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失態的秦紘

閒話完私事, 郭良又同秦紘說起正事, “少郎君, 這次巡視你準備派誰去?”秦家每三月都會帶兵在附近巡視, 往年都是秦紘親自領兵,今年將軍不在, 家裡只有少郎君, 他肯定要坐鎮家中。

“讓五叔帶三哥、四哥巡視。”秦紘說,五叔是秦宗言的庶弟, 秦家除了被養廢的六叔, 每個秦家男兒都能騎馬上陣。秦宗言這次南征帶走自己的二弟、三弟、四弟和長子、次子以及幾位侄子,所謂打虎親兄弟、上陣父子兵莫過如是,所以秦家特別看重男丁。

即使這些年親宗言不近侍妾,再無庶子女出生, 他給兒子找的兒媳婦都是能生的, 比如秦二郎跟妻子成親近十年,生有四子一女, 所以衆人很不明白爲何秦紘遲遲不娶妻, 他可是秦宗言唯一的嫡子, 難道秦宗言不想抱嫡孫嗎?

秦宗言當然想抱嫡孫,奈何他之前心比天高, 一心想讓兒子娶京都貴女, 結果沒找到合適的, 反而把兒子耽擱成大齡剩男, 秦宗言悔的腸子都青了。而兒子又完全不近半點女色, 送到他身邊的侍女他碰都沒碰,秦宗言就開始擔心,擔心兒子好男色。他試探的給兒子送兩個貌美的僮兒,見兒子也不親近他們,他才放心。

他不反對兒子好男風,但子孫大事不能因此耽擱。對父親的試探,秦紘哭笑不得,他不近侍妾一來是不想庶子先於嫡子出生;二來也是父親有了母親後,開始修身養性,連帶他身邊親近的人都開始潔身自好。他的幾位成親的兄長目前都沒有庶子,他沒成親庶子女成羣出生算什麼?秦紘又不是非要女人不可,每日的公事和練武足夠消磨他大半精力。

從私心來說,秦紘心裡也希望自己將來的妻子跟繼母一樣,滿腹詩書氣自華,無論父親說什麼她都能接口,哪怕是提到軍事,兩人都有話題。可是要找這樣的妻子太難,不是說天下沒有才女,而是既要有才華,又要跟他脾氣性格相投的女子太少。拿謝蘭因私下腹誹秦宗言的話來說就是,秦氏父子在懷荒土皇帝當慣了,把自己當真皇帝。誰家培養出這麼一個女兒,都會往長安高門大戶裡嫁,誰會嫁到你們這種窮鄉僻壤來。

“那今年還要組織人手春耕嗎?”郭良問。

軍戶是有屯田的,本來都是分散到每家每戶,由各家負責耕種,但這個規則在五年前被將軍整改過了,那一年將軍將秦家部分親衛的屯田整合,把所有的田地合起來一起耕種、看顧,最後收穫的糧食由各家佔據的地來分配。

將軍這一年還出動了親衛春耕、收穫,各家只要負責平時農田的打理,農人勞動量大減不說,當年的收穫都比以往多,第二年將軍便把所有親衛的屯田整合。幾年下來,秦家附近所有的屯田都整合一起耕作,軍士們也習慣每年農忙時節下田幹活。但是今年將軍帶走了大半軍士,今年農忙還要幫忙下田嗎?

“要,糧食是大事。”秦紘不假思索的說,“人手不夠,讓族裡的弟子一起下地。”秦家從來不養嬌生慣養的世家子,秦紘身爲少郎君以前都跟衆人一起下地。

“我這就去安排人手。”郭良頷首道。

兩人說話間下人進來稟告秦紘說:“少郎君,夫人明天想帶小娘子去土地廟進香。”

“土地廟進香?”秦紘微微挑眉,母親嫁到秦家這麼多年,都不曾去土地廟進香,怎麼突然想到帶阿菀去土地廟進香?

