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章 誰家天意(下)

豫州.魏王宮.議事殿

王弘毅坐在了御座上,文臣武將排列在下。

龍座又寬又高,可坐三個人,端坐中間,王弘毅靜靜聽着下面一官朗讀着來自涼州的消息。

“……涼洲胡人,已經查明,是胡汗長子巴魯所率,兵三萬,現已攻下演尺郡!”

王弘毅眼中光芒閃爍,滿滿的殿中,都是宛然雲霞的紅紫,下面大臣武將,個個都是頂上雲氣瀰漫,不過都臣服着自己,和自己氣運相連。

“對於秦王的預判是怎麼樣?”王弘毅問着。

再看遠處看,王弘毅看到了各種各樣的氣運,這些氣運相互糾纏,但總體上卻受到節制,化爲一道洪流,由自己掌控。

“王上,秦王並無腹地,關中殘破,卻無力支持奪取天下,已沒有爭奪天下的可能,現在他的選擇,無非二個,一就是降了胡人,一個就是降了王上。”

“鄭國公更是別無選擇,現在他和胡人並不接壤,就算想降也難,臣以爲,已經可以派出使者,勸其歸降。”

“天下大局已分明,只有王上和胡人逐鹿天下,現在宜正名分,請王上登基稱帝,順天應運,這樣纔可派出使者,以帝位號令天下。”張攸之說着,這說的全是正理,入情入理。

聽了這話,衆臣目瞪口呆,不想給這人公開勸進,難怪可以恩寵不斷。

這時,羣臣一起拜下:“請王上登基稱帝,以正天下。”

這一聲呼喚,本來赤紅‘色’的氣運洪流,猛的‘波’動一下,洪流中隱隱浮現出一個赤日,赤龍咆哮飛舞着,‘欲’以攜日騰飛。

王弘毅再看看自己鼎中,只見得了豫州後消耗的氣運,在經過數月治理的情況下,已經恢復,並且紫氣沸騰,宛然水泡,離鼎口只有一線了。

“還沒有誕生出天子氣,不過,是稱帝的時候了。”王弘毅心中想着,不能事事都等氣運足夠了再幹,提前稱帝有利有弊,不過這時就是勇猛‘精’進的時候了。

“這事先按後再議,現在有幾件要事立刻要辦,幽州事不可爲,令水師預備,接回最後一批人。”

“命全國徵兵,徵五十萬,各地更卒營,新年後就開始訓練,到三月時,整編入各軍,以老兵率之,並且兵部列出計劃,讓衆軍輪戰!”

“現在加緊徐州攻勢,平定徐州後,再做定奪!”

此時的王弘毅,臉‘色’凝重,雖自己已爭取了不少時間,可與胡人對上,還是會有惡戰,實際上現在兵員有四十萬之衆,但遠遠不夠,現在就是加緊徵兵的時候了。

糧草和士兵,都算不上充沛,現在,就看幽州能支持多久,以及徐州什麼時候下了。

徐州一下,水師就可直上黃河,以黃河爲天塹了。

對涼州,也派了支援,不過不是聯盟,能辦到的事有限。

此時,衆臣都沉‘吟’一下,說着:“臣等無異意。”

王弘毅微微一笑,說着:“快新年了,衆卿都辛苦了,這年,還是要回金陵過!”

這話一說,衆臣想起這半年來,小心翼翼如履薄冰,終於把豫州平定,現在終於可以鬆口氣,可以回家了,忙俯首山呼:“千歲,千歲,千千歲!”

