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0章 回稟劉備

“計策!?”

劉備訝然,這方面他的確是短板,能中他計策的,也只有肉票大將軍了。生平唯一高光時刻就是從許昌脫身,魚入大海,鳥上青天那一回了。

劉封重重頷首,在劉備渴求解惑的目光中,緩緩開口道:“此計乃是順水推舟之策。公孫伯父自龍湊一戰大敗之後,再無雄心壯志,加上其治理地方殘暴不仁,盤剝甚重,對士對民俱是苛刻,如此一來,公孫伯父手下對其失望,人心離散,若江河日下。”

三國時期,你可以殘暴,可以詭譎,可以陰狠,但你不能沒有志向。

一旦失去了志向,手下人大概率是要離心離德的。

公孫瓚不但行動上沒有了爭奪天下的雄心,嘴上更是嚷嚷着要等明主出現,這麼一搞,把他手底下最後那點人望盡數都給糟蹋了。

袁紹也是個多智狠辣之人,看見公孫瓚跳水,立刻就去扔石頭。

“此等情況之下,但凡公孫伯父稍稍軟一下身段,同意了袁紹的議和之請。”

劉封斬釘截鐵道:“以孩兒愚見,議和成功之日,就是公孫伯父身死之時!”

公孫瓚本就弱勢,已經被袁紹壓迫的喘不過氣來了,只是憑藉敢打能打,屢次擊敗袁紹,雖然翻不了盤,卻能死撐着最後一口氣。

一旦議和成功,這一口氣就徹底散了,到那時候袁紹再翻臉,公孫瓚就是想拼命都沒資格了。

用一句後世的話來說,那就是人心散了,隊伍就沒法帶了。

原時空裡公孫瓚誓死不和袁紹議和,雖然大概率只是脾氣臭,故意噁心袁紹,卻巧合的避開了袁紹所謀,也只能說是天不助袁紹了。

但凡讓袁紹早一年,哪怕是半年平定公孫瓚,曹操官渡之戰的難度還得再高几十個百分點。

看着好大兒慷慨陳詞,劉備雖然有些沒聽懂,但卻覺得好大兒說的很有道理。

他忍不住問道:“那以你之見,伯圭兄可會答應議和?”

“斷然不會!”

劉封直接把頭搖成了撥浪鼓,這可是原時空裡的結果,況且現在別看黃河以南風起雲涌,變幻莫測,可黃河以北卻並沒有受到太多的影響。

最大的變化恐怕也只是袁紹由原時空的大將軍變成了更高一級的大司馬。

劉封幾乎可以斷定這事不會有變化。

劉備卻是不解道:“你爲何如此自信?”

劉封哂笑道:“公孫伯父性剛且烈,粗直暴躁,且心胸狹隘,多疑善嫉。昔年其氣吞河北,席捲幽、冀、青三州,東光之戰,兩萬步騎大破三十萬黃巾,兩戰兩捷,陣斬五萬,俘獲十萬,幾乎聚殲之。可隨後,卻先爲袁紹欺騙,痛失冀州,隨後又在界橋、龍湊兩戰中大敗虧輸,不復昔日聲威。”

“以公孫伯父的性情,恐怕已經恨袁紹入骨髓,只恨不能拉袁紹共死,如何肯與其議和?”

劉封感慨道:“這也算是錯有錯着,恰好避開了袁紹之謀。”

“若非公孫伯父是如此性格,一旦議和成功,大司馬戰略可就靈活得多了,既可乘勢剿滅公孫伯父,也可化假爲真,暫時放過公孫伯父,起兵南下。”

劉封斟酌道:“不過以現在的割據,袁紹斷不可能南下,只會先解決了公孫伯父。”

如果是原時空裡,那袁紹大概率是會先南下解決曹操,因爲那時候公孫瓚不過是個困獸罷了,雖然噁心人,但着實復興不了了。反過來,曹操卻是聲勢浩大,而且屯田初見效果。

再讓曹操這麼休養生息下去,只有一個州本錢的袁紹可比不過坐擁中原兗、豫、徐、司的曹操。哪怕這四個河南州郡裡曹操也不是全都拿下了。

比如徐州,就是臧霸的自留地,聽調不聽宣,形同藩鎮。

比如兗州,凋零殘破,人口只有巔峰期的三分之一,還有大片的河北土地被袁紹所據。

比如司隸,比兗州還要殘破,也有一半以上的郡國不遵曹操號令。

可光是兗、豫這兩個大州,比種田還是遙遙領先的,畢竟在東漢時期來看,河南不論經濟總量,人口總量還是文化人才,都是要遠勝於河北的。

可如今局勢不同,不搞定劉備,袁紹還真未必敢過河,不過河內倒是相當危險,其地富庶,人口又多,而且無險可守,屬實是不拿白不拿的肥肉啊。

順着公孫瓚這個話題,劉封將和曹操後續的合作,以及共同對抗袁紹的結盟等事一一說來。

劉備的臉色陰晴不定,卻始終不發一言,安靜的聽着劉封的述說。

等到劉封說完之後,他纔開口問道:“封兒,你就如此看好孟德嗎?”

