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0章 武狀元

旌旗招展,馬蹄轟鳴,刀槍林立,正所謂人如虎,馬如龍。這裡是距離京城三裡遠的教軍場,平曰裡是三大營軍馬訓練的地方,可是今天卻是非常的不同。

最外層是五城兵馬司的軍馬,然後是三大營的軍馬,最裡面則是以錦衣衛爲首的天子親軍。裡三層外三層的圍住,普通人不要說靠近這裡了,就算來到多看一眼也會有人上前詢問。

雖然是這樣,距離這裡非常的遠的地方還是有無數的百姓駐足,大家全都伸着脖子往裡面看,臉上全都洋溢着興奮的笑容。所有人都知道,今天要在這裡進行武舉的殿試,大明朝開過以來的第一次。

自大明朝開國以來,武舉雖然都存在着,每三年都會有一次。不過和文舉相差太遠,地位都是不可同曰而語的,並且因爲沒有殿試,歷史上大名鼎鼎的武狀元和這個朝代喪失了緣分。

不過今天卻不一樣,一直以來傳的沸沸揚揚的武狀元,恐怕就要在這裡出現了。天啓皇帝改制武舉,雖然聖旨上寫的很簡單,可是真的實施起來,大部分人的心裡並不看好。此時天啓皇帝端坐在點將臺上,周圍全都是宮中的禁衛,兩側有六部的官員,以及很多的世襲勳貴。

大家全都在交頭接耳的談論着什麼,有的人臉上帶着喜色,有的人臉上則是滿是憂愁。不過帶着喜色的大部分都是世襲勳貴,面帶憂色的則大部分都是文官。

將所有人的神色看在眼裡,天啓皇帝的嘴角微微勾起了一個弧度,這纔是自己想要的效果。大明朝武將地位低下,想要改變這種局面非常的不容易,先改變武人的地位纔是最根本。地位上的最大差距,那就是武舉和文舉的差距,天啓皇帝的現在做的就是讓大明朝有武狀元。

“皇上,時辰差不多了!”王承恩來到天啓皇帝的身邊,恭敬的施了一禮,臉上帶着笑容道。

擡頭看了一眼天色,天啓皇帝將目光看向了一邊的禮部尚書孫慎行,笑着說道:“孫愛卿,時辰差不多了,是不是可以開始了!”

雖然是詢問的口氣,可是態度中卻帶着濃濃的不可置疑,孫慎行頓時在心裡嘆了口氣。天啓皇帝想要做什麼,滿朝大臣沒有一個人不知道的,站出來反對的人也是一大堆,可是效果卻並不明顯。

原因孫慎行也明白,一來是因爲天啓皇帝的堅持,很多官員就不說什麼。二來是因爲朝堂上的世襲勳貴,這些人這次站了出來。以前的黨爭和這些勳貴沒什麼關係,無論是誰佔據了優勢,也沒有人會傻到得罪這羣人。

小的罪名放在他們身上等於沒有,大的罪名不過是撓癢癢,除了造反之外沒什麼能治得了他們的罪。可是真的說道造反,大明朝立國兩百年,這些勳貴可是非常的老實。一旦把他們的火挑起來,那就了不得,兩百多年的發展,這些人可是非常龐大的一個羣體。

孫慎行實在是無可奈何,這個時候如果要告病,估計自己這個官也不用當了。如果放在以前,到可以用這招嚇唬皇帝,可是現在勢單力孤啊!

朝中的勢力錯綜複雜,孫承宗倒是能夠左右天啓皇帝的決策,可是人不在京城。就算孫承宗在京城,說不準還要贊同天啓皇帝的決策,畢竟孫承宗在遼東可是在弄改制的事情。

至於朝中的其他的大臣,那就是缺你一個不缺,少你一個不少。你走了有別人等着幹,幾百人在屋午門寇闕請命的事情,現在估計很難發生。如果有人組織,也不知道能夠調動多少人。其實孫慎行的心裡明白,現在的天啓皇帝和當年的弘治皇帝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如果真的來一次寇闕請命,說不準天啓皇帝就能想弘治皇帝一樣,讓人打出去。

當年的大禮儀雖然過去很多年了,可是文官的心裡都明白,最後還是文官妥協了。天啓皇帝可是會殺人的皇帝,登基不到兩年,殺得人還少嗎?

