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2章 推出公債

如今在堂上高座的,或許不是位高之人,但必然都是權重的心腹。

即便是張昭、張紘,也只是對徐州內裡瞭如指掌,可陳登、荀攸、魯肅、劉曄等劉備父子的嫡系心腹,卻能瞭解的更多。

陳登、魯肅、劉曄之所以會提出募資一事,正是他們對如今劉備治下經濟的瞭解程度所導致的。

江北淮泗的一系列水利工程,雖然沒有徹底掏空了劉備集團的庫存,但着實也消耗了七七八八,所剩至多不過兩三成錢財。

這兩三成的財帛自然遠遠不夠擴軍之用,即便還有四五個月,就到了秋收,秋收完畢之後,算賦也將開始。

屆時自然有大量的糧食和財帛入庫,可這四五個月總不能等着不動吧?

如今水利工程告一段落,江北淮泗的百姓可以回家務農,可那十餘萬俘虜能往哪裡放?

這些人可都是有過一定訓練基礎的,尤其是孫家那幾萬人,其中不乏經驗豐富的老兵。

以劉備和劉封私下估算,這十萬里人最少能挑選出兩三萬堪稱精銳的驍卒,剩下的也都要比普通郡兵更具戰力。

同時,這些士卒經過了這大半年的苦力勞作,大大抹去了之前的油滑心態,變得訓練有素了起來。

若是此時遣散這些士卒,不但前功盡棄,他們返回家鄉後又需要錢糧來進行安置,否則又會成爲地方不穩定因素。

這可就成了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了。

可若是不遣散,那這十幾萬青壯加上他們的親人,總計近二十萬人的口糧可就一直需要驃騎大將軍府來承擔。況且這麼多的人無所事事,長期聚集在一起,這無疑會成爲劉備治下的巨大隱患。

既然如此,那最好的辦法無疑就是先湊一筆錢糧出來,直接開始擴軍。

等到日後稅賦糧食收上來後,再退還給士族豪強。

如此一來,不但去一心腹大患,還能爭取到半年的擴軍、磨合、訓練的時間。

陳登等人俱是王佐之才,如何能看不見這一點。

事實上,荀攸也意識到了這些,只是他算是單幹戶,家族都在袁紹和曹操那,只能說是有心無力了。

“元龍叔父,諸位先生,封有一策,望先生們指點。”

劉封這時候開口道:“我欲以驃騎大將軍府爲保,出一公債。”

“公債?”

饒是陳登、荀攸、魯肅、劉曄等人聰慧機敏,學識廣博,也一頭霧水。

別說是他們了,就是劉備之前也不明白,還是劉封仔細跟他解釋了之後,才讓他弄清楚了這個新生事物。

“此公債意爲驃騎大將軍府對外舉債,不拘任何身份,都可以向所在郡縣購買公債,以公共債務爲名,故此簡稱公債。”

劉封解釋道:“先秦時期,常有國家向豪商舉債。高祖開國之後,也有公侯向豪商借錢。孝景皇帝平定七國之亂時,周公亞夫曾問雒中豪商借金七千,可見此乃我大漢故事爾。”

兩漢以來,最重故事,有點像是英國佬後來搞的案例法一樣,只是沒有案例法那麼明確,可操作性比較大。

劉封先用故事來證明自己這個點子的合理性,以此來作爲自己提議的根基。

果然,聽到這裡,陳登等人都緩緩點頭,承認確有此風。

其實哪怕是東漢中後期,侯爺們找豪商借錢也是常有的事情,甚至爲了當老賴,直接把商人給弄死的事情都層出不窮。

劉封繼續說道:“公債既爲公共債務,自然由驃騎大將軍做爲借款人主體,以治下子民爲對象進行廣義舉債。”

魯肅一聽,頓時來了興趣:“那如何借貸?”

劉封開口道:“簡單來說,由驃騎大將軍府中出售名爲債券的帛書,可設置爲千金、百金、十金三種類,上面蓋有驃騎大將軍印璽爲證,以票面價值購買,可選擇是否在將軍府中登記,若是選擇登記,則以登記人爲合法持有者,除合法繼承人外,轉讓需雙方皆至大將軍府中辦理。如果選擇不登記的話,那就只以帛書爲證,帛書在何人之手,就償還何人收益。第一期可暫時設置爲一年期,到期連本帶利償還。”

劉封這麼一解釋,不僅是魯肅、劉曄明白了過來,就是陳登、荀攸、關羽也聽懂了。

劉曄隨即問道:“那利息幾何?”