同樣是一件結盟的事情,對象不同,敘說自然不一樣。

和自家老爹劉備說的時候,劉封並未有隱瞞大部分的心思。

比如以曹操頂在一線,劉備軍只是打打輔助,幫助曹操分擔部分壓力,使得曹軍主力能夠正面對抗袁軍。

歷史上曹操軍隊實力遠超袁軍,地盤又比袁紹大,雖然久經戰亂,可北方也一樣有戰亂。

曹操之所以看起來和袁紹兵力差距巨大,除了河南太過凋零,物產銳減以至於限制了曹軍規模外,最大的一個原因就是曹操位於中原腹地,他需要四面派兵。

官渡之戰最激烈的時候,曹操依舊在豫州放了近兩萬大軍。

而且這兩萬人可不是弱旅,全是百戰精銳,其中半數是兗州大豪李家的部曲,由李通統帥,鎮守陽安,穩定汝南朗陵的局勢。

另外數千精銳,更是曹仁所部精銳,是作爲曹操戰略預備隊被派來汝南攻打劉備的。

再加上潁川防禦劉表的部衆,汝南方向最少也有曹軍兩萬之衆。

這也是爲什麼官渡之戰前曹軍有兵十餘萬,可被袁紹十萬精銳飛龍騎臉時,對面卻只有兩三萬人曹軍的根本原因。

可見曹操並不是沒兵,而是迫不得已集合不起來罷了。

這個位面曹操的實力其實並不比原時空來的弱,別看劉備父子搶了曹操不少地盤,可原時空裡曹操的核心地盤依舊保持了個大半。

大半個兗州,河南尹、弘農,河內,潁川,這些地方都是曹操正產出的地盤。

豫州雖然被劉備所領,可這也無形中幫曹操分擔了來自劉表的危險,又節省了駐紮汝南的兩萬部衆。

再加上曹劉結盟,曹操也不必分兵東部防備徐州。

眼下若是再爆發一場官渡之戰,曹軍兵力必定不會像原時空裡那般懸殊了,更別說還有約定好了的劉備援軍了。

“父親,孩兒是看好大將軍,而且孩兒更認爲我們也只能看好大將軍。”

如今袁紹還是一家獨大,光是養兵數十萬,這點真就不是河南地面上的諸侯們能比的了。

那可是數十萬啊,赤壁前的曹操也不過這個數字,其中大半還是袁紹留下來的家底,可見袁紹此時之豪雄了。

當然了,劉封也不怕袁紹,別說他眼下還有機會進取荊州了,就是以現有的東南三郡,到了明、後年擴軍完成,東南劉軍不論是規模還是軍械都不會遜色於袁紹軍,而戰力更是遠在袁紹軍之上。

要不然,劉封這幾年的努力不全白費了?

如今的徐州雖然不敢說恢復到了鼎盛時期,但最少也恢復到了曹操屠殺徐州前。如今徐州北方東海、琅琊、下邳三郡靠着屯田回了一波血,而廣陵卻又少了袁術之亂的損失,總體而言甚至猶有過之。

