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章 信使(下)

春風中還帶着凜冽的寒意,吹着每個人的衣袍,在這樣的一個晴朗上午,行人還是感覺寒冷。

江陵城外,一個隊伍正在出發。

這隊伍前面有着正副使者,一律穿着五品官服,後面只有上百人,個個穿着錦衣,舉着華幢、紫幡、龍竿、黃牌、大纛。

這些人只要是十人領隊,都穿着官服,有隊正銜。

這些人沿着官道,緩緩的向南而行,旗幟招展,隊伍的目的地,就是鄭平原現在所在的長沙,他們是前去護送代表着楚王的使者。

城頭上,一羣人正站在那裡,他們的目光,順着這支隊伍,向着南方望去。

其中一人,雖身穿着便服,卻是王弘毅。

站在他身後,有着文武幾人,離的最近,是張攸之和虞良博。

目光隨着隊伍而去,張攸之頗有些感慨的嘆着:“王上,以前未曾看出,這鄭平原卻是個能折能彎,識時務的人。”

王弘毅看着遠處,沒有說話,隨着浩然之氣的全部吸取,束縛的力量消失,王弘毅已經能看見。

一個天柱,滾滾龍氣沖天而上,幾已經達到雲宵。

而在遠處,一個白裡透紅,卻衰退的氣柱,還存在,已經低上了許多。

虞良博贊同的點點頭:“張大人所說不假,實是讓人想不到,鄭平原會遞送了降表過來,不過想到鄭平原並沒有稱王稱公,僅僅是稱侯,還是前朝所封,並無多少忌諱,並且他還是荊州鄭氏一族的族長——這並不太過意外。”

“鄭氏……”感覺虞良博是在向自己點出來鄭氏二字,王弘毅微微一笑,就是不提,自己又豈會忽略鄭平原背後的家族和影響?

水淺養不了大魚,檐低容不了高人。

所謂的器量,根本是由力量和勢力決定,要是在蜀地,王弘毅斷容不了鄭平原和他的家族,但是這時,卻包容四海,遊刃有餘。

現在不同往昔,鼎器已定,名分已成,蜀中安定,龍氣濃郁,在南方諸侯中,已無人能動搖其根本。

並且草原上有着黑龍虎視眈眈的隨時準備撲入中原,鄭平原真能歸降,任用了此人,這就是如虎添翼,一下子掌握了鄭平原背後有着的氣數和天命。

真正能成事者,在實力允許的情況下,又豈能容不下人?

只要鄭平原真的歸順,又何必趕盡殺絕?

並且,這還是第一條身有龍氣,有着蛟龍命格的人投靠,意義非常重大。

不過,在具體的處理和待遇上,還是有着區別,這就要看對方的選擇了。

思及自己所寫的書信內容,王弘毅若有所思的望向了南面。

長沙.府邸.一片的安靜。

此時的鄭平原,一身寬袖長袍,眸子幽黑,自有一種英氣,一掃前幾日的頹廢。

他畢竟是有根基的人,在數日的消沉之後,又開始重新振作起來,查看防禦,安撫人心,至少又恢復了幾分威嚴風度。

雖世族出身,論起『性』情和才能,他的確是一時之選。

此時,是一片園林,中有精舍,又有着八角亭,就算在亭子內,開窗可以遠眺,近見園林假山岩壑,遠見湖泊的明鏡垂柳,現在還罷了,要是夏天在這裡,有清風徐徐吹過,半點暑意也不會有。

從中就可見得鄭平原心中學識。

只是這時,鄭平原坐着,正和族人的代表說話。

鄭平原面對美景,臉上毫無表情,說着:“大勢已去,江陵舊地也許可以回去,但是未必能恢復原本所有田產,長沙和江陵,只能選擇其一。”

“不能都有嘛?這都是我們的田。”有族叔不甘心的說着。

“或者是長沙一地不取,或者江陵一地不取,二者只能選擇一個。”鄭平原苦笑的說着:“你接收降臣,有這樣優待的嗎?再說,這田來路,你們都知道。”

兵臨城下自然可以生殺予奪獲得大量田產,現在卻不得不吐了出來。

說到這裡,鄭平原臉上沒了笑容:“此時無論我降不降,楚王一統了荊州,這整個南方,包括魏越,怕是再無一人能與相抗衡了。”

“你們不得再暗中與別的諸侯聯絡,此事已是定下,降表也已遞送到了江陵,幾位在族裡,都是些老人,有臉面有見識,切不能爲了眼前小利,將鄭氏一族推到風口浪尖,惹上不測之禍。”

望着手裡的地圖,鄭平原雙眼微眯,緩緩說着:“掠奪的田產,有血案的都交出來,買的地可以保留,嫡系五房,旁系十幾支,都要安排妥當。”

聽到鄭平原這一番話,鄭氏一族幾個族裡主事,都是眉頭一皺。

雖王弘毅雷霆大軍壓境,可在鄭氏族中有些人看來,鄭氏未必不能與之拖延一時,偏偶於一角。

就算不能,也可依舊如故。

當初大燕太祖奪取天下時,不照樣拿一些世家無可奈何嘛?

