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9章 荊南思定

“府君,您險些壞了一生清名啊。”

桓階快步走到張羨身邊,俯下身體,握住張羨之手道:“府君可知,孫伯符性格勇猛果決,剛烈過人,年齡雖小,卻敢視天下英雄如無物,過江東,敗劉繇,滅許貢,破王朗,一年之間,江東俯首。”

“明公可知,其眼下如何會在左將軍麾下?”

桓階的問話不僅僅讓張羨升起了好奇心,就是一旁的張懌也很是奇怪。

桓階見吸引到了兩人的注意之後,這纔將孫策在江東的遭遇托盤而出。

“府君,吳縣城高池深,兵精糧足,卻在左將軍面前守不住一季時間。孫伯符之驍勇善戰,這數月裡臨湘上下何人不知,何人不曉?”

桓階神情鄭重的問道:“可孫伯符於錢塘一戰,全軍覆沒,僅以身免,逃歸山陰縣後,也不過只有開城投降一條路可走。府君以爲臨湘能比吳縣堅固多少?臨湘之兵比之孫策麾下精銳驍勇何如?”

桓階的話如同大鐘一般,震響在張羨父子的耳旁。

兩人照着桓階所言,忍不住代換了一下,結果頓時心涼人懼了起來。

臨湘不過和吳縣伯仲之間,劉封兩個月能攻克吳縣,也就能拿下臨湘,更別說臨湘的守卒還真不比不過孫策的部衆了。

“明公,您可別忘了,左將軍之父可是驃騎大將軍,錄尚書事,可是有參知政事之權。”

桓階最後提醒道:“我等舉兵反抗劉表,乃是順應天子朝廷之命,助順抗逆之舉。可若是換了揚州軍,那可就是違逆朝廷,可是要被打成亂臣賊子的。”

張羨、張懌父子倆頓時大爲震驚,仔細一想,還真如桓階所言的那樣。況且最重要的問題是,他們舉荊南四郡反抗劉表,那是有信心能堅持下去的。

可換了揚州軍的話,那可就信心全無了。

張羨看了兒子張懌一眼,心中桓階說了這麼多,必然是有所圖的,故此,他衝着兒子擺了擺手:“懌兒且先退下,爲父有要事要同桓公商議。”

張懌有心不從,可張羨卻很是堅持,不得已,只能告退離開。

等到張懌離開之後,張羨開口想要說話,卻突然劇烈的咳嗽了起來。

桓階一看,趕忙上前爲張羨順撫脊背,卻冷不防被張羨伸手抓住。

“伯緒,你可是來勸我降劉的?”

張羨的目光緊盯着桓階,雖然身體還在不停的咳嗽,可他卻目光灼灼,全然不似一個病人。

桓階心中一緊,可隨即卻又放鬆了下來。

他沒有理會被張羨緊緊抓着的左手手腕,右手仍然爲對方撫平咳嗽,然後纔回答道:“天子姓劉,天下姓劉,明公乃朝廷欽命的長沙郡守,何來降劉一說?”

張羨定定的看着桓階,桓階卻是毫無畏懼的同他對視。

片刻之後,桓階先一步開口問道:“明公,以您的功績名望,入朝則必有九卿之位,又能爲荊南消弭兵禍,何樂而不爲也?”

張羨心中一動,他其實也清楚,如今天下,他不過纔有一郡之地,其他三郡會追隨他,一來是因爲他的名望,二來也是需要一個抵擋荊北劉表的共主。

他這個荊南之主的身份本身就不合法,不但沒有法理依據,也沒有朝廷的詔令。

如今荊北軍已然退卻,其他三郡自然也不會再繼續尊奉張羨爲主了。現在,以桓階爲首的臨湘士族豪強們現在卻來勸說自己投靠劉封,張羨心中本來就不強烈的野心也就熄滅了。

“真可有九卿之位?”

“當真!”

桓階一臉肯定,雖然他此刻是在撒謊,但以桓階來看,一個九卿之位換得荊南四郡,劉子升得多傻纔會拒絕。

張羨長嘆一聲,片刻後,再度開口道:“伯緒,可否勞煩你一事?”

“明公有何吩咐,階萬死不辭!”

桓階對張羨還是有虧欠感的,他之所以勸說張羨投降,雖然有自己的私心,但也的確是權衡利弊之後,選擇了對張羨較好的結果。

張羨小聲道:“我聞劉子升雖然年輕,卻是天下俊才,我意讓子明爲其效力,不知伯緒是否可爲我玉成此事?”

