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你有一技之長嗎

中學時學過一篇小短文《賣油翁》,自居易在寫賣油翁時,沒有寫下名和姓,可就是這位賣油的老頭卻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在給人賣油時,把油葫蘆放在地上,再用銅錢蓋在葫蘆口上,然後用油勺打油,油“自錢孔入”而“錢不溼”。賣完油後,老頭拍拍手說:“吾亦無他,惟手熟耳。”

還有一個故事,就是庖丁解牛的故事:先看庖丁,他爲梁惠王宰殺一頭牛。他那把刀似有神助,刷刷刷幾下,一頭渾然一體的龐然大物,便肉是肉、骨是骨、皮是皮的解剖得清清爽爽。他解牛時,手觸、肩依、腳踏、進刀,就像是和着音樂的節拍在表演。更奇的是,庖丁的刀已用了十九年,所宰的牛已經幾千頭,而那刀刃仍像剛在磨石上磨過一樣鋒利。此時你看他提刀而立,悠悠自得,又仔細地把刀擦淨,收好。那神氣比優雅的西班牙鬥牛士有過之而無不及。

賣油翁和庖丁解牛的故事都是虛話,但雖是虛話不能說是瞎編,是有一定背景和要說明一個問題的。現實生活中,有沒有技藝如此熟練之人呢?五六十年代北京百貨大樓的售貨員張秉貴應該比賣油翁和庖丁有過之而無不及吧?他那手“一抓準”的絕活,恐怕不是虛傳吧。這就是熟能生巧,更是成功的手段,如果你掌握了一門絕活,那麼在社會中立足肯定不成問題,如果武功獨步天下,會被推爲武林盟主,如果字寫得好會被奉爲大師……,當然我們不是要求人去練武、習字、畫畫等等,而是說你在本職工作中會非常熟練嗎?

明人吳從先曾說:“是技皆可成名,天下唯無技之人最苦,片技即足自立,天下惟多技之人最勞。”這段話的意思是說:凡是掌握了一門技藝,無論是做什麼樣,都可以成名。只是有一技之長,就可以自立。的確如此,過去老人總對年輕人說:“縱有家產萬貫,不如薄技在身。”這是最平凡最實在的真理。一個殘疾青年,學會了電腦打字,便辦起了小小打字社,交活兒及時,打得質量又高,連一些著名作家也慕名而來讓他打文稿。幾個下崗大嫂,都是做飯行家,一覈計,總不能老靠一點兒救濟金度日,於是辦起了“嫂子餃子館”。賣的餃子薄皮大餡,服務熱情,很快就興隆起來。和他們相比,無技之人的確是最苦。別說揚名,自立都很困難。現在的社會競爭激烈,沒有真本領,很難在世上立足。

有些人瞧不起技藝,總想成就一番大事業。想成就一番大事業固然是好事,比如當總經理、從政做官、做科學家、做理論家等等。但一是要真有那份才能,也要有機遇;二是想成就一番大事業,也常常離不開靠技藝做小事打基礎。這個基礎,包括鍛鍊你的實踐能力,包括鍛鍊你的意志,包括對基層實際的體察。有的一技在身,也能助你成就一番大事。

世界著名的雅虎公司是年輕的楊致遠開創的大事業。這個大事業卻是從一種技藝開始的。楊致遠在斯坦福大學時,是網絡發燒友,他玩網絡的技藝非常高,屬於“大俠(大嚇)”一類的網上高手。當時因特網已經有相當多的網址,但沒有任何分類,也沒有任何系統引導人們迅速、簡便地查找他們所需要的網址。楊致遠和朋友沉浸在萬維網中,收集各種資料,將全球網址分爲藝術、教育、衛生、新聞、娛樂、科學等14類,並將他們自己編寫的對網絡資料分類的軟件戲稱爲雅虎(YAHooi)沒有想到的是,就是這個隨口叫出的YAHOO!得到了許許多多人的青睞,成千上萬的網友開始使用YA-Hooi在網上衝浪。

