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四章 任憑自至

“聽其自流,待其自生,則鯀禹之功不立,而後稷之智不用。”————————【淮南子·修務訓】

初平四年四月初一。

午後淅淅瀝瀝的落了一場冷雨,天空中仍是陰沉沉的遍佈陰雲,蓄勢待發,好像隨時準備再來一場。路上涼風陣陣,讓人感覺重新回到寒徹的冬季。

在進行了三個月的研習之後,太學吏治科在北軍中候王斌的主持下進行了一場策試,從百來名進修的士子中間選拔出數十名熟悉政務、理解並支持朝廷新政的人才,這些人被立即量才施用,有的被拜爲朝廷內部的官員,有的則放到關中各郡爲督郵、功曹。至於那些沒有考過的,則被限制在太學吏治科繼續研習政務,等待六月份的再一次考覈。

杜畿、楊沛、劉琬等人都是此次吏治科的佼佼者,被皇帝寄予厚望、特意點名欽派河東。他們剛從吏治科考試出來就受到了天子的接見,被委以重任,無不是意氣風發,想在朝廷大政推行已久,而遲遲不見成效的河東干出一番事業來。是故這一路上的所見所聞,讓衆人都不甚滿意,心裡更想着要改變着一切。

郡守王邑早早的結束了公務——其實公務大都有郡丞衛固與功曹張時來替他去做,真正輪到他來做的其實很少。回到家後,他立即吩咐準備晚宴,接待杜畿、楊沛這一幫朝廷給他派來的班底。

“諸君遠來辛苦,今後任事河東,還望諸君與老夫同一奮力。”王邑在家中穿着粗布長衫,四五十歲的半老模樣,頷下留有鬍鬚,眼色極是沉穩。他和和氣氣的笑着,像個尋常人家的老人,沒有一絲一毫二千石郡守該有的架子與氣勢,這樣說得好聽是平易近人、不好聽就是壓不住手下。

杜畿從來都是個自恃才高,從來不服才能比他差卻身居其上的人。此時看到王邑毫無威勢、又聯繫到王邑在河東施行鹽政卻被豪強左右,久久未見成效,以至於遭受彈劾,於是心裡愈發瞧不起王邑了。

“府君牧民河東,與百姓休息,平整道路、重開阡陌,這都是一時良政。”拜爲河東郡督郵的杜畿沉聲說道:“只是何故城池殘破,而鹽政久未見其利?”

王邑唔了一聲,沒想過杜畿會這麼直白,他臉上露出了一個詫異的表情,不由得失聲道:“杜君!”

他收聲打量着衆人,復又點頭笑道:“河東內外已無禍患,是故眼下當務是恢復民力,而不是修武備戰。至於鹽政……杜君初來此地,恐怕還不知道河東實情。”

“河東豪右恣意橫行,盤踞鄉里,把持鹽池,樣樣都是侵犯國法。”掌握本郡決獄的決曹掾楊沛長着一張刻板的面孔,他不客氣的問道:“何不一一拷來懲治,議罪論處?”

王邑心裡一樂,笑得鬍子一動一動:“楊君說的在理,然則可有實據?”

杜畿似驚似疑地看了看王邑,心裡有些拿不準這是什麼意思,難道王邑早有懲辦豪強之心,只是一直以來都是忍辱負重,靜待時機?他突然有些捉不透王邑這個人物了,能讓有識人之明的皇帝如此袒護、信任,本身的才能應該也不盡如其所表現的那般無能軟弱纔是。

有了這個想法,杜畿便開始默不作聲,在一旁認真的察言觀色。

楊沛面無表情的說道:“只要用心查訪,總會尋到風聞及實據。”

東海王庶次子、負責河東郡戶籍、田宅的戶曹劉琬此時的想法倒是跟杜畿全然相反,他認爲王邑這是明知可爲而不敢爲之,是膽小怕事的表現。是故這會他義正言辭的說道:“府君以一人之力,平衡河東局勢、安撫豪右,實在功高。如今我等既爲朝廷遣派,爲府君幫手,自然要爲府君出力纔是。”

王邑敷衍似得連連嗯了兩聲,笑道:“有諸君在此,老夫再無憂矣。”

這等若是默認並支持劉琬等人開始對豪右進行執法,劉琬身爲王孫,自知來此只是爲了鍍個金,並不會長久的待在這裡。是故與從小吏拔舉上來的楊沛一樣,都想着在河東干出成績,好藉此更進一步,調任他職。在得到王邑意味不明的支持之後,兩人雙雙拜謝,都有些躍躍欲試。

