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蠱神廟(上)

番禺城,建於數百年前,中間經過多次修築,可以說是交州的經濟中心,各種物資的交流相對發達,是個商隊必經之地。

平日裡這裡也沒有什麼戰事。

作爲交州的經濟中心,離海岸不遠,向來是最是和平不過的地方。

郡城中有着四千駐軍,主要走進行貿易上的檢查和保護,在軍事上戰事並不多。

平日裡,這些番禺的守軍,警惕性並不算低。

丁虎臣所率大軍的到來,卻是太過迅猛了。

丁虎臣所率軍隊,比城中守軍高出了一倍有餘,在這些番禺守軍還沒有反應過來,丁虎臣的一萬大軍,已到了郡城之前!

丁虎臣所率的士兵,以騎兵爲先,個個兵強馬壯,山間旗兵個個嗷嗷直叫,顯然也不是隻是平日裡收收稅的番離守軍所能比擬。

就在丁虎臣的騎兵隊伍將四門封鎖後,步兵也已來至城外。

一萬人,將這座城市堵得嚴嚴實實。

先是叫陣勸降,這都是幾乎每一個攻城將領都會去做的事,而在沒有龐大武力向對方展現之前,想讓對方不戰而降,基本是不可能。

在叫陣不出後,是迅猛的攻城。

“轟!轟轟!轟轟轟!、,一聲聲的巨響,在番離城外響成一片。

王弘毅這次派丁虎臣攻打交州,給他撥了五輛霹靂車。

霹靂車在攻打襄陽城時,霹靂車不斷轟擊,襄陽城牆這樣堅固,還是被擊出了一個豁口來!

番禹的城牆,比襄陽城差的不是一點半點,霹靂車的威力又實在是太大了一些,只是一個時辰的攻擊,就將一面城牆轟出了破損豁口。

丁虎臣騎在馬上,見此情景,制止住霹靂車的轟擊,對左右人說:“進攻!”,

“諾!”,大批的士兵,就如同尖刀一般,狠狠的插進了城池,向着裡面衝去。

“殺!”,滾滾鐵流逼近,到了城內,和人撞在一起,瞬間就有着上百人傷亡,但是驅使的軍隊,前赴後繼用身體鋪路,更多的士兵衝了上去,將敵人抵抗衝散,逼的敵軍不斷後退。

戰鼓聲越來越急促,洶涌的潮水狠狠涌入,不斷有人倒下,不斷有人填上,只堅持了片刻,守軍就潰不成軍。

有大將身先士卒,口中爆喝,悶雷一樣:“降者不殺。”

隨之,大羣的士兵齊聲的吶喊:“降者不殺。”

無數人齊聲的吶喊的雷聲,足以讓敵兵魂飛魄散膽戰心驚。

就算有少數堅決抵抗者,卻一一被砍殺,慘叫的撲到在地,看見這樣反差,突然之間有一個校尉高喊:“我們願降,還請大將軍饒我們不死!我們願意歸順楚王!”,

頓時投降者,一片接着一片。

校尉丟下了武器跪倒投降,普通士卒就更不會去拼命了。

誰家沒有父母親人?如果有機會,誰願意去白白送命?

投降聲連綿不絕,半個時辰後,番禹守軍,已全部都歸降了丁虎臣。

“降者不殺!爾等棄暗投明,本將軍自是既往不咎!”,丁虎臣宣佈着的說着,專門派騎兵巡騎,不斷高喊。

這一下,所有歸降的校尉士兵,都放下心來。

城中的官員,一些寧死不降的,被丁虎臣的部下當下殺死。

此城的城守早就嚇的臉色蒼白,被人從府內角落裡扯出,身上穿的是僕人的衣服,如果不是實在是不像一個下人,真沒準讓他渾水摸魚跑出去。

結果還是府內的管家出面指認了他,被搜查府邸的校尉帶到了丁虎臣的面前。

“跪下!”,

被兩個親兵重重的推倒在丁虎臣的馬前,此城的城守臉色蒼白。

根本不用丁虎臣問什麼,就萎在了地上,不斷的求饒。

“將他帶下去!關押起來,稟報了王上,請王上定奪。”有些鄙夷的看着跪着的人,丁虎臣沉聲吩咐的說着。

雖不喜歡這種軟骨頭,對方官職在這裡,這樣的人,還是留給主公去處理!