徐州.彭城郡.再治縣

寒風襲襲,捲過地面,帶起幾根枯草,在半空中打幾個旋,又砸落下去。

彭城郡治下一縣,此時剛剛結束一場戰事,縣城已經破了,楚軍蜂擁而入其中。

遠處,佈滿了密密麻麻的營塞。

五萬大軍佔用營地不少,旗號密集,而在‘精’銳親兵護擁下,來到軍陣前面的,就是樊流海了。

“傳令下去,若能活捉此城縣令,功勞加倍!”有心見識一下這位守城的縣令,樊流海吩咐,能捉活口,留對方一個活口。

攻城的楚軍,取下這座縣城,也算是頗費了一番功夫。

雖縣城不大,無論城牆高厚,還是護城河寬窄,比不上楚軍所攻的郡城,但駐守縣城的一個老縣令,威信頗高,因此在這裡,楚軍耽誤了三天,才強攻進了縣城。

親兵忙應了聲,傳令給入城的諸將。

這場戰鬥,嚴格的說,持續了一天,可以說楚軍‘精’悍,傷亡者還是不少,這些傷兵已經被安排在大營內療傷,等縣城清理完畢,入城療養。

城內此時還是殺聲四起,雖城是破了,可城中還有零星抵抗,戰事已由攻城戰轉爲了巷戰,時不時從城中傳出來的喊殺聲,在城外都能聽的真切。

樊流海在親衛的保護下,看着縣城,沒有多作處置。

三個都指揮使帶兵涌進城去,這樣還不能將縣城迅速平定下來,那他就要考慮換人了。

殺‘雞’焉用宰牛刀,樊流海是攻打主帥,自不會在這事上還冒前。

此時戰場已被打掃的差不多了,死屍被拖走,掩埋了起來,傷兵被擡進營寨進行救治,地面上偶爾有着幾簇火苗,被風一吹,冒起一股股的黑煙,隨風飄散。

空氣中瀰漫着一股難聞的血腥氣息,隨着陣陣冷風吹來,有了消散情況。

“傷兵都安置的如何了?”樊流海進了營寨,問着迎出來的一個衛將。

衛將忙垂手回答:“大將軍,軍中醫師正在帳內醫治傷兵。”

“前面帶路,我去看一眼。”想了想,樊流海沉聲說着。

“遵命!”衛將應聲,走在前面。

在一片營帳前,衛將停下腳步,轉過身,向樊流海說:“大將軍,前面這片營帳,就是其中之一,除了這片營帳,還有兩片營帳被用來安置傷兵。”

樊流海這時已下了馬,將繮繩‘交’給親兵,他大步向前面的營帳走去。

親兵掀開營帳‘門’簾,樊流海從外面走了進來。

但見這座營帳內,十幾個傷兵,正整齊着躺着。

以前軍營也有治療,但充滿着腥惡難聞的味道,充斥呻‘吟’和慘呼,但是現在,營帳內的低矮‘牀’整齊,污穢垃圾都消除,還必須用石灰消毒,就此一項,就遠勝以前,這是王上系統建立醫官的緣故。

當年在汲水縣就建立的醫官系統,經過這樣多年,已經非常龐大和成熟。

“大將軍!”見到樊流海進來,傷兵先一怔,隨後要掙扎着坐起身來。

樊流海制止了:“都躺下,躺下!既受了傷,要靜養方是!”

樊流海又詢問了給他們救治的醫師,知道這些傷兵雖傷有輕重,卻並無‘性’命之憂,又對傷兵略作安撫後,樊流海走了出去。

兩座營帳還是這樣。

“大將軍,這些傷兵跟不上隊伍,是否按以前慣例,讓他們留在此縣養傷?”樊流海走向戰馬,負責此事的衛將詢問的說着。

樊流海身手矯健的上了馬,同時說:“按以前慣例去辦吧。”

“諾。”衛將應着。

樊流海不多做停留,帶着親兵,出了營地,這時,城外戰場,已打掃乾淨了。

樊流海緩緩騎着馬,在周圍轉了一圈,發現地上的血跡,漸漸滲入泥土之中,空氣中的血腥氣已不是那麼重了。

這時,遠處突然傳來一陣急促的馬蹄聲。

眼望着城‘門’的方向,就見一個騎兵正從城中飛奔出來,向着這面而來。

見此人過來,樊流海微微勒住了馬繮繩。

來人一到樊流海的面前,立刻翻身拜倒,飛快稟報:“大將軍,城中局勢穩定下來。縣令張泰嶽拒不受降,已自刎身亡,所率守軍被盡數消滅,並有俘虜三百二十一人,目前幾位大人正在整頓縣城秩序,特命我出來彙報情況!”

