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糟心的謝簡

“郎君, 你這是做什麼?”陳留看着被謝簡打的皮開肉綻、鮮血淋漓的謝洵, 不由又氣又急,“你不是總說孩子要慢慢教嗎?你爲何對阿虎如此嚴厲?”

“你怎麼來了?”謝簡蹙眉, “誰去麻煩貴主了?”

下人們皆低頭不敢說話, 寧馨衝進來說:“是我告訴阿孃的,阿耶不要打小哥!”她也第一次看到父親這麼教訓孩子, 看到小哥鮮血淋漓的樣子, 她嚇得直哭。

謝洵見寧馨衝進來, 驀然一驚,下意識的想起身避開寧馨。

“胡鬧!”謝簡勃然大怒, “這是你該來的地方?”杖責一般都是去衣受刑, 即使下人在陳留來之前就替謝洵蓋了一件衣服, 謝洵現在也算衣冠不整。即使謝洵和謝寧馨是兄妹, 謝洵現在這樣也不適合讓寧馨看見,所以謝洵纔會想避開寧馨。

陳留也呵斥寧馨道:“寧馨, 你回去!”

寧馨也知道自己失禮,她不放心的對陳留說:“阿孃,你讓阿耶不要再打小哥了。”

陳留趕着女兒出去,“我知道,你快出去!”等送走寧馨, 陳留看着相視如仇人的父子, 她長嘆一聲, 連聲吩咐下人去喊府醫, 又讓下人給謝洵上藥, 等謝洵被人擡出去,她對謝簡道:“你總說孩子要好好教,不要動不動就責罵,結果你怎麼對阿虎的?”

“他有什麼好說的?”謝簡冷然道:“他就是對我不滿!”

陳留淡淡道:“他也是爲自己母親抱不平罷了。”陳留絕少跟謝簡提起郗氏,倒不完全是吃醋,就是不想聽見,她知道自己比不上郗氏。

謝簡搖頭,“跟郗氏無關,他就是不喜歡我偏心。就算我不來魏國,我也跟郗氏走不下去。”

“偏心?”陳留一怔。

謝簡說:“他怨我不關心他,怨我心裡只有你,顧不上他,對他比後爹還狠。”

陳留聞言臉一紅,啐他道:“老不正經,這時候還說這話。”

“我什麼時候不正經了?”謝簡無辜的說:“我說的實話,他就是覺得我太偏心你,你看我回來就打他,給你出氣。”

陳留哭笑不得,“不管你們兩個,我先去看寧馨。”謝簡起身送她,陳留叮囑謝簡道:“好好跟阿虎說話,你眼前就這麼一個承歡膝下的兒子。”

謝簡冷笑:“讓這孽障承歡膝下?他想的爹是他王世父。”他不是覺得自己比不上他後爹嗎?他找他後爹去。

陳留差點失笑出聲,謝簡這是吃醋?她知道謝簡向來不喜王暢,不好多火上添油,忍笑出門,才走到門口,便有女官稟告道:“貴主,二女君在門口候着。”

陳留蹙眉,“這麼冷的天氣,快讓她進來。”被夫婿孫子孫女哄了半天,陳留氣也消了,不過是個小孩子,至少家裡人都知道自己的好,她就滿足了。難道真讓謝簡把兒子打半死趕走?陳留微微搖頭,人還是過得糊塗些好。

謝簡送走陳留,走到謝洵房裡去看謝洵,謝洵伏趴在牀上似睡非睡,聽到謝簡的腳步聲,他睜開眼睛,看到謝簡站在自己身邊,他冷哼了一聲,撇過頭不看謝簡。

謝簡隨手拉過一張胡牀,坐下對謝洵說:“我知道你記恨我拋下你們和你們親孃,可如果我不走,王奇就是我的下場,知道王偃是什麼下場嗎?他全家都被逼死遁。”

謝簡的話讓謝洵不可置信的擡頭,“王先生死遁?他來魏國了?”謝洵神思恍惚,王奇是蕭賾的重臣,是謝洵的課業老師,謝洵是稱呼王奇爲師傅的,但王奇公務繁忙,謝洵很多時候課業是王侍中的兒子王偃指點的,他以前稱王偃爲先生。

“是,阿菀的死士已經去接他們,我讓死士把他們接到長安,安排他們住你家,你安頓好王偃,我想讓他以後當阿菀的先生。”謝簡說。

“好。”謝洵點頭,王先生人品貴重,由他當阿菀先生,謝洵很放心。

謝簡繼續說:“我要不來魏國,你們就會像王偃般隱姓埋名逃到魏國,王偃還可以躲在我這裡,你們躲到誰家裡去?”

