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2章 擴軍分郡

“父親對汝南準備如何處置?”

商量完重頭戲,劉封又問起了一個新問題。

汝南實在太大了,而且在西面的方向上,面臨着潁川和南陽、江夏兩個方向的威脅。

潁川還好一些,不但有少量邊境地區歸屬於己方,而且還是暫時盟友曹操的地盤。哪怕明年要將所有的潁川縣城全部歸還給對方,這個方向的威脅還是較少的。

與之相比,來自南陽的威脅要更大一些。

雖然南陽凋零,但並不意味着南陽的軍事力量就很小。

事實上劉表在南陽的駐軍一直不少,長年累月的保持在兩萬兵力上下。

這一方面是南陽是荊州通往中原的必經要地,況且土地肥沃,資源豐富,不但有鐵礦,還有銅礦,劉表一直想要恢復南陽,以充實荊州的力量。

另外一方面,那就是襄陽兩旁都是山地,唯有南北兩處通路。

南面是自己的領地和長江,而北邊的來敵卻爲數衆多,關中、雒中、中原、河南都是威脅。而這些敵人南下的唯一通路,就是自方城入南陽盆地,穿越南陽郡,抵達襄陽。

除此以外,汝南郡太過龐大了,豫州其他五個郡加在一起才和汝南郡差不多大。尤其眼下汝南郡的太守是周尚,周瑜的這位從父在原時空裡就首鼠兩端,頗爲容易動搖。

之前讓周尚出任汝南太守,乃是劉封的權宜之計。

如今大局已定,是時候做一些調整了。

當然,最好的調整方法並不是罷免,或者專任周尚。

“父親,孩兒懇請拆分汝南,將其釋爲三郡,仍舊以周尚出任汝南太守,而西面州治平輿爲基礎,劃出四成乃至一半以上的疆域獨成一郡,以元龍叔父出任太守,同時組建一支萬人規模的軍團,不知父親意下如何?”

劉封以懇請的方式建言劉備拆分汝南。

眼下的豫州牧可是劉備,好大兒平素十分注重態度問題,這會兒自然也不會失禮。

果然,劉封的態度讓劉備很是滿意,他既沒有對汝南的事情大包大攬,推薦的又是劉備的心腹摯友陳登,這讓劉備很是高興。

“封兒你可詳細說說。”

劉備來了興趣,讓劉封仔細說一說具體如何劃分。

劉封早有預案,不過他並沒有急着彙報,而是結合剛纔所議之事的結果,重新推演了一遍。

劉備倒是不急,在一旁喝着茶湯,靜待好大兒思考。

過了小半個時辰後,劉封纔開口道:“父親,變動不如大一點你看如何?”

劉備驚訝回道:“怎麼說?”

劉封指着面前攤開的地圖道:“父親您親自坐鎮譙縣,不如將汝南的城父、沛國的建平、酇縣、鄲縣、太丘、臨睢劃出,單立一個譙郡,太守自然由父親親自揀選。”

劉備緊盯着地圖,用手在上面按照劉封所指的地區劃了一遍,這一片地區總共轄制七個縣,單列一個郡的確是足夠了。

緊接着,劉封的話還繼續說道:“日後還可以將陳國境內的苦縣和武平劃入譙郡之中。”

劉備細思片刻,重重的點了點頭。

衆所周知,東漢州郡的劃分規則就是鉗制地方。

可現在卻是大爭之世,在一線的地方做一些修改是必要之舉,否則兩個關鍵縣卻歸屬不同的郡國,這對於軍事上來說顯然是災難性的。

“可以。”

劉備點頭之後,擺了擺手,示意劉封繼續。

劉封接着繼續說道:“汝南西面至平輿,共有十五縣,可單列一郡,表舉元龍叔父爲太守,總都西面威脅。”

隨後,劉封忽然點了點地圖,待吸引到劉備的視線後,補充道:“西華、汝陽、南頓、項縣四城,緊鄰陳國,可尋適當機會,與陳國做下交換,謀求獲得苦縣和武平,若是還能獲得陽夏、扶樂,那就更好了。”

陳國如今保存的要比汝南好,尤其是西華、汝陽這裡,曾受過黃巾兵亂,自然比不上陳國境內的苦縣和扶樂。

“若是陳王和駱國相同意的話,那事情就方便的多了。”

劉備的語氣裡帶着些希冀,但並沒有勉強的意思。

如今陳王和駱俊都偏向劉封父子倆,於公於私,都沒有必要爲了兩個縣邑而把對方推走。

果然,緊接着劉備又說道:“這事還是先按照你剛纔的想法去辦,跟陳國那邊商量下駐軍即可。譙郡的事情也可以操作起來,只是暫時不必考慮陳國那邊的縣邑。”

“是,父親。”

劉封應了一聲,他主要的任務還是給劉寵和駱俊寫信溝通駐軍出事情,譙縣立郡的事情到時候還是得劉備親自來做,他最多就是提點建議。

如此一來,汝南西面拆分給了陳登設一新郡,北邊並給譙縣立譙郡,中部則保留爲汝南,以周尚爲太守。

至於南部,劉封本人是垂涎三尺。

沒辦法,這不得又扯回東漢郡國劃分法了嗎?

