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 會京師

天啓元年,正月十六,宜婚喪嫁娶,忌搬家動土。

瀋陽城。

一早,瀋陽城的城門剛剛打開,不過南城門卻不讓人通行了,在南城門的城門口,一隊人馬排的很長。一百多輛馬車,有的上面裝的是大箱子,更多的是囚車木籠,每個裡面都站着一個人。

回過頭對着身後的人一抱拳,許顯純笑着道:“孫大帥,這次的事情多虧了你的幫忙,事情才能這麼順利,回到京城以後,下官一定像陛下說明!”雖然知道孫承宗不在乎這些功勞,可是許顯純知道自己這個態度還是要做出來的!

笑着搖了搖頭,孫承宗沉聲道:“許同知,這次你的功勞最大,不用給我等表功,不過許同知,希望你能夠請奏陛下,留在遼東這裡的這些犯人,需要儘快拿出一個辦法來啊!”

“大人放心,這裡下官明白,這次查抄出的白銀總共七百萬兩,皇上讓下官留下六百萬兩。下官已經讓人送到府庫裡去了,不過皇上有旨,這銀子大人暫時不能動。剩餘的二百萬兩白銀,以及這些珠寶字畫房產地契下官就全都帶走了!”恭敬的對孫承宗施了一禮,許顯純笑着說道。

慢慢的點了點頭,孫承宗有些遲疑的道:“許同知,陛下有沒有說這筆銀子什麼時候能用啊?”

“回稟大人,這個下官就不得而知了,皇上沒有交代。不過下官還是和大人說一句話。這錢陛下肯定有用的,肯定也是花到遼東。大人如果有什麼想法,趁着陛下的聖旨沒下,還是早些做準備的好!”沉吟了一下,許顯純在孫承宗的耳邊小聲的說道。

深深的看了一眼許顯純,孫承宗笑着道:“許同知,一路順風!”

對着孫承宗一抱拳,許顯純大聲的道:“山高水長,後會有期!大人,我們京城再見。到時候下官一定爲大人擺一桌,下官欠大人一頓酒!”

“好,老夫記住了!”對着許顯純大笑了幾聲,孫承宗大聲的說道。

“對了,熊經略,這次回京之後,本官也會將你的情況呈給皇上,相信你很快就可以官復原職了!”看到站在一邊的熊廷弼,許顯純一抱拳大笑着說道。

熊廷弼倒是一副武人的作風,對着許顯純一抱拳,大聲的說道:“既然如此,那熊某謝過許同知,山水有相逢,他日再會!”

“再會!”對着衆人一抱拳,許顯純翻身上馬,輕輕的揮動着手裡的馬鞭,慢慢的向着隊伍前面去了!

“老鬼,這可是要走了,對這裡沒有什麼留戀的嗎?”輕輕的扇動着手裡的摺扇,黨寒笑着說道。

緩緩的搖了搖頭,嶗山沉聲道:“這裡有什麼值得留戀的。不過就是殺人而已,這麼多年我們殺的人還少嗎?這次回去心裡輕鬆多了,希望回去以後能退休啊!”

二人正說着,隊伍便緩緩的動了起來,三千精兵和五百錦衣衛押送着這些囚犯,還有剛剛抄來無數珍寶,緩緩的向着京城而去。

遼陽城。

遼陽城的城門比瀋陽城開的要早一些,每天也都是車水馬龍的,比瀋陽城要熱鬧很多。在遼陽城的西城門一樣有一支隊伍,基本構成都是一樣的。一百多輛馬車,三千精兵,不過這次那五百人卻換成了東廠的番子!

“楊大人,咱家這次遼東的差事很順利,謝謝楊大人的幫忙,咱家感激不盡!”輕輕的揮了揮自己手中的拂塵,王承恩笑着說道。

輕輕的一抱拳,楊漣也是滿臉笑容的說道:“王公公客氣,您對楊某有恩,這區區小事又算得了什麼呢!”

“楊大人真是,咱家就不客氣了,後面的事情咱家就做不了主了。不過相信皇上那裡會有聖旨,楊大人在遼東好好的等着吧!”再一次笑了笑,王承恩沉聲道。

“這次公公立了大功,相信回到京城之後,皇上一定有所封賞。楊某以後可能還有麻煩公公的地方,希望公公多多幫忙!”對着王承恩笑了笑,楊漣開完笑着道。

笑着搖了搖頭,王承恩滿臉揶揄的道:“楊大人這話說的,誰不知道遼東巡撫楊大人,那是皇上最器重的臣子。這以後說不定還是咱家求着楊大人呢!到時候楊大人可別說不認識我這個太監!”