豫州也沒有了曹操、袁術征戰那兩年多的慘烈拉鋸,保存下了六七分的元氣。

別小看這六七分,豫州可是天下第二大州,底子厚,僅僅這六七分的元氣,就讓豫州的經濟、人口等諸多數據穩居劉備治下第一,還在徐、揚兩州之上。

揚州雖然新定,但劉封一番心血的驅狼吞虎,雖然浪費了一些時間,冒了一些險,卻極大的加強了他在揚州的統治力、動員力和影響力。

如今包括吳郡四大姓的俯首跪舔,會稽諸大姓豪強的人頭落地,以及江北兩郡的水利賑災,盡收人心。

揚州六郡,劉封已盡得其四,剩下的丹陽郡也廢不了什麼功夫,唯有豫章稍稍有點難度,但豫章的班子劉封心裡已經有了人選。

劉封之所以能在短短的三年時間裡,積蓄起如此之大的優勢,其中的原因很多。但其中有一個主要原因就是劉封明白該如何當一個合格的諸侯軍閥。

三國時期大家都是自大漢四百年大一統後,頭一次當軍閥。

前漢末年,光武劉秀定鼎實在太快,以至於各地的豪強都沒有機會歷練一回。

劉封從一開始就知道人的價值,也知道東漢末年只需要短短的十餘年,就會從人無立錐之地演變成百里無雞鳴。

如今劉封一家的人口就是曹、袁兩家之和,這些可是軍械、錢糧、兵員的根基。

劉封眼下低調,不過故意想利用曹操、袁紹等人的慣性思維,利用他們對自己和劉備的輕視和錯判,來找機會扮豬吃老虎罷了。

就算有實力以一敵二,可挑動曹袁相爭它不香嗎?

劉備皺眉沉默了片刻,對於曹操,劉備是有偶像心理的,別看劉備喊着每與操反,可實際上恰恰證明了他心裡曹操的地位之高。

劉備的每與操反,與其說是看不起曹操,還真不如說是差異化新賽道。

當然,這也跟劉備出身、名望以及心性有關。

劉備的出身和聲望太低了,以至於他在士族、豪強賽道里幾乎沒有什麼競爭力,那還不如爭取寒門和平民的支持了,最少這是真能撈進碗裡的乾飯。

“好吧。”

劉備最終還是點頭同意,畢竟他要是不同意,豈不是讓自家好大兒坐蠟了?況且這次去雒中,劉封也是提前跟他報備過的,他當時沒有出言反對,現在就更不能反對了。

“那以你之見,沛國該如何安排?”

劉備轉而問起了軍事方面的問題。

在劉封的安排之中,沛國的部隊幾乎是重中之重,堪爲戰略機動部隊。

劉備軍事天賦、才能雖然遜色於曹操,卻也並非弱者,尤其是漢中之戰時,得法正、黃權之助,還真讓生涯末期的曹操吃了個大虧。

後來又以同等的兵力,與陸遜鏖戰年餘,雖然最終不敵落敗,但益、荊交界地那地形,陸遜可是佔了大便宜的。

可見劉備的軍事才能至少也絕非庸者,自然很快就看穿了全局之中的要點。

“父親,依孩兒之見,此重任非二叔不可。”

劉封大膽舉薦,他敢拿腦袋擔保劉備心裡的人選也是關、張之一,而且以劉備的習慣來看,關羽的可能要更大。

此時已經沒了徐州之失,張飛依然是劉備第一號心腹加兄弟。可劉備一樣喜歡用張飛鎮守根基之地,而帶着關羽出去作戰。

本來劉封推薦關羽、張飛都行。

但張三叔的確不如關二叔來的持重,兩人雖然都有性格缺陷,但關羽還是要比張飛更穩重一些。

從歷史戰績來看,關羽的上下限也都要比張飛高的多。

沛國的戰略機動部隊極其重要,必要時刻甚至要擔負起前線決策的重任,雖然太史慈、趙雲、周瑜,甚至連孫策也有這樣的才幹和能力。但劉備怎麼也不可能捨棄關羽而就他們。

如果說太史慈、趙雲或許還有一分機會,那周瑜和孫策完全就是沒半點可能了。

果然,聽見劉封推薦關羽後,劉備的眉頭豁然展開,也不再猶豫二爺和三爺之間的選擇了。

“好,那就讓雲長擔此重任。”

劉備斟酌道:“除了雲長本部人馬外,還可調何儀、黃邵、劉闢、龔都等部充實。”

