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心胸豁達好做事

寬容豁達,可使你化艱險爲通坦,化干戈爲玉帛,這是做事成功的奧秘。

寬容豁達是一種超脫,是自我精神的解放。人要是整天被名利纏得牢牢的,得得失失算得精精的,那還何談寬容豁達,寬容豁達就要有點豪氣,乍暖還寒尋常事,淡妝濃抹總相宜。凡事到了淡,就到了最高境界,天高雲淡,一片光明。人肯定要有追求,追求是一回事,結果是一回事。你就記住一句話:事物的發展發生都必須符合時空的條件,如果條件不符合那

你就得認了。人活得累,是心累,常嘮叨這幾句話就會輕鬆得多,“功名利祿四道牆,人人都在牆中藏;若是你能看得了,一生快活不閒長”。與其悲悲慼慼,鬱鬱寡歡般的過一輩子。不如痛痛快快、瀟瀟灑灑的活一生,難道這不好嗎?

寬容豁達代表的是一種自信人要是沒有精神支撐,剩下的就只是一具皮囊。人的這個精神就是自信,自信就是力量,自信給人智勇,自信可以使人消除煩惱,自信可以使人擺脫困境,有了自信,就充滿了光明。寬容豁達的人,必是一個敢做也敢爲的真正男子漢,而決不是那種佝僂着腰桿,委曲求全的“君子”。寬容豁達不是盲目的自我表露,他是一種修養,一種理念,是一種至高的精神境界,說到底是對待人世的一種態度。沈從文也好,馬寅初也好,一些偉人的跌宕起伏也好,對於人生的種種不平、不幸,都以其博大胸襟和知識學問所涵蓋,以及由善良忠直道義所孕育的不屈不撓的生命力所戰勝!如此的生命,還會有什麼樣的火焰山過不去呢?

寬容豁達是一種博大的胸懷、超然灑脫的態度,也是人類個性最高的境界之一,也是一種“德”。一般說來,豁達開朗的人比較寬容,能夠對別人不同的看法、思想、言論、行爲以至他們的宗教信仰、種族觀念等都給予理解和尊重。不輕易把自己認爲“正確”或錯誤的東西強加於別人。他們也有不同意別人的觀點或做法的時候,但他們會尊重別人的選擇,給予別人自由思考和生存的權利,他們會以德服人。有時候,往往是豁達產生寬容,寬容導致自由。記得胡適先生說過,如果大家希望享有自由的話,每個人均應採取兩種態度:在道德方面,大家都應有謙虛的美德,每人都必須持有自己的看法,不一定是對的態度;在心理方面,每人都應有開闊的胸襟與兼容幷蓄的雅量來寬容與自己不同甚至相反的意見。換句話說,採取了這兩種態度以後,你會容忍我的意見,我也會容忍你的意見,這樣大家便都享有自由了。這不僅是自由,更是開闊了我們的生存空間。

豁達是一種寬容。恢宏大度,胸無芥蒂,大肚能容,容納百川。飛短流長怎麼樣,黑雲壓城又怎麼樣,心中自有一束不滅的陽光。以風清月明的態度,從從容容地對待一切,待到廓清雲霧,必定是柳暗花明的全新世界。相信天空是寬廣的,走過去前面便是一個藍天。豁達的人,心大,心寬。悲愁的,痛苦的都在嘻笑怒罵、大喊大叫中撕個粉碎。你說,世界上的事都公平?不公平的有的是,你能讓它都公平嗎?我們要按生活本來的面目看生活,而不是按照自己的意願看生活。風和日麗,你要欣賞,光怪陸離,你也要品嚐,這纔是自然你就不會有太多牢騷,太多的不平。不過,“月有陰晴圓缺”對誰都一樣,“十年河東十年河西。”一切隨着時間的推移都在變。你要曉得,陰陽對峙此消彼長,升降出入,這就是生機,用這大宇宙,比你這個小宇宙,你能超越得了?只有用這種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去對待這一切,你的心胸也就隨之寬廣起來,你也就會變得豁達起來。

當然,寬容並非等於無限度地容忍別人,開朗並不等於對構成危害的犯罪行爲加以接受或姑息。但對於個人而言,寬容往往會有更好的人際關係,自己在心理上也會減少仇恨和不健康情感;對於一個羣體而言,寬容開朗,無疑是創造一種和諧氣氛的調節劑。因此,寬容是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的一寶,以德服人是你有凝聚力的重要武器只有用“德”去治人,治你的事業之天下,你纔會信心百倍地走向成功,同時也是一個人完善個性的體現。