“自刎身亡了?”聽到這裡,樊流海微微有些可惜。

死去的張泰嶽,算的上是徐州本地有名的忠義之士,卻在此地守着一座縣城,着實是有些屈才了,此人能投降楚軍,以本事斷不會被埋沒了,卻不想此人如此剛烈。

罷了,死便死了。

不過是看本事不錯,又素有名聲,纔有心招攬,既對方死了,好生安葬是了。

樊流海本就未抱多大希望,此時自是嘆息一聲。

“如此也好,省得許多麻煩,厚葬吧!”說完,再不去理會了。

縣城內,戰事剛剛結束,低氣壓一直籠罩在這片土地上,一直都沒有消散過。

一般來說,哪怕獲得了勝利,可不過是佔據了城池,要真正掌握這片土地,還需要一段時間,並且結束徐州戰火。

否則今日你來,明日他來,政權更替,讓人實是對佔據此地的軍隊無甚信心,自也就不會真心歸之。

但在此期間,城池內‘騷’‘亂’不斷,對楚軍來說是麻煩事。

因此每每佔據一處,楚軍就會先行殺戮,就是拉出死硬派,以及當地惡霸之流殺頭,以人頭威懾地方。

隨後派來的官員,又會安撫民心,令百姓心安。

並且楚軍的名聲,對整個徐州平定有着不小作用。

名望雖說‘摸’不着看不到,縹緲之極,卻總能在關鍵時刻發揮特定作用,在王弘毅的重視下,楚軍上下遵守軍紀,讓人歎服,王師之稱,已經傳播天下,這當然對穩定新的佔領區有着很大作用。

這時,烏雲散開,太陽‘露’出輪廓,大地上有一層金輝撒下,整條街道都彷彿被鍍了層金,讓人有些睜不開眼來。

隨着一陣馬蹄聲響,一隊身着鎧甲的騎兵,在街上巡視着。

因剛剛結束戰鬥,在街道地面上,時不時的會有幾灘血跡,但卻看不到有屍體橫於街頭,應是在戰事結束後,被拖走了。

爲的不僅是城容,更遏制疾病蔓延,事事小心謹慎,方能辦妥差事。

此時此刻,街道的店鋪民宅,關‘門’閉戶,偶爾有人順着‘門’縫向外窺探,卻是小心翼翼不敢出聲。

楚軍雖有仁義之名,但這時,誰都不會特意拿自己‘性’命來做賭注。

能少一事是一事,百姓此時還在觀望中,因此除了馬蹄聲以及騎兵低聲的‘交’談,整個縣城,都是死寂一片。

“留下傷兵,以及一衛守兵,大營飽餐一頓,起兵拔營!”樊流海只看了一眼,就立刻發佈命令。

現在徐州郡中,抵抗的力量已經微乎其微,就剩彭城郡城了!

趕在新年前打下徐州,王上必會大喜!

