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閻應元

輕輕的嘆了口氣,天啓皇帝有些爲難的看着孫傳庭,眼中的神色頗爲複雜。楊嗣昌這個人後世對他的評價很差勁,他害死了盧象升和熊文燦。招撫陝西的張獻忠等人本來是他的計謀,張獻忠降而復叛,楊嗣昌就讓熊文燦頂了罪,將熊文燦斬首,傳首九邊。

在後來的戰役之中,因爲和盧象升不和,使得盧象升戰死沙場,含恨而亡。這樣的人天啓皇帝無論如何是不會啓用的,三大營以後會有大用,如此重要的位置,天啓皇帝怎麼可能放給他呢!

靜靜的想了想,天啓皇帝忽然想起了一個人,當年上大學的時候,第一看到這個人的事蹟,天啓皇帝感慨頗深,久久不能釋懷。在這個時候,天啓皇帝終於把他想起來了,這個人就是明末抗清第一人閻應元。

緩步的在大殿裡來回的走動,天啓皇帝慢慢的回憶自己的記憶,天啓皇帝記得很清楚,史書上是這樣寫的:閻應元,字麗亨,漢族,北直通州人,明末抗清名將。任江陰典史期間,率六萬義民,面對二十四萬清軍,孤城困守八十一天,使清軍連折三王十八將,死七萬五千人。城破之日,義民無一降者,倖存者僅老幼五十三口。閻應元被俘後堅決不向清廷貝勒下跪,被刺穿脛骨,“血涌沸而僕”,卻始終沒有彎下膝蓋,終英勇就義。

天啓皇帝到今天還記得,自己看到這段記載的時候,險些淚流滿面。一個江陰縣的典史,在大明朝的官員裡來說,根本就是不入流的官員。可以就是這樣一個人,不但有着崇高的民族氣節,更有着卓越的才能。時至今日,天啓皇帝還記得閻應元死前刻在江陰城頭上的那首詩:八十日帶發效忠,表太祖十七朝人物。十萬人同心死義,留大明三百里江山。

想到這裡。天啓皇帝不由想到了另一件事情,那就是八股取士。靠着八股文選出的官,全都投靠見建奴了,可是像閻應元這樣的人才,卻被埋沒掉了。

苦笑着搖了搖頭。天啓皇帝知道自己想的太遠了。想要改革八股文,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只能慢慢來。

見孫傳庭還一本正經的站在那裡,天啓皇帝緩緩的點了點頭。沉聲道:“愛卿的心意朕明白了,遼東的事情朕就交給愛卿了,愛卿回去等朕的聖旨吧!至於由誰來接替愛卿的位置,朕要在好好的想一想!沒什麼事情,愛卿先回去吧!”

“是。陛下,臣告退!”對着天啓皇帝施了一禮,孫傳庭躬着身子退了出去。

緩步的走回龍書案的後面,天啓皇帝揉了揉自己的額頭,坐在龍椅上靜靜的想事情。看着站在不遠處的陳洪,天啓皇帝沉聲道:“楊鶴那邊有什麼進展嗎?事情是否順利?”

“回陛下,事情挺順利,案子人證物證俱在,沒有什麼值得懷疑的。相信楊大人很快就該上摺子了。畢竟案子審完了,這罪怎麼定,還是要陛下說的啊!”恭敬的施了一禮,陳洪笑着道。

輕輕的嘆了口氣,天啓皇帝的面色絲毫不變。輕聲的說道:“有什麼好看的啊!不是有大明律嗎?難道大明律是擺設?就按大明上的刑法處置!”

聽着天啓皇帝淡然的話語,陳洪覺得自己的後輩直冒涼氣,雖然他不能將大明律背下來,可是還是知道很多東西的。對於大明律的嚴苛程度。陳洪非常的明白。原本以爲這次的案子牽扯到這麼多的人,天啓皇帝會法外開恩。如果真的按照大明律執行,那菜市口就有的忙了!

沉吟了以下,天啓皇帝笑着道:“對了,那些查抄的東西都應該來了吧?怎麼樣有沒有清點過?”