“王公公說笑了,這以後自然是互相照應嗎!”笑着王承恩,楊漣意味深長的道。

兩個人互相看着,忽然相視一笑!

輕輕的走上自己的馬車,王承恩回頭笑着道:“楊大人,咱家走了,楊大人多保重啊!”

“公公一路走好,楊某送公公!”輕聲的說了一句,楊漣看着漸行漸遠的車隊,輕輕的嘆了口氣,目光復雜的站在那裡。許久,楊漣才慢慢的轉身,緩步的向着遼陽城裡走去!

薊州城。

相對於瀋陽城和遼陽城,薊州的城門開的更早,這裡也更加的熱鬧,車水馬龍人來人往!

看着站在囚車裡的劉徹,魏朝的心裡頓時鬆了一口氣,在魏朝的身後是十幾輛囚車,這裡面是薊遼總督劉徹一家人!

“定國公,咱家這次出來的事情已經完成了,剩下的就交給您老人家了!”笑着看着面前的人,魏朝恭敬的說道。在很多人面前都能耀武揚威的東廠督公,在這裡卻抖擻不起來!這位定國公的地位實在太高,乃是中山武寧王徐達的後人。魏國公乃是徐達長房一脈,可是這第一代定國公跟隨着燕王朱棣靖難,後來又做了燕王朱棣的小舅子,可謂地位超然啊!

在第一代定國公之後,徐家和皇家多次聯姻,徐家也出過皇后,這就更加的密切徐家和皇家的關係!因爲和南京的魏國公府同出一脈,這兩家一個在南京統領軍隊,一個在京師,相互呼應!整個徐家在所有的世襲勳貴裡,絕對是影響力最大的!

魏朝雖然現在得到天啓皇帝的信任,可是說到底不過是皇上的家族,可是面前的這個人名義上是天啓皇帝的舅舅!所以魏朝在他的面前根本沒有硬起的條件。

緩緩的點了點頭,定國公沉聲道:“皇上聖旨上只是讓我坐鎮薊州,還需要我做什麼?”

“回國公爺,您只需要在這裡坐鎮,不出亂子就好。以國公爺在軍中的威望,沒有人敢做什麼!等到案子完結,或者皇上任命新的薊遼總督,國公爺就可以回京城了!”對着定國公施了一禮,魏朝笑着說道。

沉吟了一下,定國公看了一眼魏朝,有些好奇的道:“你還有什麼事情嗎?”

“這個,沒有了!”魏朝不知道這位爲什麼這麼問,依舊老老實實的回答道。

“沒事了你還在這裡幹什麼?還不快走,真是的。一點都不勤於王事,真不知道皇上爲什麼這麼信任你,快走吧!”有些不耐煩的揮了揮手,定國公打了一個哈氣,很是不高興的說道。

有些尷尬的笑了笑,魏朝有些不好意思,趕忙揮手招呼身後的人走,只是還沒有走出幾步,定國公的聲音再一次傳了過來:“等一等,你過來,老夫有事情問你!”

聽到這話魏朝只好苦笑着搖了搖頭,腿上卻是一點都不敢耽擱,快步的來到定國公的身邊,笑着問道:“不知國公爺有什麼吩咐?”

“老夫問你,在這個劉徹的家裡抄出了多少東西?”神神秘秘的來到魏朝的耳邊,定國公小聲的問道。

“回國公爺,在劉徹的家裡抄出白銀三百六十萬兩,珠寶和玉器也有一些,田產和地產也有一些!”對於這些東西,魏朝自然沒有什麼需要保密的,笑着對定國公說道、看了一眼劉徹,定國公一甩袖子,大聲的呵斥道:“真沒看出來,滿嘴的仁義道德,一肚子的男盜女娼!真是斯文敗類,斯文掃地啊!”一邊說着,這位國公爺一邊搖着頭,緩步向着成城裡走去。

留在只有站在那裡發愣的魏朝,他忽然覺得天啓皇帝這個決定是不對的,讓這樣一個人來這裡,真的好嗎?