他的話音一落,立刻有士兵上前,架起這人就走。。

不去理會對方的求饒聲,丁虎臣對軍法官吩咐:“命人趕緊清理戰場,守住四門,城中秩序,一定要維持住,不得讓人趁火打劫,趁亂行不法之事!”

“諾!”,這種事情非常常見,被吩咐的軍法官幾乎沒有任何猶豫,立刻帶人去處理這些事情。

丁虎臣騎在馬上,看着城中景象,看着軍隊不斷的清理戰場,看着俘虜被人押解着集體關押起來,看着地面漸漸被清掃乾淨,他放下心來。

打下這座城池,離平定交州全境不遠了,下面就是零星的山寨和縣城了。

丁虎臣到這時纔算是鬆了一口氣,主公有大志向,他當然明白,這交州教給他去打,是主公對他的信任,如果他不能完成任務,必會失去主公信任,作爲一個同樣有着宏圖大志的 將領來說,這是最不能讓其發生的事情。

這座城池,是交州的經濟中心,將這座城池打下來,可對交州商路進行控制,拿下整個交州,指日可待!

“大軍在城中進行休息,待休整過後,繼續進發!”,

丁虎往大聲吩咐的說着。

五月到七月,丁虎臣部,接二連三的攻城掠地,勢如破竹!

不出二個月的時間,大軍拿下了交州全境(相當地球上二廣地區,不包括越南)。

隨後,報捷的軍報火速送往襄陽。

八月十日,襄陽城

王弘毅看自鳴鐘,下午三點。

就在這時,秘文閣的官員送上情報來王弘毅粗看了一眼,問:“這份幾時送來?”

“王上,上午到,經過存檔就送來了。”

“水路還是旱路?”

“先是陸路,到了荊南有河了,就一直從河北上,達到襄陽,行程十五天!”,

王弘毅點了點頭,說着:“叫虞良博過來。”

片刻虞良博過來,王弘毅已經看完了,見了就說着:“七月二十,交州平了。”

“恭喜王上。”虞良博連忙賀喜的說着。

“不必急着賀,孤在想着,交州建立都有七百年了,歷代都流放罪犯去交州,一朝三百年,總有十數萬人,可爲什麼交州漢人的人口七百年來,始終不得大量增長呢?”

“孤查了些檔,據說交州十年調查戶籍,漢人人口不過十一萬四千戶,十年增長甚至不足三百戶。”

“是,臣也想過,交州是瘦病叢生之地,流人去者多有得盅症者,其腹腫大病作者哀嚎垂死,十室之中,必有五六如此民多苦之,難以立足,更談不上繁衍了。州、郡、縣都習以爲常而官員不敢去,聽聞去交州必有棄官者。”虞良博想了想,硬的說着,也虧他立刻能想出來。

王弘毅前世知道這實際上就是一個因素,就是瘟疫和血吸蟲血吸蟲對勞動力的損害會非常大,漢族始終無法消化交州,就是這原因。

“虞卿,問題就是這點,交州有大批特產,有香料,有港口,孤得交州後,就欲大開發香料,由海港運去,滿足國內需要。”

香料和絲綢生意,始終是和西秦的大項賺錢交易,甚至本國都強烈需要。

得了交州地盤,王弘毅立刻有了真正的底氣。

這時,王弘毅站起來,指示說着:“這辦法解決很難,但是要改善卻不難,無非是燒地,撲殺釘螺。”

