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章 宣平學市

“夫學須靜也,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誡子書】

時近中午,方纔在城外坡上到還不覺得,等皇帝一行人縱馬奔馳返回長安,直到宣平城門樓上黛青色的瓦菲已遙遙在望,衆人才覺得汗透衣背,身上也開始漸漸變得熱了起來。

行至宣平門外,皇帝忽地勒馬停駐,衆人收緊馬繮,好奇的看向皇帝。

“太學就在宣平裡附近?”皇帝纔想起來似得,笑說道:“正好腹裡飢餓,我等乾脆就到太學用膳去。”

崔烈騎着馬好不容易纔跟着隊伍跑過來,一把老骨頭都快被顛散了架,此時他臉色發白,汗涔涔的說道:“不如讓老臣先去知會太學祭酒一聲,好做籌備?”

皇帝微微搖頭道:“既是微服而來,便不可顯擺招搖,就這麼過去吧,也正好瞧瞧平日裡的太學是什麼樣。自打太學建成以來,我還沒去見識過呢。”

說完,他的目光在衆人身上依次停留了一瞬,自己與荀攸、賈詡等人的衣着倒還好,從外表上看就是個出城踏春的豪強子弟。只不過跟隨着他們幾百名騎兵身上都是作戰時才穿的襦袴戎服,尋常人一眼就能看出他們要麼是當兵的、要麼就是豪強部曲。這與皇帝低調微行的方針大相徑庭,而且帶着這麼多騎兵護衛跑到太學去實在是太顯眼了。

“公明。”皇帝喚道:“你讓這些羽林騎都回去,選幾個得用的跟着就是了。”

自從第一次微服便遭遇刺駕的事件後,皇帝對自己的出行格外留心,身邊帶徐晃、高順這樣能力出色的武將帶兵護衛,順便還能增進君臣之間的感情。直到衛士令高順轉拜中壘校尉後,不怎麼方便隨皇帝微行,於是便常由徐晃與新任衛士令王忠負責皇帝的安全。

“陛下。”徐晃在馬上欠身說道:“閭里鬧市,就這麼幾個人,臣恐怕……還是多帶些人隨行護衛吧。”

“不都是說‘北闕甲第,宣平貴裡’麼。既然是長安城少有的清貴之處,自然不會有什麼醜類惡物。”皇帝笑着說完,復又問向一旁默不作聲的王凌:“彥雲,聽聞你將長安治理的盜賊絕跡,幾乎可以做到夜不閉戶,當不會再發生那樣的事吧?”

王凌有些意外,強笑道:“諾,話雖如此,但太學附近野市衆多,陛下萬乘之軀,還是得慎重些纔是。”

長安本就有作爲帝都的底蘊,以往礙於董卓禍亂,導致坊市殘破。如今隨着朝局安穩,王凌夙夜匪解的調理之下,漸漸地使這座百年舊都猶如老樹萌芽,重新煥發出生機活力。北闕甲第與宣平裡這樣的地方重新受到拔高,高一等的達官權貴聚居北闕甲第,次一等的則居於宣平裡。

豪強貴人的集聚創造了商機,帶動了周邊的經濟,許多商賈鑽空擺攤,兜售貨物。商賈聚集在權貴聚居處附近,逐漸形成一定規模的野市,喧譁紛擾,不知擾了多少人的清閒,沒過多久便被厲行肅清。

直到容納了千餘名師生的太學出現後,太學附近的閒置房屋盡皆被人購置爲商鋪,專爲太學生出售紙筆墨等文具,乃至於常見的幾類書籍。更有甚者,由於規定太學生一般情況下不許自帶奴僕,所以衣服牀褥的換洗都得親力親爲,於是便順理成章出現了洗衣婦。凡此種種,不一而足。

這種圍繞着太學生衣食住行學等各方面而展開的商鋪野市,像極了後世的大學街。雖然在一定程度上方便了太學生的生活,但卻給治安、衛生造成了不少麻煩,太學祭酒楊懿屢屢請詔禁絕,卻被皇帝攔了下來。

“不是將這些野市重新在太學旁劃撥了坊市,將此定爲學市了麼?”皇帝說道:“怎麼?市長、亭長沒有管好?”

