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章 法會(五)

這一天,雪下很大。

整個天空,都被鵝毛般大雪遮住,讓人擡頭望去,看不清天空本來顏色。

這大雪紛亂着落下來,更是阻住了行人視線,大街上很少有人行走。

南苑這時卻漸漸熱鬧起來。

從大門通向大殿的一條青石路上,大雪落了厚厚的一層,踩上去,嘎吱嘎吱作響。

這次法會,南苑的人手不足,臨時還調了一些人手清掃。

南苑門口,貼出了佈告,附近家庭清白的少年,可報名參與伺候和清掃,工錢雖不算高,但也是工錢,自然有人願意。

這時,一批人正在路上清掃着落雪,可掃過一層之後,又會落一層。

“這雪要下到什麼時候?”一個少年擡起頭看看,用手揉了揉凍的發紅的臉龐,一臉的愁容:“這樣下,路上的雪的確可掃不淨,我們掃了這一片,豈不是在白做工?要不,我們等這雪停了再掃吧?”

身後的同伴和他年歲相當,聽他所言,噗嗤一笑:“你這明明是想偷懶!還說什麼雪停了再掃,莫非你要這雪停,雪就能停麼?這雪不過三天只怕停不了,要是等這雪停了再掃,你我早被衙門內的大人責罰,工錢更是沒有要!”

“這雪下個不停,讓人心急嘛!”

又一人少年說着:“莫要急,這雪雖一直下,我們只要不偷懶就是,地上就是落了些雪也不打緊,但一直不去清掃,任由這雪一直落下去,怕是一會就要沒了腳面。到時大人還不責罰你我?”

“再說這活又不辛苦,只是冷了一些,可現在這樣隨意掃掃,就有工錢,回去還有着飯食用,這已經是好事了,你們說是不是這個道理?”

“恩,說的是,既這樣,我們還是繼續掃吧!”他們邊掃邊聊着,慢慢也不覺得這活計辛苦了。

本來嘛,若非是這幾日大雪封地,又豈會招募人手,發給銀錢?

想多得銀錢,又想做事不辛苦,哪有這樣的道理?

“……,幾個道長,請從這裡走。”

幾人正說着話,一陣腳步聲,連帶着一個男子聲音,從林中道路傳來,忙擡起頭,順聲音望去。

只見這條道路的遠處,一個士兵正在給着幾人指路。

這幾人身着道袍,年紀有老有幼,看起來都是一昏有道之士的模樣,都稽首行禮,謝過之後,進了過來。

有一個有着白鬚,配上童顏一樣的面孔,有着幾分神仙氣息,幾人見這架勢,不敢怠慢,連忙退到路旁,給他們讓路。

看着他們走過去,背影漸漸遠了,幾人走了回來。

“聽聞今日是開法會的日子,你知道法會是啥?”最開始問話的少年年紀不大,又很少見識這些,因此有些不明白,問着自己同伴。

同伴比他大上幾歲,多少有些見識,一邊掃着地,一邊隨口答着:“法會啊,就是出家人參與的事吧?我哪裡知曉這些,咱們這些窮人家的人,從小要爲了吃口飯四處跑,哪裡能知曉這些?”

“說的是。”兩個人感嘆了幾句,繼續幹起活來,讓大人看到他們偷懶,就要受罰了,還是勤快些爲好。

前面走過的幾個道人開閘信號一樣,自他們進來後,此路經過的僧侶道人多起來。

這時,一陣陣鐘聲,悠悠揚揚的遠處傳來,傳遍南苑,這是正式召集的信號。

中間一殿爲核心,分佈四路,以林木道路分隔,自有一股莊嚴肅穆,此時,僧道之人越來越多。

片刻,只見西路出現一羣和尚,魚貫而出,個個都手掛佛珠,眼觀鼻,鼻觀心,寶相莊嚴,雙掌合什。

中間有一個大和尚,身着袈裟,看上去不過四十歲左右,身材修長瀟灑,面孔有些瘦長,一對深邃的眸子,帶着某種湛然神光,顯出鶴立雞羣般的超然姿態。

雖在行走,但衆僧不斷念誦,韻律此起彼落。

遠處,通玄和平真打量着,不由露出了冷笑,兩人都不喜不怒,神情中略帶着興奮。

“帝心尊看來了!”片刻後,通玄說着,口氣平淡。

平真冷笑一聲,說:“到了這裡,還這樣大架子,狂妄!”

通玄平淡的說着:“他是帝心尊者嘛,談起來還算是前朝大燕的龍子龍孫,有點架子很容易理解。”

“架子是人給的,現在還敢親近的都是不識之人。”

旨意頒佈下來後,整個金陵爲之一動。

這事看起來並不嚴重,不過是楚王尊敬僧侶道人,將他們請來,召開一場法會,宣揚二道之法。

可心思周密之人自要想一想,楚王此舉,是否有着更深一些的意思。

聯繫到隱隱聽聞到的事情,一些平日裡與僧侶道人有看來往的人,都是額頭冒汗。

不管是否猜中深意,他們都秘密吩咐下去,但族中子弟,這段時間遠離僧侶道人,萬不可牽扯進此事中去。

現在楚朝局面已穩,楚王實力雄厚,一些家族和人,就算有過小心恩,大部分都打消了念頭。

諸侯中,論實力國勢,可有比的過楚王?

