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八章 偃息猶疑

“索寞竟何事,徘徊祇自知。”————————【南澗中題】

漢建安三年九月初十。

會稽郡,錢唐。

孫策在此駐兵很久了,自從會稽太守陸康死後,他的確有趁機吞併會稽的念頭。只是陸康雖死,他的一干故吏如功曹虞翻、門下督董襲等人仍抵抗不從。

在遣派使者試圖和平接收會稽的希望落空後,又打探到朝廷與二袁的戰事一觸即發。在這個關頭,孫策頗有些投鼠忌器,不敢真的對會稽動兵,以免徹底開罪朝廷。

“若非朝廷意向不明,我又不肯跟着袁術赴死,會稽那些人又如何會是我的對手?”孫策騎馬沿江而行,錢塘江上波光粼粼,映照着對岸不遠處的固陵。

會稽郡功曹虞翻與戰敗避難至此的吳郡太守盛憲利用各自名望、家世,集聚了數千兵馬屯駐該處,領兵的將校正是原丹陽太守周昕。

固陵曾是春秋時期大夫范蠡屯兵之處,其陵堅固可守,故有此稱。周昕本不足爲懼,他早前就已是孫策的手下敗將,不然也不會從丹陽逃至會稽。只是除了固陵大營之外,眼前的錢塘江上搭建的水寨舟船防守嚴密,卻是孫策最初嘗試進兵的最大阻礙,而統領舟兵的,正是陸康生前爲了練兵而招徠的門下督董襲。

這樣的陣營,以不知兵的盛憲爲首,進取雖然不足,但防守卻是差強人意,當日朱治幾次渡江皆不得過。如今孫策提兵兩萬,雖說拿下會稽易如反掌,但局勢變幻,卻讓他投鼠忌器了。

被孫策表爲吳郡太守的朱治年過四旬,是跟隨孫堅的老將,資歷不比黃蓋、程普等人差。這幾日他深爲懊悔,當初若是早些設法用計,擊潰盛憲等人烏合之衆,孫策如今早該提兵長江,伺機北上了。

“到底是我一時猶疑。”朱治面色黝黑,鼻樑高挺,頷下留有長鬚。常年的風霜刀劍在他的臉龐上刻下了深深的痕跡,此時他錯後孫策一個馬頭,慚愧道:“當初我聽說守喪之師,義不能討。陸公在江東頗有德望,我怕貿然攻之,徒惹州人非議,是故猶豫了一陣,沒想到會讓彼等趁機團聚起來。”

“朱公有君子之義,我豈能怪你?”孫策淡淡的說道,一抹愁雲在眉間怎麼也化不開。

他的叔父孫靜一直在吳郡老家照看宗族子弟,此番孫策路過富春,特意回家將他帶了過來。孫靜生性淡泊,卻富有才智,又是自家人,正好是孫策目前所急需的:“我軍至此非是爲了會稽,而是藉由討會稽、山越之名,隔江行觀望之實。”

孫策忽然勒住坐騎,轉過半邊身子,恨恨的說道:“若非是彼等潁川士人設計謀我,我豈會是這等境地!”

現在說什麼都晚了。

孫靜定定的看了他一眼,在心裡驀然嘆了口氣,道:“二袁雖然勢大,但到底不是一條心!其兄弟之間早有齟齬,如今迫於形勢互保,他日必有紛爭。而反觀國家睿智神武,國勢如日落又升,再現光芒……天下還是劉氏的。”

他知道孫策心裡已經後悔了,並且有主意了,只是不知是什麼緣故遲遲不肯下決定:“且不論朝廷對孫氏有何看法,當此之時,朝廷兩面作戰,局勢必然艱難。只要你舉兵反正,響應義旗,朝廷爲求千里馬,難道還會丟下你這根馬骨?至於以前的事,那都是要在以後考慮的了。”

這些道理孫策不是不明白,只是他心中有愧,低聲說道:“我見利忘義,不識長遠之計,他日若回朝廷,該何以面目見公瑾?”

孫靜恍然,旋即怒其不爭:“你這樣就有顏面見你泉下先父了?”

跟在後頭的呂範熟知孫策心意,知道他不僅是自覺愧對周瑜,更是心存僥倖,認爲現在二袁合力,朝廷征討的重點皆在於彼。他大可以躲在背後從容經營,壯大實力,等到局勢明朗時,無論做什麼選擇都會將利益最大化。

只是此時孫靜這個長輩開口教訓,讓呂範一時不敢插嘴分辨。

就在這個時候,有數名哨騎繞城而來,背後插着羽檄,顯然是帶着十萬火急的事情。

“江夏太守黃祖、長沙太守張羨、南郡太守蔡瑁,以及橫江校尉甘寧等軍攻打豫章,柴桑告急,艾縣、建昌失守!”

