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四章 徐景昌開竅了

徐景昌這話,成功讓對面九卿齊齊瞪圓眼珠子,而勳貴這邊,成國公朱能,魏國公徐輝祖都傻傻看向他。

還能這麼操作?

徐景昌的厲害之處,就在於他總能拿出看似石破天驚,又莫名符合邏輯的說辭。

就像裁汰一些衛所,這幾乎是所有人的共識了。

不裁撤根本不行。

土地已經被衛所長官侵佔了,根本收不回來。

而且就算玩命收回來了,想要招募軍戶,也是不可能的。

當初朱元璋爲了減輕邊防壓力,是向軍戶徵收了兩倍田賦的,民戶交一斗糧食,軍戶交兩鬥。

稅賦沉重,還要上陣打仗,正常人誰願意當軍戶嗎?

除非國初那種,大規模的俘虜,還有色目人,蒙古人,將他們編成軍戶,安插進衛所,這才順理成章。

到了現在,你想滿世界抓人,等着天下大亂吧!

做不了就是做不了。

所以夏原吉等人就想借機削弱軍戶,裁撤衛所……這種事情,朱棣都擋不住,也無從反對。

眼瞧着文官就要得分,可徐景昌奇兵突出,他拿出了軍隊來源這個關乎國本的問題,還拿南北榜做例子,朱棣幾乎一下子就接受了。

這話不能更有道理了。

軍隊的來源不能越來越窄,必須廣泛起來,這是大明朝的根基。

但不是每個人都能當兵,該怎麼辦?

徐景昌給出的答案是武學。

老百姓不願意投軍,又怎麼辦?

那就提高武夫待遇,就類似秀才一樣。

他前面提出了南北榜,讓這個說法變得更容易接受了。

朱棣是越琢磨越有道理。

“徐平章,此事萬萬想不通!朝廷沒有這麼多錢,根本不行!”蹇義果斷拒絕。

徐景昌笑呵呵道:“蹇天官,你這是承認養那些秀才很花錢了?”

蹇義氣得翻白眼,“這根本是兩件事,你不要胡扯!”

徐景昌道:“我怎麼是胡說?伱看啊,廢除衛所,將土地收歸朝廷,編戶齊民,變軍戶爲民戶。朝廷多了多少田,增加了多少民戶……肯定會有數目的,總不能裁了衛所,然後衛所的土地不翼而飛吧?這是說不通的。戶部能增加多少收入,夏尚書沒有一筆賬?朝廷把增加的收入拿出來,按照各省的人丁,分配士兵員額,然後再設立武學,確定徵兵數額,擇優進入武學……這不是很簡單的事情嗎?”

這玩意當然不難,可問題是這麼幹了,那武人豈不是和文官平起平坐了?

孔聖人被拉下馬,現在又輪到了所有士大夫,果然退了一步,就會得寸進尺,以至於難以收拾……徐景昌的套路大傢伙也算是看透了,但偏偏就沒有什麼應對的辦法。

武人這邊,在場只有兩位國公,成國公朱能心思單純一些,本以爲必定會損失許多衛所,現在莫名將損失的利益拿回來,還能增加武學,優待武學士子,比肩秀才。武人這邊不但沒輸,還有賺頭兒,他自然是欣喜若狂,大呼定國公英明。

徐輝祖看得比朱能深多了。

他發現這事情並不是那麼簡單……向各省分配兵馬數量,又設立武學,吸引人才。這一套下去,其實損失最大的還是世襲將門。

只不過這種長遠的事情,朱能未必看得明白。

徐輝祖心裡明白,也不會說出來。而且徐家也不在乎這種事情。

徐景昌就不用說了,徐欽也考上了探花,註定了要走未曾設想的道路。

徐輝祖跳出來,勇於任事,他也只是想在朱棣那裡刷點好感,他不求立多大功勞,只求自己別給徐家下一代拖後腿。

所以他沒有理由反對。

而朱棣卻是喜出望外……嚴格來講,這套方案只對他有好處。

擴大兵源,讓天下有識之士,都能爲了帝王效力,各省平坦戰爭壓力,共享開疆拓土的成果。

這個說法太讓人喜歡了。

朱棣沉吟少許,突然道:“朕記得在漢唐之際,出將入相,即便是文臣,也要知兵啊?是不是這樣?”

