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9章 抵足而眠

周瑜這邊還正在納悶,聽劉封報了幾個名字,裡面都沒有他。

以他目前的身份地位,怎麼都夠一個副將的職務,所以他心裡開始琢磨起來,莫非自己並不是在這一路偏師中。

不得不說,周瑜是相當機敏聰明的,很快就反應到豫章這邊的情況。

入豫章最好走的道路有兩條,一條自然是長江水道然後轉鄱陽湖的前身彭蠡澤,然後再從南端出贛江,餘水,可分別直抵大半豫章重鎮,其中就包括了郡治南昌,以及重鎮鄱陽、宜春、廬陵、南城等地,可謂是四通八達。

第二條路澤則是走陸路,從丹陽出發,經黟縣入豫章,走鄱陽,然後直抵鄱陽湖,或轉水路,或繞鄱陽湖而行,至南昌。

這條路雖然能走,但也是並不好走,全程九成以上都是山路,雖然勉強可行大軍,可後勤壓力必然十分巨大。

周瑜有些激動的顫抖起來,他叔父周尚雖然已經被調離了丹陽郡,但目前人仍然未走,而且丹陽郡內,他叔父的人脈關係可是相當巨大的,畢竟可是實打實的當了三年的太守。

丹陽緊鄰着豫章,自己難道還能當一任主將?

就在周瑜既興奮,又期待,混雜着忐忑的心情中,劉封對他開口了。

“公瑾,我意以汝爲主將,攻略豫章,你意下如何?”

竟然成真了!

周瑜心中涌出巨大的喜悅之情,當即對着劉封表態道:“願爲將軍效犬馬之勞!肝腦塗地,有死而已!”

“公瑾何以言死。”

劉封故作不悅道:“如今天下板蕩,朝綱不振,天子岌岌,正是我輩忠臣良將竭力報效之時。公瑾文才武略,足智多謀,出身名門望族,世代爲我大漢效忠。此正我輩用命之時,施展才華,展布韜略,切不可自輕自咒。”

周瑜感動非常,只覺得劉封把他心裡去了。

他周瑜平生最大的志向,就是展露才華,指點江山,叫天下人都知道周瑜這個名字。

“公瑾,我素有九字志向。”

劉封突然話鋒一轉,問起了周瑜來。

周瑜小驚一下,隨後沉思片刻,搖了搖頭。

要說志向的話,那周瑜肯定能把劉封的志向說個大半,但劉封卻限定了九個字,那難度可就不是一般的大了。

公瑾和孔明合掌出計,那也只是兩個字啊。

劉封神色一正,緩緩道:“大丈夫處世,立功名,成王業,靖天下!”

立功名?

成王業?

靖天下!?

周瑜只覺得這九個字彷彿一團火,直接燒的胸口發熱,呼吸急促了起來。

當即慨然而起,衝着劉封大禮參拜道:“瑜不才,願爲將軍之志,赴湯蹈火,在所不辭!”

一旁的趙雲也是一臉震驚,看見周瑜行禮後,他也立刻起身,跟着周瑜一同拜倒:“雲亦是如此,願爲將軍之志,效犬馬之勞!”

劉封大笑起身上前,一手一個,將兩人扶起:“能得叔父和公瑾襄助,即便此願再難,我又夫復何憂。”

將兩人送回席中,劉封轉至案後,考驗道:“公瑾,可知我爲何以汝爲主將?豫章攻略當如何入手?”

周瑜精神一振,知道這是劉封下令前的考驗,當即沉思了片刻,開口答道:“豫章此郡,當以詔令爲主,輔以兵威!”

“善!”

劉封相當滿意,豫章此時從明面上來說,是朝廷的地盤。

豫章太守朱皓原本在去年年底,應該死於笮融之手。

因爲劉封對江東格局的干涉和影響,導致到了去年年底時,劉繇一直在牛渚堅持着,孫家拿他也沒辦法。

笮融也盤踞在句容一直沒跑,朱皓也就活了下來。

朱皓是朝廷任務的太守,名正言順,只要他沒有謀逆,就是劉繇想要罷免他,也得問問他手裡的兵馬。

所以,劉封的打算就是以朝廷的命令來調動朱皓,朱皓聽命就好,那給他安排個其他位置,反正不能給他地盤。

若是不聽命,那就是反對朝廷,反對驃騎大將軍,反對徵南將軍!

