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2章 收攬蒯越

劉封這份驚訝並非作僞,而是源於對蒯越能力的信任,願意傾聽對方原有的表現。

不過蒯越緊接着倒是搖了搖頭:“南陽暫不可得,除非主公願爲南陽一郡之地,而與大將軍爆發大戰,並接受大將軍與大司馬聯手的局面。否則,短期之內,南陽必不可望。”

劉封有些疑惑,這不正是自己所做的事嗎。

蒯越感受到劉封的疑惑不解,直接了當的說出結論:“越的意思是,即便將南陽出讓給了大將軍,也絕不能信任大將軍。主公與大將軍之間,遲早必有一戰,而在有大司馬的情況下,主公當需提防大將軍背盟,更要提防大將軍在最關鍵時刻的倒戈相向。”

劉封恍然,蒯越這番話正中他內心最爲擔心的地方。

曹操雄才大略,機敏過人,行事不拘小節,更不看重德行。

年輕的時候還好,曹操爲了融入士族階層,各種以士族操守德行爲榜樣,約束規範自己,那時候的曹操,可是比絕大部分的士族子弟還要有德。

可諸侯化後的曹操就截然不同了,徹底放飛自我。

天下諸侯只有曹操一個人敢實行唯纔是舉。

後世許多人覺得唯纔是舉是好政策,能者上,不能者下。

可在東漢時期的唯纔是舉,其實並非如此簡單,更真實的意思是,你只要有才能,願意效忠曹操,哪怕你不孝,不仁,不義,貪污,腐敗等等敗壞德行的事情都幹過,你一樣能在曹操手下得到官職。

曹操其實他自己都不想實行唯纔是舉,實在是局勢逼到他不得已不實行的地步。

袁紹的名望實在是太強了,而曹操又早早的和天子鬧掰了,實際上當時投靠他的士族子弟並不多,他也一直缺乏足夠多,且值得信任的官員管理自己的領地。

這纔不得已推出了唯纔是舉這個政策。

這政策一出臺,立刻引來了士族階級的反彈和抨擊,等於是曹操以自己不多的名望,換取了一批相對效忠於自己的官吏。

爲什麼說是相對忠誠,就憑袁紹剛剛過河就收到那幾大箱子投誠的密信,甚至曹操打贏之後都不敢秋後算賬,只能選擇一把火全部燒掉,就知道他的基本盤有多緊張了。

曹操也是人,他也有自己的想法,他難道不想算賬,把這一個個反骨仔給按死嗎?

但仔細想想,算賬的話,自己是爽了,可說不定這官渡之戰就白打了。

那些人又不可能束手待斃,袁紹只是敗逃了,可還沒死呢。

因此,劉封很清楚現在這個時期的曹操是沒有什麼德行的,背盟倒戈的事他其實早就幹了。

作爲袁紹的小弟,現在反過來對自家大哥蹬鼻子上臉,給對方上嘴臉,仗着天子在手,各種刁難戲耍,雖然出發點很可能有着發泄昔日被袁紹欺壓輕視的怨憤,但這樣事實上又如何不是背盟了袁紹。

“叔父所言,甚爲有理。”

劉封只是略一思索,就肯定了蒯越的建言。

蒯越心中吃了一驚,在他看來,劉封和曹操配合頗爲默契,又聽劉封介紹,雙方盟約已經持續了數年之久,再加上劉封少年得意,不曾受過挫折。

他原本以爲劉封不會相信自己的判斷,還想着該如何多次建言,避免爲曹操所乘。卻不想劉封居然當場就接納了他的看法。

相比起劉表的外寬內忌,劉封的襟懷坦蕩顯得格外的動人。

劉封緊跟着問道:“那以叔父之見,封該如何應對?”

蒯越顯然早已胸有成竹,聞言立刻答道:“自然是東攻西守。”

劉封眼睛一亮,追問道:“何爲東攻西守?”

“兵出青州是爲攻,駐防襄陽是爲守。”

蒯越隨後詳細解釋道:“天下大勢,如今已成三分,大司馬虎踞河北,統一在望,挾四州之地,幽並鐵騎,誠可謂望一座二之勢。主公父子,坐斷東南,全據長江天險,更有漢水、淮水爲倚仗,若能將交州也化爲己有,恐大司馬也不及也。”

“至於大將軍,雖也算是三雄之一,可實際實力已經不足以與主公父子和大司馬相提並論,地盤狹小,還呈一字長蛇之態。若兵勝之局,可首尾相應,可偏偏大將軍的兵馬只有十餘萬衆,一旦開戰,反而會陷入處處遇襲,處處受困之局。”

