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0章 射殺雍闓

與且蘭相比,味縣的戰鬥無疑要激烈不少,持續的時間也更長一些。尤其是味縣這裡沒有配重投石機的支援。但味縣的漢軍也更精銳,裝備更加精良,比之步騭手下的各郡郡兵要強悍的多。

恰好顧雍麾下的部曲也要比朱褒厲害不少,雙方一開戰就要比且蘭那邊激烈許多。

陸遜在味縣的佈置是圍三缺一,不過這缺的是東面方向,實在是讓顧雍有夠噁心的。

要知道味縣的東面可是絕路,先是溫水阻隔,接下去就是談稿縣。

此時談稿的呂岱也早就聯繫上了陸遜,得知了味縣的情況,隨後在安頓好談稿縣和夜郎縣後,親自帶着一千本部以及八百餘漢協軍趕到了味縣,使得陸遜手裡的底牌變得更多了。

陸遜以孫策居北門,自己駐南門,黃忠負責西門,呂岱則駐紮西門,爲奇兵。

因爲孫策的北面較爲懸出,故此陸遜又分了一千漢協軍給他,以爲護翼。

雖然陸遜名義上給了黃忠主攻的名頭,可實際上卻根本沒有主攻,或者說全是主攻。

陸遜打的就是極限施壓,只要能夠壓崩了味縣城內的士氣,這一仗就結束了。

在且蘭縣破城後第四天,味縣之戰也拉開了帷幕。

漢軍從南、北、西三面發起總攻,戰鬥從一開始就極爲激烈,雍闓所部的部曲也知道到了拼命的時候了,抵抗的很是頑固。

漢軍連續猛攻都被壓制了下來,雍家部曲硬頂着城下的強弓勁弩往城下扔石頭,潑滾油,甚至敢與漢軍對射。

激烈的戰鬥一直持續到了下午,漢軍這邊傷亡了四百多人,而雍家部曲的傷亡數量還要高於漢軍這邊,幾乎報銷了八分之一的戰力。

次日一早,漢軍再度擺開陣勢,依舊發起猛攻,之前一直旁觀的漢協軍也開始上前助陣,輪番猛攻,不給守城方絲毫的喘息之機。

其中洗鎮所部的百越別部戰力不俗,戰鬥意志相當頑強,甚至有一次洗鎮親自率精銳突襲,如果不是恰好遇上雍閭來援,洗鎮險些就真的登上城頭了。

這番戰鬥,洗鎮也負傷不輕,身上雖有鐵甲護身,但爲了方便指揮,洗鎮沒戴頭盔,臉上被羽箭擦出一道血痕。除此以外,他腰間也中了一弩,雖然吃肉不深,但卻流了不少鮮血。

等到傍晚時,漢軍又傷亡了六百餘人,其中漢軍本部傷亡半數,剩下的半數則是漢協軍的。而雍家部曲傷亡依舊要高過漢軍,足有八百之數。

短短兩天,雍闓軍已經傷亡了一千四百餘人,直接把謝氏的精氣神都給打掉了。

在戰前,謝氏得知談稿被奪,氣的嗷嗷直叫,還要出城同漢軍野戰,奪回談稿。

現在謝氏也不談野戰的事情了,更是把談稿忘到了九霄雲外。這不怪謝氏記性不好,而是再這麼打下去,謝氏可就要沒了。

雍闓也知道局勢不妙,但他依舊強撐着安慰部下和盟友道:“漢軍遠道而來,糧草必然不濟,如今新銳正鋒,攻勢兇猛,只要我等撐過了這段時間,漢軍士氣一頹,必然再也攻不動了。”