劉封沉吟片刻道:“年息一成如何?驃騎府願以名下屯田地爲質。”

如今借貸,俱是高利貸,年息三五成都是低息,翻倍都是常事。

不過劉封這利息雖然低,但也不是不能接受,主要是劉封拿出了田地作爲抵押,而且還是成片的土地,價值很高;同時,又以驃騎大將軍劉備的信譽做保,對於借貸者來說也是極其優質的客戶了。最後還有一點,那就是如今可是亂世,劉備如今是強勢方,本地諸侯,可不是平時借貸的農民和小地主。

再說陳登、魯肅等人原本就打算去籌資,根本沒有考量過利息的問題。

如今劉封給出一成利息,已經足以打動許多人了。

劉曄思索了片刻,和陳登、魯肅等人商量了一會,覺得這件事具有不小的可行性,紛紛點頭贊同。

劉備看見陳登他們都頷首同意,心中頓時一鬆。

之前劉封和他提起此事,他聽的是一頭霧水,心裡完全沒有把握。如今心腹重臣們都表示了支持,那在劉備看來,嘗試一下應該問題不大。

隨後,劉備又和衆人商議了一下,決定以陳登爲首,魯肅、劉曄爲輔,督辦此事,爭取一個月內募集到第一批資金。

同時,北方以現有的府庫資源開始擴軍事宜,以避免浪費時間。

商議完此事後,劉封又一開口道:“父親,荊州之事,也當早決啊。”

劉備一聽,眉頭就皺了起來。

他對荊州之事的態度,其實就是另類的晦疾避醫。

不想針對劉表的根源還是不想和天子、朝廷撕破臉。

當今天下諸侯,不敢說劉備是十足的忠臣,但他認個第一號忠臣是沒問題的。

他對天子、朝廷的忠心雖然做不到歸權於天子朝廷,但依然是遠在袁紹,曹操,劉表、劉璋之上的。

至於西涼武人,那在天子眼裡都不能算是人,更何況是臣。

劉備很清楚,哪怕他不出手,只是放任好大兒對劉表動手,朝廷也不會坐視不管,而且反應很大概率會很激烈。

這次南下揚州,其實還是劉封找的機會太好。

袁術雖然沒有像原時空中那樣自立爲帝,可他依然在天子劉協眼裡是十惡不赦之輩,誰讓他不但和西涼武人狼狽爲奸,還孩視天子,桀驁不馴呢?

趁着掃滅袁術,平定揚州,這無疑是撿了個巨大的好處。

但這並不意味着天子對劉備就毫無忌憚了,事實上劉備爲劉封奏請揚州牧的官位,就一直拖到現在都不曾通過。

董昭幾次寫信過來,都表示難度太大。

大將軍曹操明着不贊同,天子則只想給劉封揚州刺史的名頭。

因此,袁術至今爲止還呆在壽春,和傳國玉璽一起被看管着。

這也算是劉備對天子和朝廷抗議的一種手段。

劉封心裡是有個打算,他希望將關羽調至江東鎮守,輔以太史慈、趙雲、周瑜、徐盛等諸將,而他自己,則抽空帶着近衛押送袁術和傳國玉璽入雒覲見,爭取能夠拿下揚州牧一職。

這也不怪劉封如此重視,揚州牧和揚州刺史相差實在是太大了,完全不可同日而語。劉封眼下身上掛着的將軍號都沒法和揚州牧相比。

因此,劉封后面其實是相當忙的,如果不趁着眼下把荊州的戰略給定下來,很可能要半年之後才能重提此事了。

“也好。”

劉備點點頭:“那就議一議吧!此事你來向雲長、元龍和諸位先生細說吧。”

衆人的目光集中到了劉封身上,不明白荊州有何事需如此鄭重其事。

難道是和荊州的貿易往來?

可糧食雖重,但如今劉備治下越來越大,此次南下揚州,不但沒有消耗太多的糧食,反而還繳獲了大量的庫存。眼下就是立刻同荊州斷了糧食往來,也自有徐、揚二州可以補充。

那還能有荊州什麼事情?

在衆人疑惑好奇的目光之中,劉封開口道:“二叔,諸位先生,我在江東得知了幾個消息,並以此擬定了一個計劃,欲起十萬之衆,一年之內,鯨吞荊州。”

“什麼!?”

“鯨吞荊襄?”

“十萬人?一年之內?”