王凌知道皇帝對他已不像從前那麼優待,是故一點小的瑕疵,在往日都可能被皇帝寬解,在此時卻極有可能遭受批評。

他如履薄冰,小心翼翼的回答道:“不、此地亭長、市長皆爲能吏,爲了保證治安,臣每日都派北部尉來此巡視。臣只是擔心這地方紛擾喧囂……”

皇帝哈哈一笑,伸手拍了拍王凌的肩膀,不以爲然的說道:“既然如此,那索性就將我等護送到坊門吧。”

說完,皇帝便抽打馬鞭,驅使着駿馬入城而去。

徐晃等人見了,趕緊帶人隨着跟了上去。

順着長街一路向西,未過多時便經過一片繁華的鬧市,裡頭店肆林立、重樓疊屋。中午的陽光灑在樓閣飛檐、青石道路之上,照出一片燦爛的圖景。市內車馬粼粼,人流如織,不遠處隱隱傳來商販的吆喝聲。在人羣中偶爾還能看見三五成羣的士子,穿着青衿,或是坐在臨街的酒肆中炙狗喝酒、或是在其中高談闊論、或是臨街與商販討價還價。

眼前是一副繁華熱鬧的景象,皇帝深深的感慨、陶醉其中,一旁的崔烈看到這場景卻忍不住搖頭嘆息。

皇帝問他緣故,崔烈答說:“太學附近如此繁華,喧鬧不堪;學子與市儈爭價,長此以往,有誰能靜下心來讀書?”

崔烈本是極爲反對在太學附近修建坊市的,在他以及許多人的眼中,讀書是修身養性,需要在清靜的地方纔能增進學識,培養品性。

“孟子幼時,居處近於墓,而習喪葬;近於市,而效賈人炫賣;近於屠,而學屠狗。是以孟母三遷,擇鄰而居,使其居近於學宮,孟子乃受禮教。”崔烈有板有眼的說道:“先賢尚且易爲外物所惑,何況俗人凡生?”

皇帝臉色不改,笑着說道:“孟子當時年幼,天性未定,易惑於外物,如今太學生都是十五歲以上,心性成熟,當不至於此。”

兩耳不聞窗外事,只顧着埋頭苦讀,最後即便做了官又能如何?還不是兩眼一抹黑,連最基本的百姓生活、坊市情況以及與人交往的方式都搞不清楚,到頭來還不是學成一個書呆子、庸官,遭人矇蔽?

皇帝一直信奉知識從生活中提煉而來;能力從實踐中鍛鍊而來的樸素理念,讓這些太學生親近尋常坊市,體驗坊間民情、熟悉商賈、學會如何跟‘下民’打交道,這些經驗不比經書上得來的道理差。

當然,這些話他暫且還說不得,只是大致解釋了一遍自己的理念之後,看在崔烈憂心忡忡的樣子,似乎是已經悲觀的預見這些學生將耳濡目染、受到市儈之氣。皇帝不由得說道:“學市吵鬧,擾人修習學業,這的確不妥。彥雲,你回去之後下發公牘,申明學市不同於東市、西市,嚴禁喧譁。此外,學市內不許出現女閭教坊、博戲賭坊等有辱士風之所,以免讓學子沾染惡習。”

做生意不許人吆喝,這算什麼回事?王凌有些詫異,不過他好歹知道這是折中的法子,不這樣的話恐怕連學市都開不下去,到頭來還會影響到自己的政績。而皇帝在此提出的學市准入原則也讓崔烈等人感到滿意,只要沒有那些敗壞世俗的店子,留着一些文具店、食肆方便學子倒也無妨。

