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1章 二策取其一

“清白?”

劉封臉色不虞起來,冷笑道:“德祖,俊傑也,何必出此愚夫之言。”

楊修心中一沉,知道劉封這是在暗示什麼,更知道事情果然是朝着最麻煩的方向發展了。可那畢竟是自家老爹,他的確是反對父親的做法,可不代表他真能看着父親玩火自焚。

想到這裡,楊修一咬牙,衝着劉封叩拜道:“修願爲徵南效犬馬之力,只求徵南能爲我父昭雪。”

“我如今也是身陷泥濘之中,爲朝廷南下平叛,不但得不到應有的肯定,反而被朝中重臣非議,疑我懷有二心。”

劉封嘆息一聲,衝着楊修道:“書信已經交予德祖,德祖何不回去將其轉交太尉?”

楊修猛的擡起頭,看向劉封,隨即一股苦澀泛起,讓他忍不住眉頭緊皺。劉封的話意思十分清楚,他如今的境地可不就是他家老爹一手造成的嗎?

這擺明了是讓他回去勸說楊彪改弦易轍。

至於毀了書信,楊修從一開始就沒想過這一條路。

聰明如楊修哪裡會不知道這看起來十分辯解的道路,通向的卻是死局。

楊修敢用腦袋擔保,像他懷裡珍藏的書信帛書,劉封這裡要多少就有多少。否則對方能將這書信直接贈送給他?

同時,楊修心裡更清楚,真正能要老爹性命的並非這份虛假的書信,而是劉封聯手曹操龐大的勢力。

所謂欲加之罪何患無辭。

這就是欲加之罪。

所以問題根本不在溝通袁術的書信,而在老爹自己身上。

“去吧!”

無視了欲言又止的楊修,劉封竟直接下了逐客令:“德祖既已知曉所有,再頓留於此也毫無意義,不如速去。三日之後,可來幕府就職。”

楊修嘆息一聲,無奈起身告退。

回到太尉府的第一時間,楊修就詢問下人楊彪可曾回來。在前往驃騎大將軍府之前,他就已經派人前往宮城尋找楊彪,請他立刻回府。

只是遺憾的是,下人稟報楊彪依舊不曾回來。

沒奈何,楊修只能在太尉府中苦苦等待着父親下朝。

此時大將軍府中,曹昂肯定就探知了太尉府內的事情,前來回稟曹操和戲忠。

“一封書信?”

曹操滿臉疑惑:“可知是何書信?”

“不知。”

曹昂搖了搖頭:“此書信乃是出自諸葛瑾之手,親手遞交給的楊修。此後,楊修再不曾離身。”

“哦,對了,還有個情況。”

曹昂突然想起了什麼似的,補充道:“在楊修應闢時,他偷偷派了太尉府下人從側門離開,前往宮城尋找太尉。”

“莫非是這書信中有甚秘密?”

曹操一臉疑惑,摸着下巴上的短鬚,揣測道:“劉子升常能得人,莫非是他在書信中施之以情,成功的說動了楊修?”

戲忠撫摸着短髭,細思片刻後,搖了搖頭:“楊德祖非常人也,即便其人爲劉子升書信所動,也不至於行事如此倉皇失措。以忠之見,那封書信與其是遊說之言,或許更像是威脅之詞。”

“威脅之詞……”

曹操默唸幾遍,緩緩點頭:“志才所言有理。”

旋即,曹操回頭去看曹昂:“驃騎大將軍府上名刺可下了?”

曹昂趕忙回答道:“回稟父親,名刺已下,只是劉徵南推辭了兩日,言說三日之後定然上門致歉。”

曹操臉色一下子凝重起來:“看來我等的時間,恐怕只剩下三日了。”

戲忠贊同的點了點頭。

********

曹府如臨大敵,而太尉府中卻是波瀾不驚。

楊彪雖然接到了兒子的傳訊,卻也就沒有提前下值,而是一如往常等到太陽西斜時分,纔出了宮城。

等回到府中,一眼就看見楊修站在大門外恭候。

楊彪面露不虞之色,在他看來,楊修盡得弘農楊氏真傳,處事波瀾不驚。

可今日緣何如此失態,實在是讓他有些失望。

不過畢竟是自己給予重望的嫡長子,楊彪並沒有直接發難,而是調整了神色之後,下車入府。

楊彪看了眼亦步亦趨的兒子後,開口吩咐道:“今日晚食送至書房吧。德祖隨我一起用膳。”

聽見楊彪的吩咐後,楊修心中稍安。

一盞茶後,楊彪和楊修坐在書房之中,其他人等都被屏退。

楊修這纔開口道:“父親,孩兒有要事容稟。”

楊彪不急不緩道:“何事如此驚慌?竟使人去宮城擾我?萬一叫天子知道了該如何是好?”