雍閭、謝氏等人仔細想了想,都覺得雍闓這話雖是安慰,但也頗有道理。最重要的是,如今大家都被困在味縣城裡,就算沒道理也只能聽着不是。

等到第三日,漢軍竟然照常擺開陣勢的時候,城中守軍的士氣明顯變低了許多,頗有些沮喪之感。

這不怪守軍易沮,而是漢軍表現的實在太頑強了。

守軍本以爲漢軍猛攻了兩天,傷亡這麼大,第三天總該休整了一下了吧,這也是這個時代大部分軍隊的標準化流程。

可承受了七、八百的傷亡後,漢軍竟然渾不在意,又擺出了猛攻的姿態,守軍看了之後心態裂開也屬實是毫不意外。

鼓聲響起之後,漢軍繼續猛攻,剛一開戰沒多久,漢軍就第一次攻上了城頭。雖然很快被守軍精銳反撲給趕了下去,但這是味縣開戰以來,漢軍第一次成功登城。

這一次成功的登城極大的鼓勵了漢軍和漢協軍的士氣,而守軍士氣則再度下挫。

不過好在漢軍的攻勢烈度也在緩緩下降,隨着天色漸晚,守軍終於鬆了口氣,以爲艱難的一天終於要結束了。

可就在這個時候,南北兩面突然開始猛攻,強度一下子又拉高了上去,甚至還超過了上午時分。

守軍猝不及防之下,城南城北皆有漢軍登城得手。

雍闓一邊大罵,一邊派出了手頭最後的精銳前去反擊,若是不能將漢軍趕下城頭,味縣可就連今晚都撐不過去了。

就在這時候,城西隱藏已久的殺招終於露了出來。

整整八百名鐵甲士走了出來,這集中了陸遜、孫策、黃忠、呂岱四部人馬所有鐵甲甲冑的精銳,被陸遜悉數安排到了城西,等的就是傍晚雷霆一擊。

城西守軍奮戰了一天,早就已經飢腸轆轆,疲憊不堪了。

這時候一波養精蓄銳了整整一天的鐵甲士衝了出來,猛撲城頭,哪裡是這些南中蠻兵能夠抵擋的住的。

南中之所以難以平定,南中蠻兵的悍不畏死的確是個大麻煩,可真正的根源卻是南中無窮無盡的窮山惡水,以及精通山地戰和本地氣候水文地理的上百萬百越人(此時的益州囊括了緬甸、越南大部,泰國小部,柬埔寨小部)。

鐵甲士們僅僅一次撲城,就在數個城段衝上了城頭。

城西指揮的軍官趕忙帶隊想要將漢軍再次趕下城頭,結果雙方甫一交手,就被鐵甲士們衝了個七零八落,就連軍官都被陣斬。

軍官一死,城頭再也堅持不住,守兵紛紛崩潰,朝着城內逃去。

鐵甲士們也沒有追逐這些潰兵,而是結陣而下,一部分立下掩護後續登城,另一部分則搶先衝向西門。

一盞茶的時間後,西門緩緩打開,漢軍三呼萬勝,衝入城中。

眼看着西門告破,原本還在拼死抵抗的城北和城南也隨即崩潰,不多時,南北門悉被打開,一時之間,整個味縣上空都回蕩着大漢萬勝的口號。

離開大漢十數載的味縣就此宣告重回大漢治下。

漢軍入城之後,先行佔領武庫、糧庫、府庫、文庫、市集,封鎖道路,分割敵軍殘兵,包圍了味縣縣府。

雍闓、雍閭兄弟以及謝氏族長還想要在武庫、糧庫等地縱火,卻爲入城漢兵所阻,最後只能退縮到了味縣縣府之中。

“雍帥,事到如今,不如降了吧。”

謝氏族長看着身邊的數百殘兵,不禁悲從心來,又想到縣府已經被漢軍團團圍住,更是擔心起自己的老命。“投降!?”

雍闓臉色一變,惡狠狠的瞪着謝氏族長,此時的雍闓灰頭土臉,身上滿是血污,額頭髮髻之中,還有鮮血滲出,彷如誤闖入人間的惡鬼修羅。

沒等謝氏族長開口解釋,雍闓一腳踹倒了對方,然後手起刀落,竟一刀將謝氏族長的腦袋給砍了下來,直驚住了周圍衆人。

“老奴安敢亂我軍心。”

雍闓衝着謝氏族長的屍體吐了口唾沫,從血泊中將對方的腦袋給拎了起來:“敢有言降者,有如此賊!”

雍闓雖然負隅頑抗,不肯投降,但不代表他是個傻子,更不代表他不想活了。

在砍殺了謝氏族長之後,雍闓立刻命令弟弟雍閭帶人放火,隨後帶着殘兵敗將從縣府後門處突然殺出,朝着東門直去。

雍闓也算是有些小狡,知道南、北、西三門處必定有重兵把守,唯有東門或許被漢軍給疏漏了。

畢竟漢軍入城之後已經控制了三門,不必憂心會被切斷內外聯繫了,至於沒人重視的東門,很可能就暫時忽略了。

可這時間必然不長,等到漢軍指揮入城之後,一定能想到這處疏漏,到那時候再想走可就真來不及了。

雍闓等人從縣府後門殺出,大大出乎了漢軍的意料,被打了個措手不及。

倉促之間根本堵不住雍闓殘兵,眼睜睜的讓他們突圍而去,只能一邊往前門報信,一邊組織力量追了上去。

可此時天色已黑,漢軍又不熟悉味縣城中的地形,不多時就被雍闓殘兵給甩開了。

當雍闓殘兵跑到東門時,只見此地黑燈瞎火,一片寂靜,就連原來的守衛也跑的一乾二淨。

可雍闓兄弟卻是不怒反喜,更加加快了腳步,想要從東門出城。

就當雍闓殘兵進入到城門內側城隅時,城頭突然火光大盛,一羣弓弩手出現在了城上,而爲首一將身長八尺,面如美玉,氣質儒雅俊秀,正是此番漢軍主帥陸遜陸伯言。

“雍闓老賊,來何遲也?”