1995年,由水杉基金會投資100萬美元,雅虎公司正式成立。1996年,雅虎在紐約華爾街證券市場上市。

試想,如果楊致遠沒有網上衝浪的真功夫,不是把網絡玩得溜溜轉,他就算是學富五車,拿到了洋文憑,戴上了博士帽,也未見得能辦起今日的大公司,成爲風雲人物。

不要小瞧技藝。理髮店門上的對聯寫着:“雖說毫末技藝,卻是頂上功夫。”這“頂上”既指頭頂,又指高超。

理髮、給死者整容、修表、烹飪、園藝、茶道……只要技藝精深,在當今世界,同樣大有可爲,同樣事業輝煌。聶衛平是圍棋大師,楊小燕是橋牌皇后,侯寶林是相聲泰斗,梅蘭芳是京劇巨擘,喬丹是籃球巨星,皮爾·卡丹是時裝大師……

許多原被人認爲“雕蟲小技”的技藝,今天卻有了巨大的商業和社會價值,有的甚至變成一種產業。這種情況應當爲有爲青年注意,在其中尋找成功的機遇。譬如用稻草粘畫,本是民間的一種技藝,有頭腦的人卻在其中發現了巨大商機。他開辦藝術工廠,把草畫與先進的計算機技術結合,在圖案上突破花鳥魚蟲的傳統模式,開發西洋人物、風景等題材,取油畫效果,結果打開了國際市場。

人生在世,能有一技在身,就起碼有了安身吃飯的本錢。如果技藝精湛,就會更有作爲。能多掌握幾手更好。雖說是多技者多勞,但多勞多得,也不是什麼壞事。老話講:藝多不壓身。吹拉彈唱都會,就會在人生的舞臺上表演得更出色。就怕“樣樣通,樣樣鬆”,十八般武藝沒一樣能精。

那麼,怎樣才能掌握技藝並精通呢?

當然,虛心求教是第一步。但-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還要靠自己多練多實踐。技藝多是熟能生巧的東西,不勤練、苦練是不行的。藝人講:拳不離手,曲不離口。夏練三伏,冬練三九。這是必經之路。但有時下了不少苦功,技藝卻無長進。這又是爲什麼?這是因爲很多看似簡單的技藝,卻有許多訣竅。

