?

蹇義只覺得後背上的汗毛都立起來了,這小子太妖孽了。

第二百一十三章 火了第三百零四章 親孃也不親了第三十一章 臥龍鳳雛第一百一十一章 朝臣中的內鬼第二百六十七章 活閻王回來了第一百一十八章 全都來了第三百一十二章 天子無心第二百二十章 漢王真兄弟第一百零六章 爲皇孫賀第一百三十四章 大孝子朱棣第一百四十九章 呼之欲出的東廠第二百二十三章 諸葛丞相的治國方法第三百一十二章 天子無心第二百二十章 漢王真兄弟番外篇:我爹徐景昌第二章 姑姑第二百八十八章 真宰相,徐景昌第四章 皇后駕到第六十八章 朕心大慰第一百零六章 爲皇孫賀第二百二十七章 準備遷都第五章 大九卿第三百二十三章 嚴懲地方官吏第二百五十八章 願爲陛下前鋒第五十三章 大牢齊聚第三百零一章 太子不孝第二百零四章 徐景昌開竅了第六十一章 風光出天牢第一百八十五章 定國公的新職務第一百五十八章 朱棣曰善第二百七十五章 能歌善舞第一百五十七章 孔家也不例外第三百四十章 抓捕官商第二百八十五章 太子悟道第四十三章 皇孫的人第二百零六章 好岳父第五十八章 天子駕臨天牢第一百四十七章 痛快第二百六十一章 爭當大明的好大兒第四十一章 請誅奸臣第二百六十章 給各國打分第二百五十四章 李景隆贏了第八十四章 請客斬首第二百零七章 婚事番外篇:我爹徐景昌第二百一十二章 霹靂手段第四十二章 萬軍戶,衣食所繫第一百八十一章 山東之患第二百八十章 砍向地主第三百三十八章 所謀者大第九十三章 錦衣衛的歸屬第一百章 定國公不會拋棄卑職的第一百零六章 爲皇孫賀第一百六十四章 欺君之罪第三百三十三章 這一死,比活了一輩子都重要第一十六章 帝王格局第一百一十二章 通政使的崛起第二百五十八章 願爲陛下前鋒第二十七章 我怕得罪人嗎?第三百章 千秋大業第一百四十九章 呼之欲出的東廠第四十四章 不當朱標第二百零四章 徐景昌開竅了第二百三十四章 一羣弟弟第二百三十八章 四哥真好第二百七十四章 朱棣就是個撒手沒第二百六十八章 誰能沒有把柄!第二百三十八章 四哥真好第一十一章 天子雄心第一百三十八章 大明至上第一百七十一章 恐怖的徐家兄弟第五十二章 從戶部下手第二十四章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第一百零六章 爲皇孫賀第六十八章 朕心大慰第二百八十八章 真宰相,徐景昌第二百零一章 勃然大怒的朱棣第一百四十八章 死亡名單第一百八十七章 督察院的三不知第三百二十四章 漢王謀反第一百九十章 夏尚書,謝謝啊!第一百六十六章 徐家好兒郎第四十七章 切冬瓜戰術第一章 請你善良第一百二十六章 減肥成功的朱高熾第三百三十八章 所謀者大第九十四章 憤怒的朱棣第三百零一章 太子不孝第一百一十五章 罪加二等第一十七章 神勇無敵的徐景昌第二百八十九章 處置工部第四章 皇后駕到第二百四十九章 人死爲大第一百零三章 沒有中間商賺差價第四十一章 請誅奸臣第二章 姑姑第一百零七章 鑼鼓喧天,鞭炮齊鳴第二十七章 我怕得罪人嗎?第九十七章 苦一苦藩王,罵名我們擔
第二百一十三章 火了第三百零四章 親孃也不親了第三十一章 臥龍鳳雛第一百一十一章 朝臣中的內鬼第二百六十七章 活閻王回來了第一百一十八章 全都來了第三百一十二章 天子無心第二百二十章 漢王真兄弟第一百零六章 爲皇孫賀第一百三十四章 大孝子朱棣第一百四十九章 呼之欲出的東廠第二百二十三章 諸葛丞相的治國方法第三百一十二章 天子無心第二百二十章 漢王真兄弟番外篇:我爹徐景昌第二章 姑姑第二百八十八章 真宰相,徐景昌第四章 皇后駕到第六十八章 朕心大慰第一百零六章 爲皇孫賀第二百二十七章 準備遷都第五章 大九卿第三百二十三章 嚴懲地方官吏第二百五十八章 願爲陛下前鋒第五十三章 大牢齊聚第三百零一章 太子不孝第二百零四章 徐景昌開竅了第六十一章 風光出天牢第一百八十五章 定國公的新職務第一百五十八章 朱棣曰善第二百七十五章 能歌善舞第一百五十七章 孔家也不例外第三百四十章 抓捕官商第二百八十五章 太子悟道第四十三章 皇孫的人第二百零六章 好岳父第五十八章 天子駕臨天牢第一百四十七章 痛快第二百六十一章 爭當大明的好大兒第四十一章 請誅奸臣第二百六十章 給各國打分第二百五十四章 李景隆贏了第八十四章 請客斬首第二百零七章 婚事番外篇:我爹徐景昌第二百一十二章 霹靂手段第四十二章 萬軍戶,衣食所繫第一百八十一章 山東之患第二百八十章 砍向地主第三百三十八章 所謀者大第九十三章 錦衣衛的歸屬第一百章 定國公不會拋棄卑職的第一百零六章 爲皇孫賀第一百六十四章 欺君之罪第三百三十三章 這一死,比活了一輩子都重要第一十六章 帝王格局第一百一十二章 通政使的崛起第二百五十八章 願爲陛下前鋒第二十七章 我怕得罪人嗎?第三百章 千秋大業第一百四十九章 呼之欲出的東廠第四十四章 不當朱標第二百零四章 徐景昌開竅了第二百三十四章 一羣弟弟第二百三十八章 四哥真好第二百七十四章 朱棣就是個撒手沒第二百六十八章 誰能沒有把柄!第二百三十八章 四哥真好第一十一章 天子雄心第一百三十八章 大明至上第一百七十一章 恐怖的徐家兄弟第五十二章 從戶部下手第二十四章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第一百零六章 爲皇孫賀第六十八章 朕心大慰第二百八十八章 真宰相,徐景昌第二百零一章 勃然大怒的朱棣第一百四十八章 死亡名單第一百八十七章 督察院的三不知第三百二十四章 漢王謀反第一百九十章 夏尚書,謝謝啊!第一百六十六章 徐家好兒郎第四十七章 切冬瓜戰術第一章 請你善良第一百二十六章 減肥成功的朱高熾第三百三十八章 所謀者大第九十四章 憤怒的朱棣第三百零一章 太子不孝第一百一十五章 罪加二等第一十七章 神勇無敵的徐景昌第二百八十九章 處置工部第四章 皇后駕到第二百四十九章 人死爲大第一百零三章 沒有中間商賺差價第四十一章 請誅奸臣第二章 姑姑第一百零七章 鑼鼓喧天,鞭炮齊鳴第二十七章 我怕得罪人嗎?第九十七章 苦一苦藩王,罵名我們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