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十一章 天子雄心

蹇義和夏原吉帶頭,文官一起跟進,武將這邊卻也沒法沉默,朱能向前一步,高呼吾皇聖明,到了最後,淇國公丘福,也不得不彎下了腰,跟着吶喊。

只是心中的怒火,也同樣瘋狂奔涌。

徐景昌,你這個小崽子,咱們的賬記下了。

別看你的背景雄厚,但你就是個十五六歲的毛孩子,早晚我會找到機會,讓你倒黴的!

丘福憋着壞,想要找徐景昌的麻煩,可朱棣已經沒有興趣在這件事情上糾纏了,此刻的他,處於一種極度亢奮的狀態,彷彿找到了新的人生目標一樣。

過去的四年間,朱棣以北平一隅之地,抗衡建文的百萬大軍,終於靖難成功,登上了龍椅。在這段時間裡,他想的只是怎麼活下來,如何擊敗敵人。

勝利或者死亡,沒有第三條路!

幸運的是,他終於贏了,順利坐上了龍椅。

但是那麼多朝臣反對他,尤其是永樂年號的事情,讓朱棣意識到他距離君臨天下,萬衆歸心,還有很長很長的距離。

年號這事,成了朱棣心中的一根刺兒。

他雖然沒有下旨更改,但卻是如鯁在喉,如芒刺背。他迫切需要向天下證明,他朱棣是最優秀的帝王,必須要有大的作爲,超越父皇的功業,把大明江山推到新的境界……

朱棣只覺得有一股火焰,在心中燃燒。

英雄壯志,帝王雄心。

朱棣越想越激動,他猛地扭頭,“朱高煦。”

“兒臣在。”朱高煦連忙躬身答應。

“你留在這裡,安撫朵顏三衛的將士兵丁,不許鬥毆,更不許擾亂百姓安寧,不然嚴懲不貸。”

朱高煦乖乖答應,“請父皇放心。”

朱棣點頭,隨即對文武衆臣道:“你們都隨朕回宮,商議要事。”

衆臣隨着朱棣回宮,蹇義和夏原吉也都騎上了馬,他們跟在徐景昌的身邊,胖乎乎的夏原吉眯着眼睛,笑眯眯道:“徐通政真是伶牙俐齒,思維敏捷。你這番高論,說動了陛下,實在是少年英雄啊!”

蹇義也笑道:“確實,淇國公雖然身爲武將,卻想着息事寧人,遠不如徐通政的氣魄,好,真是好!”

徐景昌翻了翻眼皮,對這兩位父親推薦的重臣,並不以爲然。

你當我不明白?你們倆纔不是因爲我爹的提攜,就跑來拍我的馬屁。分明是看出了我的本事,覺得可以拉着我對付靖難新貴,幫你們撐場面。

不過你們倆最好別做夢,我纔不會給你們當槍使呢!

“蹇尚書,夏尚書,別的事情我就不說了,陛下如今雄心勃勃,說是寸土不失,其實意在開疆拓土,建立前所未有的功業。”

倆人一怔,沒錯,確實是這個道理。

徐景昌又笑道:“天子有雄心,百官勞碌命。接下來可有苦吃了,尤其是你們兩位,做大事就要用人,做大事就要花錢。你們一個管着官帽子,一個管着錢袋子。要是舉薦的人才有錯,或者拿不出錢財,雷霆之怒,我看你們未必能承受得起。”

這倆人聽到這話,齊齊一怔,竟面色驟變。

是這麼回事,接下來倒黴的還是他們。

夏原吉和蹇義互相對視,竟然都從對方的眼睛裡捕捉到了一種名爲雄心壯志的情緒。他們倆也都是朱棣的超擢,才坐上了現在的位置。

朱棣要大有作爲,他們何嘗不想向天下證明自己?

輔佐賢君,開創盛世,

正是文臣最高的殊榮,就算累一點,苦一點,也在所不惜。

誰不想搏一個青史留名!