“瘟疫自叢林溼地而出,居住點必須清除叢林溼地,以火燒之,就可去掉瘦氣。”

“盅病自釘螺而出,居住點只要撲殺釘螺,就可去掉盅蟲。”

“此二者都定爲永制,官吏考績時,都要將這兩項納入其中,特別是前五年,凡不合格者都以下績論之”

和許多穿越者信心不足,千方百計要解釋爲什麼這樣乾的時候,王弘毅直接頒佈法度旨意就可。

一和官員考績掛鉤,官員必蜂擁而上,當然這不能長久,可是五年時間也足夠了,這樣的清理必能見效,這就導致日後不需要行政壓迫,百姓自然自動去幹。

王弘毅纔不費心去普及科學,只要嚇唬就可盅神爲什麼來?就是它喜歡釘螺,釘螺能散發吸引盅神的氣,家裡釘螺多了,盅神就要來,來了就要死人!

歷史上百姓是不知道原因,知道原因的話,連四害都可滅絕,並且這謠言一傳播,飛來飛去的麻雀都幾乎滅絕,何況釘螺?

農村中,有許多世代傳下來的傳統,就是這些神秘主義經驗,農村裡的人,都無條件執行。

在王弘毅看來,全縣全郡嚴打釘螺,真的不如這謠言,並且事實上也是這原因,因此只要推行幾年,就有大批例子證明這傳說。

百姓就自動動員,因爲這涉及他們切身利益。

蠱神爲什麼來?就是它喜歡釘螺,釘螺能散發吸引盅神的氣,家裡釘螺多了,盅神就要來,來了不但人死,家還要窮一——這是事實,生病了誰家還能富?

殺釘螺就變成了他們自發的行動,就立刻就動員無窮的偉力,如果扣除了現代藥物和技術,單從人力上說,比官府動員強無數倍,並且可以自動變成一項風俗,世代傳下去,可所謂年年嚴打。

並且只要最後再說一句,說“燒了釘螺供盅神,盅神就滿意,不會施咒了,還會賜福”,就更有效了。

想到這裡,王弘毅已經決定,派十三司監督,又派咒禁司完成這任務,想必有着大批專業神棍忽悠,這事執行下去不難。

建盅神廟,燒釘螺,到時交州就可迅速發展了有時解決問題就這樣簡單。

。)

