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四章 音聲同矣

“此義易明,銅山西崩,洛鐘東應,不以遠而陰也。”————————【閱微草堂筆記·卷十三】

“琴與琴之間尚是如此,琴瑟之間亦是,聲音彼此調和相諧、共振增聲,《詩》曰‘喤喤厥聲,肅雝和鳴’,說的就是這個道理。”皇帝看着猶在震驚之中的馬鈞,神情平靜的說道,心裡卻是過足了傳道教授的趣味。

劉琬不是馬鈞那樣窮苦人家出身、從小沒有書讀,連好不容易買一本《孝經》,捧在手上視若珍寶,結果還發現是字句錯漏的。劉琬的父親是曾與大將軍竇武謀誅宦官的名臣、侍中劉瑜,廣陵靖王的後人,家中典藏如林,從小就涉獵廣博。剛纔看完琴師的演示之後,如何不曉得這一幕正是出自《莊子》裡的故事?

雖然不是很明白皇帝這麼做是什麼意思,但出於一個官員的基本素養,他還是拱手附和了幾句:“陛下所言頗合樂理,臣等受教。”

皇帝看了劉琬一眼,似乎並不是很滿意對方的這個迴應,好在他的期望並未放在劉琬身上,而是看向馬鈞。

“可是,臣、臣不明白。”馬鈞不像劉琬、張固這樣懂得人情世故,反而有一種單純,他聲音不大,像是自言自語的說道:“爲什麼一弦動,另一弦則起,二者之間如何會有共振?”

劉琬一驚,他沒想到馬鈞會這麼老實,萬一這個問題把皇帝難倒了,皇帝豈不是很沒面子?關於聲音是由什麼產生、又是靠什麼傳播,古人一直沒有在這方面做很深入的研究,往往都將其扯上未知的‘怪力亂神’。即便如此,如果不是像劉琬這樣博覽諸多陰陽家、道家的雜書,那些只修習正統經典的儒生恐怕連‘兩琴共鳴’的典故都不知道。

他生怕皇帝答不出來,徒然招惹禍端,只好搶先說道:“臣聽說孝武皇帝時,未央宮前殿之鐘無故自鳴,聲振不止。乃詔問太中大夫東方朔,其曰:‘銅者山之子,山者銅之母,以陰陽氣類言之,子母相感,山恐有崩弛者,故鍾先鳴’,後五日果有郡守上疏某處山崩。可見陰陽之氣,能使二者雖處遠地,猶能相應,而琴瑟有夫妻之感,正合乎其義。”

馬鈞一臉恍然的樣子,古人都很相信鬼神與陰陽之說,何況此時正是讖緯大行其道的漢代。縱然是講求實際,鑽研格物的馬鈞,一時也不能倖免,看上去像是被劉琬給說服了。

這副神色看在皇帝眼裡,卻讓皇帝有些不高興了,他本來想借此引起馬鈞對聲學原理的探究興趣,沒想到中途被自作聰明的劉琬給帶歪了話題,差點就要把馬鈞引到唯心上去了,這讓皇帝如何甘心?他佯怒的看了劉琬一眼,嚇得對方瑟縮着脖子,不敢繼續言語。

然後皇帝傾起上身,將劉琬所說的話置若罔聞,顧自對馬鈞說道:“你能問出這個問題來,可見我確實未曾看錯於你。至於你所問的,你得先知道爲何一物必得經敲擊、彈撥,方始發聲呢?你回去以後不妨先自己想,只有明白了這個道理,纔會知道何以共振。”

“臣謹諾。”馬鈞遲疑了一下,帶着滿腹的疑問應諾道。

馬鈞其實是個非常聰明的人,只是他的聰明並沒有表現在經學上的造詣以及治國理政上的能力,而是突出在技術領域。在皇帝看來,他手下並不缺治國理政的大才,缺的是馬鈞這樣能提高生產技術與生產力的科學家。要想持久的提高生產力,絕不是僅僅研製出幾個機器就能了事的,關鍵還是在於最基礎的科學理論與原理——這也是格物院建立的宗旨。

皇帝打算從韓暨、馬鈞、張固這兩代人開始逐漸灌輸探究事物原理的思維方式,希望能借此摸索出一套完整的科學理論體系。只要有了這個體系,再搭配上合適的制度,就能爲天下培養出源源不絕的科研人才,新技術就會如雨後春筍般主動冒出來,而不是全靠皇帝一個人用後世的知識來被動的推進。

