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現在就做與明日再做

清朝人文嘉曾寫過《今日歌》,雖然辭采一般,但意義非常。

《今日歌》唱道:“今日復今日,今日何其少!今日又不爲,此事何時了?人生百年幾今日,今日不爲真可惜!若言姑待明朝至,明朝又有明朝事。爲君聊賦《今日詩》,努力請從今日始。”

在世界歷史中,在沒有別的日子比今日更偉大。“今日”是各時代文化的綜合。“今日”是一個寶庫。在這寶庫中,蘊藏着過去各時代的精華。各個發明家、發現家、思想家,都曾將他們努力的成果,奉獻給“今日”。

今日的物理、化學、電器、光學等等科學的發明與應用,已把人類從過去簡陋的物質環境中挽救出來。今日的文明,已把人類從過去的不安與束縛的環境中解放出來。今日一個平常人可以享受的安樂,簡直可以超過一世紀以前的帝王。

有些人往往有“生不逢時“的感嘆。以爲過去的時代都是黃金時代,只有現在的時代是不好的,這真是大錯誤。凡是構成“現在”世界的一份子的,必須真正地生活於“現在”的世界中。我們必須去接觸、參加現在生活的洪流,必須縱身投入現在的文化巨浪。我們不應該生活於“昨日”或“明日”的世界中,把許多精力耗費在追懷過去與幻想未來之中。

一個人能夠生活於“現實”之中,而又能充分去剩用”現實”,他要比那些只會瞻前顧後的人,有用得多,他的生活也會更能成功、完美的多。

時當正月,你千萬不要幻想於二月中,喪失了正月中可能得到的一切。不要因爲你對於下一月,下一年,有所計劃,有所憧憬,遂虛度、糟蹋了這一月,這一年。不要因爲目光注視着天上的星光面看不見你周圍的美景,踩壞你腳下玫瑰花朵。

你應當下定決心,去努力改善你現在所住的茅屋,使它成爲世界上快樂、甜蜜的處所。至於你幻夢中的亭臺樓閣,高樓大廈,在沒有實現之前,還是請你遷就些,把你的心神仍舊貫注在你現有的茅屋中。這並不是叫你不爲明天打算,不對未來憧憬。這只是說,我們不應當過度地集中我們的目光於“明天”,不應當過度地沉迷於我們“將來”的夢中,反而將當前的“今日”喪失,喪失它的一切歡愉與機會。

人們常有一種心理,想脫離他現有不快的地位與職務,在渺茫的未來中,尋得快樂與幸福。其實這是錯誤的見解,試問有誰可以擔保,一脫離了現有的地位,就可得到幸福呢?有誰可以擔保,今日不笑的人,明日一定會笑呢?假使我們有創造與享樂的本能,而不能使用,怎知這種本能,不在日後失去作用?

我們應該緊緊抓住“今日”!

享譽世界的我國書畫家齊白石先生,90多歲後仍然每天堅持作畫,“不叫一日閒過”。有一次,齊白石過生日,他是一代宗師,學生、朋友非常多,許多人都來祝壽,從早到晚客人不斷,先生未能作畫。第二天,一大早先生就起來了,顧不上吃飯,走進畫室,一張又一張地畫起來,連畫5張,完成了自己規定的今天的“作業”。在家人反覆催促下,吃過飯他又繼續畫起來,家人說“您已經畫了5張,怎麼又畫上了?”

“昨天生日,客人多,沒作畫,今天多畫幾張,以補昨天的“閃過”呀。”說完又認真地畫起來。齊白石老先生就是這樣抓緊每一個“今天”,正因爲這樣,纔有他充實而光輝的一生。

1871年春天,一個年輕人拿起了一本書,看到對他前途有莫大影響的一句話。他是蒙特瑞綜合醫院的醫科學生,生活中充滿了憂慮,擔心怎樣通過期末考試,擔心該做些什麼事情,該到哪兒去,怎麼才能開業,怎麼才能過活。

這位年輕的醫科學生,在1871年所看到的那句話,使他成爲他那一代最有名的醫學家,他創建了全世界知名的約翰霍普金斯醫學院,成爲牛津大學醫學院的欽定講座教授——這是在英帝國學醫的人所能得到的最高榮譽——他還被英國皇帝冊封爲爵士。他死後,需要兩大卷書上厚達1466頁的篇幅,才能記述他的一生。