王凌乾脆的應了下來,將此事記在心裡,至於會不會影響學市的生意,那就與其無關了。

第四十三章 矜能負才第二百九十八章 先後失人第五百八十章 如鳥之集第十三章 重蹈覆轍第八十三章 難逃定數第五十六章 周密溫樹第四十二章 才易其然第一百二十三章 祛衣受業第五百二十九章 勞於心計第二十章丨詔旨相違第九十九章 簪纓子弟第二百一十四章 清風鐸音第三百四十九章 此言可味第二百三十二章 出入自如第一百二十五章 秉要執本第四百四十九章 取悅奸功第三十四章丨官無常法第六十七章丨意見相左第三百八十章 參決議事第五百一十一章 樓船燈火第三百五十四章 少年心事第三百九十章 料度彼己第四十一章 微過細故第二百五十章 訥而慎行第二十三章丨書策舒憤第一百二十一章 棄舊圖新第七十二章 我暨我友第五百七十九章 勢危實安第二百三十一章 雨客衣溼第一百章 碗轉麴塵第一百八十四章 發號施憲第四百一十九章 照本其時第九十三章丨夤夜造訪第十四章 相爲建計第四百三十一章 駭人聞見第六十六章 益增主祿第七十五章丨遇赦無望第七十二章 鄰女詈人第三百五十三章 先民是與第八十五章 陳情講武第六十一章丨羣虜寇攻第四十五章丨有失朕望第二十一章 茵席之臣第一百四十三章 青泥故道第八十八章 援手之勞第二百五十六章 暑傷三伏第六十八章 臨歧片言第七十五章 啓聵振聾第七十五章 啓聵振聾第七十二章丨黃巾餘孽第五百零九章 作計自量第四百九十章 未明細故第三百五十四章 少年心事第八章丨屈身奉上第九章丨青牛先生第七十三章 月有闕時第一百八十章 整軍待命第五百九十二章 朽株有蠹第二十章丨有道而輔第六十二章 馳高鶩遠第八十七章 追逐狐兔第十三章 剖符寧境第一百四十章 實情錯落第八十四章 任憑自至第三百九十章 料度彼己第五百三十四章 道路猶遲第二百八十五章 時尤未晚第一百九十五章 脊令在原第二章丨莫欺少年第五百零一章 賦與有疾第三十八章 宗社攸賴第七十四章 經始靈臺第七十六章 務期實用第四百二十三章 孤驂單行第三百三十六章 己飢己溺第八十五章 斗酒炙犬第四百四十二章 身移難率第三百二十七章 自成困獸第五百零七章 戰不料己第三百八十三章 伏兵齊發第二百七十一章 一時息慮第三十章丨糧秣軍需第三百零九章 暫告靖安第一百零七章 算前思後第三百二十八章 己欲施人第五百七十八章 姿貌絕倫第一百八十六章 水則畢露第四百五十九章 時否俗薄第五百七十九章 勢危實安第五百七十九章 勢危實安第三百七十五章 口蜜腹劍第二十七章丨朝盈夕虛第五百五十三章 黃屋左纛第十二章 師友相從第二百七十三章 示子吾道第五百六十一章 守缺攻餘第四章 爾牧來思第一百六十五章 搴幃賓迎第三十六章丨閭巷布衣第一百四十二章 氐人攔道
第四十三章 矜能負才第二百九十八章 先後失人第五百八十章 如鳥之集第十三章 重蹈覆轍第八十三章 難逃定數第五十六章 周密溫樹第四十二章 才易其然第一百二十三章 祛衣受業第五百二十九章 勞於心計第二十章丨詔旨相違第九十九章 簪纓子弟第二百一十四章 清風鐸音第三百四十九章 此言可味第二百三十二章 出入自如第一百二十五章 秉要執本第四百四十九章 取悅奸功第三十四章丨官無常法第六十七章丨意見相左第三百八十章 參決議事第五百一十一章 樓船燈火第三百五十四章 少年心事第三百九十章 料度彼己第四十一章 微過細故第二百五十章 訥而慎行第二十三章丨書策舒憤第一百二十一章 棄舊圖新第七十二章 我暨我友第五百七十九章 勢危實安第二百三十一章 雨客衣溼第一百章 碗轉麴塵第一百八十四章 發號施憲第四百一十九章 照本其時第九十三章丨夤夜造訪第十四章 相爲建計第四百三十一章 駭人聞見第六十六章 益增主祿第七十五章丨遇赦無望第七十二章 鄰女詈人第三百五十三章 先民是與第八十五章 陳情講武第六十一章丨羣虜寇攻第四十五章丨有失朕望第二十一章 茵席之臣第一百四十三章 青泥故道第八十八章 援手之勞第二百五十六章 暑傷三伏第六十八章 臨歧片言第七十五章 啓聵振聾第七十五章 啓聵振聾第七十二章丨黃巾餘孽第五百零九章 作計自量第四百九十章 未明細故第三百五十四章 少年心事第八章丨屈身奉上第九章丨青牛先生第七十三章 月有闕時第一百八十章 整軍待命第五百九十二章 朽株有蠹第二十章丨有道而輔第六十二章 馳高鶩遠第八十七章 追逐狐兔第十三章 剖符寧境第一百四十章 實情錯落第八十四章 任憑自至第三百九十章 料度彼己第五百三十四章 道路猶遲第二百八十五章 時尤未晚第一百九十五章 脊令在原第二章丨莫欺少年第五百零一章 賦與有疾第三十八章 宗社攸賴第七十四章 經始靈臺第七十六章 務期實用第四百二十三章 孤驂單行第三百三十六章 己飢己溺第八十五章 斗酒炙犬第四百四十二章 身移難率第三百二十七章 自成困獸第五百零七章 戰不料己第三百八十三章 伏兵齊發第二百七十一章 一時息慮第三十章丨糧秣軍需第三百零九章 暫告靖安第一百零七章 算前思後第三百二十八章 己欲施人第五百七十八章 姿貌絕倫第一百八十六章 水則畢露第四百五十九章 時否俗薄第五百七十九章 勢危實安第五百七十九章 勢危實安第三百七十五章 口蜜腹劍第二十七章丨朝盈夕虛第五百五十三章 黃屋左纛第十二章 師友相從第二百七十三章 示子吾道第五百六十一章 守缺攻餘第四章 爾牧來思第一百六十五章 搴幃賓迎第三十六章丨閭巷布衣第一百四十二章 氐人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