桓階心中恍然,顯然張羨是覺得一個九卿之位還不足以酬功,也不夠保險,故此想要還價。

於是,他毫不猶豫的答應了下來,還順勢請命道:“明公勿慮,此事階必親爲之。”

桓階暗自打定主意,盡力爲張懌爭取一個好的待遇,旁的不說,劉封既然已經和劉表開戰,那日後南陽也是有很大概率拿下的,到時候或許可以爲張懌爭取一個南陽孝廉的位置。

即便南陽暫時不能規復,只要能夠拿到荊州刺史或是荊州牧的職位,一樣有權舉薦張懌。

最不濟,劉封之父劉備乃是驃騎大將軍,此等三公將軍也,每年也可以舉薦一人爲茂才,兩人爲孝廉。

對此,桓階估計有不小的把握,只是他此時不提,想要給張羨一個驚喜。

張羨得到了滿意的回答,他也是心性果決,雷厲剛直之人,當即就表態道:“既如此,主簿可使人前往巴丘,覲見左將軍,羨已年老,身體多病,欲以長沙一郡政事相托,還請左將軍勿要嫌棄。”

桓階大喜,當即應喏。

**

孫策只花了半天時間揀選了五千精銳,每人只帶了七日之糧,就匆匆北上追趕,深怕放走了蒯越所部。後續糧草補給,盡數委託給了桓階操持。

可以說如果桓階這裡出了問題,孫策很可能就要糧草斷絕了。

不過也正是因爲孫策敢於冒險,不惜日行四、五十里,強行追了三天,這纔在洞庭湖南岸追上了荊北軍的尾巴。

劉虎受命分走水路,實際上其實已經成了全軍之後。

他嘗試領着水軍突圍了兩次,全部被周泰給趕了回來,還損失了數十艘戰船,數百士卒。

無可奈何,他只能決定焚燒戰船,走洞庭湖南岸,追逐蒯越而去。

只是劉虎沒想到的是,孫策此時正好追了上來,恰好截斷了劉虎的去路。

而收到消息了的周泰,正帶着水軍馳入湘水,過巴丘而不入,直追劉虎而來。

三方在洞庭湖南大戰了一場。

劉虎的退兵速度其實並不慢,而且還是水陸齊退。

只可惜,孫策偵查到了荊北軍的動向,精準的在大道上下寨阻擊。

劉虎本部雖然精銳,可孫堅舊部也並非弱兵。

劉虎一上來就投入了麾下最精銳的長矛隊,猛攻孫策營寨。

只是孫堅舊部在孫策的鼓勵下,死守營壘,寸步不讓。

劉虎猛攻孫策營壘半日之久,雖然打破了第一道防線,可孫策卻帶着一線守軍成功的退入二線營壘,繼續堅守不出。

劉虎本想繼續進攻,可此時周泰所領揚州水軍已經從後趕到,饒是劉虎所統領的都是劉表精銳部曲,也迴天乏力。

次日一早,大戰再開,劉虎所部精銳雖然浴血死戰,堅持了整整四個時辰,可最終還是被周泰和孫策東西迎頭突破,招致慘敗。

此戰,劉虎本部五千人的長毛隊戰死兩千,輕重傷兩千,水軍焚燒戰船,上岸苦戰,也是傷亡過半。

劉虎所部萬餘人,戰死三千餘,餘者皆被俘虜,劉虎重傷被擒,副將韓晞戰死,最終還有七百餘重傷者沒能救治過來,陸續傷重而死。

這一戰,孫策所部傷亡也很是嚴重,五千人直接傷亡過半,當場戰死者過千,而周泰所部也戰死了四百餘人,所幸傷者大多都能救治,只是陸續傷病死了兩百多人。

這一戰仍是大獲全勝,傷亡比也高達1:5,周泰和孫策商量了下後,就飛書露布,傳捷於劉封。

至於蒯越所部,孫策倒還想要追擊,可卻被周泰、董襲所勸阻。

孫策本就是名將之姿,董襲也是頗有帥才,周泰在戰略眼光上要比前面兩個人遜色不少,尤其是跟孫策相比,顯然要差上一兩個檔次。

可即便是周泰,也能看出蒯越他們是想要逃去孱陵。

孱陵在江陵對岸,只要水軍抵達江陵城外的江面上,就能封死對方過江之路。

到時候對方的處境也就比在巴丘好上一些,雖有孱陵、公安、樂鄉等城鎮爲依託,改良了戰術環境,不像巴丘這般陷入南北敵人包圍的惡劣態勢。只是戰略上卻依舊沒能好轉,無法渡過大江,返回己方重鎮江陵。

既然如此,那何必舍易求難,放棄水軍的優勢,從陸地上去追擊蒯越軍呢?