他的名字叫做威廉·奧斯勒爵士。下面,就是他在1871年春天時所看到的那一句話——這由湯瑪·卡萊裡所寫的一句話,幫他過了無憂無慮的一生:“最重要的就是不要去看遠方模糊的,而要做手邊清楚的事。”

42年之後,在一個溫和的春夜鬱金香開滿校園的時候,威廉·奧斯勒爵士對耶魯大學的學生髮表了演講。

他對那些耶魯大學的學生們說,像他這樣一個曾經在4所大學當過教授,寫過一本很受歡迎的書的人,似乎應該有“特殊的頭腦”,但其實不然。他說他的一些好朋友都知道,他的腦筋其實是“最普通不過了”,那他成功的秘訣是什麼?

這完全是因爲他活在所謂“一個完全獨立的今天”裡。

在奧斯勒爵士到耶魯大學去演講的幾個月前,他乘着一艘很大的海輪橫渡大西洋,看見船長站在舵室裡,摁下一個按鈕發出一陣機械運轉的聲音,船的幾個部分就立刻彼此隔絕開來—隔成幾個完全防水的隔艙。

“你們每一個人。”奧斯勒爵士對那些耶魯的學生說,“都要比那條大海輪精美得多,所要走的航程也更遠得多,我要你們也要學着怎樣控制一切,而活在一個“完全獨立的今天”

裡面,用鐵門把過去隔斷——隔斷那些死去的昨天;摁下另一個按鈕,用鐵門把未來也隔斷——隔斷那些尚未實現的明天。然後你就保險了——你有的是今天……切斷過去,讓已死的過去埋葬掉;切斷那些會把傻子引上死亡之路的昨天……明白的重擔,加上昨日的重提,就會成爲今日最大的障礙!要把未來像過去一樣緊緊地關在門外……未來就在於今天……沒有明天這個東西的,人類的救贖日就是現在,精力的浪費、精神的苦悶,都會緊隨着一個爲未來擔憂的人……那麼把船後的大隔艙都關斷吧,準備養成一個好習慣,生活在“完全獨立的今天裡。”

生活在今天,從現在開始!做現在的事情。

只有現在纔有成功。

愛默生說:

“我們應當記住,一年中每一天都是珍貴的時光。”

文嘉不但寫過《今日歌》,還寫過《明日歌》。

“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萬事成蹉跎。世人若被明日累,春去秋來老將至。朝看水東流,暮看日西墜,百年明日有幾時?請君聽我《明日歌》。”這無疑是詩人對拖延時間者的最好忠告。

陶淵明詩曰:盛年不再來,一日難再晨,及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

制定每日的工作時間進度表。每天都有目標,有結果,日清日新。今日不清,必然積累,積累就拖延,拖延必墮落、頹廢。

康納勒普說:“今天事,今天做。太陽決不會爲你而再升。”

要有好的明天,請從今天開始。

我們個人在一生中,總有種種的憧憬,種種的理想,種種的計劃。假使我們能夠將一切的憧憬都抓住,將一切的理想都實現,將一切的計劃都執行,那我們在事業上的成就,真不知要怎樣的宏大,我們的生命,真不知要怎樣的偉大。然而我們往往是有憧憬不能抓住,有理想不能實現,有計劃不去執行,終於坐視種種憧憬、理想、計劃的幻滅和消逝。我們總是拖延自己今天應該乾的事情,總是想着明天再做。

在興趣、熱忱濃厚的時候做一件事,與在興趣、熱忱消失了以後做一件事,它的難易、苦樂,真不知相差多少!在興趣、熱忱濃厚時,做事是一種喜悅;興趣、熱忱消失時,做事是一種痛苦。

擱着今天的事不做,而想留待明天做,就在這個遷延中所耗去的時間,精力,實際上僅夠將那件事做好。

拖延的習慣很妨礙人的行事。俗話說,命運無常,良緣難再”。在我們一生中,若錯過良好機會不及時抓住。以後就可能永遠失去了。

一個生動而強烈的意想、觀念,忽然闖入一位著作家的腦海,使他生出一種不可阻遏的衝動,便想提起筆來,將那美麗生動的意象、境界,移向白紙。但那時他由於某種原因,沒有立刻就寫。那個意象還是不斷地在他腦海中活躍,催促,然而他還是遷延。後來,那意象會逐漸地模糊、褪色,終於完全消失。