第296章 東郡(上)第329章 來使(下)第14章 狐疑(上)第225章 新年(下)第199章 荊州平(下)第324章 貴賤(上)第76章 急返(下)第284章 冥土詔(下)第68章 滅亡(上)第108章 獻城(上)第135章 機會(下)第319章 長安(下)第323章 釐清天下祭祀(下)第204章 蠱神廟(上)第201章 帶路黨(下)第4章 出擊(上)第18章 大怒(上)第220章 金陵(下)第285章 預兆(上)第137章 漢中城(下)第117章 處處都明士(下)第145章 謝大家(下)第243章 破關(下)第149章 桑姑(下)第230章 海關(下)第130章 厚重(上)第172章 首戰(下)第37章 暗流(下)第4章 出擊(上)第310章 相君有龍顏(上)第186章 大典(下)第327章 應命(下)第92章 產子(一)第35章 轟動(上)第16章 祖先威靈(上)第69章 隕落(上)第330章 插入幽州(下)第312章 轉運(下)第156章 撤軍(上)第36章 移縣(上)第187章 王業(下)第160章 最後的甜點(上)第69章 隕落(上)第154章 大戰(四)第316章 青州降(上)第289章 對應(上)第142章 決斷(下)第220章 金陵(下)第142章 決斷(下)第199章 荊州平(上)第80章 茶思(上)第69章 隕落(下)第97章 合圍(上)第57章 來使(下)第124章 氣短(下)第173章 絕境(上)第257章 月思(下)第289章 對應(上)第240章 夜襲(下)第197章 失意(下)第34章 破陣(上)第91章 神道(下)第41章 終定(上)第49章 病變(上)第273章 甦醒(上)第39章 觀禮(下)第281章 三月憶(下)第177章 敕封(下)第95章 出兵(下)第109章 預備(下)第174章 氣運(下)第279章 就戮(上)第71章 喜事(上)第336章 內聖外王殖民策 冠冕堂皇封爵出(下)第222章 永垂不朽(上)第166章 影響(上)第3章 山民(上)第8章 見親(上)第178章 意定(下)第192章 急報(上)第148章 皇商(上)第324章 貴賤(上)第185章 消息(上)第128章 攻略(下)第300章 動作(上)第156章 撤軍(上)第248章 召集(上)第265章 法會(二)第174章 氣運(下)第292章 白馬港(上)第72章 禁咒博士(上)第86章 火德初凝(下)第288章 起兵(上)第79章 改變(下)第149章 桑姑(上)第113章 內應(下)第283章 潛龍會(上)第284章 冥土詔(下)第15章 賴同玉(上)第267章 法會(六)
第296章 東郡(上)第329章 來使(下)第14章 狐疑(上)第225章 新年(下)第199章 荊州平(下)第324章 貴賤(上)第76章 急返(下)第284章 冥土詔(下)第68章 滅亡(上)第108章 獻城(上)第135章 機會(下)第319章 長安(下)第323章 釐清天下祭祀(下)第204章 蠱神廟(上)第201章 帶路黨(下)第4章 出擊(上)第18章 大怒(上)第220章 金陵(下)第285章 預兆(上)第137章 漢中城(下)第117章 處處都明士(下)第145章 謝大家(下)第243章 破關(下)第149章 桑姑(下)第230章 海關(下)第130章 厚重(上)第172章 首戰(下)第37章 暗流(下)第4章 出擊(上)第310章 相君有龍顏(上)第186章 大典(下)第327章 應命(下)第92章 產子(一)第35章 轟動(上)第16章 祖先威靈(上)第69章 隕落(上)第330章 插入幽州(下)第312章 轉運(下)第156章 撤軍(上)第36章 移縣(上)第187章 王業(下)第160章 最後的甜點(上)第69章 隕落(上)第154章 大戰(四)第316章 青州降(上)第289章 對應(上)第142章 決斷(下)第220章 金陵(下)第142章 決斷(下)第199章 荊州平(上)第80章 茶思(上)第69章 隕落(下)第97章 合圍(上)第57章 來使(下)第124章 氣短(下)第173章 絕境(上)第257章 月思(下)第289章 對應(上)第240章 夜襲(下)第197章 失意(下)第34章 破陣(上)第91章 神道(下)第41章 終定(上)第49章 病變(上)第273章 甦醒(上)第39章 觀禮(下)第281章 三月憶(下)第177章 敕封(下)第95章 出兵(下)第109章 預備(下)第174章 氣運(下)第279章 就戮(上)第71章 喜事(上)第336章 內聖外王殖民策 冠冕堂皇封爵出(下)第222章 永垂不朽(上)第166章 影響(上)第3章 山民(上)第8章 見親(上)第178章 意定(下)第192章 急報(上)第148章 皇商(上)第324章 貴賤(上)第185章 消息(上)第128章 攻略(下)第300章 動作(上)第156章 撤軍(上)第248章 召集(上)第265章 法會(二)第174章 氣運(下)第292章 白馬港(上)第72章 禁咒博士(上)第86章 火德初凝(下)第288章 起兵(上)第79章 改變(下)第149章 桑姑(上)第113章 內應(下)第283章 潛龍會(上)第284章 冥土詔(下)第15章 賴同玉(上)第267章 法會(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