那自然兵勢就派上用場了。

你還別說,別看豫章這個地方山越、南蠻多,南昌這一塊靠長江的部分縣邑,還都是親大漢朝廷的。

原來歷史裡朱皓能夠上任就幹掉了諸葛玄,就是因爲當地的士族豪強都支持他,背叛了諸葛玄。而這些士族豪強支持朱皓的原因主要是兩個,一個就是親朝廷,朱皓可是正牌子朝廷冊封的豫章太守,諸葛玄只是袁術和劉表兩個軍閥推出來的自領太守罷了。

第二個原因就是朱皓他爹朱儁了。

諸君的名聲太大了,而且其中有一半就是在南方鎮壓各種叛亂得來的,山越人很怕他,被打服氣了。

聽說是朱皓兒子來了,那自然是另眼相看。

諸葛玄在豫章毫無威望,又沒名滿天下的老爹,自然被幹的極慘。

劉封的預想就是最好能和平調走朱皓,爲此,他願意許出豫州一個大郡的太守,反正調過去了也是人形圖章,哪怕就是給朱皓實權,只要不讓他軍閥化了,劉封都是血賺。

而底線則是在以朝廷的名義下,武力征服,但必須保證朱皓的存活。

朱皓他哥朱符這會兒正在交趾當州刺史,南會稽緊鄰交趾,遠離北會,劉封暫時不希望和朱符對上。

既然周瑜的策略很合自己的心意,劉封當即就下令道:“公瑾,我意以汝爲主將,統兵一萬,將周泰、蔣欽兩部水軍,並趙凡、於茲、周賓,我再額外給你配屬一千騎兵,由徐晃統帥,共計兩萬戰兵,悉數配給汝部。另外,從孫軍降兵之中抽調萬人給你,爲汝部輔兵,補充主力所耗。汝部當以水軍爲依託,走長江水道直抵南昌。”

接着,劉封語重心長道:“此番入豫章,當以遊說爲主,我另遣虞翻隨軍助你,此外,汝還需盡力保證朱太守的安全。”

“喏!”

周瑜恭敬領命。

如今在錢塘江兩岸的戰兵高達七萬,心腹嫡系也有五萬之衆,實在是太多了。

既然如此,倒不如直接分出兩萬五千主力加上一萬五千孫軍俘虜前往南會、豫章,將這兩塊骨頭一起給啃了。

一旦豫章到手,再加上九江,以及廬江北部,足以遏制住劉表向東發展的態勢。

此外,劉封還能順理成章的把虞翻和賀齊給調離,以免影響自己的計劃。

劉封這次在北會稽是真的想搞一波大清洗。

這裡的士族豪強真不是什麼好東西,而且性喜叛亂,東吳都掛了,這些人依舊在以孝治天下的大晉朝搞事情。

可見,這地方不好好的擼一遍,以後有的麻煩了。

等到趙雲和周瑜退下之後,劉封又招來了虞翻和賀齊,將這件事先和兩個人通了氣。

虞翻和賀齊都有些懵,兩個人都是聰明人,也意識到劉封想調開他們。

但劉封給的理由十分充分,而且還都是立功的機會。

尤其是賀齊,都不用出會稽,嚴格意義上來說都不能算是被調走,而且原因十分正當,還很迫切。

哪有平定會稽不管南會的。

虞翻和賀齊都有些猶豫,想拒絕也找不到理由,而且內心深處也不是太想拒絕。

劉子升之心,會人皆知。

況且虞翻和賀齊甚至有些覺察到,這說不定就是劉封給他們的抉擇,在看他們如何站邊。

聽命離開,那就是站在徵南軍劉封一邊,結果自然是立功受賞。

抗命留下,那就是站在會稽本地人一邊,結果自然是不相爲謀。

出於對虞翻和賀齊的欣賞,劉封特地多說了一句話:“仲翔,公苗,二君皆是大才,當以天下爲衆,安定天下,方爲丈夫本色。”

虞翻和賀齊聽了之後,低着頭默然無語。

劉封隨即擺了擺手,示意虞翻和賀齊道:“汝等若是一時難以決斷,可回去三思而決,若是有了決定,再來找我,只是切忌不可走漏了風聲。”

虞翻、賀齊二人默不作聲的起身,緩緩後退。

劉封嘆息一聲,賀齊也就罷了,虞翻是劉封很是欣賞的人才。只是機會也給對方了,究竟是不是同路人,也只能看對方如何選擇了。

劉封正要繼續翻看案几上的公務,忽然聽到兩聲腳步聲。

擡頭一看,原來是虞翻和賀齊。

兩人進來後,直接朝着劉封拜倒。

不等劉封開口詢問,他們就先一步開口道:“蒙徵南許爲大財,翻(齊)愧不敢當,願以微薄之力,爲徵南盡綿薄之力,只爲能夠早日平定天下,成就霸業。”

好傢伙,乾脆都不提我獻帝寶寶了嗎?