饒是在場的都是經天緯地,濟世良才,都被劉封這麼大的口氣給震驚到了。

不過陳登、荀攸等人縱然震驚到了,卻沒有急着反駁質疑劉封,而是在失態之後很快就恢復了平靜,靜待劉封繼續陳述。

劉封當即將自己的計劃托盤而出。

“十萬大軍當分三路而動,主力爲中路水陸並進,逆長江而上。輔以一路走豫章,出長沙,以控荊南,一路自汝南而出,經方城,入南陽。三路並進,合力破荊。”

“險,太險。”

陳登摸着鬍鬚,聽完之後微微搖頭:“少主此方略,其重在中路。一旦水師敗績,其餘兩路若是不想全軍覆沒,只能無功而返。”

劉封心中暗贊,不愧是陳元龍,看問題的眼光的確犀利。

確實正如他所言,中路纔是關鍵中的關鍵。

一旦中路有失,必然全局崩壞。

可問題是,劉封對中路自信到不能自信。

有周瑜、孫策、董襲、甘寧、周泰、蔣欽、潘璋、凌操、朱治、徐盛這些水軍大將,再加上從江東征調的大小船隻近千艘,其中主力戰艦艨艟就有二百艘之多,樓船也有三十餘艘。

劉封真的想說怎麼輸!?

孫策就帶着這班底中的一部分,兩萬餘兵馬,一戰全滅了黃祖、劉表合力拼湊的三萬精銳。

孫策當時也不過大小戰船數百艘,其中大船寥寥無幾,俱是小船。可自己一方光是大船就有兩百多艘,已經遠遠超過黃祖的水軍了。

孫權滅黃祖的時候,也沒好到哪裡去,依舊是小船對大船,初始還出師不利,多虧了董襲和淩統二人爆發,以小船硬生生跳幫黃祖的大船,然後斬斷鐵索取勝。

劉封不信自己還能比不過手下敗將孫策、孫權,而且他眼下手頭的本錢,可比孫策、孫權西征時雄厚多了。

荀攸卻是開口提出了不同看法:“元龍先生所言不錯,只是以攸觀之,劉景升想要破徵南中軍難如登天。水戰一看天時,二看器械,三看士氣。以攸觀之,黃公遠自伏殺孫破虜後,坐鎮江夏,成日高歌酒宴,交遊士豪,怠於耕農,軍無法伍,器械不修,實已無荊襄勁旅之貌。”

荀攸在荊州可是待了好幾年,對於黃祖也頗爲了解,故此他得出的結論卻同陳登截然不同。他肯定了陳登提出的問題,但卻表示黃祖的問題更大,顯然劉封勝算更足。

荀攸的見解有理有據,陳登雖然剛強堅毅,卻並非是不講理的性格。

因此,陳登聽完之後,陷入沉默之中,一時之間沒有回答。

魯肅看了眼陳登,又看了眼劉備,見兩人都沒有開口說話的意思,他方纔開口說道:“若是此戰關鍵在水戰的話,肅或許能爲少主添上一份力。”

“哦?”

劉封來了興趣,看了眼劉備,後者也好奇的看着魯肅:“子敬先生有何策以教我?”

魯肅正色道:“廣陵沿海有一巨盜,名爲薛州。其人掌控廣陵沿海,麾下有數千戶景從,大小船隻數百艘。肅與之乃是舊識,若能說其來降,爲徵南所用,想必定能增上幾分勝算。”