就算降了,明面聽從也就是了,何必這樣謹慎?

這將鄭氏一族利益置於何處?

而且這裡面有個關鍵,就是鄭平原自己交出了侵佔的田地,但是當了幾年大都督和楚侯,單是倉庫就有大批禮物和金銀,主房嫡脈實際上有這底氣,可沒有別人分享的餘地。

聽到這幾人都沒有說話,鄭平原看了他們一眼,不禁冷冷一笑,正要訓斥幾句,門外突然有人輕輕敲門,有人在外面輕喚:“主上,有急報過來。”

聽聲音,是自己的一個心腹侍從。

鄭平原的眉頭就是微微一皺,卻沒有立刻發作。

“你們幾位,都先回去吧,族裡的事情,還要幾位多加費心纔是,可莫要自『亂』了陣腳,不管到了何時,保住鄭氏一族的血脈延承,都是最重要。你們回去好好的想一想吧,到底何事纔是最重要。”

“那我們便先行告退了。”朝鄭平原一拱手,幾個鄭氏族人陸續退了出去。

待他們都離開了,方有一名侍從外面走進來。

“什麼事情?竟然要在這時稟報?”鄭平原走到他的面前,低聲呵斥着。

“主上,是江陵的急報!”那侍從同樣低聲說着。

口中說着,這個侍從將一封密報遞到了鄭平原的手中。

江陵的急報?

江陵是鄭平原老巢,就算退出了,還能接到密報,飛快的拆開這封密報,看清楚這封密報的內容後,鄭平原不由得出神了一會。

“好了,你先退下吧。”揮手讓侍從退下,手裡拿着這封密報,鄭平原迴轉案几後,坐下後,又仔細的看了一遍,突的低笑起來。

“祖先,鄭平原不孝,用不了多久,這荊州之地就要盡歸外人了。”苦笑了幾聲,將密報隨手丟到一邊,他開始整理着荊南的一些事務。

既已有密報送來,王弘毅接受了降表,送來旨意的隊伍也正在路上,怕是用不了幾日要到這裡了。

他要趁這段時間,好好爲以後謀劃一下,在不被王弘毅猜忌的情況下,讓鄭氏一族蟄伏在荊州,其中分配田產,在有人脈的地方紮根,是重中之重。

對於王弘毅的旨意,他並沒有在意,對方既已經接了他的降表,差人送來的旨意上,多半是一些安撫之語,又能有什麼稀奇?

想到這裡,他自嘲的笑了笑,不再理會此事。

時間過的飛快,沒幾日王弘毅派來的使者,已是趕至城下。

作爲請降之臣,雖別比使者要高上許多,鄭平原還是要帶着文武百官親自迎出城門。

使者並不傲慢,很是有禮的與鄭平原說話,又一同入城。

進了城,拒絕了鄭平原提出的筵席款待,使者提出有一道楚王的書信要交與鄭平原。

不是直接下的旨意麼,還送來了書信?

這有些出乎鄭平原的意料,他請使者到了府中的會客廳,同去的還有鄭平原的心腹謀士張瑜紀圭二人。

“這是王上的親筆書信,請鄭公觀看。”使者當面取出書信,衝着鄭平原說着。

紀圭走過去,將那封書信接到了手中,略略檢查了一下後,遞送到鄭平原的手中。

接信在手,鄭平原稍加猶豫,就當面將信拆開。

王弘毅的書法是很不錯,不過這並不是重點,重要的是王弘毅在信中所寫內容,讓鄭平原頗爲驚訝。

和鄭平原之前猜測的不同,王弘毅在信中,先是對鄭平原歸降之事,表現的很高興,安撫了一番,隨後話題一轉,給鄭平原提出了兩條路。

話非常簡單,第一條路,就是選擇封侯,然後就是退隱,不再理會軍政之事,但王弘毅保證不會事後清算。

第二條路,就是鄭平原自請去掉楚侯的爵位,去掉別的官職,交出三郡和陸軍,但是王弘毅任命鄭平原擔任第二艦隊大都督,領二萬水師,爲王弘毅效力,以後按級按功晉升,並且授爵。

這實際上是王弘毅知道,在前世,鄭平原本身就是水軍大都督,靠水師打下了一片江山,在水師指揮上有獨到之處。

將書信看完後,鄭平原有些舉棋不定了。

他對特使說:“特使大人鞍馬勞頓,想必是累了,還請大人去客房先去休整,待鄭某寫好回信,再托特使大人帶回江陵。”