而沒有了周泰、董襲、蔣欽等人的助力,孫策手中只剩下了三千餘人,想要憑這點兵力去追擊蒯越的數萬大軍,那無疑是癡人說夢了。

無奈,孫策也只能見好就收。

不過他倒是沒有返回臨湘,而是帶着部衆跟隨周泰一起前往江陵。

**

劉封此時身在沙羨城中,就接連收到幾封露布。

先是來自於周泰的報捷文書,報告了殲滅劉虎所部的戰績,同時也上報了蒯越所部成功脫逃,正在前往孱陵的推測。

當天下午,來自甘寧的露布也到了,得知甘寧成功夜襲張允,大破其軍,斬俘過萬,而自身僅僅傷亡了兩千多人時,劉封當即就好生誇獎了甘寧一番。

尤其是看到甘寧單槍匹馬,就領着幾個親兵居然敢趁着夜色混入張允營寨,還轉了一整圈,收集了各種情報之後纔在天亮之前施施然出營。

劉封忍不住讚歎道:“興霸真乃是一身是膽!”

說完之後,劉封猛的想起,這可是自家老爹給子龍叔父的讚譽啊,自己怎麼一順口就脫口而出了?

好在船艙中也沒有外人,只有幾個文書。

劉封在將兩封報捷文書歸攏之後,思考起下一步來。

如今張允已破,周瑜自可全力攻城,料想夏口雖堅,卻也應該堅持不了幾天了。

而且如今乃是豐水期,沒有了張允水軍的威脅,劉封甚至可以大膽逆流而上,最少兩、三個月內,是不用擔心夏口城對後勤船隻的威脅。而兩、三個月的時間,無論如何也足夠周瑜拿下夏口了。

這樣一來,是不是先將摧鋒軍、挽瀾軍調回來一部,先行逆漢水而上,打開襄陽的通道?

要知道漢水雖然已經爲劉封所掌控,可想要一路北上,並非沒有阻礙。

其中藍口聚、鄀國城、邔國城都是要點。

思慮再三,劉封還是否定了自己這個想法。

張允所部也已經消滅,襄陽兵力必然匱乏,即便想要補充,短時間裡也補充不了多少。

既然如此,那劉封自然當以南方爲重,全力消滅蒯越,拿下江陵爲重。

不過北上襄陽倒也不是不能做了,考慮了一番之後,劉封有了決斷。

之前周瑜所部爲保障後路安全,曾分蘄春、下雉兩縣各一千兵馬,鄂城駐兵兩千,邾城縣駐兵四千。

如今大江之上,已經只剩下了揚州水軍。

而因爲黃祖的關係,西陵也於兩日之前開城投降,可以說已經沒有劉表軍能夠威脅到大江一線的城市了。

這也意味着,劉封原本安排在後路上的這些兵馬都已經可以調動起來。

劉封當即下令,調邾城兵馬兩千,鄂城兵馬一千,蘄春、下雉合兵一千人,西陵兵三千人,共計七千人馬,增援甘寧所部,命甘寧統帥本部、朱桓所部、陳武所部以及援兵所部,共計一萬六千人馬先行北上,爲大軍開路,搶佔漢水沿岸各個要點。