劉封一聽這名字和出身,立刻就想起此人是誰了。

薛州乃是廣陵海盜魁首,歷史上是被陳登所收,後來隨其反攻呂布,陳登死後,薛州也就沒了消息。

這也正常,陳登本來就是曹魏集團裡最受忌憚的徐州士人,薛州又是徐州盜匪出身。後臺陳登一死,薛州能保住性命就不錯了,哪裡還能有升遷的機會。

第296章 劉表所計(加更又來了!)第112章 劉曄解困第595章 曹兵入漢中第596章 兵權之爭第352章 甘寧叫陣第33章 先行中策第4章 曹豹的困境第394章 天子說客第382章 推出公債第291章 戰後安排(加更!求點票票,謝謝)第40章 一統州境的遐想第51章 公瑾難求第546章 借刀殺人第14章 獻策屯田第194章 荊州之議第297章 荊州衆議第52章 雙向奔赴第78章 戰役計劃第386章 蹕前訴苦第242章 袁紹決議第544章 土寨攻防第553章 勢如破竹第450章 荊軍後手第169章 元服與茂才第538章 仲達獻策第24章 獅子大開口第81章 徵辟劉曄第176章 籌錢鍊鐵第444章 荊南分兵第507章 士氏議降第228章 徐晃勸降第248章 司州之爭第26章 八二分成第177章 正堂迎使第228章 徐晃勸降第169章 元服與茂才第5章 願求將軍之女爲側室第385章 三度入雒第74章 白色的金子【第五更求追讀!】第500章 以巴爲銅第90章 二愣移木第319章 頓兵錢塘第230章 河東情狀第615章 曹仁來援第201章 比斗大勝第395章 曹操覆掌第343章 輕鬆入城第330章 山陰城破(七千字大章!)第522章 捷報頻傳第283章 二袁反應第563章 龔揚請援第446章 決戰在即第292章 芍陂計劃第560章 多路進展第291章 戰後安排(加更!求點票票,謝謝)第551章 貿易爭端第115章 追加投資第249章 拜訪曹操第351章 僵持不下第243章 潁陽之戰第617章 李典進言第218章 北上勤王第548章 排布厚積第135章 程仲德不辱使命第236章 萇奴授首第491章 公達獻策第150章 不過如此第243章 潁陽之戰第524章 青州傳捷第569章 商定交易第22章 拜訪糜竺第8章 晨昏定省第236章 萇奴授首第194章 荊州之議第159章 伯符定策第602章 蓉城暗流第222章 破產版江東第234章 東歸洛陽第433章 中原烽火第467章 景升吐血第184章 心滿意足第149章 劉表所欲第480章 漢水爲界第274章 倉已降劉第599章 問策賀齊第552章 取捨有度第389章 徵辟楊修第86章 劉繇的憂愁第198章 呂布來投第317章 陽羨周氏第287章 擒獲袁術(加更!)第361章 仲謀來投第479章 脣槍舌劍第585章 詐做援軍第373章 上虞飲宴第558章 大獲全勝第290章 馮家有女第450章 荊軍後手第305章 杯酒釋兵權第633章 成都異動
第296章 劉表所計(加更又來了!)第112章 劉曄解困第595章 曹兵入漢中第596章 兵權之爭第352章 甘寧叫陣第33章 先行中策第4章 曹豹的困境第394章 天子說客第382章 推出公債第291章 戰後安排(加更!求點票票,謝謝)第40章 一統州境的遐想第51章 公瑾難求第546章 借刀殺人第14章 獻策屯田第194章 荊州之議第297章 荊州衆議第52章 雙向奔赴第78章 戰役計劃第386章 蹕前訴苦第242章 袁紹決議第544章 土寨攻防第553章 勢如破竹第450章 荊軍後手第169章 元服與茂才第538章 仲達獻策第24章 獅子大開口第81章 徵辟劉曄第176章 籌錢鍊鐵第444章 荊南分兵第507章 士氏議降第228章 徐晃勸降第248章 司州之爭第26章 八二分成第177章 正堂迎使第228章 徐晃勸降第169章 元服與茂才第5章 願求將軍之女爲側室第385章 三度入雒第74章 白色的金子【第五更求追讀!】第500章 以巴爲銅第90章 二愣移木第319章 頓兵錢塘第230章 河東情狀第615章 曹仁來援第201章 比斗大勝第395章 曹操覆掌第343章 輕鬆入城第330章 山陰城破(七千字大章!)第522章 捷報頻傳第283章 二袁反應第563章 龔揚請援第446章 決戰在即第292章 芍陂計劃第560章 多路進展第291章 戰後安排(加更!求點票票,謝謝)第551章 貿易爭端第115章 追加投資第249章 拜訪曹操第351章 僵持不下第243章 潁陽之戰第617章 李典進言第218章 北上勤王第548章 排布厚積第135章 程仲德不辱使命第236章 萇奴授首第491章 公達獻策第150章 不過如此第243章 潁陽之戰第524章 青州傳捷第569章 商定交易第22章 拜訪糜竺第8章 晨昏定省第236章 萇奴授首第194章 荊州之議第159章 伯符定策第602章 蓉城暗流第222章 破產版江東第234章 東歸洛陽第433章 中原烽火第467章 景升吐血第184章 心滿意足第149章 劉表所欲第480章 漢水爲界第274章 倉已降劉第599章 問策賀齊第552章 取捨有度第389章 徵辟楊修第86章 劉繇的憂愁第198章 呂布來投第317章 陽羨周氏第287章 擒獲袁術(加更!)第361章 仲謀來投第479章 脣槍舌劍第585章 詐做援軍第373章 上虞飲宴第558章 大獲全勝第290章 馮家有女第450章 荊軍後手第305章 杯酒釋兵權第633章 成都異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