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 平定(下)

第三日,城中局面就穩定下來。

天色矇矇亮,太陽沒有完全升起來,王弘毅洗漱過了。

又匆匆用過膳食,趕赴了城中廣龘場。

或許是對魏越之死有所唏噓,乘坐着馬車,低調前去的王弘毅,在抵達目的地後,並未從馬車上下來,而在重重保護下,隔着很遠的一段距離,坐在馬車裡看了一會。

這一處廣龘場上,不少人聚集,大多數人,都是被人請來或是自己前來昔日大燕,魏越當日雖屠殺了不少老臣,可光是吳地內就殺不盡,此時這些人聞訊趕至,欲親眼看一看士卒鞭打着魏越屍體的情景。

此時有些人已是忍不住大哭起來,一人口中呼喊:“魏賊該死!”

還有人悲呼:“大燕忠賢,睜眼看一看這賊的下場吧!”

看到這一幕,馬車裡的王弘毅也隱隱的嘆了口氣。

他嘆的並非是大燕王朝,其實更有對此時被人鞭打着咒罵着的魏越屍身的一種嘆息。

假如魏越有朝一日平定了天下,那百年後,史書上又會如何雲說呢?

這屍體不知真假,可就算是假,只要衆人當是真的,就足夠了,鞭策魏越之屍,以報大燕之仇,就得了人心,只見鼎器轟鳴,一股股氣運不斷流入。

王弘毅不由怔住,突然之間想起地球上一事,話說清朝入關後,康熙後來拜見太祖祖陵,就平了人心,不想今日也是一樣。

“回去吧!”看了一會,眼見眼前鬧劇越發大了,放下車簾,王弘毅淡淡的說着,他對這事沒有興趣了。

“諾。”有人應了諾,在禁軍的保護下,這輛馬車掉轉了車頭,迅速的離開了這裡。

長安,秦王宮,議事大殿。

郭文通與衆文臣武將正在議論着軍務。

前段時日,王弘毅二十萬大軍,從楚地出發,攻打吳越,漢中和上庸的防禦十分牢固,但是對於趁亂入侵,來一個後方起火,郭文通卻依舊沒有死心。

想當初,王弘毅還不是楚王時,調集大軍,在天下人注目的情況下,威逼秦地,讓他狼狽不堪,丟盡了顏面,雖最後只是虛驚一場,可對於郭文通來說,這件事是一個揮之不去的奇恥大辱。

以楚地越來越雄厚的實力,以及秦地剛剛平定不久的情況,想要派兵攻打楚地,報了當日之仇,無疑是自找麻煩。

這並不代表郭文通就對王弘毅沒有絲毫的辦,同爲諸侯,實力雖有強弱,差距並沒有大到不能對抗的地步。

只要王弘毅的楚軍在吳地被吳軍死死的拖住,時間一長,軍心必亂。

而後方哪怕是鐵桶一般的防禦,也必然會出現破綻,到時就是帶着精銳秦軍趁虛而入的時候了。

只是,事情的發展顯讓郭文通措手不及。

魏越這樣就被滅,這讓郭文通頗爲鬱悶。

不斷從吳地傳回情報,無一不在說明着楚軍勢如破竹,吳軍一敗塗地,這種一邊倒的情況,讓他如何趁亂得利?

不過前兩日,得到吳地節節敗退的軍報,郭文通還抱着繼續觀望的態度。

在郭文通看來,吳軍再不濟,以魏越在吳地經營多年的根基,這金陵城堅守個數月也應不成問題。

此刻,郭文通等待,就是楚軍被牢牢拖住的情況發生!

“金陵城可有什麼探報傳回來?”郭文通面無表情的掃過殿中的官員,落在了一個官員身上問着。

此人負責的是整理斥候探報之事。

“王上,暫無金陵方向的消息!”官員忙出列,向着郭文通稟報。

“還沒有消息麼?”聽到這話,郭文通的雙眉微微皺了一下。心下略微的有些不安,還有些焦躁。

按理說,吳楚兩軍作戰,在金陵糾纏不清的這段時間,是吳地最亂時,探報送出來的就早一些纔對,爲何到現在還沒有消息傳回來?

現在,離着前一份探報送到他這裡,已經整整過去數日,王弘毅的大軍這時早就應該困住了金陵城,斥候探報卻是半點動靜也沒有!

“難道是金陵城出了大變故?吳軍或是楚軍封鎖了消息?”郭文通心中暗想着。

而正當郭文通心中思索時,大殿外有一個禁軍進來,跪倒在地:“王上,有緊急軍報送到。”

“讓他進來。”郭文通說着。

片刻後,一個負責斥候軍報稟報的軍官從外面進來,一進大殿,看見主公郭文通正坐在上座那裡看着自己,他撲通一聲跪倒在地。

“王上,前方剛剛探聽來消息,金陵已在八日前,被楚軍攻下,魏越已死,此時吳地衆府縣,不少已歸降楚王。”此人飛快說着。

聽完,郭文通的臉色大變:“什麼?楚軍在八日前攻下了金陵?”