“黃祖這老賊好膽色!”孫策將戰表擲在地上,勃然怒道:“前次新敗於我,如今又還敢來搦戰!”

說完急欲回城,想下令豫章太守孫賁、廬陵太守孫輔集兵備戰,自己要親率大軍西上,與殺父仇人黃祖一決勝負。

孫靜、朱治等人見孫策衝動的樣子又驚又急,無不上前拉勸。孫靜更是直接怒道:“糊塗!你這個樣子,是果真欲與朝廷爲敵麼?”

呂範在一旁勸道:“是啊,黃祖、蔡瑁等人不足爲道,但甘寧遠從益州而來,必爲朝廷所遣!黃祖等人聞風響應,是借朝廷之名討伐吾等,欲要以吾等首級爲功、向朝廷獻章表忠。伯符如若引兵對抗,豈不是正中彼等心意,成全他人忠義之名?”

朱治緊緊抓住孫策持繮的胳膊,趨馬攔在對方身前,一字一句的說道:“黃祖於孫郎有父仇,但如今孫氏闔門榮辱皆繫於一旦,孫郎要慎重!”

幾人接連相勸不止,孫策仍沉着臉不說話,直到入了帳中,聞訊趕來的程普、黃蓋、吳景等孫堅舊部,以及張昭、張紘、秦鬆等士人謀主也一致認爲當前形勢不宜意氣用事,尤其是不能中了黃祖等人的計。

“自朝廷發兵以來,君侯久居江東無事,未嘗附從,又不主動招惹。黃祖、蔡瑁等人若真有心報效朝廷,何不引兵進取廬江?”張昭並不看好孫策執着於江東一地的計劃,始終苦口婆心的勸說道:“彼等故意挑釁,萬不可中其陰計。”

孫策目光一閃,開口道:“張公不知,在彼等眼中,我已是袁術家將,特來伐我,也不是無舉兵之由。”

張昭立即回道:“是或不是,全在君侯一念之間。”

孫策見衆人的態度一致,心裡頓時安慰了不少,也不再繼續故作頑固,剛準備說話,卻見外間又闖進一名信使,帶來一封周瑜從江北輾轉投遞來的書信。

“是公瑾?”孫策眼前一亮,急忙站起從信使手中奪過書信。展開一讀,頭腦頓時一陣暈眩,彷彿被人以重錘敲擊,嗡嗡有聲。

呂範等人好奇的圍了上去,只見孫策手上緊捏着的白紙上清晰的寫着幾行字,那字跡猶如刀槍劍戟,鋒利無比,字裡行間流露着生疏與冷漠:

‘瑜頓首孫將軍足下,得聞無恙,幸甚幸甚!將軍棄鴻鵠之高志,逐鷺鳥以低徊,是誠智者所爲也哉……若迷而知反,尚可以免。今若不降,他日決死江東,恩誼盡矣!’