汝南的南部,光是一條淮水,就有福波、期思等六座縣邑相連,自壽春出發,走淮水最遠也就是五六天的路程,可見彼此之間聯繫的緊密。

不過劉封卻是不好開口,實際上劉封這麼重視揚州牧的名頭,有幾分就是針對劉備的。

這倒不是劉封和劉備之間有什麼齷齪磕磣了,而是沒有這個揚州牧的名頭,理論上劉封父子對揚州的法理名分僅僅只能來源於劉備的都督東南三州諸軍事。

這個稱號不但法理很弱,而且還是臨時性的頭銜,隨時可以被撤銷。

如此一來,揚州各郡的郡守對劉備並沒有明確的上下級關係,再加上劉封這個徵南將軍就更隔了一層了。

因此,劉封纔會在天子阻撓他得到揚州牧的時候如此震怒,並且反擊的如此徹底。

如今,劉封有了揚州牧的頭銜之後,不但對揚州具有了最高法理,同時劉備也無法正大光明的干涉揚州內政了。

可以說,劉封此時才真正成了揚州之主。

同樣的道理,劉封如果想要去豫州要地盤,這明顯也是手太長了,劉封既不想給自家老爹一個壞印象,同時也不想開這麼個壞頭。

畢竟將心比心,眼下有了自己地盤的劉封也不想劉備把手伸進揚州來。

“封兒所言有理。”

劉備不知道好大兒心裡轉過了這麼多的心思,他一直都在思考劉封所說的建議。

汝南的確太大了,而且太守又是周尚,劉備嘴上不說,心裡卻是並不信任對方。

眼下汝南一分爲三,甚至可以一分爲四,如此一來,雖然周尚還是汝南太守,但所轄的郡縣卻是小的多了,而且也方便日後撤換。畢竟一個三十七縣的龐然巨物,拆分成八九個縣邑的小郡國,那太守的含金量自然也不可同日而語了。

“父親,孩兒還有個事情,想要請父親幫忙。”

劉封乾咳一聲,臉上露出些許羞怯的神色。

這倒是讓劉備看樂了,油然升起了做父親的優越感。

“封兒所謂何事?”

劉備笑吟吟的問道:“說來給爲父聽聽。”

劉封衝着劉備拱了拱手,作揖道:“孩兒所部也想擴軍一番,只是糧食物資,盡數不足。孩兒只能跟父親開口了。”

如今劉封只有揚州一地,徐州和豫州名義都是劉備的地盤。

雖然實際上兩地都和劉封有着千絲萬縷的關係,劉封都不用跟劉備打招呼,就能從兩地調取大量的物資。

可還是老話一句,劉封很注意和劉備之間的和睦關係,願意付出精力和代價精心呵護。

在目前階段,還有袁紹、曹操這樣的大敵,劉封父子之間的關係越牢靠,他們的力量纔會越強大。

聽到好大兒的話後,劉備忍不住樂了。

劉封在徐州和豫州的能量即便不使用,劉備也心知肚明。

他之所以對此視若無睹,一方面是因爲這些地盤能夠拿下來,劉封居功至偉。不但從來不和他訴苦抱怨,而且還親赴一線。

劉備打了半輩子的仗了,都沒攢下多少地盤。

反而入了徐州之後,自己倒是越來越閒了,靠的就是好大兒。

北上平臧霸,南下復廣陵。

自己雖然都是主將,但都是好大兒率先破局。

到了勤王時,那就更明顯了,自己坐鎮沛國不動如山,好大兒直接代父出征,更是讓他好生舒坦了許多時日。

如今身邊的人但凡提起劉封,哪一個不誇劉備生了個麒麟子,好話聽的劉備的耳朵都起繭子了,可他就是愛聽,怎麼聽都聽不夠。

只是他心裡也有些不足之處,那就是好大兒太能幹了,就顯得他這個老父親有些無能了。

現在劉封能跟他開口請求幫助,別看劉備臉上不顯山露水的,內心裡早就笑不動了。

沉吟片刻,劉備好整以暇的看着劉封賠笑的神情,心裡滿足的幾乎發出愜意的呻吟。

劉備接下來又想到揚州除定,聽好大兒曾說過,江北兩郡明年的旱情估計會有持續,只是不如今年嚴重。而會稽郡又有士族豪強叛亂,豫章如今又尚未平定。

這麼計算起來,明年揚州真正能收穫的,恐怕也只有吳郡和丹陽兩個郡,而劉封還要在豫章和會稽用兵,糧食方面必然十分緊張。

“既是如此,爲父也不能袖手旁觀。”