第14章 屈伸自如第22章 改掉壞習慣第23章 笑對天下事第11章 逆境中的本色第6章 凡事以和爲貴第17章 一定要終生學習第16章 多問幾個爲什麼第10章 妒忌之心要不得第16章 多問幾個爲什麼第33章 君子有所爲有所不爲第9章 克服消極心態第14章 屈伸自如第24章 絕不輕言放棄第6章 凡事以和爲貴第36章 不被偶然現象所迷惑第12章 信譽是做事的第一要訣第25章 天生我才必有用第21章 善待時間第34章 從容面對自己的選擇第24章 絕不輕言放棄第15章 不貪婪第19章 現在就做與明日再做第26章 挑戰無極限第25章 天生我才必有用第34章 從容面對自己的選擇第22章 改掉壞習慣第34章 從容面對自己的選擇第15章 不貪婪第32章 不能與不爲第36章 不被偶然現象所迷惑第10章 妒忌之心要不得第28章 心胸豁達好做事第29章 你有一技之長嗎第18章 經常檢點自己第6章 凡事以和爲貴第28章 心胸豁達好做事第30章 看清自己的長處第31章 善於挖掘自我第26章 挑戰無極限第18章 經常檢點自己第3章 真誠的讚美別人第13章 正直做人坦蕩做事第14章 屈伸自如第15章 不貪婪第10章 妒忌之心要不得第31章 善於挖掘自我第2章 記住別人的名字第6章 凡事以和爲貴第3章 真誠的讚美別人第10章 妒忌之心要不得第10章 妒忌之心要不得第25章 天生我才必有用第5章 不輕易責備別人第5章 不輕易責備別人第14章 屈伸自如第37章 善於與人合作第32章 不能與不爲第31章 善於挖掘自我第15章 不貪婪第33章 君子有所爲有所不爲第9章 克服消極心態第35章 先從小事做起第5章 不輕易責備別人第16章 多問幾個爲什麼第26章 挑戰無極限第17章 一定要終生學習第20章 培養決策力第18章 經常檢點自己第2章 記住別人的名字第23章 笑對天下事第31章 善於挖掘自我第35章 先從小事做起第28章 心胸豁達好做事第29章 你有一技之長嗎第17章 一定要終生學習第2章 記住別人的名字第14章 屈伸自如第20章 培養決策力第32章 不能與不爲第5章 不輕易責備別人第36章 不被偶然現象所迷惑第33章 君子有所爲有所不爲第17章 一定要終生學習第12章 信譽是做事的第一要訣第13章 正直做人坦蕩做事第36章 不被偶然現象所迷惑第2章 記住別人的名字第18章 經常檢點自己第32章 不能與不爲第5章 不輕易責備別人第20章 培養決策力第17章 一定要終生學習第18章 經常檢點自己第24章 絕不輕言放棄第33章 君子有所爲有所不爲第31章 善於挖掘自我第18章 經常檢點自己第2章 記住別人的名字
第14章 屈伸自如第22章 改掉壞習慣第23章 笑對天下事第11章 逆境中的本色第6章 凡事以和爲貴第17章 一定要終生學習第16章 多問幾個爲什麼第10章 妒忌之心要不得第16章 多問幾個爲什麼第33章 君子有所爲有所不爲第9章 克服消極心態第14章 屈伸自如第24章 絕不輕言放棄第6章 凡事以和爲貴第36章 不被偶然現象所迷惑第12章 信譽是做事的第一要訣第25章 天生我才必有用第21章 善待時間第34章 從容面對自己的選擇第24章 絕不輕言放棄第15章 不貪婪第19章 現在就做與明日再做第26章 挑戰無極限第25章 天生我才必有用第34章 從容面對自己的選擇第22章 改掉壞習慣第34章 從容面對自己的選擇第15章 不貪婪第32章 不能與不爲第36章 不被偶然現象所迷惑第10章 妒忌之心要不得第28章 心胸豁達好做事第29章 你有一技之長嗎第18章 經常檢點自己第6章 凡事以和爲貴第28章 心胸豁達好做事第30章 看清自己的長處第31章 善於挖掘自我第26章 挑戰無極限第18章 經常檢點自己第3章 真誠的讚美別人第13章 正直做人坦蕩做事第14章 屈伸自如第15章 不貪婪第10章 妒忌之心要不得第31章 善於挖掘自我第2章 記住別人的名字第6章 凡事以和爲貴第3章 真誠的讚美別人第10章 妒忌之心要不得第10章 妒忌之心要不得第25章 天生我才必有用第5章 不輕易責備別人第5章 不輕易責備別人第14章 屈伸自如第37章 善於與人合作第32章 不能與不爲第31章 善於挖掘自我第15章 不貪婪第33章 君子有所爲有所不爲第9章 克服消極心態第35章 先從小事做起第5章 不輕易責備別人第16章 多問幾個爲什麼第26章 挑戰無極限第17章 一定要終生學習第20章 培養決策力第18章 經常檢點自己第2章 記住別人的名字第23章 笑對天下事第31章 善於挖掘自我第35章 先從小事做起第28章 心胸豁達好做事第29章 你有一技之長嗎第17章 一定要終生學習第2章 記住別人的名字第14章 屈伸自如第20章 培養決策力第32章 不能與不爲第5章 不輕易責備別人第36章 不被偶然現象所迷惑第33章 君子有所爲有所不爲第17章 一定要終生學習第12章 信譽是做事的第一要訣第13章 正直做人坦蕩做事第36章 不被偶然現象所迷惑第2章 記住別人的名字第18章 經常檢點自己第32章 不能與不爲第5章 不輕易責備別人第20章 培養決策力第17章 一定要終生學習第18章 經常檢點自己第24章 絕不輕言放棄第33章 君子有所爲有所不爲第31章 善於挖掘自我第18章 經常檢點自己第2章 記住別人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