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8章 起兵(上)

金陵這時的金陵,迎來了四月底,本就早過了寒春,一眼看去,草木蔥籠、湖水波盪,蔚然深秀,而湖上游船,密集起來。

道上馬車,轔轔之聲不絕,是出外遊玩。

這世界風氣相對開放,就是世家的小姐,都能出去散心。

各家子弟就更遊學閱歷成風,前朝後期起藩鎮割據,哪一家族的掌權者,都明白怎樣才能將族裡子弟培養起來。

金陵爲帝都百年,雖受破壞,卻無損元氣,短短几年,城外萬頃之地,有果園、水田、麻田,河湖還專門種植菱蓮,種種釀酒、瓷坊、冶煉、造紙、木工都有。

這時無論是家花野花都開了,白、粉、紅、紫、點綴着整個世界,帶來了濃烈的春天的韻味。

就在這時,只聽一陣馬蹄,幾匹快馬飛馳而過,這沒有引起太多人的注意。

金陵幾朝都城,大成天子是定都於此,騎着駿馬穿梭而過的人數不勝數。

這幾個騎兵卻不是某家的子弟,直奔入外城,沿着專用的策馬之地奔馳,直達內城,又在內城城門處掏出一個令牌,守城兵就放了行。

幾人一進內城,直接向着十三司的總司衙門行去,進了衙門,過了一柱香的時間,有十三司的千戶出門,親自前往皇宮。

皇宮王弘毅喜歡鬱鬱蔥蔥,在御書房附近,翠綠花卉到處可見,平添了幾分人氣,十三司的官員得到傳報後,進了裡面稟事,不過皇帝不在房中,就在附近小閣賞花。

陳河年到了閣內,卻見得兩人。

五月溫暖,午後陽光照在皇帝的臉上,皇帝微微眯起眼,戴着玉冠,身穿寬袖大衣,袍袖翩翩,面色滿月,目似點漆,帶着微笑。

就這一眼,看起來,就像哪一家的翩翩少年公子,但現在卻是垂拱九重俯治天下大成皇帝。

又見一女,烏髻青絲,粉紅衣裙,明眸春波,神態恬淡,清麗異常,陳河年不敢細看,叩拜:“臣拜見皇上,見過娘娘。”

“起來吧!”王弘毅顯得很輕鬆,撲哧一笑:“這是謝大家,謝純之,不是娘娘。”

心中卻暗暗嘆息,謝純之二年前曾許配,不想還沒有出嫁,就死了未婚夫,隱隱有“剋夫”的傳聞。

王弘毅懷疑有人搞事,但查無證據。

聽了這話,陳河年和謝純之都有些尷尬,只聽王弘毅說着:“一轉眼就五年了,謝卿也回來了,朕要建雲韶府和梨園,謝卿可以擔任。”

雲韶府的雲韶使,現在定爲七品,說着就啜茶,謝純之起身一拜,說:“妾身告退。”

見她離去,王弘毅微笑表情轉爲平淡,問着:“什麼事,說吧!”

“是,洛陽傳來了消息,劉滿拒降。”陳河年說着,頓了一頓,又將仔細的情報一一說明。

王弘毅目光幽深,聽着,也不說話。

卻見一鼎懸空,絲絲氣運不斷注入,又不斷支出,就見鼎中五色氣翻滾,又有着一層白色帝氣凝聚不散,達到了鼎中三分之一的程度。

登基五月,作出種種準備,修養生息,特別是魚鬆、海關的增長,也不過恢復了三成帝氣,不過,北伐是必須了。

聽完話,陳河年告退,王弘毅喚來了當值太監,令:“喚內閣大臣一同到御書房議事,連同樞密使。”

這事,當值的太監常做,立刻應着:“是!”

見太監出去,王弘毅在附近園子散步,理清頭緒。

洛陽離着金陵不算太遠,使節團卻還在回家的路上,不過送回來的消息是收到了。

想到鄭國公劉滿不肯歸順自己,王弘毅嘆了口氣:“看來,又要用兵了。”

王弘毅本就有着用兵的覺悟,只不過能少些折損自最好,假如鄭國公能降,立刻就可以北達涵谷關,南達臨濟港,完全控制黃河。

不過現在看來,不費一番周折,怕是難以如願。

內閣大臣來的很快,片刻就到場了,見到了王弘毅,都“啪”的一聲行禮。

王弘毅笑了笑,說:“衆卿都進去吧!”

到御書房裡,就密議了起來。

至於說的內容,外人自不得而知。

這些大臣從御書房內出來時,一個個表情嚴肅,三緘其口,誰也不知這次陛下傳喚他們所爲何事。

直到五月三日,前去洛陽的出使團歸來,洛陽鄭國公拒絕歸順,在朝會上一說,就引起了軒然大波。

“鄭國公不肯歸順我大成?莫非他還想自立,或是歸順胡人不成?”所有大臣心裡都在想着這件事。

大成朝佔據着整個南方,實力之強,除胡人再無人可比,連秦王郭文通都不能對峙,一個小小的洛陽,居拒絕了大成的招降,要說這沒有胡人插手,誰都不會相信。

也有人瞭解劉滿的性情,知道此人素有野心,絕不甘於居於人下,哪怕實力相差懸殊也一樣。

劉滿既吞兗州,自存了將兗州拿下,自立爲王,與大成和胡人分庭抗禮的打算。

只可惜,再早上兩三年,還有機會,可現在胡人進入了中原,南方又平定下來,秦地郭文通將秦川和涼州抓到了手裡,現在天下不再是藩鎮繁多諸侯大小不一的天時,已經失去了成龍之機。

這時才發展,不說王弘毅,就是郭文通和胡人,又豈會坐視不理?