楊修趕忙道歉,但隨即說道:“此事太過緊急,實在是茲事體大,孩兒不得不驚擾父親。”

楊彪擡起頭,露出一張威嚴質樸的臉來,停頓了一下後,緩緩開口:“既是如此,那你說吧。”

楊修不敢怠慢,趕緊將之前發生的事情,以及劉封的話,還有那封書信統統托盤而出,最後還將書信遞送到了楊彪手邊。

聽完楊修的話後,楊彪原本威嚴的面龐也有些破功了,眼中滿是驚疑不定。

隨即,他打開了那封書信,頓時倒吸了一口冷氣。

此人臨摹自己書法的功力太過驚人,至少也有八九成的相似度。

聽完之後,楊彪頓時明白了劉封的目的。

劉封顯然是要他應該得到的獎賞,而他手裡的這份“罪證”,正是對他最有力的警告和敲打。

楊修說完了之後,一直低着頭不做聲。

楊彪則坐在主位上也沒說話,他手裡拿着僞造的書信,也不知道在想些什麼。

楊修很清楚,自己老爹的性格遠沒有其他人以爲的那麼剛強堅毅。

過了好久之後,楊彪低沉着聲音,開口問道:“劉徵南是何用意?”

楊修心中嘆息一聲,當即答道:“揚州牧是勢在必得,吳侯自不必多說。平心而論,若是以其功績,還當升遷爲左將軍。”

袁術已經成了階下囚,左將軍的名爵自然也就空出來了。而劉封的徵南封號顯然已經不足以酬功,升遷也是必然之事。

四徵在東漢時雖然不是重號將軍,但也是雜號將軍中的頂級,與四鎮、四平、四安同列高品。

再想往上走,也只能是重號將軍了。

“揚州牧,吳侯,左將軍,開府儀同三司。”

楊彪默默唸誦了一遍,臉色黑的跟鍋底似的。

適時,楊修還不忘提醒了一句:“父親,徵南只給了我們三天時間。”

楊彪臉色鐵青,握着書信的手居然微微顫抖。

“放肆,當真是狂妄!”

●Tтkan ●¢o

楊彪小聲的怒斥道:“劉子升一介小兒,將朝廷的名爵官職看成什麼了,居然膽敢私相授受,實乃是國賊!”

楊修沒說話,任憑楊彪發泄。

他自認爲自己看的比父親清楚的多,這大漢,早就沒救了。

劉備或許有可能是第二個光武帝,可天子劉協卻必然不是。

自家父親也是鬼迷心竅了,非要想着鉗制劉備父子,這還是楊修第一次知道自家父親居然有如此之大的野心,以至於利令智昏。

等到楊彪罵完之後,楊修才又開口道:“父親,您可別忘了大將軍。所謂螳螂捕蟬,黃雀在後,您不會真以爲大將軍看不到您的舉動吧?恐怕今日我等之事,早已報入大將軍府中。”

楊修嘆息一聲,面露悲色:“明日欲加我父子頸上之斧鉞,恐已在大將軍府中磨礪矣。”

楊彪被兒子的話給驚到了,心裡不得不承認楊修說的很對。

沉默片刻後,楊彪嘆息一聲道:“如今天子已爲我所動,貿然易法,恐爲天子懷疑,如之奈何?”

天子這次壓制劉封,並非出於本意,完全是被楊彪一黨給說動的。

現在天子都下場了,你楊彪突然投敵了,那讓天子日後還怎麼看楊彪、楊家和楊黨?

聽了楊彪的話後,楊修心裡一鬆。

他最怕的是父親死硬到底,現在楊彪的態度明顯放軟了,那就還有辦法。

思索片刻後,楊修開口道:“兒有一計,或可解此困局。”

“吾兒有何計策!?還不速速道來。”

楊彪頓時精神一振,催促問道。

楊修卻對自己的計策沒有太大的底氣,皺着眉頭道:“兒有上下兩策。”

楊彪心中大喜,平日裡素知自家好大兒足智多謀,運籌帷幄,卻想不到兒子能優秀到這等程度,眼下都能拿出兩個計策來。

楊彪當即說道:“吾兒可先言上策。”

楊修也不賣關子了,直接說道:“上策乃是稍後我趁着夜幕去一次驃騎大將軍府。”

“然後呢?”

見楊修只說了一句話後就停了下來,楊彪疑惑不解的追問起來。

楊修緩緩搖頭:“沒有然後了,剩下的就只能聽天由命了。”

楊彪一臉疑竇,完全沒理解兒子的意思。

楊修嘆息一聲,解釋道:“我今晚趁着夜色前去驃騎大將軍府,此事落入大將軍府中,大將軍會如何去想?”