這時候一直閉目不語的姚廣孝緩緩開口,“陛下所言屬實……漢朝沒有科舉,到了唐朝,雖然有了科舉,也並非最主要的入仕方法。大批士人,都是上馬治軍,下馬治民。漢代募兵,是承襲秦制,從天下健兒中選擇……唐代兵源來自遍佈天下的府兵。方纔定國公所講,要讓全天下人,都能成爲將士,不侷限於軍戶。老臣以爲此話頗有道理,強漢盛唐的先例,就是這麼做的好處。”

徐景昌立刻笑道:“姚少師果然敏銳,一語中的……只是我想這套方法,還有勝過漢唐的地方。”

姚廣孝眯縫着三角眼,淡淡道:“你說的是武學吧?”

徐景昌點頭,“沒錯,設立武學,不光教導武人打仗的辦法,也教他們忠君報國,心懷天下。如此嚴格訓練之後,能防止兵歸將有,杜絕藩鎮割據,實在是利國利民的辦法。”

姚廣孝連連點頭,不由得衝朱棣深深一躬,“陛下,如此一說,平章院支持此議!”

老和尚發話,這可就不是徐景昌一個人的意見,而是平章院的看法,份量大大增加。

朱棣不由得點了點頭,“朕也覺得是不錯的法子……但要具體如何操作,還要你們辛苦一下……姚少師,你和定國公,魏國公一起,把這個方略擬定出來吧。”

姚廣孝點頭,可徐景昌突然道:“陛下,臣以爲這種事情,還要戶部尚書參與,藉助夏尚書的精明,來算清楚這筆賬。”

夏原吉怔了怔,卻也沒有拒絕。

雖說這個破事讓文臣這邊很尷尬,但是任憑徐景昌折騰,不能參與其中,只會更尷尬。

而且夏原吉一直立志成爲文臣領袖,更不能缺席。

朱棣想了想,也點頭道:“還望你們能精誠團結,儘快拿出方略,朕迫切需要看到結果。”

武英殿議事結束,每個人都各懷心腹事。

毫無疑問,一輪更大規模的變法就要來了,接下來會怎麼樣,還真不好說。

徐景昌趕上了夏原吉,笑道:“老夏,你別跟我瞪眼珠子了,其實有好事我還是不會忘了你的。要不我怎麼沒叫蹇義啊?”

夏原吉呵呵兩聲,“定國公,公務上的事情我也不說了,你要是真的想跟我聯手,你就答應和我侄女的婚事,咱們成了姻親,豈不是更好?”

徐景昌翻了翻白眼,“那樣的話,我不就是你的侄女婿了,不划算?”

“哎呦!你死心眼啊!咱們倆各論各的,你愛怎麼叫,就怎麼叫。”

徐景昌怔了怔,似乎陷入了思忖。

夏原吉來了精神,“真的,不騙你,我那個侄女如花似玉的,人也好看,學問也好,給你小子不虧的。”

徐景昌又愣了一下,這才道:“老夏,要不這樣,你能不能帶着你的侄女,到我府上,咱們見面聊聊?”

夏原吉哼道:“你小子是真欺負人啊!明明應該你去的!行,我讓一步,我去!到時候我可提醒你,要是挑不出毛病來,你必須答應,不然我跟你沒完!”

徐景昌翻了翻眼皮,也沒說什麼……反正都要娶一個,娶誰不是娶呢!

他晃晃悠悠回家,正好發現黃家姑娘穿着荷葉色的衣衫,正在喂着孔雀。

一隻色彩絢麗的公孔雀突然發出一陣鳴叫,然後衝着黃姑娘開屏了。

徐景昌忍不住笑道:“瞧見沒有,孔雀都心動了。”

黃姑娘端着托盤,轉身走過來,輕笑道:“多謝定國公誇獎,你準備吃點什麼?”

“荷葉麪條吧,瞧你穿這衣服挺有食慾的。”

黃姑娘早就知道他有點不着調,也不在意,只是笑道:“這個顏色是漢王作坊織出來的,今年在應天賣得不錯,父親給我和妹妹買了一匹,我剛剛做成衣服。”

徐景昌道:“原來是這樣啊,看你這件算不得多好。回頭我跟漢王說一聲,讓他送百八十匹過來,要最頂級的,你過來挑好的拿。”

黃姑娘笑道:“定國公這麼大方,莫非有好事情嗎?”