寬容能夠讓人品德高尚,青年人應該擁有這一品德,從現在開始,讓寬容、豁達主宰你的品行,開創你的美好人生。

成功者善讓——即遇事不與人爭高論低,而是通過退讓的辦法,去專注地做自己的事情。很多人之所以不能成大事!其中要害之一就是無爲地好爭而不好讓。君子坦蕩蕩,這是千百年來留傳下來的一種品德。做人要胸襟寬廣,要有寬容平和之心,這不僅是一種魅力,更是事業有成之中的必備習慣。

青年人要培養主動讓道的精神從而爲將來成大事奠定良好的基礎。寬容是人格魅力中的要點。一個以敵視的眼光看人,對周圍的人戒備森嚴,心胸窄小,處處提防的人,就不可能有真正的夥伴和朋友,只會陷入孤獨和無助中;而一個寬宏大量,與人爲善,寬容待人,能主動爲他人着想,肯關心和幫助別人的人,則討人喜歡,被人接納,受人尊重,具有魅力,因而能更多地體驗成功的喜悅。

“道”是一種寬容,即是在人際交往中有較強的相容度。相容就是寬厚、容忍,心胸寬廣,忍耐性強。人們常說這樣一句話:“大海是廣闊的,比大海更寬廣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廣闊的是人的胸懷。”也有人把忍耐性比做彈簧,具有能屈能伸的韌性。有人說過這樣一句話:“誰若想在困厄時得到援助,就應在平時待人以寬。”就是說,相容接納、團結更多的人,在平常的時候共奮鬥,在困難的時候共患難,進而增加成功的力量,創造更多成功的機會。反之,相容度低,則會使人疏遠,減少合作力量!人爲地增加阻力。

古人云:“地之穢者多生物,水之清者常無魚。故君子當存含垢納污之量。”人不能太清高了,因爲世界本來就很複雜,什麼樣的人物都有,什麼樣的思想都有,如果你事事與人斤斤計較,只會自己堵住自己的路。一個人必須具有容納污穢與恥辱的能力,再加上包容一切善惡賢愚的態度,纔能有成功的人際關係。因此,古往今來成大事的人,無不具有寬容的品質。如果我們能愛心永存,真誠待人,寬以待人,就能儘可能地贏得別人的好感、依賴和尊敬,就能較好地與周圍的人和睦相處,就能在人生旅途中順利地前行。

在旅途中,能夠主動讓道,寬容一,那麼將會省去很多的麻煩,也能減少我們的煩惱,寬容忍讓的習慣與作風,不僅給你增加了魅力,也給你帶來意想不到盼收穫。如此好品性,青年人爲什麼不養成它呢?