第316章 翼州事(上)第168章 火器(上)第255章 出船(下)第140章 碰撞(下)第299章 旨意(下)第103章 蜀龍(下)第4章 出擊(上)第70章 汝敢反乎(下)第250章 器量(下)第59章 引戮(下)第35章 轟動(上)第202章 入衙(上)第115章 計定(上)第27章 抽薪之計(下)第13章 婚禮(上)第306章 虎牢陷(下)第17章 藉口(下)第102章 聽聞(下)第107章 明悟(下)第187章 王業(下)第159章 楚侯(上)第6章 封賞(下)第119章 通途(下)第313章 黑龍崩(下)第117章 處處都明士(上)第167章 降表(下)第27章 抽薪之計(下)第151章 龍氣沸騰(上)第51章 仙方(上)第244章 功德無量(上)第6章 封賞(上)第312章 轉運(下)第243章 破關(上)第329章 來使(上)第233章 誅滅(上)第325章 陰政(下)第149章 桑姑(上)第326章 消息(下)第148章 皇商(下)第111章 流民謝恩(上)第147章 情分(上)第113章 內應(上)第25章 素兒(上)第112章 胡無人(下)第195章 餘烈(上)第226章 平山印新主(下)第253章 請從容就戮(上)第148章 皇商(下)第151章 龍氣沸騰(上)第284章 冥土詔(上)第6章 封賞(下)第115章 計定(上)第148章 皇商(上)第280章 盧高降(下)第10章 運數(上)第174章 氣運(上)第206章 二王(上)第4章 出擊(上)第271章 封鎖和怒火(下)第243章 破關(下)第326章 消息(上)第136章 出兵(下)第242章 黑龍出野(上)第149章 桑姑(上)第114章 無人看見的地下黨(下)第186章 大典(下)第316章 青州降(下)第121章 半日城(上)第242章 黑龍出野(下)第235章 腐化(上)第296章 東郡(下)第200章 帶路黨(上)第133章 兩郡(下)第152章 兵分二路(上)第112章 青色(下)第278章 焚燒(上)第98章 舉師(下)第132章 雙喜(下)第311章 運去如山倒(下)第255章 出船(上)第106章 繼位(上)第294章 拔營(下)第260章 誰家天意(下)第143章 蜀龍一統(上)第127章 放糧(上)第111章 流民謝恩(上)第70章 汝敢反乎(下)第117章 處處都明士(下)第205章 封賞(下)第56章 疑心(上)第29章 有女好求(上)第242章 黑龍出野(下)第240章 夜襲(上)第158章 出使(下)第210章 思量(上)第121章 半日城(上)第99章 懸首(上)第82章 憤憂(上)第155章 大戰(八)第86章 火德初凝(下)
第316章 翼州事(上)第168章 火器(上)第255章 出船(下)第140章 碰撞(下)第299章 旨意(下)第103章 蜀龍(下)第4章 出擊(上)第70章 汝敢反乎(下)第250章 器量(下)第59章 引戮(下)第35章 轟動(上)第202章 入衙(上)第115章 計定(上)第27章 抽薪之計(下)第13章 婚禮(上)第306章 虎牢陷(下)第17章 藉口(下)第102章 聽聞(下)第107章 明悟(下)第187章 王業(下)第159章 楚侯(上)第6章 封賞(下)第119章 通途(下)第313章 黑龍崩(下)第117章 處處都明士(上)第167章 降表(下)第27章 抽薪之計(下)第151章 龍氣沸騰(上)第51章 仙方(上)第244章 功德無量(上)第6章 封賞(上)第312章 轉運(下)第243章 破關(上)第329章 來使(上)第233章 誅滅(上)第325章 陰政(下)第149章 桑姑(上)第326章 消息(下)第148章 皇商(下)第111章 流民謝恩(上)第147章 情分(上)第113章 內應(上)第25章 素兒(上)第112章 胡無人(下)第195章 餘烈(上)第226章 平山印新主(下)第253章 請從容就戮(上)第148章 皇商(下)第151章 龍氣沸騰(上)第284章 冥土詔(上)第6章 封賞(下)第115章 計定(上)第148章 皇商(上)第280章 盧高降(下)第10章 運數(上)第174章 氣運(上)第206章 二王(上)第4章 出擊(上)第271章 封鎖和怒火(下)第243章 破關(下)第326章 消息(上)第136章 出兵(下)第242章 黑龍出野(上)第149章 桑姑(上)第114章 無人看見的地下黨(下)第186章 大典(下)第316章 青州降(下)第121章 半日城(上)第242章 黑龍出野(下)第235章 腐化(上)第296章 東郡(下)第200章 帶路黨(上)第133章 兩郡(下)第152章 兵分二路(上)第112章 青色(下)第278章 焚燒(上)第98章 舉師(下)第132章 雙喜(下)第311章 運去如山倒(下)第255章 出船(上)第106章 繼位(上)第294章 拔營(下)第260章 誰家天意(下)第143章 蜀龍一統(上)第127章 放糧(上)第111章 流民謝恩(上)第70章 汝敢反乎(下)第117章 處處都明士(下)第205章 封賞(下)第56章 疑心(上)第29章 有女好求(上)第242章 黑龍出野(下)第240章 夜襲(上)第158章 出使(下)第210章 思量(上)第121章 半日城(上)第99章 懸首(上)第82章 憤憂(上)第155章 大戰(八)第86章 火德初凝(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