謝洵譏諷道,“你怎麼可能是師傅,怕師傅在您眼中就是‘蠢貨’吧。”父親也太看低自己了,他在樑國或許不能力挽狂瀾,但是也絕對不可能讓自己落到王侍中的下場,他怎麼可能爲聖人殉葬?

被兒子諷刺,謝簡也不生氣,“每人信念不同,王奇願意殉死,我不願意,將來青史評價,我也不見得比他低。”

“你的做法是蟄伏當太傅,然後靠着阿菀入宮爭寵?那您青史的評價是能得一句‘善體聖意,甚得寵眷,協契聖主,佐命正平,乃一時之秀’。”謝洵無不嘲諷道,他這話要給謝知聽到,肯定又要暗贊小叔嘴炮技能滿點,看着全是讚揚祖父,其實第一句就嘲諷祖父。

“難道跟你一樣,寫篇《軍治》讓皇家收攏軍權,還要在魏國推行分姓定族,還要在鮮卑推行漢姓,你知道你這些策論宣揚出去後有什麼後果?”謝簡厲聲呵斥道:“你之前不還說南朝士族積重難返,現在又要在魏國推行這套?你——”

謝洵滿不在乎的說:“您就是怕我重演崔司徒國史之獄罷了,可我無官無職,寫策論也是自娛自樂,就算給外人看到,也頂多罵我一聲狂妄,將我貶謫而已,連累不到旁人。”樑國和魏國國情不同,治國方針自然也不同。謝洵不信父親不知道這些道理,他就是想找機會教訓自己。

崔司徒是百餘年前魏國的一位重臣,此人是漢官,一生致力鮮卑和漢族融合,最後得罪鮮卑顯貴,被皇帝株九族。此人亦是崔太皇太后的先祖,清河崔氏當年因他大受打擊,直到崔太皇太后執政,崔家才緩過來。

謝簡怒道:“連累不到旁人?獨孤氏和阿楠不就被你連累了?要不是你平時對陳留有諸多不滿,獨孤氏何至於如此?你總說我偏心,我要真偏心,還如此用心栽培你們?”

或許在大部分人眼中,謝簡對次子並不重視,但只有謝簡身邊最親近的少部分人知道,謝洵是可以隨意出入謝簡的任何書房,謝簡有很多文書、疏議都是讓兒子代筆的,而有些不方便公開來往的信件則是讓孫女代筆的。

自認無所不能的謝簡也是有弱點的,他的弱點就是他覺得他字不好看……他的字沒有兒子好看,甚至這幾年連孫女都比不過了。當然這點謝太傅並不覺得有什麼丟臉的,他爹書法被評爲中中品,他被評爲中上品,而他兒子、孫女將來都可以是上上品,這不是青出於藍嗎?說明他比他爹厲害。

謝洵雖才弱冠之年,但一手字畫在拓跋曜、獨孤雄、秦宗言大肆炒作下已有大名氣。謝簡對兒子字畫只是稍微推了下,但他爲了侄女,給拓跋曜畫了皇獵圖,把拓跋曜畫得英姿勃發,讓拓跋曜贊其“傳神寫照”。拓跋曜一誇,謝洵的才名即刻名滿長安,旁人時常捧着重金來求字畫。

只是謝洵性格桀驁,喜歡的人一分不要白送,不喜歡的人一字千金都不賣。他這樣的行事得罪不少人,但也有很多人覺得他不入俗流,乃真名士,對他大讚特贊,故他書畫更是千金難求。

後來謝洵給獨孤雄生辰畫的各種賀壽圖和賀壽詩文,把獨孤雄喜得把女婿當成親兒子,要不是自己遠在邊荒,真恨不得把女婿接到身邊照顧。同時謝洵還給秦宗言寫過傳記,誇他大戰柔然的英姿,把秦宗言誇得心花怒放,逢人就誇自己小舅子才華過人。

其實謝洵讚美三人目的很簡單,對拓跋曜是爲了阿菀,對獨孤雄是爲了大兄和阿難;對秦宗言是爲了長姐。他希望大兄、長姐和阿菀都過得好,他壓根沒想過三人會如此誇獎他。

有了這三位高權重的牛人誇獎,謝洵的名聲很快就傳遍大江南北了。謝簡則被蠢兒子快氣死了,他想到討好這三人,怎麼想不到孝順自己親爹?一篇傳記都沒給他寫過,連壽禮都是不上心的抄孝經。他缺一篇孝經?

