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6章 集思廣益

乍聞此事,別說諸葛瑾了,就是旁聽的董昭、鍾繇、楊修等人也都被驚呆了,即便是諸葛亮和龐統,也面露驚色,畢竟此時的他們還遠不如十幾年後那般沉穩。

可隨着劉封所說的內容一步步展開,在場衆人的眼神變了。

如果劉封所說的計劃粗陋不堪,那衆人恐怕會力勸劉封不可輕舉妄動。劉表再怎麼擴張無能,那也是擁兵十萬,佔據荊州一州之地的大諸侯。

貿然同他交惡,實屬不智。

可劉封的計劃卻是環環相扣,且可行性很強,最重要的是,當他們帶入到劉表一方時,驚訝的發現自己極有可能在不經意間就入了劉封的彀中。

如此一來,衆人的眼神就都變了。

劉封將衆人的反應看在眼裡,龐統臉上的驚色尚未有全部退去,可眼底卻已經燃起了微弱的興奮之色。諸葛亮此時已經恢復了沉靜,雙目凝神,正思索着什麼。

董昭面帶和善的笑意,小眼四處亂瞄,顯然在打量其他人的神情。

鍾繇卻是沉靜自然,悄悄的撇了一眼楊修後,飛快的收回了視線。

楊修此時臉上帶着濃濃的疑色,他不明白自己什麼時候居然能加入如此機密的戰略密謀了。

他只是爲了保存自家父親和家族,才答應了劉封的徵辟,加入了左將軍幕府,成爲劉封手下的左將軍府主簿的。

雖說主簿這個官職非親信不能擔任,可他當真不是劉封的親信啊。

楊修臉上的疑色漸退,可取而代之的卻是惶恐不安,饒是以楊修的急智,卻怎麼也猜不透劉封到底是怎麼想的。

“諸君,此意何如?”

劉封看見衆人都不說話,索性自己打破了場上的寂靜。

鍾繇作爲場上最爲年長,也官位最高之人,當他發現其他人都在等他先開口時,便只能順從衆意,第一個開口道:“主公,此計劃雖然宏大,卻頗爲成熟,其關鍵點在於張羨反正,以及劉鎮東主力南下。只即便如此,尚有幾個小節之處,需要磋磨。”

“哦?不知是何處細節需要打磨?”

劉封點頭肯定了鍾繇,緊跟着問道:“還請元常不吝賜教。”

“其一爲孫家,說服張羨起兵,孫家的關係很是重要,主公當需確保孫策全心全意,萬不可輕忽。”

鍾繇捋着鬍鬚,看見劉封連連點頭,便繼續說道:“其二,張羨反正,殊爲重要,爲後事一切之基點,故此繇以爲不可單單依靠孫家的關係,主公當可以朝廷之命,從張羨處下手,可收雙管齊下之力。”

鍾繇所言,正說到了劉封心坎裡。

劉封也早有想法,要以朝廷之命來增加張羨起兵反正的動機和信心。

原時空中,張羨就曾堅定的站到了曹操一邊,起兵反叛劉表,可見朝廷的大義名分對張羨是有不小的影響力的。

既然如此,那眼下如何不能照虎畫貓呢?

劉封本就有這打算,如今鍾繇提起,可謂是英雄所見略同,如何不叫劉封高興。

只見劉封大笑合掌道:“固知元常穩重善政,卻不想謀略也如此過人,實不相瞞,此議正合我心,只是原先還未能定下出使張羨之人,如今倒是有了一個。”

黑胖子董昭此時也開口湊趣道:“主公,若昭沒有猜錯的話,你心儀之人,可是九江蔣子翼?”

劉封伸手遙遙點了點董昭,搖頭故作苦笑道:“公仁當真機敏過人,只是緣何這般快語,爲何不能讓我多自得片刻?”

堂上衆人湊趣的大笑了起來。

“主公,亮也思得一事,卻需您重視。”

聽見諸葛亮開口,劉封又驚又喜,溫言鼓勵道:“孔明有何所得,可盡數道來。堂上皆是天下大賢,正可指點汝一二。”

劉封對諸葛亮的態度顯然有些不同,在場諸人除了諸葛瑾外,無一不覺察出了一二。

只是這些人個頂個的聰明,不但沒有一個人揭穿,反而都笑吟吟的看着諸葛亮,一個個像是認真等待他發言似的。

這場面即便是十八歲的諸葛亮也有些心虛。

不過好在諸葛亮很快就調整好了自己的心態,開口建言道:“主公,荊南除了劉鎮東,張太守之外,尚有第三股勢力。此勢力雖然駁雜分散,卻也不可忽視。”

龐統突然開口,插入道:“孔明所言,可是荊蠻?”