陸遜入城之後,搶先帶兵前來搶佔東門,封死城中最後一處出口。須知雍闓這種地頭蛇,不怕他正面作戰,就怕他逃入山中,一旦讓他給跑了,不亞於縱虎歸山。

陸遜又如何會犯這樣的低級錯誤呢。

雍闓、雍閭兄弟倆面如土色,他身後的殘兵們更是有人已經丟下兵器,想要跪地乞降了。

陸遜想要逼降雍闓,可不是欣賞雍闓這等貨色,而是別有心思。

一來在東漢軍功體系中,同樣級別的敵將,生俘的功勞肯定是高於斬殺的。這不僅僅是因爲難度上生俘更高,同時也是因爲生俘有着高於斬殺的軍事價值和政治意義。

二來,與斬將奪旗,計首賜爵爲核心的秦制“首功”制度不同,漢制的軍功體系更偏向於“全功”,也即是完整征服敵方。

這並非是漢代不重視斬首,而是生俘的功勞與斬首相同,甚至更高一絲。尤其是敵方高級將領和貴族,生俘的功勞可比斬首高多了。

三來就是雍闓兄弟倆再怎麼不堪,畢竟也是南中影響力巨大的大豪,和百越部族有着很深的關係,有一定的利用價值。

故此,陸遜纔想要逼降雍闓。

只可惜,雍闓本人卻是絲毫不打算投降,哪怕已是窮途末路,他還妄想能拼出條血路,逃出味縣。

眼看着雍闓還在鼓動殘兵,想要衝進城洞,陸遜遺憾搖了搖頭,然後右手一招。

一時之間,箭矢齊發,將雍闓連同跟隨他前衝的十數個親信心腹一同射成了個刺蝟。

可笑的是,雍闓之弟雍閭居然沒有繼續跟着雍闓,而是跪服於地,叩頭乞降。

一代南中梟雄雍闓於味縣東門被陸遜射殺,南中雖未有徹底平定,但益州郡卻是重歸漢家天下。

雍闓被射殺之後,砍下腦袋,連同雍閭一塊被送去各處勸降。

看見雍闓的人頭和雍閭後,些許負隅頑抗的雍家部曲也悉數投降。

等到縣府的火災被撲滅之後,一時之間,味縣竟陷入了一陣詭異的平靜之中。

片刻之後,漢軍連同漢協軍一起高呼萬勝,響聲震天而起,響徹雲霄,其中滿是喜悅與驕傲之情。 шшш● ttκǎ n● Сo

味縣之戰結束後第六天,廖化帶着本部人馬姍姍來遲。

錯過了到手的功勳,廖化及其部下很是遺憾,不過此時,也意味着益州郡的漢民區域也徹底連成一塊。

從益州郡的律高起,到牂牁郡的且蘭,平夷,這些南中的膏腴之地重新回到了漢家之手。

這些地方的產出雖然不多,但只要吏治清明,貪腐較少,即便沒有雪鹽、霜糖、香油之利,都足以供養一二萬大軍。

畢竟幾十年後劉備病逝白帝城那會兒,南中都打殘廢了,照樣掀起了一波一兩萬人的大叛亂,可見南中本地的豪強酋長們還是很有些底子的。

況且南中地區還有一件寶貝,那就是茶葉。

雖然最爲商品和主要的產區在蜀中,但南中地區亦是有茶葉產出的,其中產量最大,品質最好的自然當屬牂牁郡以及益州郡。

平夷縣(今畢節)、夜郎縣、談稿縣、滇池縣、味縣、律高縣等地皆有茶葉產出。

這些產出只要能夠運出大山,身價即刻翻上數倍乃至十倍,販至遼東,甚至可以爲劉封換來珍貴的戰馬。

接下來,陸遜最爲主要的任務就是安定整個益州郡,恢復民生。然後伺機與牂牁郡方向的援兵配合,一起並進朱提。

第530章 調略上庸第332章 南下援陰第308章 置檻捕獸(擠出了個加更)第276章 各有稻粱謀第155章 廣陵推演第229章 解縣奇聞第563章 龔揚請援第148章 三劉聯盟第294章 廬江劉勳第84章 魯肅來信第439章 揚州兵動第571章 奔襲朱提第537章 利縣大敗第543章 拒賄破寨第28章 遷府之議第574章 入主江州第72章 臧霸的憂愁【35求追讀!】第184章 心滿意足第330章 山陰城破(七千字大章!)第519章 青州戰事祝讀者大大們除夕快樂!第257章 譙縣許氏第399章 功成身退第31章 兩封家書第466章 驚聞噩耗第305章 杯酒釋兵權第615章 曹仁來援第105章 大捷回傳第104章 牽招到來第235章 父子開府第271章 欲招此婿第588章 戰略調動第494章 河北一統第34章 真實華佗第232章 瓜分蛋糕第232章 瓜分蛋糕第181章 雷厲風行第529章 南中方略第509章 士氏朝貢第420章 巡視產業第479章 脣槍舌劍第606章 戰後收編第331章 賀齊求援第198章 呂布來投第359章 抵足而眠第447章 先陣蔣欽第528章 伐蜀大計第103章 人工魚水情第178章 劉封獻策第315章 吳南亂局第66章 千萬資金(下週一五更爆發!)