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愚蠢的女人

在這些文人看到女子主政,這樣的事情是萬萬不能答應的。泰昌皇帝的這個想法是不可能實現的,更何況泰昌皇帝剛剛覆滅了他們的希望,這些大臣怎麼可能會讓皇帝順心如意。

見下面又一次冷場了,泰昌皇帝頓時有些生氣了,頓時大喊道:“你們這些人究竟是什麼意思?同不同意表一個態!”說完便猛烈的咳嗽了起來。

下面的大臣卻還是一言不發,對於這些大臣來講,他們剛剛經歷了萬曆的年代,對這些人的士氣打擊不小。已經不是那個朝廷廣開言路的時候了,朝堂上以直取名的後果非常嚴重,很可能會被杖死在宮門前。而且現在站在朝堂上的大多數齊浙楚黨的人,那些以風骨爲先的東林黨人還沒有真正的掌握朝廷的言論。

如果此時他們反對了李選侍,將來太子登基,而且年齡幼小,那他就等着被抄架滅門吧!女人一向都不會知道什麼叫做心慈手軟。當年漢武帝不也沒能在太后的手裡保下竇攖一家嗎?那可是聖明的漢武帝啊!當今的這位天子,在他們心裡,最好的結果是一個平庸的皇帝。甚至這些大臣們,更加傾向於他是一個昏君,在這樣的環境下哪有人趕出來反對?

可是要說贊成,這些人也沒人敢,這個時代的大明朝是一個言論滿天飛的時代,就算朝堂上沒人說什麼。可是在士林裡,那就是邀寵獻媚,奸佞誤國了。那可就是頂風臭八百里,甚至祖祖輩輩都捱罵的事情,這些人也沒有人敢跨過這一步。就算要投靠,那也要等一切塵埃落地,自己在靠過去,這個時候,沒有人會這麼傻。

泰昌皇帝勉強的止住了咳嗽,看着下面眼問鼻,鼻問口,口問心的大臣,猛地站了起來。伸手點指下面的大臣,一句話也說不出來了。而且泰昌皇帝的身體似乎在搖晃,眼看就要倒下去了,此時,所有大臣的目光,都集中到了首輔方從哲的身上。如果他們將皇帝氣死在了朝堂上,那麼他們這些人真的會名垂青史了,可是好壞就未可知了。

方從哲此時也是無可奈何,此時朝堂之上東林黨已經有反攻的趨勢了,自己身爲齊浙楚黨的核心,這個時候真的不能陷在裡面。不然這一定會成爲東林黨攻擊自己的目標,自己馬上就要致仕了,卻也不能留下一個罵名啊!

回頭對看了一圈,最後方從哲的目光落到了一個人的身上,對着那人使了一個眼色,方從哲就轉了回來。

在泰昌皇帝就要破口大罵的時候,一個人忽然走了出來,撩衣服跪倒之後,聲音很是不情願的道:“回稟陛下,臣有話說。”

泰昌皇帝看到終於有人站了出來,心中的怒氣稍減,緩緩的坐了回來,聲音沙啞的道:“孫愛卿既然有話說,那就起來說吧!”

這個站出來的是乃是禮部尚書孫如油,一個五十多歲的老者,道了一聲謝恩之後,孫如油緩緩的站了起來。意味深長的看了一眼站在不遠處的方從哲,見方從哲微微點頭,孫如油才道:“真乃是陛下的家事,我等身爲臣子,並不好乾涉,既然陛下想要做,那就做吧!”

泰昌皇帝能夠很明顯的感覺到,這個孫如油心中的不滿,也不願意深入這件事情,這纔給出了一個這樣的答覆。這些大臣一向都是說皇帝的家事就是國事,只有在他們不同意卻又沒辦法的時候,纔會將家事還給皇上。

雖然泰昌皇帝對這個結果有些不滿意,但是好在也是通過了,輕輕的吁了口氣,開口道:“衆位愛卿都是這麼認爲的嗎?”

殿下的大臣互相對視了一眼,他們知道這個時候應該妥協了,現在不就坡下驢,一會兒就下不來了。衆大臣在方從哲的帶領下跪下,口中大聲的呼喊道:“皇上聖明。”

泰昌皇帝此時心中很是愉悅,這件事情終於定了下來,不枉費自己寵愛李選侍,就算自己有那麼一天,也算對她有一個交代了。

泰昌皇帝不由再一次摸了摸身下的龍椅,不知道自己以後還有沒有機會在坐在這裡了。他的眼中滿是不捨,擡頭看了一眼不遠處的太子,心中的感情很是複雜,

輕輕的嘆了口氣,泰昌皇帝剛要開口說話,在大殿屏風的後面忽然出來一個人。這個人也沒有對泰昌皇帝施禮,也沒有理會下面衆多的大臣,而是徑直走到了太子的身邊。

“你跟我來。”拉起太子的手向外走去,同時大聲的說道,聲音中滿含怒氣,似乎心中有無限的委屈。

直到太子和那人消失了蹤影,泰昌皇帝和大臣纔回過神來,不敢置信的看着泰昌皇帝。可是泰昌皇帝卻是直搖頭,一句話也沒有,雖然臉色有些不好看,可是他終究是一句話沒有說。

看到皇帝的態度,下面的大臣也都低下了頭,不在說話。

看着面前氣呼呼的女人,葉翔的心裡一陣冷笑,雖然有做呂后的野心,可是沒有那份心機。如果泰昌帝能夠撐的久一點,這個女人或許真的能夠成爲一代專權的女人,可惜,她的夢想不可能實現了。