“正是!”

諸葛亮衝着龐統點了點頭:“士元兄所言之荊蠻,正是亮之所慮。據亮所知,荊南之地多山,其中恐有百萬荊蠻。其佔山霸路,劫掠漢民,形同土匪。可其所部若能早做準備,將其力轉爲己用,當可收事半功倍之效。”

龐統當即笑着轉向劉封道:“孔明之言,實乃嘉語。據統所知,荊南的荊蠻如今已有一統之勢。其中五溪蠻大首領沙摩柯驍勇善戰,若是能得其助力,必能大增勝算。”

龐統在驚訝之後,已經調整好了心態,況且從他的視角出發,他本人不但早已經爲劉封所傾倒,他同時也認爲家族也會選擇劉封。

原因很簡單,因爲龐家在如今的劉表治下找不到自己的位置,否則龐德公也不會明面上退隱山林,暗地裡卻各種結交北方流寓士人了。

從這一點上來說,龐家其實是四大家中唯一希望荊州出現變數的一方。

因此,龐統很有信心說服家族支持劉封。

一想到能夠輔佐劉封鯨吞荊州,龐統內心就激動的有些無法自已。

這是何等榮耀的偉業。

但凡他龐統能夠成功助力劉封鯨吞荊州得手,這一份功績將可助他直追雲臺之志。

一想到將來的雲臺之上,也能留下他龐士元的名諱,龐統就恨不能立刻背生翅膀,飛回南郡面承家中長輩。

至於告密劉表?

龐統還真從頭到尾都沒有過這想法。

此時的龐士元還是個頗爲忠厚的性格,遠沒有日後那般劍走偏鋒,好行險弄巧。況且即便是日後那樣的龐統,也一樣頗爲忠信,並非朝秦暮楚之輩。

原時空裡周瑜病死之後,龐統並沒有立刻投奔近在咫尺的劉備軍,而是先去了江東。

和孫權談崩了之後,才考慮起了劉備。

按照東漢士族常規操作來看,這其實是有些反常識的。

因爲當時的南郡雖然屬於東吳,但太守周瑜已死,南郡的東吳軍士氣低落,軍心不振。同時,整個南郡其實已經被劉備軍所分割,江夏郡和長沙郡直接切斷了南郡和江東的聯繫,成了一塊孤懸於外的飛地。

這時候南郡的歸屬雖然不至於是龐家說了算,但以龐家在當地的實力和影響力,轉投劉備其實並不難。尤其是很快孫劉雙方都看到了這一弊端,在魯肅的中介下,互相交換了領地。

劉備以江夏郡交換了東吳所有的南郡,這樣一來,龐家的族產家業可就都落入了劉備的治下。

因此,龐統當時還能繼續前往東吳,不能說完全是因爲忠心所導致的,可龐統對周瑜的忠誠和對主君的信義必然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故而,眼下這個位面的龐統既然已經做出了爲劉封所用的決定,就不會再有出賣劉封,換取自身好處的念頭了。

“孔明、士元之言深得吾心,實是查遺補缺之見。”

劉封聽完之後,連聲讚歎,同時心中有些惱火。

這份惱怒自然不是針對諸葛亮和龐統的,而是針對他自己。

他怎麼就把蠻王沙摩柯給忘了。

這可實在是太不應該了。

就在劉封反省的時候,龐統又開了口:“主公,我有一少年好友,乃是襄陽宜城人,姓馬名玄,字伯常。馬家乃是襄陽大族,名門之後,其家中與荊蠻關係頗深,荊蠻採貨,往往只信任馬家。”

龐統所言之馬玄,正是馬良和馬謖的長兄。

馬家世居襄陽,但卻和荊蠻關係密切,龐統推薦馬玄道:“若是能得馬家助力,將大增獲得荊蠻信任的可能。”

劉封對此很是重視,當即表態道:“既是如此,那士元可有良策使得馬玄助我?”

龐統起身拱手作揖道:“馬家本爲襄陽大族,其勢並不弱於蔡家。只是自劉鎮東入主襄陽之後,蔡家異軍突起,實力大大增強。如此一來,馬家的處境可就不太好了。”

東漢時期的士族之間,一直秉持的就是互相競爭,互相扶持的態度。

誰家強大了,誰家就能分得更多的蛋糕,但一般情況下,也不會對其他家族趕盡殺絕。

就譬如馬家和蔡家,都是襄陽大族,原本馬家雖然弱勢一些,但彼此之間的力量總體而言還是相差不大的。

可隨着蔡瑁的老爹蔡諷先後將自己的妹妹嫁給太尉張溫,自己的女兒嫁給單騎入荊州的劉表後,蔡家的擴張幾乎是不可避免的了。

那最先倒黴的肯定就是同郡士族豪強們了,而馬家就是利益損失一方。而且因爲蔡家在劉表麾下的特殊地位,也使得馬家並不受劉表青睞,別說重用了,就是入仕都做不到。

也正是這些緣由,讓龐統對招攬馬玄幫忙很有信心。

“善!”

