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降表(上)

南郡太守府

裡面有個竹林,是精心栽種,碧玉竹、翠竹、紫竹、赤竹、湘妃竹連忙成一片,坐於亭上,四顧而望,幽靜之氣深深。

兩人在亭上下棋,棋局已進入後半局,放下一局後,莊廣落了一子,說着:“岳父,楚侯雖是我荊州人,但是荊南還沒有平定,兵員不熟,百姓不安,只怕很難再有機會。”

“楚侯步兵一時也許難以期待,水師兩萬卻是我荊州的精銳。”說話的是個中年人,寬衣長袖,豐頰多鬃,赫然是太守葛石!

“可上庸、新城、襄陽已下,江陵非水師能挽回。”莊廣看着棋局,一笑。

“蜀地經過大亂,人口不足是事實,但是也可出兵七萬,一萬鎮守漢中,一萬已到了夷陵,蜀之水師已經率艦而上,繞道去襄陽。”

太守葛石一怔:“這事我怎麼未曾知道?江陵和到南爲什麼不攔截?”

“岳父,這事幾乎是公開,只是我曾派人去查看,一有悄息就傳遞,所以快了些。”莊廣一身紗袍,眸子中幽黑,瀟灑姿態令人一見忘俗,笑着:“江陵現在雖爲吳王所有,水師卻只有三千,安能攔截七幹蜀艦?”

“荊南楚侯有力量攔截甚至消滅,但是這二萬水師是他的本錢,現在荊南都沒有平定,他何必火中取栗,與蜀艦死戰,爲吳王嫁衣?”

“故蜀艦公然沿江而上,繞過江陵,北上襄陽,無人阻擋。”

“得了上庸、新城、襄陽,就也得了荊州的水師根基,只怕水師擴軍二萬,都綽綽有餘。”

“聽聞上庸和新城都大練兵,編軍三萬,襄陽也有二萬降兵,蜀國公手中至少有四萬可動用,加起來,足有十三萬之巨。”

“這已經是傾國之力,此時諸郡震怖,吳王還未平定吳地,荊南自保不足,十萬大軍而下,岳父可能抵抗一二?”莊廣徐徐說着。

葛石聽着,面顯驚色,思索一會,緩緩說着:“蜀國公大勢已成啊!”

莊廣聽罷領首,看了一眼,起身行禮說着:“還請岳父大人速速決斷。”

葛石再沉吟良久,嘆的說着:“罷了,就降了此人吧,希望你的決定沒有錯!”

說完,二人前往書房密談。

至於二人究竟談了些什麼,無人知曉,只知道當莊廣離開時,太守葛石送到外門之處,目送其上車離開。

當天晚上,月色如水,萬里晴空,大地一片寧靜。

莊興莊廣梅清三人齊聚于山畔小亭,欣賞月色,話說這小山實際上很矮,不過百米,只能算一丘陵,山上有一道觀,就是梅門的根基所在。

山下三百畝就是莊家給的田。

此時月如輪盤,皓白如銀,就在此時,東南方騰起一道赤光,色殷紅如血,把天際都染紅了,連凡人都可看見。

莊興一見,神色一變,忙對梅清說着:“梅清先生,這赤光主主何兆?”

梅清目注赤光,沉吟不語,井刻,才喃喃的說着:“哎……這必是吳王平定吳地的預兆,赤光所起,色紅如血,依現在的情況來看,不僅僅說明平定吳地,還當主必來襲荊州。”

莊興一聽,不由大驚:“目下荊州未定,赤光前來,未知是否要改變計劃?”