“大將軍必是認爲我們已經向劉徵南俯首稱臣。”

楊彪恍然,可隨即又問道:“可這也無濟於事啊。”

現在問題就在於劉封要揚州牧,而他一旦轉變態度替劉封開口,天子必然會生疑。

楊修接着解釋道:“所以這一策賭的就是大將軍性情多疑,若是他真以爲我們投誠劉徵南,必然會二策取其一一。”

楊彪疑惑道:“二策取其一?”

“要麼站出來當惡人,阻攔劉徵南得揚州牧,要麼搶先出來,力薦劉徵南得揚州牧。”

楊修解釋道:“孩兒以爲,前者的可能微乎其微,而若是後者的話,則正好避免了父親的爲難之處,只是……”

楊彪眼睛一亮,恍然大悟,他能狙擊劉封到現在,一來是天子的支持,二來就是大將軍一直保持着沉默。

若是曹操全力推動的話,那即便是天子也是無能爲力。

畢竟劉封的功勳擺在那裡。

天子和楊彪一直以來也只是想要偷樑換柱,而不能無視劉封的功勳。

看着自家老爹長鬆了口氣的模樣,楊修忍不住潑冷水道:“即便如此,交趾刺史乃至於交州牧恐怕也得補償給大將軍了。”

“這是爲……”

楊彪心痛的喊到一半,就醒覺了過來。

曹操又不是做善事的,若是他先開口,固然解了自己的進退兩難,可劉備父子這邊的人情可就落到了他的身上。

到時候劉封一舉薦曹操的人出任交州刺史或是交州牧,天子和楊彪除了拱手相讓,很難有應對的辦法。

楊修看着老爹氣急的模樣,心裡也有些心疼,於是出言安慰道:“父親,天子不足爲倚靠,今日之事,未必不是他日之福。”

楊彪沒好氣的瞪了兒子一眼,但心中卻是一軟。

和楊修不同,楊彪出生、成長的年月,雖然士族爲宦官所壓制,但武人算是個什麼東西?

那時候的武人要麼是宦官的走狗,要麼是士族的走狗。哪怕功高能強如涼州三明都不例外,一樣得靠投靠士族、宦官才能得以進入中樞。

因爲,對於楊彪來說,如今宦官勢力已經徹底煙消雲散,這本應該是士族最爲期盼的黃金時刻,可怎麼就會被武人給打翻了呢?

楊彪從內心深處就不信任曹操、劉備這些武人,可此刻他卻發現如今自己已經完全奈何不了武人了。

與關中時期不同,那時候楊彪等人過的戰戰兢兢,但至少還有希望。

一來有王允除董卓的成功案例在前面,二來董卓死後,西涼武人內部並不團結,而且粗暴野蠻,不通政治,經常被士人們設計佔了便宜而不自知。但凡西涼武人中有聰明人掌權,就絕不可能放天子東歸。

只是現在,楊彪感受到了深深的絕望。

曹操、劉封等諸侯之間的配合,卻讓他找不到半點機會,即便離間都無從下手。

突然,楊彪想起了什麼,詢問楊修道:“德祖,你還有一策,是何展布?”

楊修沒想到老爹到了這個時候還不死心,於是乾脆雙手一攤道:“下策就是父親直接入宮,請見天子,將書信上交給天子。”

“這……”

楊彪先是一震,隨即陷入沉思,片刻之後恍然過來。

楊修這一計顯然是讓他去找天子坦白,博取同情,贏得天子的諒解。

天子但凡沒有辦法爲楊彪解困,必然也只能退讓一步,力求保住楊彪。

這倒不是天子有多重情重義,而是失去了楊彪,天子如同斷臂,但凡正常人都會如此選擇。

楊彪嘖着嘴道:“德祖,爲父怎麼覺得你這下策更像是上策,而上策卻像下策呢?”