略有些反應過來的杜畿含笑不語,自顧自的斟了半盞酒,旋即一飲而盡。

甘當陪坐的郡主簿、同時也是王邑的同窗好友涼則在席上一個勁勸酒,與衆人推杯換盞,劉琬等人開始時還神志清明,後來酒越飲越多,不多時便都已微醺。

涼則與王邑對視一眼,王邑試探着說道:“杜君乃本郡督郵,明日上任之後,務必隨我多到諸縣走動,督修道路、查驗驛亭。”

杜畿看向已醺醺然有些醉態的劉琬,以及面色冷漠、但眼神已有些飄忽的楊沛,沉聲答道:“畿謹遵府君之令。”

“官道與驛亭皆爲天子所重的大事,可比鹽政,切不能有誤啊。”王邑含糊不清的嘟噥了一句。

杜畿眼眯縫着,有點兒明白了,每一個空降的刺史、郡守、乃至縣令,如果不想被本地豪強束手束腳、任人架空,就得集中手頭上的權力與親信專注於一件事,將其視爲頭等大政、並傾斜大量資源。就如同劉虞蒞任後將屯田系統的官員視爲親信班底、以屯田建設爲中心扎穩腳跟。

對於河東郡守王邑來說,他要想不被豪強左右,同樣應把一件事當做頭等大政來做,一來樹立威信、二來把握權力。河東郡百廢待興,無論是屯田、築城、鹽政,樣樣都是可以拿來大做文章的事情,其中鹽政是重中之重,王邑若是處理好了鹽政,既能削弱豪強、又能抓穩權力,在任上做出成績。

可王邑像是沒有看到這一點似得,任由豪強把控好不容易建立的鹽官體制,還對豪強將手伸向屯田的動作視而不見。在吏治科的時候杜畿便已知道當今天子對屯田、鹽鐵這兩項要務是何等看重,王邑不僅沒有選擇從這裡破局,反而捨近求遠,將當前緊要的政務重心放在修葺道路上。

杜畿有點兒明白了王邑的思路,如果對方不是個庸人的話,那隻能說是對方認爲眼下修葺道路,是比屯田乃至於鹽政還重要的事情!

他稍稍直起身,語氣裡首次帶着對上官的恭敬,同樣的對王邑回以試探:“道路驛亭,溝通商旅、運輸有無,也能交流各郡,不使河東孤懸在外,的確是可比鹽政的大事。”