在殿中快步徘徊而行,怒氣不但不散,反而越集越濃,最後終於忍耐不住,拔出劍來擊柱,喝着:“廢物!”

魏越你枉稱英雄,在吳地經營多年,在金陵坐鎮,戎馬半生,只是區區幾日,就被楚軍一鼓作氣的消滅得乾乾淨淨!

當日王弘毅大軍攻打荊州,也不曾這樣迅速!

連擊幾劍,木屑紛飛,片刻後,郭文通才鎮靜下來。

無論什麼原因,楚軍獲得了最終勝利,吳地局面,想必過不了多少時間,就能穩定下來,這情況下,他這段時日的種種想,豈不是一場笑話?

“只希望吳地衆府縣,儘量消耗王弘毅的兵力……”事到現在,郭文通只能是心中暗暗嘆息。

川口郡

一都三千人不急不緩前行着。

大部分是步兵,以行軍陣列展開,一片紅色盔甲與旗幟。

一杆大旗飄揚,在旗下,有着大將。

軍隊穩健行進,旌旗一杆跟着一杆,井然有序。

按照軍,這時每日行軍五十里,由於要求不高,所以行軍嚴整肅然。

大將精神抖擻騎在馬匹上,回頭讚許的看了一眼,現在大局已定,與其說是征戰,不如說是顯示王師威儀。

現在這正是恰當。

正在前行,前方忽有探馬回來。

“報!前方的川口郡已是大開城門,守城官員帶着一衆官員,都等候在城門外,城頭上的旗幟,也換成楚旗,看情況,他們準備投降我軍!”翻身下馬,跪倒在地之後,斥候飛快的說着。

“呵呵,識時務者爲俊傑,這裡的守將還不蠢。”聽過後,大將在馬上笑着。

副將同樣點頭,說着:“不錯,此人很識時務,將軍,走吧,我們這就前去接手此城。”

二人已遇到過多次這樣事,並不感覺驚訝。

大軍加度,繼續前行。

到了城外,果然有人主動獻城歸順。

別的郡縣,情況差不多也是如此。

自金陵被楚軍攻克後,吳地各郡縣不等大軍來到,就紛紛易旗投降,只是十日時間,南方就已大一統。啓航更新組天火龍君提供

金陵,王弘毅暫住的府邸內。

後宅大書房裡,王弘毅正坐於案几前,翻看着不斷送來的捷報。

“王上,吳地大部府縣都已歸降楚軍,不過十日,吳地平矣,臣在這裡向王上賀喜,王上已平南方半壁江山。”張攸之說着。

王弘毅說着:“唉,南方雖平定,但北方大亂還在,並且草原大患亦日日強盛,只怕離大戰之日不遠了。”

“王上不必憂慮,秦地郭文通將秦一統,實力不弱,就是草原蠻夷入侵,必定要先過秦地,還有北地諸王,都也一樣,到時北方大戰,兩方消耗,又何足爲懼?”張攸之對草原的勢力,並不是太過在意。

王弘毅搖了搖頭:“張卿你有所不知,草原非同小可,就是有北地諸侯消耗兵力,卻只是爭取些時間。”

上一世時,他見識過草原騎兵的驍勇善戰,善於騎戰,進退得當,不畏死亡,這樣的一支軍隊,實是當時雄兵。

張攸之見主公這樣重視草原騎兵,不禁微微訝然。

“對了,秦王和魏王,可有什麼動作?”王弘毅問着。

“王上,前段時日是有些動作,不過自金陵攻陷後,再無動靜了。”張攸之說着。

“他們是消息靈通,這吳地內,各地的細作不會少,讓人密切關注一下這方面,進行一些必要的清理。”

“諾。”張攸之應着,又說着:“六部已經達到金陵,太后和王后的御船,也在明日就可到達。”

“宮中已經肅清,王上可以進宮了。”

王弘毅應了一聲,說:“孤知道了,你且退下吧,孤明日迎了太后和王后,就住入宮中去。”

“是!”張攸之應着,退了出去。

王弘毅向後靠着,嘆息了一下,就在這時,還來不及驚喜,就覺得頂上鼎器一陣劇烈的搖動,“轟”的一聲,鼎器猛的改變,只見它猛的擴大數倍,鼎面更是龍虎盤旋,佈滿了神秘的符號,充滿了神聖的威嚴。