劉封頓時大喜,也顧不得虞翻和賀齊是怎麼想通的了,直接起身過去將兩人扶起,拉着兩人的手好一番安撫。

劉封這也是真情流露,畢竟他很欣賞虞翻,對賀齊也不反感,能讓他們站在自己這一邊,自然是喜出望外的。

隨後,劉封當即表示,讓虞翻和賀齊在孫軍俘虜之中各自招滿兩千人,暫充部曲,由徵南軍供應軍械補給和後勤。

如今虞翻手頭還有三四百部曲,是跟着他浮海過來的,都是親信可靠的鐵桿心腹。

倒是賀齊孤身而出,家族又被沒了,可謂是毫無骨幹可用。

就在賀齊憂心忡忡的時候,劉封大手一揮,隨後調給賀齊一百骨幹,讓其充作爪牙,統領部曲。

賀齊登時大喜,對劉封可謂是感激不盡。

當晚,劉封還拉着兩人不讓走,特地設宴款待他們,還招來了趙雲和周瑜做陪,顯然也是想趁機讓他們在此結識,加深一下交情,後面也好展開合作。

虞翻和賀齊之所以會做出這樣的決斷,其實也不奇怪。

虞翻自己家人在餘杭,他已經修書過去讓他們一定要老老實實,甚至可以犧牲家族部分經濟以及軍事利益,不論誰來說項,都絕不能做出頭鳥。

至於賀齊,他如今全族死光,根本毫無壓力可言。

會稽人很少能夠進入中樞,即便以會稽第一士族周氏的地位,都得靠給袁家當狗,才能屢任兩千石。

因此,當一個進入中樞,甚至還附帶從龍之功的機會擺在眼前時,劉封是極大的低估了這份功勞的誘惑力的。

虞翻和賀齊別看在會稽是一號人物,家族也是會稽的豪強士族。

可你看兩個人的履歷就明白他們有多絕望了。

虞翻在會稽本地這麼大的名聲,老子還是兩千石的多地太守,他都年過三十了,才被王朗看中當了功曹。

即便在功曹任上乾的很出色,大概率也只能在王朗快離開前,給他安排一個縣長的官職外放。

至於賀齊,那就更慘淡了。

如今年近四十的賀齊,當了四處縣長,平定了四處叛亂,有一處叛亂甚至是多年未能平定的。

這麼老的資歷,還是會稽本地的士族豪強,又有平定叛亂的軍功。唯一缺少的就是伯樂,所以賀齊只能在縣長上打轉,永遠升遷不上去。

可現在劉封卻給了虞翻、賀齊進入中樞的機會,這簡直就是降維打擊。更讓虞翻和賀齊感到顫慄的是,這份機會的背後,甚至還隱隱有着從龍之功的影子。

虞翻、賀齊這樣的會稽人,本質上對東漢朝廷的忠誠是很有限的,真正像朱儁這樣願意爲大漢奉獻一切的死忠純臣是相當少的。

別的不說,朱儁自己生的兩個兒子就不怎麼忠臣,都把自己的任區當成了地盤,朱符更是因爲橫徵暴斂乾脆被交趾豪強們給乾死了。

可見朱儁本人才是會稽的稀缺品種,大部分人都是性情草莽的。

會稽的叛亂並不是以改朝換代爲目的的,完全就是單純的因爲眼前利益而已。

所以你也不能說他是反賊,畢竟人家只是武裝抗稅而已。

兩相一比較,一邊是死一些鄉黨而已,一邊是從龍之功,虞翻和賀齊閉着眼睛也知道該怎麼選。

尤其劉封還如此重視他們,苦口婆心的勸說他們,盡顯情深義重之風。

虞翻和賀齊用腳投票都只會選擇劉封。

當晚,虞翻和賀齊俱是大醉,被劉封留在後堂休息,四人抵足而眠。

沒錯,許褚不放心劉封,所以也不肯走。

於是最終臥房中睡了四個人。

第370章 紫氣東來第69章 子當與父同平亂世(加更來了!驚喜嗎?)第36章 問對徐州第183章 禮遇袁使第68章 心熱如火(明日萬字大爆發!)第316章 進抵無錫第322章 幾處戰場第283章 二袁反應第159章 伯符定策第297章 荊州衆議第493章 喜得二將第197章 勃勃生機第452章 黃祖乞降第505章 子修三求第26章 八二分成第139章 太史來援第223章 河東聞訊第340章 血染山陰第284章 抵達壽春第350章 隱秘利刃第18章 委以重任第53章 挑選遺孤第315章 吳南亂局第82章 劉曄的盤算第208章 勾心鬥角第412章 軍制改革第197章 勃勃生機第113章 臧霸歸心第180章 荀攸六策第391章 二策取其一第403章 二寇獻寶第301章 厲陽開城第284章 抵達壽春第95章 曹宏末路(第五更求首訂!56)第250章 臥虎之爭第13章 大耳哥,趙雲田豫要跑啊!