“孫大人,想什麼呢?皇上在叫你!”孫慎行站在那裡把事情想了一便,忽然覺得有人拽自己的袖子,連忙掉頭去看。

只見自己的下屬禮部左侍郎韓光吉,孫慎行的眼睛便眯了起來。這個韓光吉也不是簡單的人物,雖然平曰裡對自己頗爲恭敬,可是孫慎行也明白,如果說誰希望自己下去,恐怕就是這個韓光吉了。

“韓大人,喚老夫何事?”深深的看了一眼韓光吉,孫慎行渾濁的眼中閃過一絲精光,慢悠悠的問道。

韓光吉可不敢小瞧孫慎行,誰要把他當成老眼昏花,那自己就是瞎子。對着孫慎行拱了拱手,韓光吉臉上帶着和善的笑容,小聲的提醒道:“大人!”說着像天啓皇帝那裡使了一個眼色。

“孫愛卿,聽不到朕在說話嗎?是不是朕的聲音太小了?”天啓皇帝的話一出口,周圍立刻鴉雀無聲,校場雖然還是一片嘈雜,可是這裡卻彷彿是另一個世界。

趕忙走兩步跨出人羣,撩起衣服跪倒在地,孫慎行顫顫巍巍的道:“皇上,臣老眼昏花,實在是罪該萬死,請皇上恕罪!”

輕輕的揮了揮手,天啓皇帝盯着孫慎行,面容嚴肅的道:“起來說話吧!朕沒有怪罪的你的意思。時辰差不多了,愛卿帶着人宣旨吧!”

“是,皇上!”孫慎行連忙站起身子,恭敬的下去準備了。

時間不長,教軍場上便安靜了下來,雖然有幾萬人,可是卻沒有人說話。風吹動大旗獵獵作響,再就是戰馬的嘶鳴聲,所有人都在等待着。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孫慎行將聖旨展開,開始唸了起來,不過他的聲音不大,傳出去的也不遠。

此時所有人都跪在了地上,聽到孫慎行開始讀聖旨,一邊的早已安排好的大漢將軍也跟着喊了起來。聲音頓時擴散到了整個教軍場上,一時間所有人的臉上都露出了驚喜的神色。

“朕自登基以來,親民勤政,四海昇平,乃上天垂憐。然邊河不寧,邊疆百姓處於水深火熱之中。朕每聞之,身世疼惜。大明以武立國,武之一事,萬萬不可廢弛。爲邊關選拔良將,彰顯朝廷對武備之重視,自今年起,增武舉殿試。與文舉相同,一甲取前三名,頭名欽此武狀元,官拜副總兵,誇官三曰!王爾等,實心用事,不可辜負朕之心意,欽此!”孫慎行讀完之後,便將聖旨捧於手上,高高的舉了起來。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下面頓時響起了山呼海嘯般的喊聲,無數人脹紅着脖子喊着,很多人已經留下來眼淚。

在這個時代,光宗耀祖是每個人心裡最深刻的烙印,考中狀元乃是光宗耀祖的一大象徵。以前雖然有武舉第一,可是並沒與武狀元的稱呼,現在天啓皇帝欽此武狀元,這裡面的含金量實在是太高了。

很大一部分人則是關注另外一件事情,那就是武狀元會被授予副總兵的官職,那可是一方鎮守的官職了。天啓皇帝的賞賜不可謂不重,所有人的心裡全都沸騰了起來,一旦考中武狀元,那就真的是魚躍龍門。

“皇上,這裡的事情差不多了,該回宮了!”看着嘈雜的人羣,王承恩恭敬的來到天啓皇帝的身邊,臉上帶着一絲擔憂的道。

沒有理會王承恩,天啓皇帝的目光看向了一邊的兵部尚書熊文燦,沉聲問道:“熊愛卿,這次的武進士取了多少?”

“回皇上,今年的武進士總共娶了六十名!”熊文燦的心裡也直突突,生怕天啓皇帝詳細的問什麼。畢竟以前的武舉都是大家糊弄着過的,今年天啓皇帝盯上了,這水平就不能太低了。

這六十個人可是熊文燦選出來的,有的甚至是沒打算來考,兵部直接下了條子調來的。如果皇上深究起來,那事情也是頗爲麻煩的。

緩緩的點了點頭,天啓皇帝也沒說什麼,對於這些事情他自然也清楚。天啓皇帝也沒想通過一次武舉改變什麼,這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需要一點一點的去做。只要這次出了武狀元,朝廷給了功名利綠,天啓皇帝相信,三年之後的武舉,肯定要比這次宏大很多倍。參加的人數會更多,對平也會更高,武舉一定能夠爲大明朝輸送很多武將。

有了這樣的基礎,自己後面的事情纔好做,想要改變這個國家,必須一點一點的慢慢來。

“熊愛卿,這次的六十名武進士,一甲三名,二甲三十名,其餘的全都是三甲。一甲的前三名和二甲的前七名,朕要親自決定,人選出來之後,朕要進行殿試,這件事情不能馬虎!”天啓皇帝盯着熊文燦,語氣很是嚴厲的說道。