京師,紫禁城。

看了一眼身邊的陳洪,天啓皇帝揮揮手道:“找個宮女給朕揉揉肩膀,要那種手藝好的!”

“陛下,後宮的劉才人是這方面的高手,聽說家裡時代都是從醫的。劉才人從小跟在父親身邊,耳濡目染的學了不少東西,這推拿的手藝實在是好的不得了啊!”聽到天啓皇帝這麼問,陳洪頓時面露喜色,連忙說道。

上下打量着陳洪,直到陳洪覺得不自在,天啓皇帝在慢慢的收回了目光,沉着臉問道:“你得了多少銀子?這事情也到朕這裡說?這是該管的嗎?是不是朕平日裡在慣着你了?”

“陛下息怒,陛下息怒,聽內臣解釋啊!”見天啓皇帝語氣越來越嚴肅,陳洪趕忙跪倒在地,大聲的說道。自古以來這後宮爭寵,可是比文臣相鬥都要殘酷,陳洪自然明白。也知道這種事情還是不要攙和的好,不過這次他是身不由己。

看着陳洪,天啓皇帝煩悶的揮了揮手,大聲的道:“說吧!朕看你能吐出什麼象牙來!”

“回陛下,這不是內臣的意思,是太后的意思啊!昨天太后把內臣找了去,說是皇上大婚已經有一段時間了,這皇后娘娘和兩位貴妃娘娘的肚子都沒有動靜。太后似乎有些着急了,所以在給黃上選來的妃子中找能生養的。後來經過衆多宮女的挑選,劉才人是最好的,所以太后希望內臣!”

“起來吧!朕錯怪你了。”陳洪的話還沒有說完,天啓皇帝便揮揮手打斷了他,一臉苦笑着說道。

沉吟了一下,天啓皇帝笑着道:“皇后呢?”

“回陛下,皇后娘娘在太后娘娘那裡,是被太后找去的!”對着天啓皇帝施了一禮,陳洪沉聲道。

猶豫了許久,陳洪纔有些遲疑的道:“陛下,內臣有一句話不知道該說不該說!”

“說吧!”輕輕的喝了一口茶,天啓皇帝無所謂的道。

“陛下,上次選得秀女陛下不滿意嗎?”想了想,陳洪覺得這話還是繞着點說的好。

緩緩的點了點頭,天啓皇帝沉聲道:“很不錯啊!都挺滿意的,怎麼了?”那可是從全國五千佳麗裡面掏出來的,論長相,肯定都是沒得說的。

“陛下,從大婚大現在,就只寵幸了皇后和兩位貴妃,這樣容易引起別的之心。這些人裡面皇上要寵信一些,不然會讓這些娘娘們有不同的想法。皇上,這後宮就和治理國家一樣,需要方法!”陳洪想了許久,才說出這樣一番話!

伸手一拍桌子,天啓皇帝怒不可遏的道:“治理國家的方法?你知道什麼叫了治理國家的方法嗎?你個奴才也配在這裡說這個!”

“陛下,不是內臣不懂事,實在是這後宮裡面有事情啊!太后那裡都要鬧翻天了,今天皇后娘娘去見太后就是因爲這個,皇上三思啊!”跪在地上的陳洪也沒有停止說話,一臉期盼的看着天啓皇帝,恭敬的說道。

一腳將陳洪踹倒,天啓皇帝大聲的說道:“去把那個什麼劉才人給朕找來,朕倒要看一看她的手藝這麼樣!”

“是,陛下,內臣這就去辦!”給天啓皇帝施了一禮,陳洪笑着說道,然後便快步的跑了出去!

時間不長,陳洪便帶着一個女人走了進來,十六七歲的年紀,看起來雖然不如張皇后那麼成熟動人,可是也是一等一的美女了!

“妾身參見皇上,皇上萬歲萬歲萬萬歲!”似乎有些緊張,劉才人說去話來都有些語無倫次!

對着他招了招手,天啓皇帝笑着問道:“聽說你會推拿?”