“回陛下,已經全部存入內庫了,扣除留在遼東的六百萬兩,白銀總共兩千六百萬兩。其他的古玩字畫還有珍寶,很難估算它們的價值,已經全都存到庫房裡面去了!”對着天啓皇帝施了一禮,陳洪恭敬的說道。

滿意的點了點頭,天啓皇帝笑着道:“好啊!暫時不必爲錢發愁了,不過這錢也不禁花,都不知道能不能花到年底。”

看了一眼陳洪,天啓皇帝沉聲問道:“方家的事情怎麼樣了?”

“迴避下,方家的麻煩已經擺平了,主要針對方家的商號被抄了兩家,其他的也都偃旗息鼓了。順天府那邊,內臣已經怕人去打過招呼了,沒什麼問題了。”獻媚的笑了笑,陳洪一臉恭敬的說道。

“你今天去一趟吧!與方家定一個契約,該送去的東西都送過去,把商號的事情定下來!你安排一些得力的人手,可以像駱思恭和魏朝要一些人。不過要把話說在前面,這些人是朕要的,以後無論是東廠還是錦衣衛都不允許接觸這些人。你把這些人的檔案全都拿過來,掌握在自己的手裡,這個商號不能爲他人做嫁衣!”輕輕的揉了揉自己的額頭,天啓皇帝有道:“對了,朕要找一個人,這個人叫閻應元,是北通州人氏。現在應該還沒做官,不過應該有舉人的功名,你讓人去查一查,找到之後把人給朕帶來!”

對着天啓皇帝施了一禮,陳洪恭敬的道:“是,陛下,內臣這就去辦!”

看着陳洪出去忙碌,天啓皇帝忽然覺得有些累,便輕輕的合上眼睛睡着了。

離開皇宮的陳洪直接到了東廠,把自己的來意一說,魏朝自然不能說什麼,天啓皇帝的話就是聖旨,他可是不敢違背。雖然很好奇天啓皇帝爲什麼要這些人,可是魏朝深知知道多了活不長。

在東廠交代完事情之後,陳洪直奔下一個目標錦衣衛衙門,把自己的來一個駱思恭一說。駱思恭自然也是拍着胸口答應,在得到天啓皇帝並不是想開西廠之後,駱思恭的心才放到肚子裡,至於天啓皇帝想做什麼,駱思恭纔不想知道呢!不過在聽說天啓皇帝在找人,駱思恭自然也是拍着胸脯保證。北通州距離京城纔多遠,駱思恭保證晚飯前就把人帶回來!

一切順利之後,陳洪便換了一套衣服。粘上鬍子,坐着小驕來到了方家的門口。

和上次不同,這次陳洪剛剛到方家的門口,方行就迎了出來,把陳洪接了進去。

來到客廳分賓主落座之後。陳洪喝了一口茶。笑着道:“方掌櫃,怎麼樣?方家沒有事情拉吧?”

“謝謝陳員外,順天府那邊已經有消息了,你們的東家真是太有能力了!”對着陳洪一抱拳。方行頗爲感激的說道。

“方掌櫃,我可要提醒你,不是你們東家,是我們東家。從今以後,以方家就是我們東家的人了。稱呼上要注意!”頗爲不滿的看了一眼方行,陳洪沉聲道。

微微一愣之後,方行猛地拍了自己一下,笑着道:“是方某的錯,是咱們的東家,咱們的東家!”

緩緩的點了點頭,輕輕的將茶杯放下,陳洪沉聲道:“方小姐,如果想見陳員外的話。就出來。我相信方掌櫃一定不會怪罪你,不過這樣偷聽可不是好習慣!”

微微一愣之後,方行的臉就是一沉,頗爲不悅的道:“菲兒!你給我出來!”

低着頭,一步一步的向前挪。手裡不斷的撕扯着手絹,方菲都不敢擡頭看自己的父親。來到大廳裡,對着陳洪輕輕一拂,嬌聲道:“菲兒見過陳員外!”

輕輕的揮了揮手。陳洪笑着道:“好了,真是個不錯的小姑娘。方掌櫃。人生在世能夠兒女雙全,子孫滿堂就是最幸福的事情。很多人想要卻沒有這個機會啊!希望你能在珍惜來之不易的一切。”

“陳員外說的是,方某一定會的!”狠狠的瞪了方菲一眼,接着方行便對陳洪不好意思的笑了笑。沉吟了一下,方行笑着問道:“陳員外,不知道這次到方某這裡來,有什麼吩咐!”