當年寵慣**的鄭貴妃,都沒有像這樣的事情,只是想自己的兒子推上皇位。這樣一個沒有兒子的女人,居然敢有這樣的打算。要知道明朝的制度,是除了清朝以外最完善的,除非是皇上允許,不然誰也不可能專權。

這也就是爲什麼,明朝只有宦官專權,卻沒有一個太監能對皇上不利。因爲他們的權力是皇帝給的,一旦皇帝想要收拾他們,無論是大奸大惡的劉瑾,又或者是九千歲魏忠賢,也只能等着被砍頭。

這個抱着不切實際幻想的女人,葉翔此時不禁有些憐憫他了,就算沒有自己,他的計劃也不可能成功。更何況現在自己來了,更不可能讓她的陰謀得逞,不然死去的就會是自己了。上天給了葉翔一次重新來過的機會,就一定不會放棄。

第263章 冬日裡的曙光第81章 出發第24章 序幕第133章 思考第452章 第一艘戰艦第34章 登基第387章 武舉殿試第230章 聯姻第304章 龍昌號的野心第80章 審問第601章 海匪第97章 抵京第393章 戰後第29章 山雨欲來第318章 十四的月亮第117章 抉擇第58章 密謀第316章 父子第328章 善後第508章 離心離德第195章 時機第122章 父子謀劃第252章 人的野心第604章 定論第118章 要當爹了第182章 勾心鬥角第249章 一起死吧第361章 兩萬對十萬第522章 太子第594章 方從哲的選擇第357章 等待第88章 君王不早朝第132章 威信第391章 渡赤水第104章 朝局第643章 勇猛精進第350章 一份奏摺第411章 任長樂第445章 食鹽第12章 苦逼集合體第511章 拜師第133章 思考第378章 入貴州第118章 要當爹了第251章 廣寧第595章 進皇宮第41章 參選第617章 黃昏中的客人第264章 夜的靜謐第512章 秘密欽差第404章 春風十里揚州路第23章 鬥法第297章 兵圍張家口第67章 孫承宗第339章 救災和平叛第274章 血戰三屯營第607章 調整佈局第80章 審問第91章 隆中對三第316章 父子第337章 欽差大臣第48章 周嘉謨第78章 博弈第456 曹文詔vs趙率教第484章 原來如此第485章 沒死透第564章 跟我們走一趟第355章 蔣幹盜書第65章 請辭第640章 二十連珠火銃第39章 聞風而動第132章 威信第237章 會盟第125章 命案第375章 考狀元第42章 內庫和人第408章 給陳芳芳贖身第192章 後顧之憂第553章 吳亮嗣的決斷第133章 思考第237章 會盟第575章 皇上來了第434章 萬事俱備第185章 聖心難測第128章 殺人第454章 氣勢第185章 聖心難測第177章 朝堂上的陰謀第430章 廠衛第91章 隆中對三第140章 大婚二第170章 無賴第243章 改變第566章 崔福第209章 內閣大學士第52章 預料之外的人第472章 終於到了第568章 箱子中的屍體第609章 開臺第173章 定計
第263章 冬日裡的曙光第81章 出發第24章 序幕第133章 思考第452章 第一艘戰艦第34章 登基第387章 武舉殿試第230章 聯姻第304章 龍昌號的野心第80章 審問第601章 海匪第97章 抵京第393章 戰後第29章 山雨欲來第318章 十四的月亮第117章 抉擇第58章 密謀第316章 父子第328章 善後第508章 離心離德第195章 時機第122章 父子謀劃第252章 人的野心第604章 定論第118章 要當爹了第182章 勾心鬥角第249章 一起死吧第361章 兩萬對十萬第522章 太子第594章 方從哲的選擇第357章 等待第88章 君王不早朝第132章 威信第391章 渡赤水第104章 朝局第643章 勇猛精進第350章 一份奏摺第411章 任長樂第445章 食鹽第12章 苦逼集合體第511章 拜師第133章 思考第378章 入貴州第118章 要當爹了第251章 廣寧第595章 進皇宮第41章 參選第617章 黃昏中的客人第264章 夜的靜謐第512章 秘密欽差第404章 春風十里揚州路第23章 鬥法第297章 兵圍張家口第67章 孫承宗第339章 救災和平叛第274章 血戰三屯營第607章 調整佈局第80章 審問第91章 隆中對三第316章 父子第337章 欽差大臣第48章 周嘉謨第78章 博弈第456 曹文詔vs趙率教第484章 原來如此第485章 沒死透第564章 跟我們走一趟第355章 蔣幹盜書第65章 請辭第640章 二十連珠火銃第39章 聞風而動第132章 威信第237章 會盟第125章 命案第375章 考狀元第42章 內庫和人第408章 給陳芳芳贖身第192章 後顧之憂第553章 吳亮嗣的決斷第133章 思考第237章 會盟第575章 皇上來了第434章 萬事俱備第185章 聖心難測第128章 殺人第454章 氣勢第185章 聖心難測第177章 朝堂上的陰謀第430章 廠衛第91章 隆中對三第140章 大婚二第170章 無賴第243章 改變第566章 崔福第209章 內閣大學士第52章 預料之外的人第472章 終於到了第568章 箱子中的屍體第609章 開臺第173章 定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