像徐景昌這種,一心想着釣魚聽曲看星星的,是理解不了這兩位的狀態。他現在只是擔心朱棣會弄出什麼幺蛾子,自己這個通政使的工作任務會不會增加?

如果太累了,就想辦法辭官吧,不行就去找姑姑幫忙,她也不想徐家僅剩的獨苗提前枯萎吧。

思索之間,他們已經返回了皇宮,君臣見禮之後,朱棣滿臉笑容,目光落在了徐景昌身上。

“徐通政,你剛剛說的那番話,能不能再仔細講講,讓大傢伙聽得更明白一些。”

徐景昌無奈,只有站出來,“回陛下的話,臣的意思就是如何評價一個國家盛衰強弱,是不是單純的太平無事?身爲一國君主,又該堅守哪些東西……譬如說祖宗疆土,這是先人留給後代的,老百姓都知道當敗家子不好,身爲皇帝,更不該輕易丟棄土地,放棄祖宗基業。如果有人膽敢侵犯大明,覬覦大明疆土,那就必須堅決回擊,要打疼打殘打死。要學漢唐滅匈奴、突厥之勇毅血性,不可學兩宋對契丹、金人、蒙古的妥協退讓。”

“說得好!”

朱棣情不自禁拍起了巴掌,朗聲大笑,“講得太好了,太祖皇帝起身布衣,北趕大元,創立下赫赫大明。三代以下,得國之正,無過大明。朕如今繼承大統,自當奮發有爲,光大父皇基業。不光要守住江山,還要開疆拓土,成就遠邁漢唐的盛世。這是上天給朕的職責,父皇在天之靈也在看着,朕此生必定矢志不渝,除死方休!”

完嘍!

徐景昌眼前一黑,朱棣這是要進入打仗魔怔人狀態了嗎?

你自己瘋魔吧,千萬別帶上我。

只可惜啊,你鼓動的朱棣熱血沸騰,朱棣能放過你嗎?

“徐通政,你覺得朕該怎麼做,有什麼妥當的建議?”

徐景昌怔了怔,低聲道:“陛下……臣,以爲無爲而治就不錯。”

“你說什麼?”朱棣陡然大怒,你都把話說得那麼明白了,怎麼還無爲而治啊?你想欺氣死俺不成?

“那個……積極努力,很有魄力地……無爲而治。”

朱棣瞪圓眼珠子,就要發火。

這時候蹇義慌忙站出來,“啓奏陛下,臣以爲徐通政所講不無道理。眼下剛剛經歷戰亂,民生凋敝,國庫空虛,急需恢復民力,此時確實需要休養生息,或是三年,或是五載,等到國力恢復,纔好大展拳腳,有所作爲。”

夏原吉也立刻附和道:“陛下,確實如此,就拿大寧都司的事情來說,實在是朝廷無力供養塞上十萬甲士, 不得不暫時內遷。臣身爲戶部尚書,可以在這裡向陛下立軍令狀,三年之內,必定恢復民生,填滿國庫。做到足兵足食。如果臣沒有這個本事,就請陛下砍下臣的腦袋,以儆效尤。”

朱棣聽到這裡,終於露出了滿意的笑容,又衝着徐景昌哼了一聲,“你也是這個意思?”

徐景昌連忙道:“是,就是這個意思,臣不如兩位尚書幹練老誠。”

朱棣又笑了,“不夠幹練老誠,那就好好學着,你還年輕,有大把時間。”

說完之後,朱棣站起身,走到了文武衆臣之間,朗聲道:“接下來有幾件大事,朕要部署一下;其一,就是過去四年間,建文年幼昏聵,被奸佞矇蔽,更改太祖舊制,務必要儘快恢復過來,奸佞小人要剷除乾淨。山東,北平,南直隸,不少地方遭到了兵禍,尤其是山東,更是損失慘重,要儘快恢復民生,緝捕盜匪。吏部需要挑選合適的官吏下去,戶部也要酌情減免稅賦。”

