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風生水起(二)

“大人, 要不我明天去謝家提親?”秦紘第一反應就是保護阿菀,他不想讓她的身世曝光, 這對她來說是個傷害,哪怕謝家和宮中都不會承認她的身份。

秦宗言看着傻兒子, “就算有這種流言,宮中也不會理會。”所以流言只能是流言。

秦紘說:“可是阿菀會傷心的。”

秦宗言暗忖:“是你這傻小子傷心。”他完全不覺得繼女兼未來的兒媳婦會傷心, “等她們明天入宮後再說,謠言也沒傳的這麼快。”

秦紘也知道自己心急, “我去找阿菀。”說着他轉身離開書房。

“回來。”秦宗言沒好氣的說,“你想現在怎麼進去?翻牆?”

秦紘沉默, 除了翻牆他還有什麼法子?

秦宗言語重心長的勸兒子:“橫豎不急在這一時, 你不要因小失大,讓謝家人覺得你輕浮。”

秦紘無奈的點頭。

“郎君。”秦宗言的親衛進來稟告道:“謝太傅來了。”

秦宗言立刻走出書房親自去接岳父,秦紘的也跟在去父親身後來接祖父。

謝簡不是來找他商量謝知身世的事, 而是跟他商量秦紘娶謝知後兩家的對策, 秦紘自請出族恐怕還不夠,秦家還需要其他的表示。這方面秦宗言早想好了,“步六孤家恢復漢姓。”他們當年是被開國太|祖賜姓才改姓步六孤, 現在陛下要鮮卑勳貴改姓,他們家可以第一個響應改姓。

謝簡微微頷首:“你是應該恢復漢姓。”他頓了頓看着秦紘:“秦家繼承人你是否也要換一個?”秦紘都自請出族,秦宗言總要再找個繼承人。

“自古都是嫡長繼承製, 既然阿狼不在, 那就該輪到秦紹。”秦宗言提到長子時神色淡漠, 不像在說兒子, 而是像在提起一個陌生人。

秦紘低頭不語,父親和謝祖父的談話不是自己可以插嘴,秦紘更傾向父親栽培二哥,他對秦紹沒意見,只是單純覺得他不適合當家族繼承人,二哥雖然有些小毛病,但只要父親肯用心栽培,他將來也不會太差。

秦宗言知道次子比長子好,可他又沒準備把秦家交給別人,阿狼是慕容氏唯一的孩子,他欠慕容家太多,他不可能把家業給別人。秦宗言本來就偏心,一想到那孩子還是他跟阿鏡的孫子,就更偏心了,誰不能從自己手裡把他孫子的東西搶走。

就在謝簡和秦宗言商量將來的對策時,謝知也坐在房中拿了一把角梳慢慢的梳頭,一名神情溫順的少女坐在她身邊,謝知聽說宗人寺卿去找太皇太后了,謝知譏諷一笑:“我就知道那些人按捺不住。”

少女細聲問道:“姑娘我們現在該怎麼辦?”

“暫時不用管,反正不用半個月,這件事也就解決了。”謝知滿不在乎的說,這時出手的都是小嘍囉,無根無基,一心只想巴結太皇太后,不知從哪裡聽來這種謠言,就迫不急的的流傳開來。這種謠言謝知懶得去管,謝家不承認,誰還能逼着她承認不成?

最多三天,她之前佈下的局面就能展開,屆時大部分人的注意力都在她跟五哥身上,也不會在乎這件被高層壓下來的傳聞。其實要不是這件事牽扯到阿孃,本來謝知都想把自己的身份謠言提前傳出來,橫豎京城的水已經夠渾了,不在乎更渾一點。謝知的行事從某種程度來說更像謝簡,爲了達成自己目的,她往往不擇手段。但謝知比謝簡有底線,她行事儘量不牽扯無辜的人,所以她大部分激進的行爲只針對自己,不對針對旁人。

少女低聲應是。

謝知又吩咐少女說:“讓楊媼今晚就從宮裡出來,記得什麼都不要帶,她損失的一切我雙倍補給她。”