郭良提醒秦紘:“謝小娘子寫過清靜經註釋和兩本善經。”他猜謝小娘子信仰道教。

秦紘恍然大悟,對下人道:“你同夫人說,我明天帶她們去。”

下人說:“夫人說少郎君事務繁忙,她們這點小事不勞煩少郎君,她們帶上親衛去即可。”

秦紘略一猶豫,頷首說:“也可,就讓六郎陪同她們一起去。”秦紘很想親自護送兩人,但想到進香可能是阿菀的習慣,若是自己堅持陪同,她可能不會去第二次了,所以秦紘退而求其次,讓六郎陪兩人去進香。

秦紘的決定謝蘭因和謝知都不奇怪,要是他一個人都不派她們才奇怪。謝蘭因對女兒說:“我們就照着你計劃的半月去一次,再有兩月就要春耕,目前家中人手不夠,我猜屆時家中弟子都要下地勞作,那是我們逃離最好機會。”兩個多月時間足夠她們出門四五次,一兩次大家還奇怪,等她們形成習慣後,衆人就不會覺得奇怪了,屆時家裡一忙,她們提出只要親衛護送,也不會有人覺得奇怪。

謝知驚訝的問:“連五哥都要下地?”

謝蘭因說:“他是少郎君,更要身先士卒。”

謝知感慨:“什麼人都不容易。”五哥下地勞作居然還能長了這麼一張盛世美顏,也只能用天生麗質來解釋了,真讓人羨慕。

謝蘭因說:“你送來的肥料配方據說很有用,很多貧瘠的土地這些年收成都不錯。”

謝知猶豫了下說:“阿孃,你說我讓五哥開一片試驗田種稻種如何?”本來謝知是想讓阿耶試種再給五哥,現在想想阿耶行事說不定還沒五哥方便。謝知現在不好用占城稻刷名聲,那就先暗中推廣吧,能受益多少人就受益多少人。

謝蘭因想了想說,“也行,你給他一點稻種讓他試種幾畝地。”謝家跟秦家沒有利益衝突,謝家還沒有秦家在魏國的底蘊,讓他們在懷荒試種稻米比大兄還方便,她嘆氣道:“可惜你五哥迄今都沒成親,不然他的孩子倒是可以跟你阿叔的孩子聯姻。”謝洵跟獨孤氏這些年生了一子二女,阿楠年紀大點,小二還是可以嫁過來。

謝知說:“五哥年紀也不大,不用急,再說還有大哥、二哥,他們將來也會有孩子的。”

“他們的孩子不合適。”謝蘭因否決,她倒不是自己對家裡的女兒有意見,而是不敢恭維父親的教女方式。她很喜歡寧馨,但那是長姐對可愛小妹的疼愛,但讓她做秦家宗婦,謝蘭因不會答應,她不適合。父親後生的那些女兒沒有一個適合當長媳,所以她對大郎、二郎將來的女兒也不抱任何指望。想要加深謝家跟秦家的聯繫,光有一個次媳不夠,非宗婦不可。

“以後的事誰知道,我們只要做好當下就夠了。”謝知說,她那時候還指望阿孃能再給自己生個弟弟妹妹,現在想想阿孃要有別的孩子,她或許就不會拋下一切跟自己離開。

秦紘跟郭良商議完親兵耕作日程,正想去軍營,卻聽下人傳話說謝小娘子請他去後院說話,秦紘明知道謝知找自己是有正事,但心還是忍不住跳了幾下。

謝知請秦紘來書房談話,她穿着家常的衣服,一色的半新不舊的細棉衣,衣服上繡紋簡單,但是領口的盤扣甚是繁複精美,倒也不覺得她穿着素淨,謝知手捧一卷書正在細看,衣袖從她腕口滑落,露出一段柔嫩的玉肌,腕間戴了一串紅得耀目的手串,鮮豔的紅色襯得她肌膚皓雪欺霜,宛若蠟凍玉雕。

秦紘不由看得有些口乾舌燥,他輕咳一聲,“阿菀。”

“五哥。”謝知起身輕喚秦紘,又親自給秦紘斟茶。

秦紘接過茶盞一仰而盡,謝知一怔,忙又給秦紘倒了一杯,秦紘對她擺手,示意自己來倒茶,“這幾天在家住的還舒心嗎?”

謝知點頭笑道:“舒心,我給五哥添麻煩了。”將來還要給五哥添更多的麻煩,思及此,謝知看着秦紘的目光就更愧疚。

秦紘不知謝知心中所想,見阿菀目光柔和的看着自己,他手一顫,茶盞裡的茶水又撒出來些,茶水浸溼他的深衣,秦紘手足無措的放下茶盞暗暗尷尬,他從來沒有如此手忙腳亂過。

謝知忙把絲帕遞給秦紘擦手,“五哥燙不燙?”