劉封聽着蒯越的分析,一邊點頭認同。

如今劉家父子最大的弊端就是根基不穩,畢竟擴張太快,地盤太大,就連起家之地徐州都不是劉備的家鄉,而且還毫無親族幫扶,怎就一個慘字了得。

可紙面實力確實嚇人,別的不說,這次荊州之戰結束之後,劉封但凡少裁撤一些部隊,劉家父子的總兵力都快趕上袁紹、曹操之和了。

蒯越顯然也看到了這一點,所以他提出的建議竟然與荀攸有着高度相似。

蒯越分析了袁、曹、劉三家的現狀之後,進言道:“如此,時間在我不在彼,主公如旭日東昇,日漸強盛,而不論大司馬還是大將軍,都已是如日中天之勢,再往後,難免要日落西山了。”

“主公且看!”

蒯越起身,從身後取來一張大漢天下十三州輿圖。

“自古南北分野,爲秦嶺、大別山一線。”

蒯越指着襄陽道:“襄陽乃天下要隘,易守難攻,又有漢水爲補給線,只需七八萬精銳戰卒,可抵二十萬來犯之敵。主公再遣一上將,統三五萬精兵,數十能吏,海陸並進,旦夕可定交州,不出兩三年,便可徹底將其化爲己用。”

“屆時,東南各州已爲主公父子據有多年,合五州之力,遣一上將領十萬之衆出荊州,主公親率主力出淮泗,驃騎大將軍領本部出東海,三路大軍齊發,恐怕大將軍唯有退往關中方得保全,而大司馬於河南再無立足之地。”

“好!先生真乃天下俊傑也!”

wWW✿ttkan✿¢O

劉封大聲叫好,只是隨即笑吟吟的補充道:“先生之意,與我甚合!只是在我之展布之中,尚有另一路大軍可用。”

蒯越小吃了一驚,又仔細看了看地圖,皺着眉頭試探道:“莫非將軍有意在汝南兵分兩路?以一部攻潁川,策應荊州之軍?還是請驃騎分兵一部,入青州,牽制袁譚?”

可旋即,蒯越又自我否定道:“不……應該不是。”

思索了片刻之後,蒯越搖頭苦笑道:“越實想不出哪裡還有第四路大軍。”

劉封哈哈大笑道:“叔父先前提起南下交州,需水陸並進,此事爲何卻是想不到了呢?”

“莫非……”

被劉封提醒後,蒯越有些恍然過來,可眼中依然是不可置信。

實在是東漢時代,沒有海權概念。

劉封的船隻能從徐州南下交州,爲何不能從青徐北上冀、幽兩州?

從漁陽郡到渤海郡,上千裡的海岸線,其中不乏可進入大船的良港,至於能夠利用來登陸的沙灘更是不計其數。都不需攻城略地,僅僅只是掃蕩劫掠,遷徙人口,就足以讓袁紹顧此失彼,一日三驚了。

果然,正如蒯越猜測的那樣,劉封的手在河北的海岸線上畫了一下:“水軍乃我家之特長,值此決戰之時,如何能作壁上觀?我意以一海軍大將,統領數萬精銳水軍,自徐州出發,經青州補給,襲擾河北海岸,叔父以爲何如?”

蒯越沒有立刻答話,而是陷入深思之後,目光灼灼,幾乎能放出光來。

好半晌之後,蒯越先是重重吐出一口濁氣來,隨即感佩道:“今日始知天生龍種之神也。”

劉封心中苦笑,好嘛,蒯越這架勢,居然是想要把他給神話了。

不過蒯越並沒有在這個話題上展開,而是興致勃勃的計算道:“河北千里海岸,百姓四散而缺少重鎮。以渤海郡爲例,其一郡之地,幾乎達到了三分之一個青州。可其郡內,卻僅僅只有八個縣,而且還都集中在渤海郡的中南部分,北部竟連一座縣邑都沒有,可這裡卻依舊生活着十數萬百姓,袁本初勢必頭疼已極。”

蒯越越說越興奮:“千里海岸,處處設防,恐怕就是把河北兵都調來都未必夠用。可要是不守,那就只能遷走百姓。十數萬人,談何容易?就算真能遷走,又哪裡來這麼多的田地安置他們呢?”

北方人口其實也減少了許多,即便冀州這麼個平原大州,也一樣經歷了黃巾之亂以及袁紹和公孫瓚的拉鋸大戰,死傷很是慘重。

可北方的士族豪強們卻並沒有太大的損傷,因爲不論是袁紹還是公孫瓚,對他們都是諸多籠絡,以安撫拉攏爲主。而土地可是集中在這些人手裡的。

袁紹前幾年在冀州編戶齊民,分配公家田產,已經把河北士族豪強們給得罪的不輕了。

這會兒要是再徵收士族豪強的土地分配給這些人,真就以爲兗州士族豪強幹得,冀州士族豪強幹不得嗎?