聲學是物理學最基礎、也是最簡易的一門,皇帝打算從此着手,先試試馬鈞他們的能力。

說完了這些,皇帝再次看向劉琬,劉琬此時正爲皇帝對馬鈞那句‘未曾看錯於你’而震驚,他實在沒想到馬鈞在皇帝心中還有如此地位。難怪這回特意點名要他覲見,靈臺那羣趨炎附勢的屬吏自己糊塗倒也罷了,險些還連累了他。好在劉琬自忖平日處事公道,沒有爲難過馬鈞,尚且還有的補救。

劉琬腦海中閃過無數個念頭,正在這時,卻聽皇帝說道:“你適才所言東方朔的故事,正可引爲佐證。既然是五日之後得聞遠處山崩,依地方傳訊的速度、路上所耗時日,可知是先有山崩,而後纔有鐘鳴。山崩之聲,使銅**振,沿用至此次地動儀有警之事上,孰非是地動之音,使儀器自動?”

面上仍帶疑色的馬鈞此時聽了,心裡恍然,似乎從皇帝提到的這些例子中抓到了什麼,彷彿一扇緊閉的門扉終於被人推開,眼前豁然開朗,色彩繽紛。

與醉心於‘萬物之理’的馬鈞不同,劉琬更傾向於領會皇帝適才說的這些話背後的深意,皇帝這話看似模糊的解釋了地動儀爲什麼會動,其實卻把一切都推給了未知,而這個‘未知’又讓馬鈞自己去探索,這就讓他百思不得其解。

當然,皇帝也沒想過劉琬會明白什麼,地動儀究竟有沒有效用尚未可知,他也沒有太過放在心上,光憑史書中的那幾句記載並不能完全徹底的讓皇帝信服,而且就算有用,也存在着實用性和普及的問題。但既然此時已有當年張衡所研製的舊物,又有當年見證過地動儀的老人口口相傳的事蹟,那就不妨讓馬鈞去研究一番。

哪怕不能將其修復如初、或者是修復以後的功能不盡如人意,沒有史書上誇的那麼神奇,馬鈞也能通過對這個儀器內部結構的研究,進一步加深對機簧、儀器製作的瞭解;從中學習到前人的智慧,這纔是皇帝真正想要見到的。

至於這一回地動儀究竟是爲什麼會突然生效,皇帝並不想過度的去揣測它,或許這只是個巧合,又或許。

真的是冥冥中自有天意?