秦紘握着謝知的絲帕,只覺絲帕暗香撲鼻,彷彿阿菀身上的香味,他哪裡捨得用來擦手,他不動聲色的將絲帕放入袖口的袋子中,“不燙。”秦紘現在哪裡還感覺得到茶水燙不燙。

謝知覺得五哥今天真奇怪,不過她也沒多想,只當他這幾天太勞累,她將手中的書卷遞給秦紘,“五哥你看這卷書。”

秦紘不明所以,但還是接過謝知書細看,這是謝知記錄的她在農莊試種占城稻的筆記,以及耕種心得,秦紘翻到占城稻的畝產量便心中一驚,在看到這個稻種的成熟天數,他心頭大震,合上書問謝知:“阿菀這稻種你從哪裡來的?”

謝知說:“我讓人從真臘帶回來的,五哥我在莊上試種了五年,長安那邊是可以種植的,收成也不錯,五哥你要不要在這裡試種幾畝地?要是可行的話,可以往燕州、范陽、東萊那邊推廣。”

秦紘問:“你這次帶稻種來了?”

謝知說:“對,我帶了一些過來,但不是很多,只夠種幾畝的。”糧種的推廣要謹慎,就算五哥願意把屯田都種上稻種,謝知都不敢讓他如此冒險。

秦紘說:“我派人試種幾畝。”如果稻種能試種成功,收成也跟粟米差不多,那他們將來說不定也能以稻米爲主食。

謝知對秦紘說:“這本是我記錄的種植心得,五哥把這本書帶回去看吧。”

“好。”秦紘略一猶豫,問謝知:“阿菀,這個稻種你跟京裡說過嗎?”

謝知搖頭:“暫時還沒有。”

秦紘說:“對,你暫時不要跟京中說。”阿菀的真實身份太敏感,太皇太后又不喜歡她,她貿然說出這種稻種,只會給她帶來麻煩。秦紘看着溫柔淺笑的謝知,心裡涌起想要讓謝知永遠留下的衝動,但想到他求娶阿菀的後果,秦紘苦笑一聲,只是太皇太后不願她入宮,又不是陛下厭棄她,太皇太后又能堅持幾天?最後她還是要入宮的,他還是不要癡心妄想了。