徐景昌道“我也不知道算不算……反正過一會兒你就知道了。”

黃姑娘也沒多問,就去做荷葉麪條了。

等她做完,送了過來,發現徐景昌這邊已經多了兩個客人。

一個是中年文官,看那個氣度,不下於老爹黃觀。

他還帶了一個女孩過來,看樣子和自己差不多……很湊巧的是,她也穿着荷葉色的衣服,只不過人家這身明顯更精緻,不光料子好,領邊袖口,還繡了不少彩蝶飛舞,春風楊柳,可比自己這身華貴多了。

居然撞衫了。

黃姑娘沒敢多說話,只是問道:“定國公,該用飯了。”

徐景昌也笑道:“夏尚書,我今天特意點了荷葉麪條,你和夏姑娘一定要嚐嚐。”

徐景昌說着,也看了一眼這位夏姑娘,隨後又看了眼黃姑娘……他這眼睛在兩個人身上轉過,突然有種莫名其妙的感覺。

怎麼夏姑娘看似華麗,但虛有其表。

黃姑娘淡然之中,透着一股大氣。一眼看過去,記住的必定是這個人,而不是身上的穿戴值多少錢。

這就好像林妹妹一般,根本不需要用無數的名牌堆砌。天生的秀麗,自然的端莊。

原來這丫頭挺漂亮的!