難道要去投奔胡人不成?

楚國已是最強者,自不會與自己過不去,將自己家族放置在火上烹烤。

因此,不管法會結束後怎麼樣,在結束前,一些察覺到氣氛不對的家族和個人,已做好了一些準備。

這些暗流涌動,參與法會的僧侶道人不可能不知道。

平真眸光一閃,說着:“還是有些人跟隨,不過王上已經調遣了兩支軍隊,一騎一衛,總計六千人,真的有事,就算這裡僧衆八千人,只有轉眼就滅。”

僧道法會,藏龍臥虎,在法會召開這段時間,南苑外圍,增派精銳楚軍巡視,一支是三千人的騎兵,一支是穿戴甲衣的甲兵。

不過大部分修行人還只是修行,並不擅長搏殺之術,別說是六千人了,就是三千人,都能一股腦兒殺掉。

當然王弘毅不會這樣幹,這些人背後是整個宗教和修行圈,除非統一天下,並且甘冒奇險,不然不可能這樣幹。

對於王弘毅來說,現在達成第一步就可。

通玄和平真看着,帝心尊者當然有感應,低首一念佛號,這聲小小佛號,在念經中,並不違背,卻如百獸之中老虎一樣清亮。

佛號震盪,遠處通玄和平真耳鼓忽一震,就在一剎那,腦際一片空白,雖然立刻就醒悟過來,都不由變色。

“這人果是大功果大成就,言出既法?”通玄露出一絲驚意,看着這羣人入殿。

帝心尊者一步踏入,突然之間全身一震。

睜開天眼,只見殿內濃郁的龍氣瀰漫,使身體內一條黑龍震動一下~身體內這條黑龍不過一寸,張牙舞爪。

“快和天子氣一樣了?”帝心尊者默默的想着,自己這絲龍氣,雖然微小,卻是先用自己龍氣培養,又吸取了一件皇帝親近之寶,有着一絲正宗天子之氣。

現在它的反應,卻幾乎相當,這並不是一個好消息。

心中想着,卻沒有流露,進入殿中。

這大殿用了三百根大柱,開闢出了巨大的空間,上千號人站在裡面,還給人一種空曠的感覺。

此殿能容納三千,六千僧道,裡面有不少弟子隨從看熱鬧的,因此骨幹進去,三千人綽綽有餘了。

王弘毅不是在這方面吝嗇的人,這座空曠的大殿,在被敲定爲舉辦場所後,王弘毅下旨修繕清理。

現在一眼看去,地面地板都是新着,中間走廊,每隔數米就有一個火盆,上面有着一個高臺,是上臺辨論所用,下面又有着一排座位,是各僧正和道長所坐。

下面又有密密麻麻的蒲團,以供地位稍低的僧侶道人在下面使用,不過隱隱之間,僧道分開着。

到了上面座位前,周圍僧人都起身合十爲禮。

帝心尊者看了看兩個和尚,合十行禮:“原來兩位耳兄已經到了,有禮了。”

兩個和尚都五十多歲,鬚眉俱白,臉相莊嚴中透出祥和,雙目半開半閉,眸子裡閃爍着清光,合十:“師兄有禮了。”

分了座位坐下,再過片刻,一聲鞭響,幾個官員上臺,大殿中頓時靜了下來”,…

虞良博上去,掃看衆人,現在他年紀不過三十左右,這樣多年練達,他越發深沉厚重,不苟言笑,而這時氣運也完全晉升到青色,就算面對這樣多僧道,也毫不感覺到絲毫拘束和壓迫,說着:“奉王上旨意,召此法會,法不辨不清,道不論不明,故請衆僧衆道各講其法,以分高低卓賤。”

“各祠各廟各觀,有祖師祈禱靈驗,或得正法道果,卻未有果號者,具以上聞,可與法會辨取,法會後查實,王上會按照等級,可特旨加封。”

“此分成四等,一級加封,二級賜號,三級賜匾,四級賜金!”