於是,劉備暗下決定,緩緩開口道:“自今年秋收起,汝南、廣陵兩郡各自調撥一百萬石糧食給你,此外,兩州州府每年再調撥五千萬錢於你。至於軍械物資,彭城那邊可都一直是你的人在管着,也不用爲父去調撥了吧?”

劉備出手相當大方,汝南也是一郡抵一州的超級大郡,巔峰時期一年上交的糧食高達數百萬之多。眼下雖然不景氣了,可每年夏收、秋收兩季依然能上交兩百萬石以上的糧賦。

廣陵比不得汝南,未來的糧倉此時卻遠遠比不得後世。

雖然廣陵也算物產豐富,但架不住境內有太多的水澤湖泊,而且沿海十幾裡地盡數都是鹽鹼地,海水常年倒灌,侵蝕土地,這些被侵蝕了的土地上,種不出任何莊稼。

因此,廣陵郡每年能夠上交的糧食也就只有一百萬上下。

如果再算上那一億錢,劉備這大手一揮,等於是直接給了劉封兩個廣陵郡的產出。

如今劉備看起來似乎也算得上是財大氣粗了,得了豫州這樣的大州之後,賦稅錢糧幾乎翻了兩倍。

可他能對劉封如此大方,就是劉封本人都相當吃驚。

劉封原本的預計中,劉備能夠每年支援他五十萬石糧食,三千萬錢,另外保留他在彭城的投資,他就心滿意足了。

可現在劉備給的比劉封預想的還要多的多,真算得上是意外之喜。

劉封連討價還價的想法都沒有了,直接一口就答應了下來。

“父親待孩兒恩重如山,孩兒真不知該如何感激父親。”

劉封這話也是真心實意的,劉備給的實在是太多了。

劉備卻是將劉封拉了起來,拍着劉封的手感嘆道:“你我父子,何出此言。只是子升,爲父只希望你能謹記,你我乃是出自中山靖王之後,乃是漢室宗親。如今天下動盪不安,身爲劉家兒郎,當以安定黎民,掃平天下爲己任,切不可鬆懈啊。”

劉封本來心裡頗爲感動,可此時情不自禁的想起後世某部經典中的名場面。

想想老爹此時意氣風發,應該不至於沉迷酒宴歌舞吧?

商量完重要事情後,父子倆閒聊了起來。

劉封本就和劉備分離多年,剛剛接來徐州後,又諸事繁多,父子倆屬實沒有太多的機會增進感情。

劉封和劉備也都意識到這一點,因此,每有機會相見,總要交流感情,以期增進。

這次也不例外。

隨後,劉備還拉着劉封一起用了膳,臨別時想起了個事情,叮囑劉封道:“子敬、子揚先前所建之事已經有了結果。薛州、鄭寶雖爲水匪海賊,但頗識大義。經子敬、子揚勸說之後,當即悔悟,已於旬前前來壽春乞降。”