第二百零八章 互有勝負第九十八章 白屋寒門第一百二十四章 用人疑人第八十章 塵埃落定第六章 國之干城第二百一十一章 農桑歷歷第一百零二章 燕處危巢第一百六十五章 搴幃賓迎第二百零四章 虎口奪食第七十八章 傳續之典第六十七章丨意見相左第四十七章 朱紫不謬第十九章 鼓吹煥生第三十五章 議將固基第八十一章 僥倖爲安第四百六十二章 欲速立名第八十一章 振師整衆第二百三十二章 出入自如第七十章 凶終隙末第二百七十五章 喪去歸來第一百一十七章 隱憂未解第一百八十二章 犬牙相入第二百九十三章 勞人草草第二十九章 慮周藻密第三章 東州名儒第一百一十三章 市恩不受第一百四十一章 烽舉燧燔第四百一十二章 剖符施檄第九十七章 絲恩髮怨第九十三章 零打碎敲第二百六十九章 池因於澤第八十三章 人心叵測第五十八章 乘勢拏下第六十五章 假手他人第四百零九章 先明法令第四百一十三章 悉分兵柄第九十二章 議論錢貨第十九章|奈何煢獨第一百七十六章 走投無路第一百三十章 殉身守義第一百三十八章 衆行賄免第一百零三章丨帳中豎子第四百零四章 竊觀風氣第一百零七章 算前思後第三百零七章 徐州雲波第二百二十七章 昭德塞淤第三百七十章 樹下班荊第二百五十七章 孰有斯難第四十一章丨開達理幹第四百三十七章 時漸蹙迫第四十章 濟人利他第四百一十四章 柏庭閒敘第一百三十五章 丰容顧景第五百八十六章 僵局驟破第一百六十一章 心瘁難爲第四十五章丨有失朕望第三十章 臺閣生風第一章丨興亡遠鑑第一百四十三章 青泥故道第一百零二章 燕處危巢第九十章 好不廢過第一百八十章 整軍待命第一百二十五章 秉要執本第一百四十五章 天有不測第四十章 遠近仰望第一百六十四章 陰雨之期第二百零三章 奔告於事第一百六十九章 鬼兵奪城第五百九十四章 涼颼霧晦第四十二章丨軍容觀盛第五百三十一章 莫待相逢第三十九章 敦敘九族第三百一十五章 雷霆戢發第六章丨母之昆弟第三十二章丨覆車悟真第五百四十八章 莫不有私第七十四章 經始靈臺第一百七十三章 夜議軍謀第九十七章丨董氏外家第六十六章 功利之習第一百零一章 乖嘴蜜舌第十三章 剖符寧境第三百一十五章 雷霆戢發第四十八章 薦可黜否第一百一十九章 稽功思文第六十一章 初來乍到第八十五章 陳情講武第四百九十六章 剩勇去何第四十五章 剛卯既央第三百三十四章 金鼓進退第四百九十一章 臨衝下戰第九章 合縱連橫第五百八十九章 事所難逃第三百四十四章 雲來深遠第二百二十七章 攻城拔寨第五十六章 快馬一鞭第二百一十七章 試取粗通第二十三章丨書策舒憤第五百二十一章 剛而犯上第五十三章丨尊長之訓
第二百零八章 互有勝負第九十八章 白屋寒門第一百二十四章 用人疑人第八十章 塵埃落定第六章 國之干城第二百一十一章 農桑歷歷第一百零二章 燕處危巢第一百六十五章 搴幃賓迎第二百零四章 虎口奪食第七十八章 傳續之典第六十七章丨意見相左第四十七章 朱紫不謬第十九章 鼓吹煥生第三十五章 議將固基第八十一章 僥倖爲安第四百六十二章 欲速立名第八十一章 振師整衆第二百三十二章 出入自如第七十章 凶終隙末第二百七十五章 喪去歸來第一百一十七章 隱憂未解第一百八十二章 犬牙相入第二百九十三章 勞人草草第二十九章 慮周藻密第三章 東州名儒第一百一十三章 市恩不受第一百四十一章 烽舉燧燔第四百一十二章 剖符施檄第九十七章 絲恩髮怨第九十三章 零打碎敲第二百六十九章 池因於澤第八十三章 人心叵測第五十八章 乘勢拏下第六十五章 假手他人第四百零九章 先明法令第四百一十三章 悉分兵柄第九十二章 議論錢貨第十九章|奈何煢獨第一百七十六章 走投無路第一百三十章 殉身守義第一百三十八章 衆行賄免第一百零三章丨帳中豎子第四百零四章 竊觀風氣第一百零七章 算前思後第三百零七章 徐州雲波第二百二十七章 昭德塞淤第三百七十章 樹下班荊第二百五十七章 孰有斯難第四十一章丨開達理幹第四百三十七章 時漸蹙迫第四十章 濟人利他第四百一十四章 柏庭閒敘第一百三十五章 丰容顧景第五百八十六章 僵局驟破第一百六十一章 心瘁難爲第四十五章丨有失朕望第三十章 臺閣生風第一章丨興亡遠鑑第一百四十三章 青泥故道第一百零二章 燕處危巢第九十章 好不廢過第一百八十章 整軍待命第一百二十五章 秉要執本第一百四十五章 天有不測第四十章 遠近仰望第一百六十四章 陰雨之期第二百零三章 奔告於事第一百六十九章 鬼兵奪城第五百九十四章 涼颼霧晦第四十二章丨軍容觀盛第五百三十一章 莫待相逢第三十九章 敦敘九族第三百一十五章 雷霆戢發第六章丨母之昆弟第三十二章丨覆車悟真第五百四十八章 莫不有私第七十四章 經始靈臺第一百七十三章 夜議軍謀第九十七章丨董氏外家第六十六章 功利之習第一百零一章 乖嘴蜜舌第十三章 剖符寧境第三百一十五章 雷霆戢發第四十八章 薦可黜否第一百一十九章 稽功思文第六十一章 初來乍到第八十五章 陳情講武第四百九十六章 剩勇去何第四十五章 剛卯既央第三百三十四章 金鼓進退第四百九十一章 臨衝下戰第九章 合縱連橫第五百八十九章 事所難逃第三百四十四章 雲來深遠第二百二十七章 攻城拔寨第五十六章 快馬一鞭第二百一十七章 試取粗通第二十三章丨書策舒憤第五百二十一章 剛而犯上第五十三章丨尊長之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