劉封當即點頭,開出價碼道:“那以士元之見,我該如何做才能得到馬伯常的助力?”

龐統沉思片刻,回答道:“還請主公以左將軍府的名義,徵辟馬伯常入府,許予曹掾之職。”

劉封目前是左將軍,領揚州牧,他可以分別以左將軍幕府和揚州州牧的身份徵辟士人。只是比起地方侷限性較大的揚州牧,左將軍無疑要更爲合適。更別說左將軍是已經是重號將軍了,還特加了開府儀同三司,位在九卿之上,理論上比揚州牧還要高出數級。

曹掾是幕府中十分重要的職務,相當於後世的六部。

當然,規模上不能同日而語,畢竟這只是劉封左將軍府中的六部而已。

不過饒是如此,這待遇也是相當之重了。

劉封倒是毫無異色,當即就點頭同意道:“既然如此,就依士元之意,此事也全權交由你處理。”

龐統見劉封完全答應了自己的請求,心中暗喜,當即應命:“是,主公。”

之前一直沒有吭聲的楊修突然開口,衝着劉封作揖問道:“明公,此方略如今看來,的確大有可爲。只是以修之見,如此大規模的軍略方案,必要動員二十至三十萬以上之部衆。修冒昧,敢問明公可有二十萬之衆。”

兵法有云,倍則分之。

進攻方要有兩倍的兵力才能採取行動,而且依舊要注意分散防守方的兵力,以達到局部更大的兵力優勢。

可見冷兵器時代進攻方的劣勢有多大。

按照這個比例來計算的話,楊修所言的二十到三十萬軍隊,還真不是在故意噁心劉封,好歹劉表也有十萬大軍,必要時刻再動員個三五萬人也是不成問題的。

可見楊修其實還嘴軟了,沒說的太過苛刻。

劉封聽了楊修的話後,並沒有第一時間解釋或是反駁,而是笑着看向了他。

在場衆人裡,絕大部分的人都稱呼劉封爲主公,顯然是認劉封爲主。唯有楊修是稱呼劉封爲明公,雖然明公也有主從之意在內,但主公相比,自然要顯得稍稍疏遠獨立了一些。

楊修在這裡尊稱劉封爲明公,而不是主公,顯然是心裡還有些許的不服氣,又或是還有部分的其他想法。

感受到劉封的目光,楊修的臉色不由漸漸變紅,先是低垂着腦袋,後終於忍不住擡了起來:“明公,修之見解,乃是想爲明公分憂,實無其他之意。”

“德祖不必多心,汝之用意,我自然清楚。”

劉封點點頭,安撫了對方一句,隨後對着衆人道:“此番南下江東,我意擴軍至十五萬。”