梅清道人沉吟片刻,搖頭說着:“這赤光熾烈,氣運已成形,蜀國公此時,也是氣運大興,兩強相遇,必分出勝負,我也不清楚誰強誰弱。”

“不過吳地雖平,其壽未必很長,我當年與吳王有一面之緣,曾於近處審察,發覺此人面相,主壽六十有一,今年他是五十一,壽命只有十年了。至於具體的決擇,還由您來決定。”

莊興沉吟不定。

莊廣卻說着:“爺爺,我雖不知氣運,但是就常理來說,吳王依靠大燕而得到現在的地位,卻篡權殺臣,可所謂根基不穩。”

“如果有時間,徐徐穩固根基,或可鞏固根基,可現在蜀國公進逼,時間來不及,吳王就算平定五鎮,遍於朝野地方的念及大燕的人,卻來不及清除和招攬,若是大勝還可,若是一敗,必分崩離析,衆郡背棄。”

“再說吳王年五十一,壽命不多了,他一死,只怕吳國基業無法持久,我看我們不必改變計劃。”

莊興沉吟半晌,微嘆口氣,忽問梅清道人:“你看如何呢?”

梅清道人說着:“公子說的甚是,吳王雖然氣運一時強盛,但卻無法持久,不是合適的明主。”

莊興一聽,說着:“罷了,那就選蜀國公吧!”

莊興起身踱步,臉上沉靜,片刻後說着:“既然計意已定,那就快快使親家上表獻降,把這事定下,吳地或者尚未平定,或者已經平定,但是無論怎麼樣,都必須趕在消息前完成這事,這才能使我莊家一入手,就有着大功。”

這一說,兩人都是佩服,說着:“這個當然!”

襄陽

“主公,上庸和新城的新兵已經訓練完畢,可補充入軍。”

“襄陽的官職和降兵都已經處理完畢。

“水師已到襄陽,現駐紮在港口內。”張攸之一一稟告的說着。

王弘毅只一笑,說:“這事就這樣,還有,調鍾文道任定南郡太守。”

張攸之不由一怔,鍾文道是漢中太守,調去定南郡當太守,雖看似平級,卻由大郡調到小郡,幾乎是貶職了。

張攸之一遲疑,王弘毅就看在眼中,說着:“人人皆知騎戰之利,可馬匹難得,我軍才擁有二千之數!”

“定南郡雖是小郡,但是卻大是關鍵,首先就是有滇馬,現在定南面積廣大,人口稀少,正好養滇馬,雖此馬質量很差但可養的數量是很大!”

“雖滇馬質量不行,但有利於初創騎兵部隊時騎兵訓練,並且也可以保證後勤的畜力充足”不能當戰馬也可以當運輸馬匹嘛!”

這個世界和地球世界相近,定南郡就可能是雲南(大理),地濤上,有史料記載當時南宋失去北方進馬的可能,滇馬成了南宋軍隊的唯一選擇,因此向大理貿易,據記載,一次貿易的馬匹數量就有5000匹以上,可見可以大量養馬。

“並且這也是和青藏的交通要道,青藏地區的馬質量就好過很多,據說河曲馬算是優良馬種,可設茶馬司,通過茶馬貿易獲得良馬。”

地球上,明代朱元樟曾在這裡建立茶馬司,通過茶馬貿易獲得良馬數萬匹。

鍾文道秉命淡青色,有卿相之命,王弘毅調他過去,第一就是打磨,第二也是期望。

張攸之聽了,說着:“如果是這樣的話,是不是加個虛職?”

“不必了,不能開這個先例,官和實職才設”設茶馬司,設正五品主事,由他兼任,看他有沒有怨望。”

王弘毅這樣說了,張攸之就躬身答應一聲:“是”。

王弘毅又問:“武都的馬匹買賣,也要正規起來,也設一個茶馬司…………現在武都每年能買到多少馬匹?”

“主公,到現在爲止,已購買到一千匹,不過馬匹相對昂貴,而且各都都需要馬匹來維持基本的刺探,組建成編制的騎兵還很難。”

王弘毅嘆的說着:“用茶葉絲綢交易,能便宜不少,只要有空餘,就購買,孤要積蓄五萬匹,纔可日後爭鋒。”

泰國統一後,從隴右購買就可能受到影響,不得不提前準備,胡人入侵後更是這樣。

張攸之再次應着:“是!”