果接到了這消息的王弘毅,在朝會上面沉似水的拍了板:“既鄭國公無心歸順大成,朕將起兵伐之。”

“陛下英明!”文武百官齊聲說着。

這件事,無論文臣還是武將,都擰成了一股繩支持着皇帝。

誰不想封侯拜相?誰不想封妻廕子?

大丈夫在亂世成就一番事業,纔是讀書習武的目的,眼見着大成朝已立,皇帝登基爲帝,佔領南方,現在大成王朝的官員,可謂上下一心。

只有攻佔洛陽,甚至北伐統一天下,才能安享勝利。

特別是武將,只要是得到消息,都躍躍欲試。

武將不比文官,太平時,文官掌權有出路,可武將卻是再無用武之地。

不趁着天下未平時多立些功勞,怕是再難尋到這樣機會。

當金座上的皇帝,目光掃過衆人時,在場的武將都一起上前,熱血沸騰請求:“末將願往!”

王弘毅看着,心中很是滿意。

點點頭,王弘毅目光落到了武將前列。

這站着一人,身材碩長,相貌儒雅,雖站在武將隊列的前面,也站出來請戰,很顯然此人眼中並沒有太多期待。

王弘毅的目光實質,男子很快感覺到了,不過卻微微低垂着頭,表現出恭順的模樣。

王弘毅看了他一眼,又掃過幾人,微微一笑,目光再次落到這人身上。

“盧高聽旨!”站在前面的盧高,雖有些熱血沸騰,只不過,想到他並非是大成天子的嫡系,心下未免有些落寞。

皇帝的注視,讓他有些不安,不知道自己是否做錯了。

卻不料皇帝一開口,首先叫了自己。

“臣在!”盧高心下思索着這些,只是一瞬間,很快出了隊列,向上垂頭行禮,不敢有絲毫的大意。

王弘毅在上面盯着他,片刻後,問:“你可願領兵攻下兗州?”

這個變故讓除了內閣的人,都有些意外,盧高是降將,還是剛降王弘毅的諸侯,這樣的人,會被委以重任?

雖從資格和才能上說,盧高完全有資格。

盧高是大將,昔日幽州,領數萬人,將十萬胡軍拖了大半年,這其中雖有王弘毅的支持,可其人終是大將之才!

可這人再大才,還是降將啊!

盧高本人更是意外,此時此刻哪容他思索太久,聽到王弘毅發問,他立刻一咬牙,向上說:“回陛下,臣願往!”

王弘毅點點頭,說着:“你舊部一萬人,算是你的中軍,朕再令莊統率兵爲你副將,並且新軍參與,總計三萬人。”

莊統也是降兵,領虎策騎兵都二千五百人,算起來,大部分都是降兵,在場的衆臣都若有所思,面面相覷。

不過王弘毅根本沒有消耗的心思,也不怕背叛。

其用意只是提拔和平衡。

水師有着三支平衡,人才輩出,但是陸軍軍中大將不多,就一個樊流海,但是樊流海有着攻下徐州的大功,本就很難封賞,這次不能派他出去了。

現在讓盧高領着三萬起兵攻打兗州,又有虎策騎兵都莊統,還有着吳興宗也在其中,就是提拔出幾個可能獨當一面的大將,並且相互平衡。

還有一些青色的人才,鄭譽家、牧融、高勳、黃傑、石家謙這些將領,也獲得了機會,安插在其中。

當然單是氣運未必是人才,不過只要上戰線就能分辨。

大浪淘沙,能留的都是金子。

一戰下來,有功的人,纔可趁此提拔,以後就可以在北方顯示鋒芒。

想到兗州的地勢,王弘毅說着:“朕再命三大水師沿黃河而上,進行配合,封鎖黃河通道,朕的大軍先不出動,等兗州掃平,再親征洛陽!”

陸軍三萬人,算是精兵,一半都是上過幾次戰場的老兵,經驗豐富,很是能打。

加上六萬水師配合進攻,更不用提先前就有兗州一些勢力暗中歸順了大成,誰強誰弱,已是見了分曉。

而且皇帝不冒險,等兗州掃平再親征洛陽,卻是萬無一失。

頓時羣臣拜下:“吾皇萬歲,臣無異意!”