王邑聽了,一直笑着的臉色這才漸漸收斂,真正浮現出一股手握大權的自信與威勢。

第一百零三章 祊亭失命第十八章 專諸進爵第六十章丨見困豫且第五十九章丨 恭而有禮第五百四十九章 草長風生第五十三章 何算其人第八十三章 設心積慮第三十七章 王也乘興第二百二十二章 諸事之由第二百二十四章 深心自許第六十三章 去來有定第四百四十七章 瞻前顧後第三百三十七章 向火微炙第四十六章丨各取所需第三百七十六章 計出無聊第三百六十一章 屈指成昔第三十二章 貴道以專第九十八章 白屋寒門第七十二章 頭會箕斂第三百四十九章 此言可味第一百二十章 柱石之堅第一百四十六章 德運更移第四百六十一章 輔馬相依第三百六十九章 懷瑾握瑜第四百九十八章 高人一着第六十八章 臨歧片言第五百三十六章 利慾薰心第一百零七章 道破廟算第七十六章 靡不有初第三百六十六章 屋漏連雨第七十四章 經始靈臺第五百六十一章 守缺攻餘第一百二十六章 困蹇虎穴第六十八章丨閭里民生第一百七十四章 山霧迷茫第四百一十一章 嘉言罔伏第七章丨中黃太乙第二百二十一章 深信如初第五十章丨西州客商第一百二十五章 另闢蹊徑第四十五章丨贊拜稽首第七十八章 宣平學市第九十四章丨夜漏未盡第六十章 秘書執筆第八十一章 當防隳壞第十二章丨奉先吾兒第二章丨莫欺少年第五百四十章 融融聲中第六十八章 鉤直餌鹹第三百一十五章 雷霆戢發第五百二十四章 利義相伐第一百一十章 數往知來第一百九十三章 宕開一筆第二百九十七章 鷸蚌相危第十六章 變生不測第三百零一章 茫茫山路第六章 先屈義聲第五百三十九章 讞不得實第三十章 試策甲科第五十六章丨汝南袁氏第七十七章 朝露日晞第一百七十八章 鹿遊南鄭第一百一十八章 涑水解虞第九章丨青牛先生第九十九章 簪纓子弟第五十三章 控馭撫綏第四百零七章 每問不盡第五百九十九章 擒虎拿蛟第二十二章 雪泥鴻爪第十四章 相爲建計第四章丨太師歸朝第二百一十五章 聘士禮賢第五百五十八章 巧敵應戰第二章 海內儒宗第四十七章丨先兵受挫第三百六十七章 家國兩泰第四百零八章 風止雲起第五百六十六章 擇人任勢第十五章丨夜見中臺第六十章 短兵相接第一百九十三章 宕開一筆第二百一十四章 清風鐸音第一百七十五章 野麋闖營第二十三章 裁心延算第一百二十章 柱石之堅第二百九十七章 鷸蚌相危第三十五章 綦局逞巧第四百四十二章 身移難率第一百四十六章 扶持相立第六十八章 臨歧片言第五百二十三章 假以調和第一百零五章 火傘高張第六十一章 初來乍到第六十二章丨一班鼠目第二十七章丨朝盈夕虛第一百四十三章 怨望而返第一百六十九章 鬼兵奪城第三百八十三章 伏兵齊發第六十一章 臨陣語舊第一百一十一章 禍機殃流
第一百零三章 祊亭失命第十八章 專諸進爵第六十章丨見困豫且第五十九章丨 恭而有禮第五百四十九章 草長風生第五十三章 何算其人第八十三章 設心積慮第三十七章 王也乘興第二百二十二章 諸事之由第二百二十四章 深心自許第六十三章 去來有定第四百四十七章 瞻前顧後第三百三十七章 向火微炙第四十六章丨各取所需第三百七十六章 計出無聊第三百六十一章 屈指成昔第三十二章 貴道以專第九十八章 白屋寒門第七十二章 頭會箕斂第三百四十九章 此言可味第一百二十章 柱石之堅第一百四十六章 德運更移第四百六十一章 輔馬相依第三百六十九章 懷瑾握瑜第四百九十八章 高人一着第六十八章 臨歧片言第五百三十六章 利慾薰心第一百零七章 道破廟算第七十六章 靡不有初第三百六十六章 屋漏連雨第七十四章 經始靈臺第五百六十一章 守缺攻餘第一百二十六章 困蹇虎穴第六十八章丨閭里民生第一百七十四章 山霧迷茫第四百一十一章 嘉言罔伏第七章丨中黃太乙第二百二十一章 深信如初第五十章丨西州客商第一百二十五章 另闢蹊徑第四十五章丨贊拜稽首第七十八章 宣平學市第九十四章丨夜漏未盡第六十章 秘書執筆第八十一章 當防隳壞第十二章丨奉先吾兒第二章丨莫欺少年第五百四十章 融融聲中第六十八章 鉤直餌鹹第三百一十五章 雷霆戢發第五百二十四章 利義相伐第一百一十章 數往知來第一百九十三章 宕開一筆第二百九十七章 鷸蚌相危第十六章 變生不測第三百零一章 茫茫山路第六章 先屈義聲第五百三十九章 讞不得實第三十章 試策甲科第五十六章丨汝南袁氏第七十七章 朝露日晞第一百七十八章 鹿遊南鄭第一百一十八章 涑水解虞第九章丨青牛先生第九十九章 簪纓子弟第五十三章 控馭撫綏第四百零七章 每問不盡第五百九十九章 擒虎拿蛟第二十二章 雪泥鴻爪第十四章 相爲建計第四章丨太師歸朝第二百一十五章 聘士禮賢第五百五十八章 巧敵應戰第二章 海內儒宗第四十七章丨先兵受挫第三百六十七章 家國兩泰第四百零八章 風止雲起第五百六十六章 擇人任勢第十五章丨夜見中臺第六十章 短兵相接第一百九十三章 宕開一筆第二百一十四章 清風鐸音第一百七十五章 野麋闖營第二十三章 裁心延算第一百二十章 柱石之堅第二百九十七章 鷸蚌相危第三十五章 綦局逞巧第四百四十二章 身移難率第一百四十六章 扶持相立第六十八章 臨歧片言第五百二十三章 假以調和第一百零五章 火傘高張第六十一章 初來乍到第六十二章丨一班鼠目第二十七章丨朝盈夕虛第一百四十三章 怨望而返第一百六十九章 鬼兵奪城第三百八十三章 伏兵齊發第六十一章 臨陣語舊第一百一十一章 禍機殃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