當然謝洵最出名的還是三年前寫給樑國侍中王奇的一篇祭文,謝洵年幼因長姐謝皇后之故,時常出入宮廷。蕭賾甚至喜歡這個小舅子,對謝洵的課業十分上心,特地讓侍中王奇教導謝洵讀書。謝洵稱王奇爲吾師。

祭文中他先言辭悲切的懷念了蕭賾聖君之風,王奇的忠君之心,然後在激烈的痛斥僞帝的虛僞,稱其爲“虺蜴爲心,豺狼成性,弒君殺母”,實乃天下第一大禽獸!最後他筆鋒一轉,直指樑國弊端,說樑國上位者尸位素餐,說樑國“淫侈之風,日日以長,離亡國不久矣。”

這篇政治立場正確的祭文一出,崔太皇太后拍案叫絕,贊他爲謝家鳳凰兒,還要讓他出仕。這種天上掉下來的好機會,如果不是謝洵,謝簡早謝恩讓兒子入朝了,可謝洵——謝簡只能把次子壓得死死的,給次子硬套不喜名利,專心做學問的人設。

只因謝洵不僅筆伐樑國僞帝讓人拍案叫絕,他筆伐魏國的時政更讓謝簡又驕傲又煩惱。目前魏國天下承平,百姓安居,大家皆贊聖人聖明。可在兒子眼中的魏國,則是各路將領擁兵自重,北方邊疆陰雲籠罩,漢族、鮮卑族矛盾重重,似要隨時亡國!

在謝簡不注意間,兒子居然寫了一篇又一篇關於魏國的時政的策論。雖然其中有些觀點因他閱歷關係,還有些稚嫩,但已頗有可取之處。但謝簡哪裡敢讓這些策論面世?

他一黃口小兒,尚未入仕,就敢對手握掌權的朝臣大肆評價?他以爲自己是賈誼嗎?知道賈誼是什麼下場嗎?生生把自己逼死。謝簡總不能看着兒子走賈誼的老路。這麼蠢的兒子,他是親爹有時都有打死他的衝動,萬一有人看他更氣,真把他弄死怎麼辦?

謝簡就兩個兒子,嫡長子謝灝給獨孤雄做長史官,嫡次子在家賦閒。在外人看來,謝簡可不就是因爲懼於陳留公主之勢,不敢給僅有的兩個兒子安排好前途嗎?

“您是偏心,但您偏心的不過只是自己。”謝洵怨父親偏心是因爲阿菀,父親從來沒給阿菀選擇的機會,謝家別的孩子都可以想讀書就讀書,不想讀就不讀,可是阿菀卻從小被父親壓着讀書,片刻不得空閒。

謝洵知道父親這是爲了阿菀好,所以謝洵沒有阻止,他只是心疼阿菀。這種怨更多的是怨自己,他當初明明答應陛下要照顧長姐和阿菀,可現在阿菀和長姐母女分隔兩地,幾年才能見一次,這一切他都無能爲力,他能不恨嗎?

但要說謝洵怨恨父親偏心陳留一房,也不盡然。謝洵很清楚,在父親心目中任何人都可以用利弊衡量的,他偏心陳留不就是因爲皇家權勢嗎?他看着對陳留、寧馨極盡寵愛,可真要發生什麼事,父親恐怕第一個拋棄的也是她們,因爲她們沒有任何輔佐父親東山再起的能力。

公主府看着花團錦簇,其實一切都是虛僞的,謝洵就是看透這一切,才深深覺得厭煩,想要逃離這一切,可他偏偏身上深深的刻了謝家的印記,就像大哥說的,他們生是謝家人、死是謝家鬼。

這種認識讓謝洵格外痛苦,家裡唯一能真正理解他的也就阿菀,可是有很多話,他也不能跟阿菀說。獨孤氏跟他朝夕相處,謝洵這些話不會告訴獨孤氏,可他的情緒瞞不了枕邊人。獨孤氏年紀小,性子獨,覺得他是因爲陳留公主打壓而抑鬱,因此記恨上的陳留公主,這一切都是他的錯,他沒把妻子教好。