徐景昌突然發現了什麼了不得的事情……

第二百三十四章 一羣弟弟第二百二十二章 朕的好兒子第二百五十三章 真的猛士第三十五章 不講武德第三十五章 不講武德第二百四十三章 愚蠢的弟弟第二百九十九章 勳貴之首第六十七章 做大做強,再創輝煌第二章 姑姑第二百四十章 定國公成親了第一百四十七章 痛快第一章 請你善良第一百八十二章 你們都是天子門生第一百一十三章 啓動鈔能力第七十五章 大明良心,入主東宮第二百七十九章 太子妃都覺得好第二百四十二章 放去了一羣妖魔第六十一章 風光出天牢第二百七十二章 神奇的徐景昌第三百零二章 因地制宜第五十五章 都別出來了第一百六十五章 陛下做主第二百八十六章 絕妙一招第二百四十六章 不愛打仗的朱棣第九十九章 三句話讓朱棣給我花三十萬第一百八十章 王命旗牌第二百八十三章 太子駕臨江西第五章 大九卿第一百四十三章 比肩夫子第九章 我就是吃瓜的第七十三章 朕的好孫兒第一十六章 帝王格局第二百一十八章 萬別讓朱棣北上第一百九十二章 震撼朝堂第一百六十九章 大明財富流失問題第四十七章 切冬瓜戰術第二百一十章 喜上加喜第一百四十七章 痛快第三百四十二章 新君登基(正文完)第二十四章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第一百六十七章 尊卑易位第一百六十五章 陛下做主第二百七十二章 神奇的徐景昌第一百五十八章 朱棣曰善第二百六十三章 朱高熾發達了第二百八十五章 太子悟道番外篇:我爹徐景昌第三百零八章 恐怖的徐景昌第二百七十七章 謙虛的定國公第三百二十七章 小賊第二百七十四章 朱棣就是個撒手沒第八十七章 準備致仕的徐景昌第一百二十二章 永樂!永樂!第一百一十七章 錦衣衛,出動第一百五十八章 朱棣曰善第五十四章 特殊的旬會第二百二十二章 朕的好兒子第四十四章 不當朱標第二百五十六章 理財高手第九章 我就是吃瓜的第二百三十四章 一羣弟弟第八十六章 幫朱高熾治病第七十一章 三子奪嫡(明天上架)第三百一十九章 朱瞻基創業第一百四十三章 比肩夫子第二百三十八章 四哥真好第一百九十四章 遍地是岳父第五十章 戶部還是通政司?第一百九十五章 選媳婦第二百九十三章 大明羣相第四十八章 優美的中國話第一百一十章 朱棣是個好皇帝第四十四章 不當朱標第一百六十三章 徐皇后的憤怒第一百九十一章 建文舊臣重出江湖第四章 皇后駕到第一百零七章 鑼鼓喧天,鞭炮齊鳴第二百一十一章 朕要殺人第三百三十一章 朱氏的雄心第五十三章 大牢齊聚第三百零七章 軍事演習第三百零二章 因地制宜第二百六十五章 南北二京第二百七十四章 朱棣就是個撒手沒第一百六十四章 欺君之罪第一百二十四章 絞刑第二百八十九章 處置工部第二百七十八章 大戶落網第二百六十章 給各國打分第二百六十五章 南北二京第三百零八章 恐怖的徐景昌第二百六十九章 天官的報復第一百二十九章 誰是朱棣親兒子?第七章 徐增壽的遺澤第七十一章 三子奪嫡(明天上架)第二十二章 自己人第二百零六章 好岳父第三百二十八章 道義制裁第一百五十五章 徐王廟
第二百三十四章 一羣弟弟第二百二十二章 朕的好兒子第二百五十三章 真的猛士第三十五章 不講武德第三十五章 不講武德第二百四十三章 愚蠢的弟弟第二百九十九章 勳貴之首第六十七章 做大做強,再創輝煌第二章 姑姑第二百四十章 定國公成親了第一百四十七章 痛快第一章 請你善良第一百八十二章 你們都是天子門生第一百一十三章 啓動鈔能力第七十五章 大明良心,入主東宮第二百七十九章 太子妃都覺得好第二百四十二章 放去了一羣妖魔第六十一章 風光出天牢第二百七十二章 神奇的徐景昌第三百零二章 因地制宜第五十五章 都別出來了第一百六十五章 陛下做主第二百八十六章 絕妙一招第二百四十六章 不愛打仗的朱棣第九十九章 三句話讓朱棣給我花三十萬第一百八十章 王命旗牌第二百八十三章 太子駕臨江西第五章 大九卿第一百四十三章 比肩夫子第九章 我就是吃瓜的第七十三章 朕的好孫兒第一十六章 帝王格局第二百一十八章 萬別讓朱棣北上第一百九十二章 震撼朝堂第一百六十九章 大明財富流失問題第四十七章 切冬瓜戰術第二百一十章 喜上加喜第一百四十七章 痛快第三百四十二章 新君登基(正文完)第二十四章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第一百六十七章 尊卑易位第一百六十五章 陛下做主第二百七十二章 神奇的徐景昌第一百五十八章 朱棣曰善第二百六十三章 朱高熾發達了第二百八十五章 太子悟道番外篇:我爹徐景昌第三百零八章 恐怖的徐景昌第二百七十七章 謙虛的定國公第三百二十七章 小賊第二百七十四章 朱棣就是個撒手沒第八十七章 準備致仕的徐景昌第一百二十二章 永樂!永樂!第一百一十七章 錦衣衛,出動第一百五十八章 朱棣曰善第五十四章 特殊的旬會第二百二十二章 朕的好兒子第四十四章 不當朱標第二百五十六章 理財高手第九章 我就是吃瓜的第二百三十四章 一羣弟弟第八十六章 幫朱高熾治病第七十一章 三子奪嫡(明天上架)第三百一十九章 朱瞻基創業第一百四十三章 比肩夫子第二百三十八章 四哥真好第一百九十四章 遍地是岳父第五十章 戶部還是通政司?第一百九十五章 選媳婦第二百九十三章 大明羣相第四十八章 優美的中國話第一百一十章 朱棣是個好皇帝第四十四章 不當朱標第一百六十三章 徐皇后的憤怒第一百九十一章 建文舊臣重出江湖第四章 皇后駕到第一百零七章 鑼鼓喧天,鞭炮齊鳴第二百一十一章 朕要殺人第三百三十一章 朱氏的雄心第五十三章 大牢齊聚第三百零七章 軍事演習第三百零二章 因地制宜第二百六十五章 南北二京第二百七十四章 朱棣就是個撒手沒第一百六十四章 欺君之罪第一百二十四章 絞刑第二百八十九章 處置工部第二百七十八章 大戶落網第二百六十章 給各國打分第二百六十五章 南北二京第三百零八章 恐怖的徐景昌第二百六十九章 天官的報復第一百二十九章 誰是朱棣親兒子?第七章 徐增壽的遺澤第七十一章 三子奪嫡(明天上架)第二十二章 自己人第二百零六章 好岳父第三百二十八章 道義制裁第一百五十五章 徐王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