第208章 交旨(下)第220章 金陵(上)第27章 抽薪之計(下)第67章 選擇(下)第254章 梵門禮敬(下)第286章 使節(上)第208章 交旨(下)第177章 敕封(下)第116章 紅染一片(上)第192章 急報(上)第189章 雪景(下)第233章 誅滅(下)第103章 蜀龍(下)第327章 應命(下)第312章 轉運(上)第265章 法會(二)第250章 器量(上)第18章 大怒(上)第41章 終定(上)第63章 夜奔百里追大將(下)第192章 急報(上)第115章 計定(下)第112章 胡無人(下)第247章 流民(上)第314章 火與沉(下)第149章 桑姑(下)第331章 逃亡(下)第252章 內亂(上)第241章 赤虎成形(上)第315章 賜死和龍氣(上)第276章 登基(下)第163章 洗城(上)第69章 隕落(下)第241章 赤虎成形(下)第146章 月如水(下)第266章 法會(三)第330章 插入幽州(上)第276章 登基(下)第200章 帶路黨(上)第42章 迎娶(下)第146章 月如水(上)第334章 隕落(上)第333章 崩解(下)第52章 金子(下)第195章 餘烈(下)第73章 豐收(下)第157章 國士(下)第335章 分割(下)第314章 火與沉(下)第285章 預兆(下)第116章 紅染一片(上)第115章 計定(上)第118章 收房(下)第317章 涼州師(下)第226章 平山印新主(上)第120章 結盟(上)第131章 真理三定律(上)第157章 國士(上)第113章 定心(下)第41章 終定(下)第182章 王氣消長(上)第230章 海關(下)第225章 新年(下)第212章 青色(上)第19章 破寨(上)第284章 冥土詔(上)第67章 選擇(下)第336章 內聖外王殖民策 冠冕堂皇封爵出(下)第75章 想先誅(下)第231章 殺人(上)第226章 平山印新主(上)第56章 疑心(上)第115章 緘默(下)第244章 功德無量(下)第47章 吐血(上)第291章 涼州緩(下)第166章 影響(下)第238章 伊動(上)第166章 影響(下)第254章 梵門禮敬(下)第7章 鞭打(上)第20章 婚事(上)第75章 想先誅(下)第28章 素兒表妹(下)第304章 蛟龍在(下)第221章 殺機(上)第19章 破寨(上)第224章 稱賀(下)第152章 兵分二路(下)第286章 使節(下)第172章 首戰(下)第225章 新年(下)第230章 海關(上)第270章 天譴(上)第91章 神道(上)第191章 快意(上)第71章 喜事(上)第16章 祖先威靈(下)第326章 消息(上)第222章 永垂不朽(下)
第208章 交旨(下)第220章 金陵(上)第27章 抽薪之計(下)第67章 選擇(下)第254章 梵門禮敬(下)第286章 使節(上)第208章 交旨(下)第177章 敕封(下)第116章 紅染一片(上)第192章 急報(上)第189章 雪景(下)第233章 誅滅(下)第103章 蜀龍(下)第327章 應命(下)第312章 轉運(上)第265章 法會(二)第250章 器量(上)第18章 大怒(上)第41章 終定(上)第63章 夜奔百里追大將(下)第192章 急報(上)第115章 計定(下)第112章 胡無人(下)第247章 流民(上)第314章 火與沉(下)第149章 桑姑(下)第331章 逃亡(下)第252章 內亂(上)第241章 赤虎成形(上)第315章 賜死和龍氣(上)第276章 登基(下)第163章 洗城(上)第69章 隕落(下)第241章 赤虎成形(下)第146章 月如水(下)第266章 法會(三)第330章 插入幽州(上)第276章 登基(下)第200章 帶路黨(上)第42章 迎娶(下)第146章 月如水(上)第334章 隕落(上)第333章 崩解(下)第52章 金子(下)第195章 餘烈(下)第73章 豐收(下)第157章 國士(下)第335章 分割(下)第314章 火與沉(下)第285章 預兆(下)第116章 紅染一片(上)第115章 計定(上)第118章 收房(下)第317章 涼州師(下)第226章 平山印新主(上)第120章 結盟(上)第131章 真理三定律(上)第157章 國士(上)第113章 定心(下)第41章 終定(下)第182章 王氣消長(上)第230章 海關(下)第225章 新年(下)第212章 青色(上)第19章 破寨(上)第284章 冥土詔(上)第67章 選擇(下)第336章 內聖外王殖民策 冠冕堂皇封爵出(下)第75章 想先誅(下)第231章 殺人(上)第226章 平山印新主(上)第56章 疑心(上)第115章 緘默(下)第244章 功德無量(下)第47章 吐血(上)第291章 涼州緩(下)第166章 影響(下)第238章 伊動(上)第166章 影響(下)第254章 梵門禮敬(下)第7章 鞭打(上)第20章 婚事(上)第75章 想先誅(下)第28章 素兒表妹(下)第304章 蛟龍在(下)第221章 殺機(上)第19章 破寨(上)第224章 稱賀(下)第152章 兵分二路(下)第286章 使節(下)第172章 首戰(下)第225章 新年(下)第230章 海關(上)第270章 天譴(上)第91章 神道(上)第191章 快意(上)第71章 喜事(上)第16章 祖先威靈(下)第326章 消息(上)第222章 永垂不朽(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