“不管我是不是偏心,至少你們現在都受我庇護,你們都長大了,我做父親的責任也盡完了,我不要你回報養育之恩,但你至少要尊敬你母親。”謝簡爲何不願跟兒子談心,就是忍不了兒子這狗脾氣,很多事他不是不明白,可他就是看不慣。

別人看不慣可以壓在心裡,他看不慣就嘲諷別人,要不是他是他爹,早揍死討人厭的小子了!跟王暢如出一轍的蠢,虧得其他方面還有些優點,不然真想把這小子綁了送到深山去,眼不見爲淨。

“我去給母親認錯。”謝洵低聲道。

“看好獨孤氏。”對兒媳婦謝簡要求真不高,只要她們可以和睦家中姑嫂妯娌就好,別的都是他們小夫妻自己的事,不管她是不是願意給丈夫納妾、或者是生不出兒子,謝簡都不會過問,兒子要是願意一生無嗣他也不管。反正他現在也有三個孫子,大郎、二郎馬上就要成年,可以給他生曾孫,謝家不愁兒子過繼。

“我知道。”謝洵吃力的直起身體,“我要回家。”獨孤氏一個人在家裡他不放心。

謝簡沒想次子居然還是情種,他輕曬一聲,這就不知像誰了?王暢那蠢貨也不是情種,“你母親對獨孤氏有意見是因爲何氏。”謝簡替妻子向兒子解釋,他是不愛管這些內宅之事,但也不會跟陳留一樣把事情壓着,有些事不說出來容易留隱患。

“阿何?她怎麼了?”謝洵一愣,阿何是謝洵第一個女人,要說謝洵愛她,是不可能的,但他很感謝何氏對自己多年的侍奉,遣散她時不僅給了何氏重金,還給她寫字作畫給拜帖,讓她有困難就來找自己,阿何能出什麼事?

“獨孤氏把她嫁給一個三十歲的老農夫。”謝簡把事情經過說了一遍,“阿何是你母親給的人,不喜歡就找個好人家好好嫁了,這麼打你們母親的臉,真當她公主身份是假的?她獨孤家的女人再悍妒,也沒見獨孤氏敢讓公主做規矩的。只此一次,再有一次,我就讓獨孤雄來教訓女兒。”謝簡言下之意很明確,再有一次,他就讓謝洵出妻。

“我會教她的。”謝洵聽得心中焦急,一面疼的冷汗直流,一面切齒保證。

謝簡見他那蠢樣就煩心,揮手讓下人送他回去。剛走出院落,就看到獨孤氏朝謝洵奔來,她看到謝簡還怯生生的給謝簡行禮,家裡她最怕的就是大人公。謝簡懶得理這個兒媳婦,轉身回到陳留院落。