兩位尚書立刻答應,“臣等遵旨。”

“還有,建文招募了百萬兵丁,現在要立刻整頓,裁汰老弱,留下青壯,嚴格整訓,不可懈怠。如果誰要是覺得靖難成功,可以安享榮華富貴,縱容麾下將領,敗壞國法,欺凌百姓,朕必定嚴懲不貸,絕不姑息。”

朱棣掃視在場羣臣,厲聲道:“朕說了這麼多,歸結起來,就是要你們各司其職,所有人都忙碌起來,不要想着釣魚聽曲,玩物喪志。”

說最後一句的時候,朱棣的目光狠狠盯着徐景昌……

第九章 我就是吃瓜的第二百二十七章 準備遷都第三十九章 大恩大德第二百八十八章 真宰相,徐景昌第一百三十七章 諸子家,各有所長第二章 姑姑第二百四十一章 諸王鬧洞房第二百八十八章 真宰相,徐景昌第一百三十二章 得加錢第一十八章 秦淮聽曲第二百四十五章 給朱棣一點天津震撼第三百三十七章 速速請姚少師第一百四十二章 不要拒絕了第三百一十章 觀天第二百零三章 武英殿議事第二百三十七章 朱瞻基當老師第六十七章 做大做強,再創輝煌第三百四十二章 新君登基(正文完)第二百零六章 好岳父第一百六十七章 尊卑易位第一百三十章 朱棣的大禮包第八十八章 對你表弟好點(新年快樂)第一百五十七章 孔家也不例外第四十五章 多才多藝的皇孫第二百八十六章 絕妙一招第四十章 朱瞻基進京第七十六章 朱高熾,你被開除了第一百八十二章 你們都是天子門生第一百九十六章 其實是選岳父第四十六章 聰明的朱高煦第二百一十五章 烽火燃起第一百八十一章 山東之患第一百七十六章 忠君報國第五十三章 大牢齊聚第三百零八章 恐怖的徐景昌第二百三十章 藍玉的女婿第二百七十六章 厲害的農場第一百四十六章 必也正名乎第一百二十八章 建文死了第七十九章 稅收最大第二百七十七章 謙虛的定國公第二百八十五章 太子悟道第一百三十六章 你是孔孟門徒,你全家都是!第七章 徐增壽的遺澤第一百五十四章 射虎車第二百三十三章 清君側了第一百八十五章 定國公的新職務第二百零一章 勃然大怒的朱棣第一百零七章 鑼鼓喧天,鞭炮齊鳴第二百三十六章 朕要吃席第六十二章 朱高熾長見識了第一百零一章 叩謝天恩第一百九十四章 遍地是岳父第一百五十一章 第一結黨之家第一百六十八章 新科進士的去向第二百二十二章 朕的好兒子第三百二十七章 小賊第三百一十六章 勸世良言第三百四十一章 徐大魔王番外篇:我爹徐景昌第二百三十一章 不養廢物第三百三十二章 是,通政第一百五十三章 繼續搞事情的朱棣第二百八十三章 太子駕臨江西第二百六十九章 天官的報復第一百四十九章 呼之欲出的東廠第一百八十五章 定國公的新職務第二百八十二章 沒收土地第二百零九章 你給我當侄媳婦吧!第一百一十四章 大明律第二百三十四章 一羣弟弟第五十章 戶部還是通政司?第九十一章 新任通政使第一百九十六章 其實是選岳父第一百三十二章 得加錢第三百一十一章 新的官學第六十五章 庶民犯法與皇子同罪第一百四十三章 比肩夫子第一百四十五章 你能曲解,我也能第二百六十九章 天官的報復第一百九十五章 選媳婦第三百一十六章 勸世良言第一百三十四章 大孝子朱棣第二百一十五章 烽火燃起上架感言第七十四章 刺客一擊第二百零七章 婚事第七十六章 朱高熾,你被開除了第三百三十四章 孝出強大第二百九十六章 沒辦法了,只能對外用兵了第二十五章 記得要寫感想第二百一十八章 萬別讓朱棣北上第二百五十一章 勃勃生機萬物競發第三百三十四章 孝出強大第一百四十三章 比肩夫子第一百六十四章 欺君之罪第二百九十一章 樂子人找樂子第二百四十四章 河運海運第二百零五章 百金之女