這幾部如今也是四千人的大部曲,同時何儀之侄何巒部曲兩千,劉闢愛將周倉、裴毅俱都獨領一部兩千人。再加上擴軍之後,關羽本部八千人,關平兩千人,合計高達三萬兩千人。

劉封擡頭望去,劉備臉上俱是得意之色,顯然對這樣的安排十分滿意。

第9章 爲父告訴你一件大好事第256章 豫揚大戰略第76章 夜半訪客第331章 賀齊求援第350章 隱秘利刃第535章 申家遺患第3章 大言欺人第98章 北伐臧霸第213章 裂土東萊第196章 孫乾訪會第467章 景升吐血第547章 突來變化第502章 伐交部署第18章 委以重任第4章 曹豹的困境第490章 劉備議勢第421章 荊州應對第360章 簞食壺漿反劉賊第440章 劉勳塞江第536章 仲謀之見第219章 封操會陳留第501章 交州現狀第473章 張濟降曹第460章 陳兵江陵第594章 冰火兩重天第613章 大幕開局第343章 輕鬆入城第189章 東海王宴第136章 廣陵戰起第316章 進抵無錫第594章 冰火兩重天第239章 黃巾來援第348章 堅如磐石第180章 荀攸六策第128章 花落糜家第612章 年前瑣事第98章 北伐臧霸第182章 程昱使徐第443章 荊北取捨第86章 劉繇的憂愁第518章 花落誰家第367章 籠劉聯荊第454章 覆軍之危第512章 抵達壽春第217章 玄德低頭第193章 善後朐縣第209章 海納百川第247章 鞏固盟友第154章 落荒而逃第257章 譙縣許氏第405章 荀攸獻策第20章 榻上盤賬第213章 裂土東萊第365章 分理各縣第322章 幾處戰場第326章 盛憲的號召力第363章 害人害己第223章 河東聞訊第227章 三場夜宴第485章 安排妥當第112章 劉曄解困第456章 遊說桓階第481章 盟定交成第372章 兩路大軍第268章 曹袁生隙第130章 兗使滿寵第38章 劉公妙計丟徐州第83章 劉曄的決定第380章 面見劉備第5章 願求將軍之女爲側室第205章 賈氏祖孫第93章 幕後黑手(第三更求首訂!36)第271章 欲招此婿第25章 意料之外第134章 周泰獻策第348章 堅如磐石第449章 陣斬陳就第399章 功成身退第234章 東歸洛陽第185章 郭嘉獻策第437章 望城大捷第466章 驚聞噩耗第372章 兩路大軍第179章 鹽糖易糧第188章 曹豹請罪第76章 夜半訪客第483章 羣賢畢至第461章 龐家抉擇第202章 寧可罪袁不罪曹第39章 雙管齊下克臧霸第497章 曹軍應對第430章 周氏鴻門宴第38章 劉公妙計丟徐州第77章 臧霸的試探第282章 孫香投降第547章 突來變化第494章 河北一統第480章 漢水爲界第97章 曹操的心思
第9章 爲父告訴你一件大好事第256章 豫揚大戰略第76章 夜半訪客第331章 賀齊求援第350章 隱秘利刃第535章 申家遺患第3章 大言欺人第98章 北伐臧霸第213章 裂土東萊第196章 孫乾訪會第467章 景升吐血第547章 突來變化第502章 伐交部署第18章 委以重任第4章 曹豹的困境第490章 劉備議勢第421章 荊州應對第360章 簞食壺漿反劉賊第440章 劉勳塞江第536章 仲謀之見第219章 封操會陳留第501章 交州現狀第473章 張濟降曹第460章 陳兵江陵第594章 冰火兩重天第613章 大幕開局第343章 輕鬆入城第189章 東海王宴第136章 廣陵戰起第316章 進抵無錫第594章 冰火兩重天第239章 黃巾來援第348章 堅如磐石第180章 荀攸六策第128章 花落糜家第612章 年前瑣事第98章 北伐臧霸第182章 程昱使徐第443章 荊北取捨第86章 劉繇的憂愁第518章 花落誰家第367章 籠劉聯荊第454章 覆軍之危第512章 抵達壽春第217章 玄德低頭第193章 善後朐縣第209章 海納百川第247章 鞏固盟友第154章 落荒而逃第257章 譙縣許氏第405章 荀攸獻策第20章 榻上盤賬第213章 裂土東萊第365章 分理各縣第322章 幾處戰場第326章 盛憲的號召力第363章 害人害己第223章 河東聞訊第227章 三場夜宴第485章 安排妥當第112章 劉曄解困第456章 遊說桓階第481章 盟定交成第372章 兩路大軍第268章 曹袁生隙第130章 兗使滿寵第38章 劉公妙計丟徐州第83章 劉曄的決定第380章 面見劉備第5章 願求將軍之女爲側室第205章 賈氏祖孫第93章 幕後黑手(第三更求首訂!36)第271章 欲招此婿第25章 意料之外第134章 周泰獻策第348章 堅如磐石第449章 陣斬陳就第399章 功成身退第234章 東歸洛陽第185章 郭嘉獻策第437章 望城大捷第466章 驚聞噩耗第372章 兩路大軍第179章 鹽糖易糧第188章 曹豹請罪第76章 夜半訪客第483章 羣賢畢至第461章 龐家抉擇第202章 寧可罪袁不罪曹第39章 雙管齊下克臧霸第497章 曹軍應對第430章 周氏鴻門宴第38章 劉公妙計丟徐州第77章 臧霸的試探第282章 孫香投降第547章 突來變化第494章 河北一統第480章 漢水爲界第97章 曹操的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