“回皇上,妾身確時懂一點,不過不太多!”對着天啓皇帝一俯身,王才人恭敬的回答道。

“好了,你來給朕捏一捏,朕這幾天有些累了。而且最近有一個大仗要打,你得給朕好好的按一按!”天啓皇帝笑着看着劉才人,意味深長的說道。

(未完待續)

第416 欽差駕到第539章 難民第246章 派兵第332章 選將第554章 國武監和國子監第35章 新皇帝第579章 佈置密探第114章 吳三桂第472章 終於到了第204章 方家第475章 三方人馬第481章 機不可失第346章 改軍制第475章 三方人馬第7章 君前第556章 君前第348章 援軍第156章 攻城第165章 幕後第73章 將軍第535章 海軍第517章 對決第556章 地震和兵變第118章 要當爹了第177章 朝堂上的陰謀第371章 廷議第338章 屋漏偏逢連夜雨第70章 火器廠第201章 劉徹第241章 叛亂起第150章 準備第48章 周嘉謨第569章 雨夜殺機第252章 人的野心第177章 朝堂上的陰謀第161章 中計了第150章 準備第405章 英雄救小女孩第285章 三封奏摺第212章 人選第377章 準備出征第179章 朝堂上的陰謀三第511章 拜師第603章 遼東的形勢第286章 寧枉勿縱第32章 博弈第149章 謀劃第279章 騎兵會戰第2章 提上褲子第264章 夜的靜謐第75章 朝議第178章 朝堂上的陰謀二第305章 孫承宗回來了第41章 參選第604章 定論第71章 燧發槍第642章 咆哮第271章 攻敵所必救第155章 交戰第168章 三個女人一臺戲第234章 商號佈局第225章 不靠譜的記憶第300章 望江樓第507章 無妄之災第283章 皇太極跑了第303章 把水攪渾第359章 兵臨城下第174章 最根本的問題第542章 杭州第137章 信任第155章 交戰第549章 牽連第215章 趙率教第437章 百草園第540章 憤怒第303章 把水攪渾第56章 新的一年第17章 計劃第480章 早朝奏對第485章 沒死透第254章 援軍來了第173章 定計第357章 等待第612章 布萊恩在臺灣第91章 隆中對三第609章 開臺第170章 無賴第344章 強大的水師第35章 新皇帝第25章 粉墨登場第542章 杭州第173章 定計第413章 動手吧第539章 難民第259章 大明朝的利益第588章 朕來了第345章 四萬匹軍馬第95章 廠衛第244章 遼東的反映第101章 王化貞
第416 欽差駕到第539章 難民第246章 派兵第332章 選將第554章 國武監和國子監第35章 新皇帝第579章 佈置密探第114章 吳三桂第472章 終於到了第204章 方家第475章 三方人馬第481章 機不可失第346章 改軍制第475章 三方人馬第7章 君前第556章 君前第348章 援軍第156章 攻城第165章 幕後第73章 將軍第535章 海軍第517章 對決第556章 地震和兵變第118章 要當爹了第177章 朝堂上的陰謀第371章 廷議第338章 屋漏偏逢連夜雨第70章 火器廠第201章 劉徹第241章 叛亂起第150章 準備第48章 周嘉謨第569章 雨夜殺機第252章 人的野心第177章 朝堂上的陰謀第161章 中計了第150章 準備第405章 英雄救小女孩第285章 三封奏摺第212章 人選第377章 準備出征第179章 朝堂上的陰謀三第511章 拜師第603章 遼東的形勢第286章 寧枉勿縱第32章 博弈第149章 謀劃第279章 騎兵會戰第2章 提上褲子第264章 夜的靜謐第75章 朝議第178章 朝堂上的陰謀二第305章 孫承宗回來了第41章 參選第604章 定論第71章 燧發槍第642章 咆哮第271章 攻敵所必救第155章 交戰第168章 三個女人一臺戲第234章 商號佈局第225章 不靠譜的記憶第300章 望江樓第507章 無妄之災第283章 皇太極跑了第303章 把水攪渾第359章 兵臨城下第174章 最根本的問題第542章 杭州第137章 信任第155章 交戰第549章 牽連第215章 趙率教第437章 百草園第540章 憤怒第303章 把水攪渾第56章 新的一年第17章 計劃第480章 早朝奏對第485章 沒死透第254章 援軍來了第173章 定計第357章 等待第612章 布萊恩在臺灣第91章 隆中對三第609章 開臺第170章 無賴第344章 強大的水師第35章 新皇帝第25章 粉墨登場第542章 杭州第173章 定計第413章 動手吧第539章 難民第259章 大明朝的利益第588章 朕來了第345章 四萬匹軍馬第95章 廠衛第244章 遼東的反映第101章 王化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