第20章 培養決策力第4章 爲自己塑造良好形象第27章 寵辱不驚好做人第33章 君子有所爲有所不爲第1章 學會微笑第27章 寵辱不驚好做人第37章 善於與人合作第11章 逆境中的本色第33章 君子有所爲有所不爲第18章 經常檢點自己第31章 善於挖掘自我第13章 正直做人坦蕩做事第26章 挑戰無極限第17章 一定要終生學習第17章 一定要終生學習第17章 一定要終生學習第26章 挑戰無極限第11章 逆境中的本色第12章 信譽是做事的第一要訣第1章 學會微笑第9章 克服消極心態第2章 記住別人的名字第13章 正直做人坦蕩做事第3章 真誠的讚美別人第11章 逆境中的本色第31章 善於挖掘自我第29章 你有一技之長嗎第27章 寵辱不驚好做人第3章 真誠的讚美別人第14章 屈伸自如第2章 記住別人的名字第17章 一定要終生學習第16章 多問幾個爲什麼第27章 寵辱不驚好做人第25章 天生我才必有用第6章 凡事以和爲貴第16章 多問幾個爲什麼第15章 不貪婪第12章 信譽是做事的第一要訣第4章 爲自己塑造良好形象第8章 學會制怒第13章 正直做人坦蕩做事第6章 凡事以和爲貴第21章 善待時間第4章 爲自己塑造良好形象第37章 善於與人合作第36章 不被偶然現象所迷惑第7章 保持樂觀情緒第3章 真誠的讚美別人第33章 君子有所爲有所不爲第2章 記住別人的名字第4章 爲自己塑造良好形象第20章 培養決策力第12章 信譽是做事的第一要訣第32章 不能與不爲第16章 多問幾個爲什麼第6章 凡事以和爲貴第21章 善待時間第6章 凡事以和爲貴第17章 一定要終生學習第28章 心胸豁達好做事第8章 學會制怒第14章 屈伸自如第24章 絕不輕言放棄第17章 一定要終生學習第1章 學會微笑第27章 寵辱不驚好做人第13章 正直做人坦蕩做事第15章 不貪婪第30章 看清自己的長處第2章 記住別人的名字第12章 信譽是做事的第一要訣第6章 凡事以和爲貴第14章 屈伸自如第9章 克服消極心態第15章 不貪婪第14章 屈伸自如第29章 你有一技之長嗎第33章 君子有所爲有所不爲第19章 現在就做與明日再做第14章 屈伸自如第19章 現在就做與明日再做第11章 逆境中的本色第35章 先從小事做起第19章 現在就做與明日再做第33章 君子有所爲有所不爲第9章 克服消極心態第20章 培養決策力第37章 善於與人合作第36章 不被偶然現象所迷惑第36章 不被偶然現象所迷惑第16章 多問幾個爲什麼第6章 凡事以和爲貴第25章 天生我才必有用第35章 先從小事做起第33章 君子有所爲有所不爲第18章 經常檢點自己第9章 克服消極心態
第20章 培養決策力第4章 爲自己塑造良好形象第27章 寵辱不驚好做人第33章 君子有所爲有所不爲第1章 學會微笑第27章 寵辱不驚好做人第37章 善於與人合作第11章 逆境中的本色第33章 君子有所爲有所不爲第18章 經常檢點自己第31章 善於挖掘自我第13章 正直做人坦蕩做事第26章 挑戰無極限第17章 一定要終生學習第17章 一定要終生學習第17章 一定要終生學習第26章 挑戰無極限第11章 逆境中的本色第12章 信譽是做事的第一要訣第1章 學會微笑第9章 克服消極心態第2章 記住別人的名字第13章 正直做人坦蕩做事第3章 真誠的讚美別人第11章 逆境中的本色第31章 善於挖掘自我第29章 你有一技之長嗎第27章 寵辱不驚好做人第3章 真誠的讚美別人第14章 屈伸自如第2章 記住別人的名字第17章 一定要終生學習第16章 多問幾個爲什麼第27章 寵辱不驚好做人第25章 天生我才必有用第6章 凡事以和爲貴第16章 多問幾個爲什麼第15章 不貪婪第12章 信譽是做事的第一要訣第4章 爲自己塑造良好形象第8章 學會制怒第13章 正直做人坦蕩做事第6章 凡事以和爲貴第21章 善待時間第4章 爲自己塑造良好形象第37章 善於與人合作第36章 不被偶然現象所迷惑第7章 保持樂觀情緒第3章 真誠的讚美別人第33章 君子有所爲有所不爲第2章 記住別人的名字第4章 爲自己塑造良好形象第20章 培養決策力第12章 信譽是做事的第一要訣第32章 不能與不爲第16章 多問幾個爲什麼第6章 凡事以和爲貴第21章 善待時間第6章 凡事以和爲貴第17章 一定要終生學習第28章 心胸豁達好做事第8章 學會制怒第14章 屈伸自如第24章 絕不輕言放棄第17章 一定要終生學習第1章 學會微笑第27章 寵辱不驚好做人第13章 正直做人坦蕩做事第15章 不貪婪第30章 看清自己的長處第2章 記住別人的名字第12章 信譽是做事的第一要訣第6章 凡事以和爲貴第14章 屈伸自如第9章 克服消極心態第15章 不貪婪第14章 屈伸自如第29章 你有一技之長嗎第33章 君子有所爲有所不爲第19章 現在就做與明日再做第14章 屈伸自如第19章 現在就做與明日再做第11章 逆境中的本色第35章 先從小事做起第19章 現在就做與明日再做第33章 君子有所爲有所不爲第9章 克服消極心態第20章 培養決策力第37章 善於與人合作第36章 不被偶然現象所迷惑第36章 不被偶然現象所迷惑第16章 多問幾個爲什麼第6章 凡事以和爲貴第25章 天生我才必有用第35章 先從小事做起第33章 君子有所爲有所不爲第18章 經常檢點自己第9章 克服消極心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