第228章 京城風起(六)第226章 京城風起(四)第127章 想要移走的玉竹(一)第255章 亂世起(六)第151章 分家(上)第115章 秦宗言回防第45章 秦家往事(終)第48章 宮中瑣事(上)第132章 分姓定族第32章 波瀾又起(一)第267章 南樑(三)第53章 惹人眼紅的白糖(上)第92章 失態的秦紘第143章 風生水起(十)第214章 第三次南征(五)第280章 宮廷瑣事(二)第241章 平城大亂(四)第245章 平城大亂(八)第66章 謝修尚主第11章 各自算計(下)第33章 波瀾又起(二)第188章 各方反應第260章 暫時的安定(二)第148章 婚前準備第164章 小別勝新婚第103章 敵襲(中)第235章 京城風起(十三)第30章 第一天上課(上)第112章 守城(四)第254章 亂世起(五)第30章 第一天上課(上)第273章 宮廷變(四)第94章 驛站逃離(一)第186章 封爵賜名第90章 大赫連氏第189章 海上航行第219章 內院準備第10章 各自算計(上)第266章 南樑(二)第127章 想要移走的玉竹(一)第216章 郗家來人(上)第13章 誠意(下)第272章 宮廷變(三)第265章 南樑(一)第88章 不知心事的秦紘第65章 賞雪(三)第181章 宏圖初議(二)第281章 宮廷瑣事(三)第98章 草原安居(一)第174章 千里託孤(一)第171章 牛痘活體試驗(上)第220章 高句麗風雲第155章 秦家新婦(一)第108章 母女談話第234章 京城風起(十二)第32章 波瀾又起(一)第280章 宮廷瑣事(二)第260章 暫時的安定(二)第278章 塵埃落定第264章 暫時的安定(六)第130章 翁婿夜話(上)第256章 亂世起(七)第260章 暫時的安定(二)第8章 一見鍾情(上)第275章 宮廷變(六)第17章 蘭因成親第67章 崔明珠懷孕第244章 平城大亂(七)第165章 初到建德郡(一)第35章 共甘共苦第214章 第三次南征(五)第99章 草原安居(二)第110章 守城(二)第273章 宮廷變(四)第57章 謝知的底牌(下)第15章 父女爭執(下)第204章 汝南王(上)第91章 秦紘的心事第85章 母女相見(下)第163章 帝心難測的拓跋曜(下)第2章 流亡北朝第101章 草原安居(四)第31章 第一天上課(下)第29章 遴選伴讀(下)第88章 不知心事的秦紘第271章 宮廷變(二)第85章 母女相見(下)第199章 弟妹們的婚事(二)第27章 日常生活(下)第197章 奔喪(下)第94章 驛站逃離(一)第209章 謝知二胎第109章 守城(一)第107章 見面第3章 謝家往事第21章 到家第154章 暫時離別第55章 謝寧馨的迷茫
第228章 京城風起(六)第226章 京城風起(四)第127章 想要移走的玉竹(一)第255章 亂世起(六)第151章 分家(上)第115章 秦宗言回防第45章 秦家往事(終)第48章 宮中瑣事(上)第132章 分姓定族第32章 波瀾又起(一)第267章 南樑(三)第53章 惹人眼紅的白糖(上)第92章 失態的秦紘第143章 風生水起(十)第214章 第三次南征(五)第280章 宮廷瑣事(二)第241章 平城大亂(四)第245章 平城大亂(八)第66章 謝修尚主第11章 各自算計(下)第33章 波瀾又起(二)第188章 各方反應第260章 暫時的安定(二)第148章 婚前準備第164章 小別勝新婚第103章 敵襲(中)第235章 京城風起(十三)第30章 第一天上課(上)第112章 守城(四)第254章 亂世起(五)第30章 第一天上課(上)第273章 宮廷變(四)第94章 驛站逃離(一)第186章 封爵賜名第90章 大赫連氏第189章 海上航行第219章 內院準備第10章 各自算計(上)第266章 南樑(二)第127章 想要移走的玉竹(一)第216章 郗家來人(上)第13章 誠意(下)第272章 宮廷變(三)第265章 南樑(一)第88章 不知心事的秦紘第65章 賞雪(三)第181章 宏圖初議(二)第281章 宮廷瑣事(三)第98章 草原安居(一)第174章 千里託孤(一)第171章 牛痘活體試驗(上)第220章 高句麗風雲第155章 秦家新婦(一)第108章 母女談話第234章 京城風起(十二)第32章 波瀾又起(一)第280章 宮廷瑣事(二)第260章 暫時的安定(二)第278章 塵埃落定第264章 暫時的安定(六)第130章 翁婿夜話(上)第256章 亂世起(七)第260章 暫時的安定(二)第8章 一見鍾情(上)第275章 宮廷變(六)第17章 蘭因成親第67章 崔明珠懷孕第244章 平城大亂(七)第165章 初到建德郡(一)第35章 共甘共苦第214章 第三次南征(五)第99章 草原安居(二)第110章 守城(二)第273章 宮廷變(四)第57章 謝知的底牌(下)第15章 父女爭執(下)第204章 汝南王(上)第91章 秦紘的心事第85章 母女相見(下)第163章 帝心難測的拓跋曜(下)第2章 流亡北朝第101章 草原安居(四)第31章 第一天上課(下)第29章 遴選伴讀(下)第88章 不知心事的秦紘第271章 宮廷變(二)第85章 母女相見(下)第199章 弟妹們的婚事(二)第27章 日常生活(下)第197章 奔喪(下)第94章 驛站逃離(一)第209章 謝知二胎第109章 守城(一)第107章 見面第3章 謝家往事第21章 到家第154章 暫時離別第55章 謝寧馨的迷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