第579章 內外矛盾第270章 曹府夜宴第30章 劉家當大興第187章 徐州反腐第76章 夜半訪客第395章 曹操覆掌第446章 決戰在即第428章 伯符獻策第34章 真實華佗第606章 戰後收編第350章 隱秘利刃第101章 兩處戰場第401章 父子對奏第248章 司州之爭第143章 廣傳四方第176章 籌錢鍊鐵第236章 萇奴授首第459章 荊南思定第528章 伐蜀大計第455章 欲立新功第126章 太史子義邀是儀第340章 血染山陰第322章 幾處戰場第219章 封操會陳留第134章 周泰獻策第341章 陸議雄言第140章 子義戰伯符第65章 禮送賣家第519章 青州戰事第515章 封葛對奏第603章 仲達獻策第514章 騎兵三寶第314章 局勢變化第480章 漢水爲界第422章 徵辟名士第343章 輕鬆入城第144章 利動人心第91章 取信丹陽卒(第一更求首訂!16)第463章 江陵易幟第299章 調兵遣將第408章 全家父子第319章 頓兵錢塘第609章 宏偉戰略第420章 巡視產業第54章 自由來去第396章 楊修求援第43章 非蠢即壞第420章 巡視產業第60章 知會曹豹
第530章 調略上庸第332章 南下援陰第308章 置檻捕獸(擠出了個加更)第276章 各有稻粱謀第155章 廣陵推演第229章 解縣奇聞第563章 龔揚請援第148章 三劉聯盟第294章 廬江劉勳第84章 魯肅來信第439章 揚州兵動第571章 奔襲朱提第537章 利縣大敗第543章 拒賄破寨第28章 遷府之議第574章 入主江州第72章 臧霸的憂愁【35求追讀!】第184章 心滿意足第330章 山陰城破(七千字大章!)第519章 青州戰事祝讀者大大們除夕快樂!第257章 譙縣許氏第399章 功成身退第31章 兩封家書第466章 驚聞噩耗第305章 杯酒釋兵權第615章 曹仁來援第105章 大捷回傳第104章 牽招到來第235章 父子開府第271章 欲招此婿第588章 戰略調動第494章 河北一統第34章 真實華佗第232章 瓜分蛋糕第232章 瓜分蛋糕第181章 雷厲風行第529章 南中方略第509章 士氏朝貢第420章 巡視產業第479章 脣槍舌劍第606章 戰後收編第331章 賀齊求援第198章 呂布來投第359章 抵足而眠第447章 先陣蔣欽第528章 伐蜀大計第103章 人工魚水情第178章 劉封獻策第315章 吳南亂局第66章 千萬資金(下週一五更爆發!)第579章 內外矛盾第270章 曹府夜宴第30章 劉家當大興第187章 徐州反腐第76章 夜半訪客第395章 曹操覆掌第446章 決戰在即第428章 伯符獻策第34章 真實華佗第606章 戰後收編第350章 隱秘利刃第101章 兩處戰場第401章 父子對奏第248章 司州之爭第143章 廣傳四方第176章 籌錢鍊鐵第236章 萇奴授首第459章 荊南思定第528章 伐蜀大計第455章 欲立新功第126章 太史子義邀是儀第340章 血染山陰第322章 幾處戰場第219章 封操會陳留第134章 周泰獻策第341章 陸議雄言第140章 子義戰伯符第65章 禮送賣家第519章 青州戰事第515章 封葛對奏第603章 仲達獻策第514章 騎兵三寶第314章 局勢變化第480章 漢水爲界第422章 徵辟名士第343章 輕鬆入城第144章 利動人心第91章 取信丹陽卒(第一更求首訂!16)第463章 江陵易幟第299章 調兵遣將第408章 全家父子第319章 頓兵錢塘第609章 宏偉戰略第420章 巡視產業第54章 自由來去第396章 楊修求援第43章 非蠢即壞第420章 巡視產業第60章 知會曹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