“方掌櫃,商鋪的事情已經準備好了,這裡有兩文書,其中一份是東家的,另外一份是你們方家的。東家已經在上面簽字了,現在需要的就是你們方家的簽字了!”在懷裡拿出兩張紙遞給方行,陳洪頗爲嚴肅的說道。

接過陳洪遞過來的紙,方行緩緩的展開,慢慢的看了起來。文書上的意思很明瞭,由方家和葉家聯合成立龍昌商號。文書上寫了雙方的權力和義務,當然大部分都是針對方家的。龍昌商號的資產全部屬於葉家,無論是錢糧土地商鋪,全部屬於葉家。方家是龍昌商號名義上的東家,每年可以得到龍昌商號利潤千分之一的收入。如果方家收入不足十萬兩,則有葉家爲其補足!

將文書看了一邊,方行也覺得沒什麼不妥的地方,便笑着點了點頭,沉聲道:“陳員外,沒有什麼問題了,我們是不是可以簽了?”

“東家的字已經簽好了,你只要簽上你的名字就可以了!文書一式兩份,東家和方家一人一份。”微笑着看着方行,陳洪笑着說道。

將方行簽好字的合約收起來,陳洪喝了一口茶,沉聲道:“以後你們不能再住在這裡了,身爲隆昌號的東家,住在這裡配不上你們的身份。而且以後會有很多事情,你們住在這裡也不安全,這是東家送給方家的,希望你們能夠好好的爲東家做事!”

ωωω☢тTk Λn☢CΟ

接過陳洪遞過來的紙張,方行再一次輕輕的展開了,接着便愣住了。來到父親的身邊,方菲的目光也落到了那張紙上,緊接着便捂住自己的嘴,生怕自己叫出聲來。

“這是西城的一走宅子,比你們這裡大很多,是原來禮部尚書的府邸,禮部尚書被抄家了。東家說了,這座宅子就先送給方家了,不過要再等幾天才能搬進去,這就是房契!”沒有理會兩個人的目光,陳洪淡然的笑了笑,語氣輕緩的說道。

滿臉不敢置信的看着陳洪,方行聲音顫抖的道:“陳員外,西城住的全是貴人,怎麼能有商人住在那裡呢?”

“那裡雖然住的全是貴人,可是很多貴人也在經商,只不過私底下而已。放心的去吧!東家的能力不是你能想象的,好好的爲東家做事,東家不會虧待了你們!”陳洪喝了一口茶,笑着說道。

此時的方行心裡已經不是激動和興奮了,反而是一種深深的恐懼,順天府尹那邊的事情擺平在預料之中。可是這張房契卻讓方行嚇了一跳,禮部尚書的宅子,那是常人不能想象的。最重要的是遼東的案子還審完,這位神秘的東家就能搞到房契,這能耐也太大了。

以前因爲被那些人聯手逼着,方行也是病苦亂投醫,此時方行心裡充滿了恐懼。和這樣的人合作,就彷彿實在刀尖上跳舞,稍有不慎方家恐怕就得被滅門。

看着額頭上冷汗直冒的方行,陳洪知道火候已經差不多了,便笑着道:“方掌櫃,東家權勢滔天,你放心吧!只要不做什麼對不起東家的事情,方傢什麼事情都不會有,而且肯定會平步青雲!經商的事情東家不方便出面,方家就是東家在外面的人,都是自己人。把心放在肚子裡,過幾天你們搬到新的宅院去,東家就會準備人手,到時候商號就會開張了!”

“請上覆東家,方家一定盡心盡力,按照規矩辦事!”對着陳洪一抱拳,方行沉聲說道。

“方掌櫃果然明事理,今天的事情在場的有三個人,東家希望這件事情保密。所以希望方家人能夠守口如瓶,以後龍昌商號的東家就是你們方家!”微微的眯着眼睛,陳洪一臉謹慎的看着兩個人,語氣頗爲嚴肅的說道。

對着陳洪再一次抱拳,方行一臉認真的說道:“方某對天發誓,一定保守這個秘密,陳員外放心,絕對不會走漏消息!”

滿意的點了點頭,陳洪笑着道:“這就定下來了,在等幾天,我到新的方府去和你們說接下來的事情,我告辭了!”

