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太后的聲音沙啞,眼神迷離。“哀家現在每說的一句話,皇上都要聽好,也必須照辦。”
“哀家已命人準備好糧食,天一亮就出發,由嚴明楚率一萬精兵押送,派太僕隨從。樸城失守,我軍傷亡慘重,庸嶸灣未必能守得住,哀家決定修書一封,向大韓國求和,願送公主前去和親。”
“母后!”懿軒對太后的決定大爲震驚。
太后的手臂微微一揚,示意聽她把話說完。
“哀家希望皇上親自護送公主前去和親,護公主周全,也無需與大軍匯合,此消息不可泄露半句。如果大韓無意談和,對上善勢必攻之,只要上善的皇上尚在,大韓就無法一統兩國。”不得不說,太后瞻前顧後,事事都安排的天衣無縫。
“大韓其勢兇猛,我軍也未必不能贏,只是他們巧奪時機,一鼓作氣奪下兩城。庸嶸灣有端王爺指揮作戰,哀家是放心的,可又偏偏叫哀家不放心的也是此人,所以…”
太后的一言一語,句句融到懿軒心坎裡,太后是如此的顧全大局啊。
“所以,第一,皇上,守護玉璽的重任就交給你了,定要護好我上善國的玉璽。得玉璽者,受命於天。”國家與權力之間,太后還是做出了讓步。這一夜間,她的頭髮似乎都白了一縷。
“第二,哀家會調動鎮南邊境十萬大軍,由凱幕斯將軍親自統領,暗地跟隨皇上,卻不可打草驚蛇,見機行事,聽於皇命。”
皇上的心一揪一揪的,南邊早年是端王爺打下的太平,南邊兩國友好多年,卻也有十萬大軍駐守,如今太后調動了十萬離境護聽他差遣。
連嚴明楚也深被太后感動,看似太后表面的無限尊貴中隱藏着多少的無奈和淒涼啊。
“第三。”太后的話還沒有說完,綠貞姑姑就抱着個哭鬧不已的孩子進了殿。
“母后,您這是?”懿軒一回頭就看見了哭的上氣不接下氣的孩子,那正是端王爺家的小王子,曼香的孩子。
“哀家想皇孫了,讓綠貞接王子進宮陪哀家幾天。”太后淡淡地看了眼綠貞懷裡的孩子,這都是宿命,怪不得人。
“母后,孩子還小,離了生母怎麼行?”見那孩子哭的那般撕心裂肺,他不禁有些埋怨。
“皇上,您還不明白太后的苦心麼?”嚴明楚見狀,站了出來替太后解圍,不得不說,太后真的是一位優秀的政治家,陰謀家。
原來在戰事上,太后懷疑端王爺不忠,很有可能勾結了大韓國,直搗皇宮逼皇上退位讓賢。所以這才做出一二三的安排,王子還小,卻是唯一一個能讓端王爺有所顧忌的因素了,如果他真要造反,或許會考慮到自己兒子的性命,不會輕舉妄動。
孩子的哭啼聲,叫他心猿意馬,於心不忍。
“皇上放心,哀家會好好照顧皇孫的,等你們安全歸來,皇孫也會毫髮無傷地送回去。”孩子的哭聲吵得太后的腦袋一驚一驚地疼,她交代綠貞把孩子帶下去,好生照看。
懿軒的目光一直送她們離開,太后心思縝密,安排的合情合理,只是他想到那是曼香的孩子,心就一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