特使自然知道鄭平原需要時間考慮,於是點頭應了。

在管家的陪同下,去了客房與同來的人一同休息。

“張先生,紀先生,你們二位也先退下吧,待我想明白後,再叫你二人過來商量。”心中有事,鄭平原這次,居然沒有向二人請教,直接下了逐客令。

張瑜和紀圭拱手起身,退了出去。

而在空『蕩』『蕩』的會客廳內,鄭平原看着手裡的這封書信,沉思冥想。

第116章 水師(上)第29章 有女好求(上)第37章 暗流(下)第281章 三月憶(上)第145章 謝大家(下)第313章 黑龍崩(下)第316章 翼州事(上)第61章 大賢來投(上)第112章 胡無人(上)第50章 造鼎(上)第93章 產子(四)第120章 結盟(下)第21章 入門(下)第132章 雙喜(上)第192章 急報(上)第10章 運數(下)第336章 內聖外王殖民策 冠冕堂皇封爵出(下)第107章 明悟(上)第82章 憤憂(下)第148章 皇商(下)第197章 失意(下)第113章 定心(下)第79章 改變(上)第232章 關稅(下)第144章 宴(下)第29章 有女好求(下)第77章 衝鋒(下)第80章 茶思(下)第26章 突破(下)第243章 破關(上)第321章 長安(上)第138章 對比(上)第28章 素兒表妹(下)第295章 陷縣(下)第189章 雪景(上)第139章 選擇(上)第50章 造鼎(下)第66章 選擇(上)第328章 出發(上)第310章 相君有龍顏(下)第186章 大典(上)第256章 幷州事變(下)第133章 兩郡(下)第185章 消息(下)第276章 登基(上)第273章 甦醒(下)第112章 胡無人(下)第243章 破關(下)第19章 破寨(下)第20章 婚事(上)第48章 天意(下)第239章 將星(上)第205章 封賞(下)第175章 新生(下)第73章 豐收(下)第48章 天意(上)第66章 選擇(上)第215章 緘默(上)第3章 山民(下)第265章 法會(二)第49章 病變(下)第203章 中原來的薩滿(上)第237章 壓迫(下)第313章 黑龍崩(下)第91章 神道(下)第104章 論鎖(上)第44章 來由(下)第21章 入門(上)第101章 出降(上)第231章 殺人(上)第253章 請從容就戮(上)第92章 產子(一)第30章 再得(上)第41章 終定(下)第310章 相君有龍顏(下)第276章 登基(下)第52章 金子(下)第328章 出發(下)第137章 漢中城(上)第242章 黑龍出野(上)第326章 消息(下)第195章 餘烈(下)第108章 獻城(下)第88章 上林寺的鐘聲(下)第9章 修氣士(下)第311章 運去如山倒(下)第143章 蜀龍一統(下)第7章 鞭打(下)第38章 叮囑(上)第108章 獻城(上)第8章 見親(上)第168章 火器(下)第324章 貴賤(上)第224章 稱賀(下)第226章 平山印新主(上)第234章 收賞(上)第158章 出使(上)第199章 荊州平(上)第193章 預兆(上)第98章 舉師(下)
第116章 水師(上)第29章 有女好求(上)第37章 暗流(下)第281章 三月憶(上)第145章 謝大家(下)第313章 黑龍崩(下)第316章 翼州事(上)第61章 大賢來投(上)第112章 胡無人(上)第50章 造鼎(上)第93章 產子(四)第120章 結盟(下)第21章 入門(下)第132章 雙喜(上)第192章 急報(上)第10章 運數(下)第336章 內聖外王殖民策 冠冕堂皇封爵出(下)第107章 明悟(上)第82章 憤憂(下)第148章 皇商(下)第197章 失意(下)第113章 定心(下)第79章 改變(上)第232章 關稅(下)第144章 宴(下)第29章 有女好求(下)第77章 衝鋒(下)第80章 茶思(下)第26章 突破(下)第243章 破關(上)第321章 長安(上)第138章 對比(上)第28章 素兒表妹(下)第295章 陷縣(下)第189章 雪景(上)第139章 選擇(上)第50章 造鼎(下)第66章 選擇(上)第328章 出發(上)第310章 相君有龍顏(下)第186章 大典(上)第256章 幷州事變(下)第133章 兩郡(下)第185章 消息(下)第276章 登基(上)第273章 甦醒(下)第112章 胡無人(下)第243章 破關(下)第19章 破寨(下)第20章 婚事(上)第48章 天意(下)第239章 將星(上)第205章 封賞(下)第175章 新生(下)第73章 豐收(下)第48章 天意(上)第66章 選擇(上)第215章 緘默(上)第3章 山民(下)第265章 法會(二)第49章 病變(下)第203章 中原來的薩滿(上)第237章 壓迫(下)第313章 黑龍崩(下)第91章 神道(下)第104章 論鎖(上)第44章 來由(下)第21章 入門(上)第101章 出降(上)第231章 殺人(上)第253章 請從容就戮(上)第92章 產子(一)第30章 再得(上)第41章 終定(下)第310章 相君有龍顏(下)第276章 登基(下)第52章 金子(下)第328章 出發(下)第137章 漢中城(上)第242章 黑龍出野(上)第326章 消息(下)第195章 餘烈(下)第108章 獻城(下)第88章 上林寺的鐘聲(下)第9章 修氣士(下)第311章 運去如山倒(下)第143章 蜀龍一統(下)第7章 鞭打(下)第38章 叮囑(上)第108章 獻城(上)第8章 見親(上)第168章 火器(下)第324章 貴賤(上)第224章 稱賀(下)第226章 平山印新主(上)第234章 收賞(上)第158章 出使(上)第199章 荊州平(上)第193章 預兆(上)第98章 舉師(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