第141章 大婚三第123章 到了第80章 審問第452章 第一艘戰艦第26章 理想很豐滿第265章 喜峰口守將第207章 登聞鼓第212章 人選第179章 朝堂上的陰謀三第132章 威信第262章 嚇破膽了第38章 選後第17章 計劃第256章 收回廣寧第456 曹文詔vs趙率教第415章 打草驚蛇第159章 喝酒第324章 天亮了第243章 改變第527章 計劃第165章 幕後第449章 回京第466章 雷停雨歇第424章 去南京第259章 大明朝的利益第368章 心思第309章 戚金的眼淚第11章 心思第368章 心思第438章 吉祥巷第313章 桃花運第506章 意外之喜第163章 打贏了第184章 王承恩第196章 大清洗第320章 一樣的夜晚第30章 憤怒第495章 地道第409章 各自的盤算第249章 一起死吧第444章 抄家第527章 計劃第371章 廷議第19章 紅丸第215章 趙率教第412章 擬旨第481章 機不可失第351章 錯綜複雜第632章 冬日來了第164章 遼東大捷第319章 不一樣的十五第576章 南京南京第37章 準備第192章 後顧之憂第523章 銀子第446章 鹽政第633章 溫馨第98章 暗樁第140章 大婚二第212章 人選第289章 都到了第599章 南京早朝一百三十一章 納采二第239章 分兵第188章 審問第149章 謀劃第173章 定計第191章 騎兵第601章 海匪第96章 師徒第425章 秦淮河第235章 徐家集第517章 對決第532章 武研院第636章 開戰第184章 王承恩第361章 兩萬對十萬第260章 將在外第638章 兩裡的差距第101章 王化貞第471章 萬人神機營第503章 最後一根稻草第419章 京城第一大訟師第449章 回京第173章 定計第207章 登聞鼓第437章 百草園第332章 選將第484章 原來如此第494章 請辭第35章 新皇帝第219章 佔領第57章 開始了第566章 崔福第280章 草原鉅變第572章 監視第三白零一章 倪元璐第455章 太康伯府第20章 試探第453章 火炮
第141章 大婚三第123章 到了第80章 審問第452章 第一艘戰艦第26章 理想很豐滿第265章 喜峰口守將第207章 登聞鼓第212章 人選第179章 朝堂上的陰謀三第132章 威信第262章 嚇破膽了第38章 選後第17章 計劃第256章 收回廣寧第456 曹文詔vs趙率教第415章 打草驚蛇第159章 喝酒第324章 天亮了第243章 改變第527章 計劃第165章 幕後第449章 回京第466章 雷停雨歇第424章 去南京第259章 大明朝的利益第368章 心思第309章 戚金的眼淚第11章 心思第368章 心思第438章 吉祥巷第313章 桃花運第506章 意外之喜第163章 打贏了第184章 王承恩第196章 大清洗第320章 一樣的夜晚第30章 憤怒第495章 地道第409章 各自的盤算第249章 一起死吧第444章 抄家第527章 計劃第371章 廷議第19章 紅丸第215章 趙率教第412章 擬旨第481章 機不可失第351章 錯綜複雜第632章 冬日來了第164章 遼東大捷第319章 不一樣的十五第576章 南京南京第37章 準備第192章 後顧之憂第523章 銀子第446章 鹽政第633章 溫馨第98章 暗樁第140章 大婚二第212章 人選第289章 都到了第599章 南京早朝一百三十一章 納采二第239章 分兵第188章 審問第149章 謀劃第173章 定計第191章 騎兵第601章 海匪第96章 師徒第425章 秦淮河第235章 徐家集第517章 對決第532章 武研院第636章 開戰第184章 王承恩第361章 兩萬對十萬第260章 將在外第638章 兩裡的差距第101章 王化貞第471章 萬人神機營第503章 最後一根稻草第419章 京城第一大訟師第449章 回京第173章 定計第207章 登聞鼓第437章 百草園第332章 選將第484章 原來如此第494章 請辭第35章 新皇帝第219章 佔領第57章 開始了第566章 崔福第280章 草原鉅變第572章 監視第三白零一章 倪元璐第455章 太康伯府第20章 試探第453章 火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