第182章 各方反應第232章 京城風起(十)第81章 太皇太后的反應第87章 赫連鳳容的麻煩(下)第226章 京城風起(四)第149章 婚禮(上)第60章 糟心的謝簡第143章 風生水起(十)第236章 京城風起(十四)第89章 母女談心第223章 京城風起(一)第264章 暫時的安定(六)第150章 婚禮(下)第73章 拓跋曜的道歉(中)第261章 暫時的安定(三)第260章 暫時的安定(二)第101章 草原安居(四)第201章 弟妹們的婚事(四)第87章 赫連鳳容的麻煩(下)第253章 亂世起(四)第56章 謝知的底牌(上)第130章 翁婿夜話(上)第181章 宏圖初議(二)第86章 赫連鳳容的麻煩(上)第166章 初到建德郡(二)第153章 謝知的規劃第114章 守城(六)第219章 內院準備第278章 塵埃落定第221章 秦紘的開解(上)第36章 自信的拓跋曜第216章 郗家來人(上)第47章 法華寺見面第135章 風生水起(二)第63章 賞雪(一)第191章 大伴清(下)第272章 宮廷變(三)第176章 千里託孤(三)第60章 糟心的謝簡第228章 京城風起(六)第262章 暫時的安定(四)第28章 遴選伴讀(上)第124章 誰是替罪羊(上)第23章 書房議事第36章 自信的拓跋曜第170章 治病救人第80章 瑤姬傳人第79章 打拐(下)第229章 京城風起(七)第96章 驛站逃離(三)第13章 誠意(下)第56章 謝知的底牌(上)第227章 京城風起(五)第217章 郗家來人(中)第167章 初到建德郡(三)第68章 道觀偶得第179章 千里託孤(六)第196章 奔喪(中)第226章 京城風起(四)第214章 第三次南征(五)第135章 風生水起(二)第268章 南樑(四)第151章 分家(上)第127章 想要移走的玉竹(一)第118章 深夜密談(下)第249章 平城大亂(十二)第266章 南樑(二)第234章 京城風起(十二)第260章 暫時的安定(二)第273章 宮廷變(四)第260章 暫時的安定(二)第229章 京城風起(七)第266章 南樑(二)第167章 初到建德郡(三)第267章 南樑(三)第282章 宮廷瑣事(四)第147章 京城風雲(四)第170章 治病救人第109章 守城(一)第206章 逃奴第147章 京城風雲(四)第194章 秦紘歸來第99章 草原安居(二)第105章 戰勝第222章 秦紘的開解(下)第187章 夫妻情話第250章 亂世起(一)第123章 色令智昏(五)第179章 千里託孤(六)第127章 想要移走的玉竹(一)第251章 亂世起(二)第210章 第三次南征(一)第193章 鑄金人第237章 京城風起(十五)第129章 想要移走的玉竹(三)第267章 南樑(三)第240章 平城大亂(三)第89章 母女談心第73章 拓跋曜的道歉(中)第277章 宮廷變(八)
第182章 各方反應第232章 京城風起(十)第81章 太皇太后的反應第87章 赫連鳳容的麻煩(下)第226章 京城風起(四)第149章 婚禮(上)第60章 糟心的謝簡第143章 風生水起(十)第236章 京城風起(十四)第89章 母女談心第223章 京城風起(一)第264章 暫時的安定(六)第150章 婚禮(下)第73章 拓跋曜的道歉(中)第261章 暫時的安定(三)第260章 暫時的安定(二)第101章 草原安居(四)第201章 弟妹們的婚事(四)第87章 赫連鳳容的麻煩(下)第253章 亂世起(四)第56章 謝知的底牌(上)第130章 翁婿夜話(上)第181章 宏圖初議(二)第86章 赫連鳳容的麻煩(上)第166章 初到建德郡(二)第153章 謝知的規劃第114章 守城(六)第219章 內院準備第278章 塵埃落定第221章 秦紘的開解(上)第36章 自信的拓跋曜第216章 郗家來人(上)第47章 法華寺見面第135章 風生水起(二)第63章 賞雪(一)第191章 大伴清(下)第272章 宮廷變(三)第176章 千里託孤(三)第60章 糟心的謝簡第228章 京城風起(六)第262章 暫時的安定(四)第28章 遴選伴讀(上)第124章 誰是替罪羊(上)第23章 書房議事第36章 自信的拓跋曜第170章 治病救人第80章 瑤姬傳人第79章 打拐(下)第229章 京城風起(七)第96章 驛站逃離(三)第13章 誠意(下)第56章 謝知的底牌(上)第227章 京城風起(五)第217章 郗家來人(中)第167章 初到建德郡(三)第68章 道觀偶得第179章 千里託孤(六)第196章 奔喪(中)第226章 京城風起(四)第214章 第三次南征(五)第135章 風生水起(二)第268章 南樑(四)第151章 分家(上)第127章 想要移走的玉竹(一)第118章 深夜密談(下)第249章 平城大亂(十二)第266章 南樑(二)第234章 京城風起(十二)第260章 暫時的安定(二)第273章 宮廷變(四)第260章 暫時的安定(二)第229章 京城風起(七)第266章 南樑(二)第167章 初到建德郡(三)第267章 南樑(三)第282章 宮廷瑣事(四)第147章 京城風雲(四)第170章 治病救人第109章 守城(一)第206章 逃奴第147章 京城風雲(四)第194章 秦紘歸來第99章 草原安居(二)第105章 戰勝第222章 秦紘的開解(下)第187章 夫妻情話第250章 亂世起(一)第123章 色令智昏(五)第179章 千里託孤(六)第127章 想要移走的玉竹(一)第251章 亂世起(二)第210章 第三次南征(一)第193章 鑄金人第237章 京城風起(十五)第129章 想要移走的玉竹(三)第267章 南樑(三)第240章 平城大亂(三)第89章 母女談心第73章 拓跋曜的道歉(中)第277章 宮廷變(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