尤其還是在劉家父子大舉北上,大兵壓境的情況下,袁紹必定會投鼠忌器。

蒯越連連搖頭,歎爲觀止,最後總結道:“不論大司馬如何應對,渤海一郡勢必化爲白地,大司馬必進退維谷,左右爲難。主公真乃神人也。”

這一番話語出真心,雖略顯阿諛,卻是蒯越肺腑之言。

他本就高看劉封一眼,沒想到交談之下,對方能力更在自己預期之上,且又對自己執晚輩之禮,不論是禮數還是恩遇,都是一等一的待遇。

這如何能讓蒯越不心生感動?

尤其是想到劉封父子可是天家姓氏,這一點更讓蒯越心頭一陣火熱。

別看現在東漢奄奄一息,行將覆滅,而各地諸侯、大族都覺得漢室將亡,不可復興。可現實裡心向漢室的人依舊爲數不少,要不然袁紹也好,曹操也罷,也不會爲此頭疼不已了。

畢竟大漢延續了四百年,即便要滅亡時,也少不了忠臣孝子。

可以說有多少人慾反大漢,就有多少人想保大漢。

袁紹這個大陰謀家姑且不談,曹操、孫堅在前期也一樣是大漢忠臣,欲扶漢室社稷而挽天傾。

當晚,劉封與蒯越冰壺夜談,不過卻沒有同塌而眠,畢竟這個是叔父,睡不得。

次日,劉封一早就去見了蒯越。

隨後,在蒯越的引薦下,劉封一一接見了劉磐、黃忠、文聘等劉表降將。

劉磐頗爲意外,本以爲劉封年輕氣盛,又是贏家,還以同等兵力只花了半年時間,就打下了整個荊州,自然少不得會有盛氣凌人之舉。

黃忠、文聘等人雖然嘴上沒有應和劉磐,可心裡多多少少也有些許類似的想法。

只是出乎劉磐意料,劉封見到他後很是親和,更對他以族兄相稱,這反倒是讓劉磐有些受寵若驚了。更讓劉磐等人感到吃驚的是,劉封竟然將劉虎也一併帶了過來。

先前洞庭湖南岸的巴丘一戰,韓晞當場戰死,劉虎則爲周泰等人所擒,後送往沙羨劉封處請功。

這一次劉封南下時,將劉虎一起帶來,此時也出現在了劉磐等人的跟前。

“大兄!”

劉虎一看見劉磐,眼淚都下來了。

這些日子雖然劉封沒有虧待他,可他哪裡吃的下,睡的好?

往日的桀驁已經不翼而飛,這會兒看見堂兄劉磐,當真是淚眼汪汪。

“阿虎。”