一個神奇美妙的印象,突然閃電一般地襲人一位畫家的心靈。但是他不想立刻提起畫筆,將那不朽的印象表現在畫布上,雖然這個印象佔領了他全部的心靈,然而他總是不跑進畫室,埋首揮毫,.最後,這幅神奇的圖畫,會漸漸地從他眼前淡去。

塞萬提斯說:“取道於“等一會兒”之街,人將走人於永不”之室。”

爲什麼這些印象,衝動,是這樣的來去無蹤?其來也,是這樣的強烈而生動;其去也,是這樣的迅速而飄忽?就因爲這些印象之來,原是我們在當初新鮮、靈活時,應該立刻就去利用它們的。

遷延往往會生出悲慘的結局。愷撒因爲接到了報告,沒有立刻展讀,遂致一到議會就喪失了生命。拉爾上校正在玩紙牌,忽然有人遞來一個報告,說華盛頓的軍隊,已經進展到提拉瓦爾。他將報告塞人衣袋中,牌局完畢,他才展開閱讀,雖然他立刻調集部下,出發應戰,但時間已經太遲了,結果是全軍被俘,自己也因此戰死。僅僅是幾分鐘的延遲,使他喪失了尊榮、自由與生命。

拖延着明天去做,是人性的弱點。

爲什麼我們會拖延着明天去做呢?

(1)我們自己欺騙自己,要自己相信以後還有更多的時間。這種情形在我們要做一件大事時特別會有此傾向。通常事情越大,我們越會拖延。

(2)有些事情現在看來似乎不重要,有些事情的結果太遠,也許我們先做其他事情,等到逼不得已再來做這些事。有些人拖延的事情太大,以至到了不做不行的時候,他們每天忙得團團轉,猶如救火員一樣。

(3)沒有人逼。除非有人逼他們去完成。被人一逼,他們纔會去做。

(4)我們拖延工作是因爲它們似乎是令人不愉快的、困難的或冗長的。不幸的是我們越拖延,就越令人不快。

所以,我們要克服自己拖延的毛病,一定要記住:現在有事情,現在就做,不要明天再說。

現在就做與等一會兒再做這是在克服拖延的心態。因爲,是拖延爲“有空再做、明天做、以後做”、“拖”、“等”、“研究、商量”等等找藉口,這是一種最浪費時間的壞習慣。

拖延必然要付出更大的代價。能拖就拖的人心中不愉快總覺疲乏。因爲應做而未做的工作不斷給他壓迫感。“若無閒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拖延者心頭不空。因而常感時間壓力。拖延並不能省下時間和精力,剛好相反,它使你心力交瘁,疲於奔命。不僅於事無補,反而白白浪費了寶貴時間。

哲學家塞涅卡說:“時間的最大損失是拖延、期待和依賴將來。”

首先,恐懼失敗。似乎凡事拖一下,就不會立刻面對失敗了,而且還可以自我安慰:我會做成的,只是現在還沒有準備好。同時,拖延能爲失敗留下臺階,拖到最後一刻,即使做不好,也有藉口說;在如此短的時間內能有如此表現已經是很不錯的了。

其次,恐懼不如人。拖到最後,能不做便不做了,既消除了做不好低人一等的恐懼,還滿足了虛榮心,告訴別人,換成是我的話,做得肯定比他們好。

因此,養成遇事馬上做,現在就做的習慣,不僅克服拖延,而且能佔“笨鳥先飛”的先機。久而久之,必然培育出當機立斷的大智大勇。

如斐樂特所說:利用寸陰,是在任何種類的戰鬥中得勝利的秘訣。佔部都美說:人並不是因爲跑得不快而趕不上火車的,而是因爲出發晚了才趕不上的。

記住:如果你要想成就一番事業,請現在就做,馬上就做,不要等到明天。

持之以恆地做事

有一年中考作文題是一組漫畫:一個人挖井找水,挖了幾口井,都沒挖到有水的深度就放棄了,而且有一口井只差幾鍬就可見水了,他沒有持之以恆地做下去。其結果呢:沒有找到水,只得悻悻離去。考生們據畫寫作文,可批評“淺嘗輒止”的不良學風,可講“不講科學,盲目打井”的教訓,也可檢討“見異思遷,三心二意”的毛病。其實這裡還有個寓言可談,就是“成功往往在王持之以恆地地做下去。