說完這句話,下面的僧衆頓時一陣議論。

這話的意思是,各門各派,你們以辨來確定高下,並且你們師門有着修成正果,但是沒有正式名號,都可以提出來,只要確定,都有不同程度的加封。

這可是空前的恩典,一時間,人人議論紛紛。

連幾個聖僧都不由合十,低念一聲佛號,心裡有些奇怪。

王弘毅難道這樣尊道尊梵?()

第101章 出降(上)第66章 選擇(上)第275章 彌風波(下)第7章 鞭打(下)第322章 回都(下)第314章 火與沉(上)第284章 冥土詔(下)第20章 婚事(上)第34章 破陣(下)第6章 封賞(下)第39章 觀禮(下)第112章 青色(下)第222章 永垂不朽(下)第140章 碰撞(上)第234章 收賞(下)第258章 涼州事變(上)第226章 平山印新主(下)第185章 消息(上)第276章 登基(下)第12章 能吏(上)第158章 出使(下)第246章 船運(上)第73章 豐收(下)第115章 緘默(下)第92章 產子(二)第175章 新生(上)第36章 移縣(上)第37章 暗流(下)第184章 禪讓(上)第311章 運去如山倒(下)第233章 誅滅(下)第165章 送行(上)第300章 動作(下)第131章 真理三定律(下)第79章 改變(上)第137章 漢中城(上)第244章 功德無量(下)第313章 黑龍崩(上)第38章 叮囑(上)第18章 大怒(下)第25章 素兒(下)第242章 黑龍出野(上)第143章 蜀龍一統(上)第112章 青色(下)第206章 二王(下)第297章 震怖(上)第329章 來使(下)第335章 分割(上)第252章 內亂(上)第228章 科舉(下)第264章 尋思(下)第14章 狐疑(上)第147章 情分(上)第197章 失意(上)第128章 攻略(上)第268章 廟堂垂座都忻都,華夏梵神從無聞(上)第298章 天兆(下)第102章 聽聞(上)第285章 預兆(下)第316章 青州降(下)序章第327章 應命(下)第224章 稱賀(上)第256章 幷州事變(上)第227章 科舉(上)第330章 插入幽州(上)第110章 建國稱侯(上)第77章 衝鋒(下)第14章 狐疑(上)第166章 影響(下)第301章 說降(上)第185章 消息(下)第289章 對應(上)第242章 黑龍出野(上)第314章 火與沉(上)第9章 修氣士(下)第106章 繼位(下)第288章 起兵(上)第201章 帶路黨(下)第236章 領軍(下)第151章 龍氣沸騰(下)第243章 破關(下)第128章 攻略(上)第158章 出使(上)第118章 度江(下)第269章 推恩令(上)第325章 陰政(上)第200章 帶路黨(上)第105章 論鎖(下)第7章 鞭打(上)第90章 賞賜(上)第136章 出兵(下)第120章 結盟(下)第174章 氣運(下)第261章 徐州平(上)第316章 翼州事(下)第79章 改變(下)第155章 大戰(七)第253章 請從容就戮(下)
第101章 出降(上)第66章 選擇(上)第275章 彌風波(下)第7章 鞭打(下)第322章 回都(下)第314章 火與沉(上)第284章 冥土詔(下)第20章 婚事(上)第34章 破陣(下)第6章 封賞(下)第39章 觀禮(下)第112章 青色(下)第222章 永垂不朽(下)第140章 碰撞(上)第234章 收賞(下)第258章 涼州事變(上)第226章 平山印新主(下)第185章 消息(上)第276章 登基(下)第12章 能吏(上)第158章 出使(下)第246章 船運(上)第73章 豐收(下)第115章 緘默(下)第92章 產子(二)第175章 新生(上)第36章 移縣(上)第37章 暗流(下)第184章 禪讓(上)第311章 運去如山倒(下)第233章 誅滅(下)第165章 送行(上)第300章 動作(下)第131章 真理三定律(下)第79章 改變(上)第137章 漢中城(上)第244章 功德無量(下)第313章 黑龍崩(上)第38章 叮囑(上)第18章 大怒(下)第25章 素兒(下)第242章 黑龍出野(上)第143章 蜀龍一統(上)第112章 青色(下)第206章 二王(下)第297章 震怖(上)第329章 來使(下)第335章 分割(上)第252章 內亂(上)第228章 科舉(下)第264章 尋思(下)第14章 狐疑(上)第147章 情分(上)第197章 失意(上)第128章 攻略(上)第268章 廟堂垂座都忻都,華夏梵神從無聞(上)第298章 天兆(下)第102章 聽聞(上)第285章 預兆(下)第316章 青州降(下)序章第327章 應命(下)第224章 稱賀(上)第256章 幷州事變(上)第227章 科舉(上)第330章 插入幽州(上)第110章 建國稱侯(上)第77章 衝鋒(下)第14章 狐疑(上)第166章 影響(下)第301章 說降(上)第185章 消息(下)第289章 對應(上)第242章 黑龍出野(上)第314章 火與沉(上)第9章 修氣士(下)第106章 繼位(下)第288章 起兵(上)第201章 帶路黨(下)第236章 領軍(下)第151章 龍氣沸騰(下)第243章 破關(下)第128章 攻略(上)第158章 出使(上)第118章 度江(下)第269章 推恩令(上)第325章 陰政(上)第200章 帶路黨(上)第105章 論鎖(下)第7章 鞭打(上)第90章 賞賜(上)第136章 出兵(下)第120章 結盟(下)第174章 氣運(下)第261章 徐州平(上)第316章 翼州事(下)第79章 改變(下)第155章 大戰(七)第253章 請從容就戮(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