“打下了荊州,孤就要稱王,六司提拔成六部,秘書閣也要提高官階,我不日就有命令,晉升你和虞良博爲正五品,不過這官品不可輕拔,你看千年史書,記載一年連進數級的人,晚福都受了損,幾乎沒有幾個有好下場。”

“你們都是孤的重臣,孤是要重用,但是也不願意氾濫提拔,以免折了君臣的緣分,你明白孤的意思?”

“臣……明白!”聽了王弘毅這話,張攸之心中一陣陣發熱,拜了下來,聲音也微微發顫:“主公提拔臣自布衣,不過三年,就已經官至六品,這速何其快矣,主恩何其深也,臣萬死也難回報一二,今主上如此成全,臣更當警惕小心,這提拔的事,還請主公留點餘地,讓臣多些效力。”

王弘毅哈哈一笑,說道:“說出這話就是良臣!不過提拔的事,孤自有主張,你不必推遲。

說罷揮手說着:“你下去吧!”

“是。”張攸之向王弘毅施禮,就想退出,這時,有外面喊着:“報,南郡太守命人送來了請降表。”

君臣兩人先是一怔,又是大喜,張攸之就行禮:“恭喜主公。”

王弘毅大喜,知道這是莊興去勸降的事情成功了,說着:“快傳奏表。”

片刻,一個使者進來,進了之後,就磕頭:“拜見主上。”

又獻了請降表。

王弘毅大喜,說着:“這事巨大,張卿,你就去一次,負貴收降,恩,帶上一衛兵,進行收編!”

張攸之應着:“是!”

張攸之辦事,自然滿意,三日後,蜀軍來至南郡郡城外,南郡太守葛石率領文武百官,親迎出城,當衆請降。

當時場面是十分熱烈,因爲蜀軍和蜀國公的名聲還不錯,入城時,全城百姓出來圍觀,甚至還有人歡迎,比起其他大軍收降城池入城的場面,真是天壤之別。

見到這情景,南郡太守葛石越發覺得這城獻的對。

若是執意戰鬥到底,到時,怕是會和襄陽的孫昌一個下場了吧?

想別昌,在襄陽經營多年,名望才能,都在荊州數一數二,可當蜀軍攻克襄陽後自殺,沒過多久,襄陽城照舊繁花似錦,百姓安居樂業,又有誰記得那個浴血奮戰最後自殺而死的前節度使?

且不說南郡,荊種別的郡,以及荊南的鄭平原,在得到南郡請降的消息的後,都大爲震動。

鄭平原直接摔了杯盞:“混賬!”