在美國西部的“淘金熱”中,有一個人挖到了金礦。他高興極了,愈挖掘希望愈高,後來礦脈突然消失了。他繼續挖掘,但努力仍歸於失敗。他決定放棄。他把機器便宜賣給一位老人後,便坐火車回家了。這位老人請了一位採礦工程師,在距原來停止開採的地下三尺處挖到了金礦。這位老人從別人放棄的地方開始,淨賺了幾百萬美元,那個沒有“持之以恆”的老兄知道了這個結果,肯定會後悔的。

明人楊夢袞曾說:“作之不止,可以勝天。止之不作,猶如畫地。”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其實就是告訴世人堅持下去的道理:世上的事,只要不斷努力去做,就能戰勝一切,取得成功。但如果停下來不做,那就會和畫餅充飢一樣,永遠達不到目的。

這是個淺顯簡單的道理,但我們在實際生活中,卻常常忘了它。我們常常會有“爲山九刃,功虧一簣”的遺憾。成功就距我們一步之遙,我們卻在最後的關頭放棄了努力,讓勝利輕易地與我們擦肩而過,我們該是多麼懊喪!

臺灣企業家高清愿當初在經營臺灣的統一超市時,連續虧損六年。但他並沒有因此放棄,而是堅持走自己的路。終於在調整營業方針、市民消費能力提高之後,統一超市開始轉虧爲盈,如今他的企業穩居臺灣商店業龍頭地位。高清愿的故事告訴我們,往往是在最困難的時候,最需要“持之以恆地做下去,這是對自己勇氣和毅力的嚴峻考驗。膽怯的人往往會退縮,而勇敢的人則會經受住考驗,真是“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而適時調整,等待時機,也是不可少的。

要想成功,就要“作之不止”,決不能半途而廢。當然,方法、計劃可以調整,但決不要讓失敗的念頭佔據了上風。

輕易放棄,總嫌太早。記住這句話吧。越是在困難的時候,越要“持之以恆地做下去”。有時,在順境時,在目標未完全達到時,也要“持之以恆地做下去”,不要因小小的成功就停步不前。

“持之以恆地做下去”,是一種不達目的誓丕罷體的精神,是一種對自己所從事的事業韻堅強信念,也是高瞻遠矚的眼光和胸懷。它不是蠻幹,不是賭徒的“孤注一擲”,而是在通觀全局和預測未來後的明智抉擇,它更是一種對人生充滿希望的樂觀態度。在山崩地裂的大地震的災難中,不幸的人們被埋在廢墟下。沒有食物,沒有水,沒有亮光,連空氣也那麼少。一天,兩天,三天……還有希望生還嗎?有的人喪失了信心,他們很快虛弱下去,不幸地死去。而有些人卻不放棄生的希望,堅信外面的人們一定會找到自己,救自己出去。他們堅持着,哪怕是在最後一刻……結果,他們創造了生命的奇蹟,他們從死神的手中贏得了勝利。