劉封頓時一喜,這兩個人可不是光桿司令,他們代表了數百艘大小戰船,以及數千精銳水軍。

這可是一個大好消息。

第413章 再見二喬第359章 抵足而眠第501章 交州現狀第334章 徐晃破城(第二更)第324章 呂岱嚴畯第144章 利動人心第98章 北伐臧霸第116章 三賢獻策第493章 喜得二將第249章 拜訪曹操第238章 直驅陽翟第163章 雙喜臨門第126章 太史子義邀是儀第463章 江陵易幟第378章 得棲鳳雛第388章 南地烽煙第342章 吳姓俯首第11章 我生的兒子強啊第221章 董昭歸徐第14章 獻策屯田第509章 士氏朝貢第516章 決斷河內第301章 厲陽開城第368章 二賢拒任第192章 鹽豪跌倒第445章 進取沙羨第83章 劉曄的決定第397章 曹劉叔侄對第270章 曹府夜宴第33章 先行中策第427章 孫策入長沙第225章 覲見天子第475章 蔡瑁的心思第161章 獅嘯江東第228章 徐晃勸降第56章 釜底抽糧第37章 心腹大患第466章 驚聞噩耗第357章 欲肅北會第242章 袁紹決議第50章 舉薦撞車第173章 陳登拜父第228章 徐晃勸降第278章 阿瞞告密(加更求月票)第248章 司州之爭第23章 徐州的爛攤子第435章 伯符獻策第287章 擒獲袁術(加更!)第367章 籠劉聯荊第25章 意料之外第222章 破產版江東第232章 瓜分蛋糕第88章 精銳丹陽兵第345章 大軍雲集第25章 意料之外第479章 脣槍舌劍第62章 鼓動曹豹第177章 正堂迎使第377章 龐統來訪第167章 返回郯城第223章 河東聞訊第22章 拜訪糜竺第479章 脣槍舌劍第22章 拜訪糜竺第512章 抵達壽春第8章 晨昏定省第472章 遊說張濟第30章 劉家當大興第486章 探病蒯良第44章 韓循該死第100章 張飛破陣第514章 騎兵三寶第177章 正堂迎使第192章 鹽豪跌倒第453章 兵發巴丘第76章 夜半訪客第246章 回返洛陽第104章 牽招到來第28章 遷府之議第329章 孫軍動向第386章 蹕前訴苦第367章 籠劉聯荊第387章 各方後手第250章 臥虎之爭第353章 一戰覆軍第349章 分割與聚攏第400章 回稟劉備第471章 郗慮使濟第406章 集思廣益第297章 荊州衆議第143章 廣傳四方第485章 安排妥當第411章 摧鋒軍編制第407章 擴軍計劃第277章 兵發汝陰第495章 洪流改道第418章 曹府提親第434章 荊北告捷第319章 頓兵錢塘第48章 魯肅應闢(祝我母親生日快樂!)
第413章 再見二喬第359章 抵足而眠第501章 交州現狀第334章 徐晃破城(第二更)第324章 呂岱嚴畯第144章 利動人心第98章 北伐臧霸第116章 三賢獻策第493章 喜得二將第249章 拜訪曹操第238章 直驅陽翟第163章 雙喜臨門第126章 太史子義邀是儀第463章 江陵易幟第378章 得棲鳳雛第388章 南地烽煙第342章 吳姓俯首第11章 我生的兒子強啊第221章 董昭歸徐第14章 獻策屯田第509章 士氏朝貢第516章 決斷河內第301章 厲陽開城第368章 二賢拒任第192章 鹽豪跌倒第445章 進取沙羨第83章 劉曄的決定第397章 曹劉叔侄對第270章 曹府夜宴第33章 先行中策第427章 孫策入長沙第225章 覲見天子第475章 蔡瑁的心思第161章 獅嘯江東第228章 徐晃勸降第56章 釜底抽糧第37章 心腹大患第466章 驚聞噩耗第357章 欲肅北會第242章 袁紹決議第50章 舉薦撞車第173章 陳登拜父第228章 徐晃勸降第278章 阿瞞告密(加更求月票)第248章 司州之爭第23章 徐州的爛攤子第435章 伯符獻策第287章 擒獲袁術(加更!)第367章 籠劉聯荊第25章 意料之外第222章 破產版江東第232章 瓜分蛋糕第88章 精銳丹陽兵第345章 大軍雲集第25章 意料之外第479章 脣槍舌劍第62章 鼓動曹豹第177章 正堂迎使第377章 龐統來訪第167章 返回郯城第223章 河東聞訊第22章 拜訪糜竺第479章 脣槍舌劍第22章 拜訪糜竺第512章 抵達壽春第8章 晨昏定省第472章 遊說張濟第30章 劉家當大興第486章 探病蒯良第44章 韓循該死第100章 張飛破陣第514章 騎兵三寶第177章 正堂迎使第192章 鹽豪跌倒第453章 兵發巴丘第76章 夜半訪客第246章 回返洛陽第104章 牽招到來第28章 遷府之議第329章 孫軍動向第386章 蹕前訴苦第367章 籠劉聯荊第387章 各方後手第250章 臥虎之爭第353章 一戰覆軍第349章 分割與聚攏第400章 回稟劉備第471章 郗慮使濟第406章 集思廣益第297章 荊州衆議第143章 廣傳四方第485章 安排妥當第411章 摧鋒軍編制第407章 擴軍計劃第277章 兵發汝陰第495章 洪流改道第418章 曹府提親第434章 荊北告捷第319章 頓兵錢塘第48章 魯肅應闢(祝我母親生日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