如今隨着江北水利工程的完結,劉封擴軍在即,這些水利工程中服役的戰俘自然就是最好的擴軍兵員之一了。

哪怕是袁術麾下的士卒,只要沒有染上惡習,好生調教一樣能夠成材。

劉封之前和劉備預算過,江北的俘虜還有十來萬人的樣子,可隨時抽調走人。

這還真是不算不知道,一算嚇一跳。

劉封這一路南下,竟然已經抓瞭如此之多數量的俘虜了。

第427章 孫策入長沙第310章 兵臨曲阿第537章 利縣大敗第145章 意外變故第573章 錦衣還鄉第340章 血染山陰第419章 安排糜竺第338章 華家定策第4章 曹豹的困境第488章 潘濬請纓第304章 趙凡夜渡(繼續堅持加更!)第554章 拔取俞元第403章 二寇獻寶第5章 願求將軍之女爲側室第218章 北上勤王第275章 劉闢請降第476章 蔡郗會見第253章 大肆採購第286章 分化瓦解第600章 放手爭益第307章 徐州二畜第298章 劉備抵壽春(加更來了)第50章 舉薦撞車第20章 榻上盤賬第496章 委任許攸第205章 賈氏祖孫第189章 東海王宴第326章 盛憲的號召力第162章 夜宴三傑第355章 朱治乞降第116章 三賢獻策第460章 陳兵江陵第75章 達成契約第83章 劉曄的決定第303章 揚州分崩第344章 陸議改名第570章 射殺雍闓第84章 魯肅來信第20章 榻上盤賬第16章 曲轅犁第480章 漢水爲界第115章 追加投資第33章 先行中策第484章 各有去處第89章 立木懸金第610章 子孝碰壁第487章 蒯良歸順第544章 土寨攻防第466章 驚聞噩耗第541章 納徵使團第356章 評議定功第361章 仲謀來投第113章 臧霸歸心第491章 公達獻策第362章 上虞吳範第169章 元服與茂才第310章 兵臨曲阿第302章 劉繇兩難(加更,加更!)第576章 司馬建功第367章 籠劉聯荊第477章 達成共識第21章 別有心思第499章 臨湘夜宴第295章 投身劉表第218章 北上勤王第491章 公達獻策第454章 覆軍之危第436章 四蔡中計第11章 我生的兒子強啊第284章 抵達壽春第373章 上虞飲宴第20章 榻上盤賬第111章 徐璆行縣第202章 寧可罪袁不罪曹第409章 傾家投效第24章 獅子大開口第276章 各有稻粱謀第180章 荀攸六策第24章 獅子大開口第378章 得棲鳳雛第305章 杯酒釋兵權第110章 震驚四方第614章 攻打成都第175章 拜訪魯肅第93章 幕後黑手(第三更求首訂!36)第204章 貴賓臨門第53章 挑選遺孤第278章 阿瞞告密(加更求月票)第301章 厲陽開城第122章 步騭衛旌第326章 盛憲的號召力第96章 殺雞儆猴(六更爆發求首訂!)第553章 勢如破竹第463章 江陵易幟第20章 榻上盤賬第605章 見好就收第228章 徐晃勸降第264章 助力元龍第85章 周瑜的猶豫第178章 劉封獻策
第427章 孫策入長沙第310章 兵臨曲阿第537章 利縣大敗第145章 意外變故第573章 錦衣還鄉第340章 血染山陰第419章 安排糜竺第338章 華家定策第4章 曹豹的困境第488章 潘濬請纓第304章 趙凡夜渡(繼續堅持加更!)第554章 拔取俞元第403章 二寇獻寶第5章 願求將軍之女爲側室第218章 北上勤王第275章 劉闢請降第476章 蔡郗會見第253章 大肆採購第286章 分化瓦解第600章 放手爭益第307章 徐州二畜第298章 劉備抵壽春(加更來了)第50章 舉薦撞車第20章 榻上盤賬第496章 委任許攸第205章 賈氏祖孫第189章 東海王宴第326章 盛憲的號召力第162章 夜宴三傑第355章 朱治乞降第116章 三賢獻策第460章 陳兵江陵第75章 達成契約第83章 劉曄的決定第303章 揚州分崩第344章 陸議改名第570章 射殺雍闓第84章 魯肅來信第20章 榻上盤賬第16章 曲轅犁第480章 漢水爲界第115章 追加投資第33章 先行中策第484章 各有去處第89章 立木懸金第610章 子孝碰壁第487章 蒯良歸順第544章 土寨攻防第466章 驚聞噩耗第541章 納徵使團第356章 評議定功第361章 仲謀來投第113章 臧霸歸心第491章 公達獻策第362章 上虞吳範第169章 元服與茂才第310章 兵臨曲阿第302章 劉繇兩難(加更,加更!)第576章 司馬建功第367章 籠劉聯荊第477章 達成共識第21章 別有心思第499章 臨湘夜宴第295章 投身劉表第218章 北上勤王第491章 公達獻策第454章 覆軍之危第436章 四蔡中計第11章 我生的兒子強啊第284章 抵達壽春第373章 上虞飲宴第20章 榻上盤賬第111章 徐璆行縣第202章 寧可罪袁不罪曹第409章 傾家投效第24章 獅子大開口第276章 各有稻粱謀第180章 荀攸六策第24章 獅子大開口第378章 得棲鳳雛第305章 杯酒釋兵權第110章 震驚四方第614章 攻打成都第175章 拜訪魯肅第93章 幕後黑手(第三更求首訂!36)第204章 貴賓臨門第53章 挑選遺孤第278章 阿瞞告密(加更求月票)第301章 厲陽開城第122章 步騭衛旌第326章 盛憲的號召力第96章 殺雞儆猴(六更爆發求首訂!)第553章 勢如破竹第463章 江陵易幟第20章 榻上盤賬第605章 見好就收第228章 徐晃勸降第264章 助力元龍第85章 周瑜的猶豫第178章 劉封獻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