劉磐一下子站了起來,驚喜不已。

雖然先前自劉封軍中得知劉虎沒事,可沒有看見真人,心裡始終有些不安。

現在看見劉虎平安無事,劉磐等人也都是長鬆了一口氣。尤其是文聘這類聰明人,更是意識到一些不同尋常的事情。

劉虎不但是劉表的嫡親侄子,而且能力也很一般,唯有愚忠值得肯定。

這樣的人,劉封都不殺,那文聘、黃忠他們這些外姓將領就更不可能被處置了。

意識到這一點後,文聘心思有些猶豫了起來。

作爲劉表的親信愛將,以及文聘本人的敦厚性格,他自然是十分忠誠於劉表的,也爲劉表立下過汗馬功勞。

可問題是,文聘和黃忠不同,他不是一個人,他身後有着一大家子。

第202章 寧可罪袁不罪曹第211章 高擡貴手第605章 見好就收第318章 小試牛刀第102章 大破昌豨第536章 仲謀之見第411章 摧鋒軍編制第522章 捷報頻傳第364章 拿下山陰第91章 取信丹陽卒(第一更求首訂!16)第313章 吳縣暗流第536章 仲謀之見第219章 封操會陳留第598章 再陷武陽第134章 周泰獻策第348章 堅如磐石第127章 買一送一第250章 臥虎之爭第608章 夜會孝直第422章 徵辟名士第109章 大獲豐收第102章 大破昌豨第296章 劉表所計(加更又來了!)第214章 劉呂交易第531章 緩兵之計第418章 曹府提親第602章 蓉城暗流第471章 郗慮使濟第500章 以巴爲銅第429章 兩處進展第58章 毛遂自薦第110章 震驚四方第608章 夜會孝直第446章 決戰在即第545章 召集土司第380章 面見劉備第360章 簞食壺漿反劉賊第57章 元龍薦長文第388章 南地烽煙第237章 籌謀潁川第253章 大肆採購第471章 郗慮使濟第328章 議定廬江第361章 仲謀來投第496章 委任許攸第208章 勾心鬥角第44章 韓循該死第454章 覆軍之危第261章 綢繆天災第123章 戲志才謀斷廣陵第493章 喜得二將第588章 戰略調動第511章 行縣江東第285章 虎癡奪門第36章 問對徐州第108章 開陽開城第385章 三度入雒第525章 幕府人事第123章 戲志才謀斷廣陵第500章 以巴爲銅第464章 中期調度第234章 東歸洛陽第183章 禮遇袁使第404章 劉馥來投第100章 張飛破陣第386章 蹕前訴苦第435章 伯符獻策第17章 宴請趙田第272章 萬事俱備第340章 血染山陰第117章 郭辛夜談第422章 徵辟名士第468章 壓力劇增第196章 孫乾訪會第491章 公達獻策第203章 張邈割愛第174章 父子交易第110章 震驚四方第526章 天下“大”安第185章 郭嘉獻策第123章 戲志才謀斷廣陵第325章 吳縣來人第18章 委以重任第274章 倉已降劉第364章 拿下山陰第93章 幕後黑手(第三更求首訂!36)第418章 曹府提親第140章 子義戰伯符第584章 一觸即發第2章 拜訪曹豹第177章 正堂迎使第198章 呂布來投第147章 孫策謀江東第145章 意外變故第137章 廣陵城變第553章 勢如破竹第94章 丹陽雙壁(第四更求首訂!46)第319章 頓兵錢塘第107章 鐵營與郡守第345章 大軍雲集
第202章 寧可罪袁不罪曹第211章 高擡貴手第605章 見好就收第318章 小試牛刀第102章 大破昌豨第536章 仲謀之見第411章 摧鋒軍編制第522章 捷報頻傳第364章 拿下山陰第91章 取信丹陽卒(第一更求首訂!16)第313章 吳縣暗流第536章 仲謀之見第219章 封操會陳留第598章 再陷武陽第134章 周泰獻策第348章 堅如磐石第127章 買一送一第250章 臥虎之爭第608章 夜會孝直第422章 徵辟名士第109章 大獲豐收第102章 大破昌豨第296章 劉表所計(加更又來了!)第214章 劉呂交易第531章 緩兵之計第418章 曹府提親第602章 蓉城暗流第471章 郗慮使濟第500章 以巴爲銅第429章 兩處進展第58章 毛遂自薦第110章 震驚四方第608章 夜會孝直第446章 決戰在即第545章 召集土司第380章 面見劉備第360章 簞食壺漿反劉賊第57章 元龍薦長文第388章 南地烽煙第237章 籌謀潁川第253章 大肆採購第471章 郗慮使濟第328章 議定廬江第361章 仲謀來投第496章 委任許攸第208章 勾心鬥角第44章 韓循該死第454章 覆軍之危第261章 綢繆天災第123章 戲志才謀斷廣陵第493章 喜得二將第588章 戰略調動第511章 行縣江東第285章 虎癡奪門第36章 問對徐州第108章 開陽開城第385章 三度入雒第525章 幕府人事第123章 戲志才謀斷廣陵第500章 以巴爲銅第464章 中期調度第234章 東歸洛陽第183章 禮遇袁使第404章 劉馥來投第100章 張飛破陣第386章 蹕前訴苦第435章 伯符獻策第17章 宴請趙田第272章 萬事俱備第340章 血染山陰第117章 郭辛夜談第422章 徵辟名士第468章 壓力劇增第196章 孫乾訪會第491章 公達獻策第203章 張邈割愛第174章 父子交易第110章 震驚四方第526章 天下“大”安第185章 郭嘉獻策第123章 戲志才謀斷廣陵第325章 吳縣來人第18章 委以重任第274章 倉已降劉第364章 拿下山陰第93章 幕後黑手(第三更求首訂!36)第418章 曹府提親第140章 子義戰伯符第584章 一觸即發第2章 拜訪曹豹第177章 正堂迎使第198章 呂布來投第147章 孫策謀江東第145章 意外變故第137章 廣陵城變第553章 勢如破竹第94章 丹陽雙壁(第四更求首訂!46)第319章 頓兵錢塘第107章 鐵營與郡守第345章 大軍雲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