第九章 我就是吃瓜的第二百二十七章 準備遷都第三十九章 大恩大德第二百八十八章 真宰相,徐景昌第一百三十七章 諸子家,各有所長第二章 姑姑第二百四十一章 諸王鬧洞房第二百八十八章 真宰相,徐景昌第一百三十二章 得加錢第一十八章 秦淮聽曲第二百四十五章 給朱棣一點天津震撼第三百三十七章 速速請姚少師第一百四十二章 不要拒絕了第三百一十章 觀天第二百零三章 武英殿議事第二百三十七章 朱瞻基當老師第六十七章 做大做強,再創輝煌第三百四十二章 新君登基(正文完)第二百零六章 好岳父第一百六十七章 尊卑易位第一百三十章 朱棣的大禮包第八十八章 對你表弟好點(新年快樂)第一百五十七章 孔家也不例外第四十五章 多才多藝的皇孫第二百八十六章 絕妙一招第四十章 朱瞻基進京第七十六章 朱高熾,你被開除了第一百八十二章 你們都是天子門生第一百九十六章 其實是選岳父第四十六章 聰明的朱高煦第二百一十五章 烽火燃起第一百八十一章 山東之患第一百七十六章 忠君報國第五十三章 大牢齊聚第三百零八章 恐怖的徐景昌第二百三十章 藍玉的女婿第二百七十六章 厲害的農場第一百四十六章 必也正名乎第一百二十八章 建文死了第七十九章 稅收最大第二百七十七章 謙虛的定國公第二百八十五章 太子悟道第一百三十六章 你是孔孟門徒,你全家都是!第七章 徐增壽的遺澤第一百五十四章 射虎車第二百三十三章 清君側了第一百八十五章 定國公的新職務第二百零一章 勃然大怒的朱棣第一百零七章 鑼鼓喧天,鞭炮齊鳴第二百三十六章 朕要吃席第六十二章 朱高熾長見識了第一百零一章 叩謝天恩第一百九十四章 遍地是岳父第一百五十一章 第一結黨之家第一百六十八章 新科進士的去向第二百二十二章 朕的好兒子第三百二十七章 小賊第三百一十六章 勸世良言第三百四十一章 徐大魔王番外篇:我爹徐景昌第二百三十一章 不養廢物第三百三十二章 是,通政第一百五十三章 繼續搞事情的朱棣第二百八十三章 太子駕臨江西第二百六十九章 天官的報復第一百四十九章 呼之欲出的東廠第一百八十五章 定國公的新職務第二百八十二章 沒收土地第二百零九章 你給我當侄媳婦吧!第一百一十四章 大明律第二百三十四章 一羣弟弟第五十章 戶部還是通政司?第九十一章 新任通政使第一百九十六章 其實是選岳父第一百三十二章 得加錢第三百一十一章 新的官學第六十五章 庶民犯法與皇子同罪第一百四十三章 比肩夫子第一百四十五章 你能曲解,我也能第二百六十九章 天官的報復第一百九十五章 選媳婦第三百一十六章 勸世良言第一百三十四章 大孝子朱棣第二百一十五章 烽火燃起上架感言第七十四章 刺客一擊第二百零七章 婚事第七十六章 朱高熾,你被開除了第三百三十四章 孝出強大第二百九十六章 沒辦法了,只能對外用兵了第二十五章 記得要寫感想第二百一十八章 萬別讓朱棣北上第二百五十一章 勃勃生機萬物競發第三百三十四章 孝出強大第一百四十三章 比肩夫子第一百六十四章 欺君之罪第二百九十一章 樂子人找樂子第二百四十四章 河運海運第二百零五章 百金之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