第139章 選擇(上)第249章 潛勢(上)第289章 對應(上)第11章 練兵(上)第163章 洗城(下)第320章 趨勢(下)第32章 破局(下)第255章 出船(上)第282章 遇金陵(下)第146章 月如水(下)第15章 賴同玉(下)第256章 幷州事變(上)第117章 威靈侯(上)第267章 法會(六)第33章 就義(下)第223章 平定(上)第15章 賴同玉(上)第93章 產子(四)第31章 嗣子(上)第206章 二王(上)第54章 大喪(下)第175章 新生(下)第149章 桑姑(上)第265章 法會(二)第94章 瑞雪(上)第155章 大戰(八)第92章 產子(二)第96章 決意(上)第294章 拔營(上)第247章 流民(下)第302章 濟陽平(上)第189章 雪景(上)第145章 謝大家(上)第132章 雙喜(上)第168章 火器(上)第251章 大戰(上)第164章 史上第一次爆破(下)第158章 出使(下)第283章 潛龍會(上)第36章 移縣(上)第7章 鞭打(上)第90章 賞賜(上)第67章 選擇(下)第70章 汝敢反乎(下)第283章 潛龍會(下)第123章 破關(下)第203章 中原來的薩滿(上)第309章 挽回(下)第201章 帶路黨(下)第282章 遇金陵(上)第140章 碰撞(下)第75章 想先誅(下)第66章 選擇(上)第167章 降表(上)第283章 潛龍會(上)第18章 大怒(下)第214章 無人看見的地下黨(上)第255章 出船(下)第194章 時壽(下)第203章 中原來的薩滿(下)第205章 封賞(上)第41章 終定(下)第8章 見親(上)第136章 出兵(下)第125章 初建八旗(上)第319章 長安(下)第118章 收房(下)第18章 大怒(上)第211章 思量(下)第302章 濟陽平(上)第150章 喻令(上)第250章 器量(下)第315章 賜死和龍氣(下)第315章 賜死和龍氣(上)第288章 起兵(上)第198章 信使(下)第126章 歸順(上)第272章 七日證道第37章 暗流(下)第284章 冥土詔(下)第9章 修氣士(下)第176章 天譴(上)第297章 震怖(上)第117章 處處都明士(上)第312章 轉運(下)第54章 大喪(下)第83章 道德衰(下)第35章 轟動(下)第183章 勸進(下)第273章 甦醒(下)第234章 收賞(下)第1章 奪舍(下)第148章 皇商(下)第175章 新生(上)第35章 轟動(下)第314章 火與沉(上)第112章 胡無人(下)第40章 再世爲人(上)第253章 請從容就戮(上)第21章 入門(上)
第139章 選擇(上)第249章 潛勢(上)第289章 對應(上)第11章 練兵(上)第163章 洗城(下)第320章 趨勢(下)第32章 破局(下)第255章 出船(上)第282章 遇金陵(下)第146章 月如水(下)第15章 賴同玉(下)第256章 幷州事變(上)第117章 威靈侯(上)第267章 法會(六)第33章 就義(下)第223章 平定(上)第15章 賴同玉(上)第93章 產子(四)第31章 嗣子(上)第206章 二王(上)第54章 大喪(下)第175章 新生(下)第149章 桑姑(上)第265章 法會(二)第94章 瑞雪(上)第155章 大戰(八)第92章 產子(二)第96章 決意(上)第294章 拔營(上)第247章 流民(下)第302章 濟陽平(上)第189章 雪景(上)第145章 謝大家(上)第132章 雙喜(上)第168章 火器(上)第251章 大戰(上)第164章 史上第一次爆破(下)第158章 出使(下)第283章 潛龍會(上)第36章 移縣(上)第7章 鞭打(上)第90章 賞賜(上)第67章 選擇(下)第70章 汝敢反乎(下)第283章 潛龍會(下)第123章 破關(下)第203章 中原來的薩滿(上)第309章 挽回(下)第201章 帶路黨(下)第282章 遇金陵(上)第140章 碰撞(下)第75章 想先誅(下)第66章 選擇(上)第167章 降表(上)第283章 潛龍會(上)第18章 大怒(下)第214章 無人看見的地下黨(上)第255章 出船(下)第194章 時壽(下)第203章 中原來的薩滿(下)第205章 封賞(上)第41章 終定(下)第8章 見親(上)第136章 出兵(下)第125章 初建八旗(上)第319章 長安(下)第118章 收房(下)第18章 大怒(上)第211章 思量(下)第302章 濟陽平(上)第150章 喻令(上)第250章 器量(下)第315章 賜死和龍氣(下)第315章 賜死和龍氣(上)第288章 起兵(上)第198章 信使(下)第126章 歸順(上)第272章 七日證道第37章 暗流(下)第284章 冥土詔(下)第9章 修氣士(下)第176章 天譴(上)第297章 震怖(上)第117章 處處都明士(上)第312章 轉運(下)第54章 大喪(下)第83章 道德衰(下)第35章 轟動(下)第183章 勸進(下)第273章 甦醒(下)第234章 收賞(下)第1章 奪舍(下)第148章 皇商(下)第175章 新生(上)第35章 轟動(下)第314章 火與沉(上)第112章 胡無人(下)第40章 再世爲人(上)第253章 請從容就戮(上)第21章 入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