持之以恆地做下去看似不是方法,但在你的成功之旅中,往往發揮着重要的作用。

持之以恆地做下去也許是你人生成功的第一步。

第21章 善待時間第30章 看清自己的長處第30章 看清自己的長處第35章 先從小事做起第25章 天生我才必有用第2章 記住別人的名字第11章 逆境中的本色第4章 爲自己塑造良好形象第15章 不貪婪第29章 你有一技之長嗎第12章 信譽是做事的第一要訣第12章 信譽是做事的第一要訣第7章 保持樂觀情緒第37章 善於與人合作第13章 正直做人坦蕩做事第28章 心胸豁達好做事第16章 多問幾個爲什麼第37章 善於與人合作第8章 學會制怒第23章 笑對天下事第35章 先從小事做起第12章 信譽是做事的第一要訣第14章 屈伸自如第8章 學會制怒第19章 現在就做與明日再做第13章 正直做人坦蕩做事第10章 妒忌之心要不得第13章 正直做人坦蕩做事第12章 信譽是做事的第一要訣第5章 不輕易責備別人第11章 逆境中的本色第32章 不能與不爲第10章 妒忌之心要不得第30章 看清自己的長處第28章 心胸豁達好做事第22章 改掉壞習慣第5章 不輕易責備別人第8章 學會制怒第9章 克服消極心態第19章 現在就做與明日再做第10章 妒忌之心要不得第7章 保持樂觀情緒第17章 一定要終生學習第7章 保持樂觀情緒第9章 克服消極心態第21章 善待時間第14章 屈伸自如第12章 信譽是做事的第一要訣第2章 記住別人的名字第27章 寵辱不驚好做人第36章 不被偶然現象所迷惑第28章 心胸豁達好做事第27章 寵辱不驚好做人第18章 經常檢點自己第6章 凡事以和爲貴第16章 多問幾個爲什麼第27章 寵辱不驚好做人第23章 笑對天下事第11章 逆境中的本色第20章 培養決策力第7章 保持樂觀情緒第21章 善待時間第1章 學會微笑第20章 培養決策力第35章 先從小事做起第17章 一定要終生學習第36章 不被偶然現象所迷惑第7章 保持樂觀情緒第11章 逆境中的本色第6章 凡事以和爲貴第14章 屈伸自如第20章 培養決策力第37章 善於與人合作第37章 善於與人合作第27章 寵辱不驚好做人第33章 君子有所爲有所不爲第37章 善於與人合作第2章 記住別人的名字第25章 天生我才必有用第32章 不能與不爲第4章 爲自己塑造良好形象第23章 笑對天下事第12章 信譽是做事的第一要訣第24章 絕不輕言放棄第11章 逆境中的本色第1章 學會微笑第18章 經常檢點自己第11章 逆境中的本色第34章 從容面對自己的選擇第23章 笑對天下事第18章 經常檢點自己第31章 善於挖掘自我第6章 凡事以和爲貴第20章 培養決策力第34章 從容面對自己的選擇第12章 信譽是做事的第一要訣第30章 看清自己的長處第33章 君子有所爲有所不爲第26章 挑戰無極限
第21章 善待時間第30章 看清自己的長處第30章 看清自己的長處第35章 先從小事做起第25章 天生我才必有用第2章 記住別人的名字第11章 逆境中的本色第4章 爲自己塑造良好形象第15章 不貪婪第29章 你有一技之長嗎第12章 信譽是做事的第一要訣第12章 信譽是做事的第一要訣第7章 保持樂觀情緒第37章 善於與人合作第13章 正直做人坦蕩做事第28章 心胸豁達好做事第16章 多問幾個爲什麼第37章 善於與人合作第8章 學會制怒第23章 笑對天下事第35章 先從小事做起第12章 信譽是做事的第一要訣第14章 屈伸自如第8章 學會制怒第19章 現在就做與明日再做第13章 正直做人坦蕩做事第10章 妒忌之心要不得第13章 正直做人坦蕩做事第12章 信譽是做事的第一要訣第5章 不輕易責備別人第11章 逆境中的本色第32章 不能與不爲第10章 妒忌之心要不得第30章 看清自己的長處第28章 心胸豁達好做事第22章 改掉壞習慣第5章 不輕易責備別人第8章 學會制怒第9章 克服消極心態第19章 現在就做與明日再做第10章 妒忌之心要不得第7章 保持樂觀情緒第17章 一定要終生學習第7章 保持樂觀情緒第9章 克服消極心態第21章 善待時間第14章 屈伸自如第12章 信譽是做事的第一要訣第2章 記住別人的名字第27章 寵辱不驚好做人第36章 不被偶然現象所迷惑第28章 心胸豁達好做事第27章 寵辱不驚好做人第18章 經常檢點自己第6章 凡事以和爲貴第16章 多問幾個爲什麼第27章 寵辱不驚好做人第23章 笑對天下事第11章 逆境中的本色第20章 培養決策力第7章 保持樂觀情緒第21章 善待時間第1章 學會微笑第20章 培養決策力第35章 先從小事做起第17章 一定要終生學習第36章 不被偶然現象所迷惑第7章 保持樂觀情緒第11章 逆境中的本色第6章 凡事以和爲貴第14章 屈伸自如第20章 培養決策力第37章 善於與人合作第37章 善於與人合作第27章 寵辱不驚好做人第33章 君子有所爲有所不爲第37章 善於與人合作第2章 記住別人的名字第25章 天生我才必有用第32章 不能與不爲第4章 爲自己塑造良好形象第23章 笑對天下事第12章 信譽是做事的第一要訣第24章 絕不輕言放棄第11章 逆境中的本色第1章 學會微笑第18章 經常檢點自己第11章 逆境中的本色第34章 從容面對自己的選擇第23章 笑對天下事第18章 經常檢點自己第31章 善於挖掘自我第6章 凡事以和爲貴第20章 培養決策力第34章 從容面對自己的選擇第12章 信譽是做事的第一要訣第30章 看清自己的長處第33章 君子有所爲有所不爲第26章 挑戰無極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