擴大的王鼎內,淡紫色的氣運迅速蛻化成紫氣,而頂上本命氣,也化成了紫氣。

幾乎同時,龍氣之柱,又粗又大,猛的擴大數倍。

頃刻之間,日月在紫氣裡浮現出來,只是片刻,本來的蛟龍,就變成了赤龍。

赤龍在上空飛舞着,咆哮着,鎮龘壓着整個南方。

第96章 決意(下)第335章 分割(下)第233章 誅滅(上)第77章 衝鋒(下)第68章 滅亡(下)第274章 晉見(下)第96章 決意(上)第8章 見親(上)第272章 七日證道第7章 鞭打(上)第231章 殺人(下)第279章 就戮(下)第210章 思量(上)第242章 黑龍出野(下)第303章 望洛陽(上)第39章 觀禮(下)第297章 震怖(上)第47章 吐血(上)第40章 再世爲人(下)第275章 彌風波(下)第198章 信使(上)第144章 宴(下)第167章 降表(下)第297章 震怖(下)第102章 聽聞(下)第281章 三月憶(上)第90章 賞賜(下)第120章 結盟(上)第248章 召集(上)第97章 合圍(上)第49章 病變(下)第61章 大賢來投(上)第43章 青蓮池(上)第321章 長安(上)第209章 海關(上)第223章 平定(下)第320章 趨勢(下)第72章 禁咒博士(上)第123章 破關(上)第266章 法會(三)第190章 新生(上)第259章 痛哭(上)第242章 黑龍出野(下)第267章 法會(五)第143章 蜀龍一統(上)第197章 失意(上)第13章 婚禮(下)第290章 泰山議(下)第64章 文武雙壁(上)第147章 情分(下)第62章 大賢來投(下)第221章 殺機(上)第296章 東郡(下)第49章 病變(上)第325章 陰政(下)第202章 入衙(下)第187章 王業(上)第74章 百川歸流(上)第185章 消息(上)第327章 應命(上)第189章 雪景(上)第284章 冥土詔(上)第273章 甦醒(下)第286章 使節(上)第43章 青蓮池(下)第17章 藉口(上)第18章 大怒(下)第42章 迎娶(上)第184章 禪讓(下)第317章 涼州師(上)第205章 封賞(下)第177章 敕封(下)第252章 內亂(上)第44章 來由(上)第260章 誰家天意(下)第75章 想先誅(上)第313章 黑龍崩(下)第141章 陰錯陽差(上)第36章 移縣(下)第63章 夜奔百里追大將(上)第262章 金陵(下)第232章 關稅(下)第202章 入衙(下)第163章 洗城(下)第162章 從軍(下)第104章 論鎖(上)第142章 決斷(上)第206章 二王(上)第330章 插入幽州(下)第126章 歸順(下)第280章 盧高降(上)第114章 水賊(上)第239章 將星(下)第20章 婚事(下)第316章 青州降(上)第172章 首戰(下)第47章 吐血(上)第305章 洛陽陷(下)第331章 逃亡(上)第35章 轟動(上)
第96章 決意(下)第335章 分割(下)第233章 誅滅(上)第77章 衝鋒(下)第68章 滅亡(下)第274章 晉見(下)第96章 決意(上)第8章 見親(上)第272章 七日證道第7章 鞭打(上)第231章 殺人(下)第279章 就戮(下)第210章 思量(上)第242章 黑龍出野(下)第303章 望洛陽(上)第39章 觀禮(下)第297章 震怖(上)第47章 吐血(上)第40章 再世爲人(下)第275章 彌風波(下)第198章 信使(上)第144章 宴(下)第167章 降表(下)第297章 震怖(下)第102章 聽聞(下)第281章 三月憶(上)第90章 賞賜(下)第120章 結盟(上)第248章 召集(上)第97章 合圍(上)第49章 病變(下)第61章 大賢來投(上)第43章 青蓮池(上)第321章 長安(上)第209章 海關(上)第223章 平定(下)第320章 趨勢(下)第72章 禁咒博士(上)第123章 破關(上)第266章 法會(三)第190章 新生(上)第259章 痛哭(上)第242章 黑龍出野(下)第267章 法會(五)第143章 蜀龍一統(上)第197章 失意(上)第13章 婚禮(下)第290章 泰山議(下)第64章 文武雙壁(上)第147章 情分(下)第62章 大賢來投(下)第221章 殺機(上)第296章 東郡(下)第49章 病變(上)第325章 陰政(下)第202章 入衙(下)第187章 王業(上)第74章 百川歸流(上)第185章 消息(上)第327章 應命(上)第189章 雪景(上)第284章 冥土詔(上)第273章 甦醒(下)第286章 使節(上)第43章 青蓮池(下)第17章 藉口(上)第18章 大怒(下)第42章 迎娶(上)第184章 禪讓(下)第317章 涼州師(上)第205章 封賞(下)第177章 敕封(下)第252章 內亂(上)第44章 來由(上)第260章 誰家天意(下)第75章 想先誅(上)第313章 黑龍崩(下)第141章 陰錯陽差(上)第36章 移縣(下)第63章 夜奔百里追大將(上)第262章 金陵(下)第232章 關稅(下)第202章 入衙(下)第163章 洗城(下)第162章 從軍(下)第104章 論鎖(上)第142章 決斷(上)第206章 二王(上)第330章 插入幽州(下)第126章 歸順(下)第280章 盧高降(上)第114章 水賊(上)第239章 將星(下)第20章 婚事(下)第316章 青州降(上)第172章 首戰(下)第47章 吐血(上)第305章 洛陽陷(下)第331章 逃亡(上)第35章 轟動(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