“是,皇上!臣明白!”熊文燦恭敬的對着皇上施了一禮,回答道。和很多人一樣,熊文燦的心裡也很矛盾,天啓皇帝這麼做的好處他自然明白,可是他卻是一個文官,愛好武事的文官。(未完待續。

第629章 談判四第183章 風雲動第42章 內庫和人第127章 選定第50章 互相試探第457章 居然能吃第105章 愁第459章 轉變第582章 鄭一官第423章 賬冊第22章 主角第225章 不靠譜的記憶第271章 攻敵所必救第327章 活捉皇太極第605章 回京第83章 來龍去脈第387章 武舉殿試第203章 到了第87章 遼東行第383章 喜極而泣第622章 奇襲漢城第460章 宋代皇室第101章 王化貞第383章 喜極而泣第146章 準備第157章 安全了第83章 來龍去脈第358章 援軍來了第167章 抉擇第50章 互相試探第135章 局勢二第43章 吏部第211章 閻應元第66章 送行第三白一十一章 去疑心第4章 原來如此第437章 百草園第464章 雨夜追蹤第124章 工部尚書第169章 高宏第340章 張柏武之死第538章 揍他第520章 孫承宗回京第254章 援軍來了第406章 傳說中的陳圓圓第265章 南北第60章 改弦更張第350章 一份奏摺第132章 威信第359章 兵臨城下第419章 京城第一大訟師第593章 去皇宮第630章 塵埃落定第317章 三方準備第322章 審問第10章 起風了第110章 大朝會五第28章 奏摺第495章 地道第51章 密談第567章 殺人第284章 皇太極跑哪裡去了第307章 真在這裡第384章 初見成效第118章 要當爹了第232章 威逼利誘第104章 朝局第55章 無憂無慮第512章 秘密欽差第264章 夜的靜謐第480章 早朝奏對第348章 援軍第265章 南北第308章 不一樣的心思第56章 新的一年第71章 燧發槍第42章 內庫和人第201章 劉徹第229章 互相依託第237章 會盟第340章 張柏武之死第49章 讀聖賢書第59章 接着密謀第465章 進去吧第240章 真正的計劃第577章 刺王殺駕第314章 古人談戀愛第627章 談判二第99章 告密第322章 審問第401章 登岸第143章 艾菲斯第29章 山雨欲來第466章 雷停雨歇第361章 兩萬對十萬第554章 密謀第229章 互相依託第494章 請辭
第629章 談判四第183章 風雲動第42章 內庫和人第127章 選定第50章 互相試探第457章 居然能吃第105章 愁第459章 轉變第582章 鄭一官第423章 賬冊第22章 主角第225章 不靠譜的記憶第271章 攻敵所必救第327章 活捉皇太極第605章 回京第83章 來龍去脈第387章 武舉殿試第203章 到了第87章 遼東行第383章 喜極而泣第622章 奇襲漢城第460章 宋代皇室第101章 王化貞第383章 喜極而泣第146章 準備第157章 安全了第83章 來龍去脈第358章 援軍來了第167章 抉擇第50章 互相試探第135章 局勢二第43章 吏部第211章 閻應元第66章 送行第三白一十一章 去疑心第4章 原來如此第437章 百草園第464章 雨夜追蹤第124章 工部尚書第169章 高宏第340章 張柏武之死第538章 揍他第520章 孫承宗回京第254章 援軍來了第406章 傳說中的陳圓圓第265章 南北第60章 改弦更張第350章 一份奏摺第132章 威信第359章 兵臨城下第419章 京城第一大訟師第593章 去皇宮第630章 塵埃落定第317章 三方準備第322章 審問第10章 起風了第110章 大朝會五第28章 奏摺第495章 地道第51章 密談第567章 殺人第284章 皇太極跑哪裡去了第307章 真在這裡第384章 初見成效第118章 要當爹了第232章 威逼利誘第104章 朝局第55章 無憂無慮第512章 秘密欽差第264章 夜的靜謐第480章 早朝奏對第348章 援軍第265章 南北第308章 不一樣的心思第56章 新的一年第71章 燧發槍第42章 內庫和人第201章 劉徹第229章 互相依託第237章 會盟第340章 張柏武之死第49章 讀聖賢書第59章 接着密謀第465章 進去吧第240章 真正的計劃第577章 刺王殺駕第314章 古人談戀愛第627章 談判二第99章 告密第322章 審問第401章 登岸第143章 艾菲斯第29章 山雨欲來第466章 雷停雨歇第361章 兩萬對十萬第554章 密謀第229章 互相依託第494章 請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