再傳令揚州,命賈逵所部火速出發,前來荊州聽用。

同時,也有一道命令傳給周泰,命他務必阻斷大江南北,嚴令不得讓蒯越返回江陵。等到摧鋒軍、挽瀾軍抵達後,將在江北登陸,先行攻拔江陵。

如今龐統已經返回江陵數月,具體什麼情況劉封也不清楚。

只是在龐統離開之前,他就已經叮囑了對方,事成固然可喜,事若不諧,也希望龐統能夠明哲保身。

尤其是現在來看,江陵城中不過區區數千兵馬,哪怕加上大族豪強的部曲,以及徵發青壯,都未必能有萬人之數。

江陵乃是大城,這點人手即便是想要守城也很勉強,破之不難。

相信等到摧鋒軍和挽瀾軍抵達江陵城下,應該會給龐統帶來不小的助力。

第82章 劉曄的盤算第65章 禮送賣家第276章 各有稻粱謀第132章 各方雲動第349章 分割與聚攏第379章 士元獻策第302章 劉繇兩難(加更,加更!)第244章 生擒黃何第413章 再見二喬第280章 逼降孫香(加更求月票!)第344章 陸議改名第191章 朐城夜變第10章 大耳哥你聽我說第255章 劉備的隱患第105章 大捷回傳第200章 劉呂比鬥第207章 以徐制揚第341章 陸議雄言第335章 太史擒吳景第198章 呂布來投第311章 正常的攻城戰第412章 軍制改革第452章 黃祖乞降第430章 周氏鴻門宴第85章 周瑜的猶豫第39章 雙管齊下克臧霸第332章 南下援陰第347章 孫策的心思第74章 白色的金子【第五更求追讀!】第242章 袁紹決議第269章 居中謀利第291章 戰後安排(加更!求點票票,謝謝)第239章 黃巾來援第137章 廣陵城變第189章 東海王宴第14章 獻策屯田第99章 逆擊曹豹第232章 瓜分蛋糕第96章 殺雞儆猴(六更爆發求首訂!)第16章 曲轅犁第472章 遊說張濟第375章 蜂擁而來第372章 兩路大軍第330章 山陰城破(七千字大章!)第394章 天子說客第363章 害人害己第406章 集思廣益第456章 遊說桓階第164章 射陽水匪第301章 厲陽開城第207章 以徐制揚第235章 父子開府第430章 周氏鴻門宴第67章 府外遇豪傑第485章 安排妥當第127章 買一送一第393章 表奏吳侯第79章 玄德教子第62章 鼓動曹豹第319章 頓兵錢塘第330章 山陰城破(七千字大章!)第119章 天賜良港第141章 平分秋色第358章 兵分兩路第146章 三代忠良第131章 改換方案第509章 士氏朝貢第4章 曹豹的困境第104章 牽招到來第427章 孫策入長沙第168章 擴軍計劃第11章 我生的兒子強啊第380章 面見劉備第17章 宴請趙田第34章 真實華佗第182章 程昱使徐第183章 禮遇袁使第487章 蒯良歸順第357章 欲肅北會第199章 人中呂布第189章 東海王宴第41章 糜家父女(四更求支持!)第438章 周崇之死第340章 血染山陰第60章 知會曹豹第499章 臨湘夜宴第401章 父子對奏第341章 陸議雄言第223章 河東聞訊第356章 評議定功第248章 司州之爭第506章 公瑾灼見第304章 趙凡夜渡(繼續堅持加更!)第203章 張邈割愛第464章 中期調度第395章 曹操覆掌第496章 委任許攸第464章 中期調度第46章 青州三士(三更求支持)
第82章 劉曄的盤算第65章 禮送賣家第276章 各有稻粱謀第132章 各方雲動第349章 分割與聚攏第379章 士元獻策第302章 劉繇兩難(加更,加更!)第244章 生擒黃何第413章 再見二喬第280章 逼降孫香(加更求月票!)第344章 陸議改名第191章 朐城夜變第10章 大耳哥你聽我說第255章 劉備的隱患第105章 大捷回傳第200章 劉呂比鬥第207章 以徐制揚第341章 陸議雄言第335章 太史擒吳景第198章 呂布來投第311章 正常的攻城戰第412章 軍制改革第452章 黃祖乞降第430章 周氏鴻門宴第85章 周瑜的猶豫第39章 雙管齊下克臧霸第332章 南下援陰第347章 孫策的心思第74章 白色的金子【第五更求追讀!】第242章 袁紹決議第269章 居中謀利第291章 戰後安排(加更!求點票票,謝謝)第239章 黃巾來援第137章 廣陵城變第189章 東海王宴第14章 獻策屯田第99章 逆擊曹豹第232章 瓜分蛋糕第96章 殺雞儆猴(六更爆發求首訂!)第16章 曲轅犁第472章 遊說張濟第375章 蜂擁而來第372章 兩路大軍第330章 山陰城破(七千字大章!)第394章 天子說客第363章 害人害己第406章 集思廣益第456章 遊說桓階第164章 射陽水匪第301章 厲陽開城第207章 以徐制揚第235章 父子開府第430章 周氏鴻門宴第67章 府外遇豪傑第485章 安排妥當第127章 買一送一第393章 表奏吳侯第79章 玄德教子第62章 鼓動曹豹第319章 頓兵錢塘第330章 山陰城破(七千字大章!)第119章 天賜良港第141章 平分秋色第358章 兵分兩路第146章 三代忠良第131章 改換方案第509章 士氏朝貢第4章 曹豹的困境第104章 牽招到來第427章 孫策入長沙第168章 擴軍計劃第11章 我生的兒子強啊第380章 面見劉備第17章 宴請趙田第34章 真實華佗第182章 程昱使徐第183章 禮遇袁使第487章 蒯良歸順第357章 欲肅北會第199章 人中呂布第189章 東海王宴第41章 糜家父女(四更求支持!)第438章 周崇之死第340章 血染山陰第60章 知會曹豹第499章 臨湘夜宴第401章 父子對奏第341章 陸議雄言第223章 河東聞訊第356章 評議定功第248章 司州之爭第506章 公瑾灼見第304章 趙凡夜渡(繼續堅持加更!)第203章 張邈割愛第464章 中期調度第395章 曹操覆掌第496章 委任許攸第464章 中期調度第46章 青州三士(三更求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