第252章 陳國王相第212章 河東遇天子第504章 曹昂來意第235章 父子開府第282章 孫香投降第362章 上虞吳範第6章 曹家夜話第437章 望城大捷第252章 陳國王相第187章 徐州反腐第121章 拜見糜甑第4章 曹豹的困境第193章 善後朐縣第123章 戲志才謀斷廣陵第149章 劉表所欲第316章 進抵無錫第25章 意料之外第473章 張濟降曹第151章 大敗橋蕤第182章 程昱使徐第290章 馮家有女第193章 善後朐縣第510章 遍賞心腹第380章 面見劉備第274章 倉已降劉第367章 籠劉聯荊第387章 各方後手第105章 大捷回傳第218章 北上勤王第244章 生擒黃何第299章 調兵遣將第491章 公達獻策第508章 司馬建言第35章 醫道三不朽第317章 陽羨周氏第244章 生擒黃何第354章 淩統勸降第449章 陣斬陳就第497章 曹軍應對第16章 曲轅犁第430章 周氏鴻門宴第285章 虎癡奪門第31章 兩封家書第192章 鹽豪跌倒第179章 鹽糖易糧第30章 劉家當大興第175章 拜訪魯肅第119章 天賜良港第92章 自以爲是的曹宏(第二更求首訂!26)第200章 劉呂比鬥第27章 代工耕犁第51章 公瑾難求第124章 劉封恩求太史慈第396章 楊修求援第70章 糜家商隊【15求追讀!】第167章 返回郯城第160章 外厲內荏第66章 千萬資金(下週一五更爆發!)第217章 玄德低頭第182章 程昱使徐第452章 黃祖乞降第442章 黃祖求援第421章 荊州應對第375章 蜂擁而來第96章 殺雞儆猴(六更爆發求首訂!)第501章 交州現狀第263章 琴音惹塵緣第105章 大捷回傳第230章 河東情狀第459章 荊南思定第76章 夜半訪客第114章 戰後封賞第261章 綢繆天災第86章 劉繇的憂愁第403章 二寇獻寶第87章 徐盛的選擇第462章 龐氏兵變第462章 龐氏兵變第34章 真實華佗第347章 孫策的心思祝讀者大大們除夕快樂!第251章 雒中議定第472章 遊說張濟第439章 揚州兵動第7章 各方反應第475章 蔡瑁的心思第71章 互惠互利 【25求追讀!】第426章 荊北軍議第113章 臧霸歸心第70章 糜家商隊【15求追讀!】第295章 投身劉表第166章 終見武侯第476章 蔡郗會見第397章 曹劉叔侄對第465章 攻佔竟陵第3章 大言欺人第310章 兵臨曲阿第450章 荊軍後手第138章 孫策破門第327章 荊州來使
第252章 陳國王相第212章 河東遇天子第504章 曹昂來意第235章 父子開府第282章 孫香投降第362章 上虞吳範第6章 曹家夜話第437章 望城大捷第252章 陳國王相第187章 徐州反腐第121章 拜見糜甑第4章 曹豹的困境第193章 善後朐縣第123章 戲志才謀斷廣陵第149章 劉表所欲第316章 進抵無錫第25章 意料之外第473章 張濟降曹第151章 大敗橋蕤第182章 程昱使徐第290章 馮家有女第193章 善後朐縣第510章 遍賞心腹第380章 面見劉備第274章 倉已降劉第367章 籠劉聯荊第387章 各方後手第105章 大捷回傳第218章 北上勤王第244章 生擒黃何第299章 調兵遣將第491章 公達獻策第508章 司馬建言第35章 醫道三不朽第317章 陽羨周氏第244章 生擒黃何第354章 淩統勸降第449章 陣斬陳就第497章 曹軍應對第16章 曲轅犁第430章 周氏鴻門宴第285章 虎癡奪門第31章 兩封家書第192章 鹽豪跌倒第179章 鹽糖易糧第30章 劉家當大興第175章 拜訪魯肅第119章 天賜良港第92章 自以爲是的曹宏(第二更求首訂!26)第200章 劉呂比鬥第27章 代工耕犁第51章 公瑾難求第124章 劉封恩求太史慈第396章 楊修求援第70章 糜家商隊【15求追讀!】第167章 返回郯城第160章 外厲內荏第66章 千萬資金(下週一五更爆發!)第217章 玄德低頭第182章 程昱使徐第452章 黃祖乞降第442章 黃祖求援第421章 荊州應對第375章 蜂擁而來第96章 殺雞儆猴(六更爆發求首訂!)第501章 交州現狀第263章 琴音惹塵緣第105章 大捷回傳第230章 河東情狀第459章 荊南思定第76章 夜半訪客第114章 戰後封賞第261章 綢繆天災第86章 劉繇的憂愁第403章 二寇獻寶第87章 徐盛的選擇第462章 龐氏兵變第462章 龐氏兵變第34章 真實華佗第347章 孫策的心思祝讀者大大們除夕快樂!第251章 雒中議定第472章 遊說張濟第439章 揚州兵動第7章 各方反應第475章 蔡瑁的心思第71章 互惠互利 【25求追讀!】第426章 荊北軍議第113章 臧霸歸心第70章 糜家商隊【15求追讀!】第295章 投身劉表第166章 終見武侯第476章 蔡郗會見第397章 曹劉叔侄對第465章 攻佔竟陵第3章 大言欺人第310章 兵臨曲阿第450章 荊軍後手第138章 孫策破門第327章 荊州來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