第185章 郭嘉獻策第254章 劉備的疑慮第86章 劉繇的憂愁第132章 各方雲動第317章 陽羨周氏第440章 劉勳塞江第166章 終見武侯第49章 魯肅舉才第56章 釜底抽糧第263章 琴音惹塵緣第443章 荊北取捨第477章 達成共識第340章 血染山陰第268章 曹袁生隙第401章 父子對奏第231章 戰馬交易第166章 終見武侯第366章 本初廷議第387章 各方後手第449章 陣斬陳就第404章 劉馥來投第371章 策問顧雍第215章 天子求援第86章 劉繇的憂愁第402章 擴軍分郡第413章 再見二喬第203章 張邈割愛第406章 集思廣益第25章 意料之外第313章 吳縣暗流第146章 三代忠良第4章 曹豹的困境第217章 玄德低頭第30章 劉家當大興第51章 公瑾難求第181章 雷厲風行第283章 二袁反應第429章 兩處進展第392章 曹操定策第183章 禮遇袁使第20章 榻上盤賬第473章 張濟降曹第443章 荊北取捨第402章 擴軍分郡第462章 龐氏兵變第470章 孟德入局第167章 返回郯城第34章 真實華佗第166章 終見武侯第205章 賈氏祖孫第184章 心滿意足第298章 劉備抵壽春(加更來了)第418章 曹府提親第16章 曲轅犁第316章 進抵無錫第154章 落荒而逃第419章 安排糜竺第226章 奪控安邑第377章 龐統來訪第78章 戰役計劃第121章 拜見糜甑第74章 白色的金子【第五更求追讀!】第377章 龐統來訪
第370章 紫氣東來第69章 子當與父同平亂世(加更來了!驚喜嗎?)第36章 問對徐州第183章 禮遇袁使第68章 心熱如火(明日萬字大爆發!)第316章 進抵無錫第322章 幾處戰場第283章 二袁反應第159章 伯符定策第297章 荊州衆議第493章 喜得二將第197章 勃勃生機第452章 黃祖乞降第505章 子修三求第26章 八二分成第139章 太史來援第223章 河東聞訊第340章 血染山陰第284章 抵達壽春第350章 隱秘利刃第18章 委以重任第53章 挑選遺孤第315章 吳南亂局第82章 劉曄的盤算第208章 勾心鬥角第412章 軍制改革第197章 勃勃生機第113章 臧霸歸心第180章 荀攸六策第391章 二策取其一第403章 二寇獻寶第301章 厲陽開城第284章 抵達壽春第95章 曹宏末路(第五更求首訂!56)第250章 臥虎之爭第13章 大耳哥,趙雲田豫要跑啊!第185章 郭嘉獻策第254章 劉備的疑慮第86章 劉繇的憂愁第132章 各方雲動第317章 陽羨周氏第440章 劉勳塞江第166章 終見武侯第49章 魯肅舉才第56章 釜底抽糧第263章 琴音惹塵緣第443章 荊北取捨第477章 達成共識第340章 血染山陰第268章 曹袁生隙第401章 父子對奏第231章 戰馬交易第166章 終見武侯第366章 本初廷議第387章 各方後手第449章 陣斬陳就第404章 劉馥來投第371章 策問顧雍第215章 天子求援第86章 劉繇的憂愁第402章 擴軍分郡第413章 再見二喬第203章 張邈割愛第406章 集思廣益第25章 意料之外第313章 吳縣暗流第146章 三代忠良第4章 曹豹的困境第217章 玄德低頭第30章 劉家當大興第51章 公瑾難求第181章 雷厲風行第283章 二袁反應第429章 兩處進展第392章 曹操定策第183章 禮遇袁使第20章 榻上盤賬第473章 張濟降曹第443章 荊北取捨第402章 擴軍分郡第462章 龐氏兵變第470章 孟德入局第167章 返回郯城第34章 真實華佗第166章 終見武侯第205章 賈氏祖孫第184章 心滿意足第298章 劉備抵壽春(加更來了)第418章 曹府提親第16章 曲轅犁第316章 進抵無錫第154章 落荒而逃第419章 安排糜竺第226章 奪控安邑第377章 龐統來訪第78章 戰役計劃第121章 拜見糜甑第74章 白色的金子【第五更求追讀!】第377章 龐統來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