第一百九十一章 言辭懇切第二十四章 調和鼎鼐第四百二十一章 敢有異心第三章 利使吞言第五十章丨西州客商第二百一十四章 清風鐸音第三十三章 賂遺金錢第六十三章 去來有定第三十三章 賂遺金錢第三十四章丨冒功邀賞第三百九十七章 試議權衡第二百二十六章 狂疾物故第七章 淤塞難免第四十一章 牛溲馬勃第一百一十五章 重兵陳列第三百二十一章 視事如紋第九章丨未雨綢繆第六十六章 解衣趨鑊第三百二十六章 炎德有傷第四百三十章 惻然有感第八十三章丨連根拔起第五百六十六章 擇人任勢第七十五章 跋胡疐尾第五百四十九章 草長風生第二百八十五章 時尤未晚第一百一十八章 涑水解虞第二百二十章 醉翁之意第二十二章 雪泥鴻爪第五百三十九章 讞不得實第一百三十五章 幽贊微言第三百三十章 人眠庭晝第四百三十九章 攻敵之虛第二百五十八章 利行規則第十六章 多所告白第一零五章 吝財忍棄第七十七章 履險如夷第七十八章 傳續之典第二百一十七章 試取粗通第四十一章丨開達理幹第五百八十七章 轍亂旂靡第一百一十三章 市恩不受第七十七章 朝露日晞第三百三十五章 故事新羹第二百九十三章 勞人草草第五百五十二章 將銳分兵第九十四章 詢於芻蕘第七十章 凶終隙末第二十四章丨一拍兩散第五十章丨能斷取捨第六十五章 策馬平輿第三十三章丨日出星逃第八十六章 節慕原嘗第三十三章 風物長量第四百五十六章 乍暖還寒第一章丨興亡遠鑑第一百九十一章 言辭懇切第四十章 銜愆效命第四百六十九章 事暫寢之第三十一章丨急擊勿疑第三百五十一章 冀以清肅第三十五章 務以政寬第二十五章 椒房佩環第七十五章 遺學偉跡第五百九十六章 義薄人惡第五百三十九章 讞不得實第二百零七章第二百七十二章 巧似成真第三十四章丨官無常法第二百零八章 互有勝負第三十章丨糧秣軍需第五百四十四章 火之始然第九十六章 費力勞心第一百七十九章 逋竄悔過第二十八章 謀夫是與第五百七十九章 勢危實安第一百零二章丨兇頑授首第三百三十八章 食不甘味第四百六十五章 吁嗟小兒第二百五十二章 孰以顯廉第二百二十七章 攻城拔寨第十二章丨自謀出路第四百二十四章 人心自擾第五十五章丨密謀顛覆第五百零八章 偃息猶疑第六十一章 臨陣語舊第四百七十五章 別無擇行第八十三章 設心積慮第五百七十七章 盡忠任事第四十七章 朱紫不謬第十二章丨自謀出路第五十二章丨突遭恩賞第三百六十二章 不自相信第十八章丨有詔討賊第四百七十一章 擬將撻伐第四百七十一章 擬將撻伐第六十章 短兵相接第六十九章 願者上鉤第三百八十章 參決議事第四百零二章 後悔無及
第一百九十一章 言辭懇切第二十四章 調和鼎鼐第四百二十一章 敢有異心第三章 利使吞言第五十章丨西州客商第二百一十四章 清風鐸音第三十三章 賂遺金錢第六十三章 去來有定第三十三章 賂遺金錢第三十四章丨冒功邀賞第三百九十七章 試議權衡第二百二十六章 狂疾物故第七章 淤塞難免第四十一章 牛溲馬勃第一百一十五章 重兵陳列第三百二十一章 視事如紋第九章丨未雨綢繆第六十六章 解衣趨鑊第三百二十六章 炎德有傷第四百三十章 惻然有感第八十三章丨連根拔起第五百六十六章 擇人任勢第七十五章 跋胡疐尾第五百四十九章 草長風生第二百八十五章 時尤未晚第一百一十八章 涑水解虞第二百二十章 醉翁之意第二十二章 雪泥鴻爪第五百三十九章 讞不得實第一百三十五章 幽贊微言第三百三十章 人眠庭晝第四百三十九章 攻敵之虛第二百五十八章 利行規則第十六章 多所告白第一零五章 吝財忍棄第七十七章 履險如夷第七十八章 傳續之典第二百一十七章 試取粗通第四十一章丨開達理幹第五百八十七章 轍亂旂靡第一百一十三章 市恩不受第七十七章 朝露日晞第三百三十五章 故事新羹第二百九十三章 勞人草草第五百五十二章 將銳分兵第九十四章 詢於芻蕘第七十章 凶終隙末第二十四章丨一拍兩散第五十章丨能斷取捨第六十五章 策馬平輿第三十三章丨日出星逃第八十六章 節慕原嘗第三十三章 風物長量第四百五十六章 乍暖還寒第一章丨興亡遠鑑第一百九十一章 言辭懇切第四十章 銜愆效命第四百六十九章 事暫寢之第三十一章丨急擊勿疑第三百五十一章 冀以清肅第三十五章 務以政寬第二十五章 椒房佩環第七十五章 遺學偉跡第五百九十六章 義薄人惡第五百三十九章 讞不得實第二百零七章第二百七十二章 巧似成真第三十四章丨官無常法第二百零八章 互有勝負第三十章丨糧秣軍需第五百四十四章 火之始然第九十六章 費力勞心第一百七十九章 逋竄悔過第二十八章 謀夫是與第五百七十九章 勢危實安第一百零二章丨兇頑授首第三百三十八章 食不甘味第四百六十五章 吁嗟小兒第二百五十二章 孰以顯廉第二百二十七章 攻城拔寨第十二章丨自謀出路第四百二十四章 人心自擾第五十五章丨密謀顛覆第五百零八章 偃息猶疑第六十一章 臨陣語舊第四百七十五章 別無擇行第八十三章 設心積慮第五百七十七章 盡忠任事第四十七章 朱紫不謬第十二章丨自謀出路第五十二章丨突遭恩賞第三百六十二章 不自相信第十八章丨有詔討賊第四百七十一章 擬將撻伐第四百七十一章 擬將撻伐第六十章 短兵相接第六十九章 願者上鉤第三百八十章 參決議事第四百零二章 後悔無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