少女道:“姑娘放心,我們有分寸的。”

“那人你們準備好了?”謝知問。

“準備好了。”少女說,“今天趁着運夜香時把人運進去。”

謝知微微一笑,對少女道:“等這件事完結,你們要是願意,就去樑國找三姨。”

少女說:“楊媼想回樑國,我想跟姑娘一起走。”

謝知一口答應:“行,你們這一批都要離開,你們想去哪裡提早都跟大伯說,我們好早安排。”待她跟五哥名分一定,她就要馬上嫁給五哥然後離開,誰知道拓跋曜什麼時候回來。

少女不確定的問謝知:“姑娘真要楊媼今晚就走?萬一事情不成功——”

“不成功也要走,晚一天走她就多十分危險。”謝知正色說:“她的任務已經完成,剩下來都是我們的事。不僅楊媼要走,宮裡另外兩人這兩天也要離開。不要小看太皇太后和陛下,他們都不是糊塗的人,太皇太后現在一葉障目,等她清醒過來,肯定要對宮裡大清洗,你們隨時都有暴露的危險,與其被她清算,還不如現在把自己價值利用完,早點離開。”

少女心中感動,知道姑娘這是爲他們好,不然讓楊媼跟王貴人當着陛下的面對質效果才更好,只是這樣的話,楊媼就死定了,“姑娘放心,奴婢會把一切都安排好的。”

“事情沒那麼難。”謝知輕拍她的肩膀,“我相信你們辦事能力。”

少女被姑娘一鼓勵,信心大增,他們一定會把這件事辦成功的。少女在謝知房裡待到晚上,趁着黑夜,由甲一領着偷偷離開公主府,從頭到尾都沒有驚動任何人。

謝知輕舒一口氣,偏頭看着靜靜躺在妝匣中的散落的祭紅珠,輕笑一聲,想不到這條手串居然有這麼多用。秦紘還給自己手串時,用金線將手串重新串過了,被甲一隨意丟棄的祭紅珠都被他找回來了,一粒不少。而現在謝知手裡的手串少了兩粒,謝知用金線將祭紅珠重新串好,少的兩粒用明珠重新補上,最後放在錦匣中,錦匣中還有一份密封好的信件,她看了手串和信件一會,合上錦匣,不再打開。

謝知在串祭紅珠的同時,王貴人手中也拿着一串祭紅珠,王貴人輕輕的摩挲着這串珍貴的祭紅珠,當年陛下給謝知燒製祭紅珠時宮裡有多少人羨慕,可惜除了太皇太后和謝知,陛下不肯再給別人開窯。王貴人冷笑一聲,陛下當時肯定不會想到,他這份恩寵現在變成對付謝知的利器吧?王貴人沒見過謝知的祭紅珠,沒有察覺這串祭紅珠品相併不完美,又幾粒有些細微的瑕疵,這種瑕疵只有真正祭紅的人才能分辨出。

跟祭紅珠放在一起的還有一封謝知的手信,信上寫的是“枝枝相覆蓋,葉葉相交通”。謝知的字跡並不少見,她跟林季華和拓跋曜都是筆友,拓跋曜曾稱讚謝知是書畫雙絕,不少人會慕名向謝知求字畫,只能要能求到謝知跟前的人,謝知都來者不拒。就是王貴人也有謝知的字畫,不過謝知向來謹慎,所寫的書畫都沒有特殊寓意的。她一看這字就是謝知親自寫的,她暗忖不愧是太皇太后,居然連這種手稿都拿到手。

她看着蠶繭紙上刺目的“枝枝相覆蓋,葉葉相交通”,心中冷哼,你以後去對別人說這話吧。王貴人擡頭對站在自己面前的老宮人道:“楊媼,勞你回去告訴太皇太后,我一定會辦好這件事的。”她本以爲太皇太后不會給自己任何幫助,沒想她居然讓人給自己送來如此珍貴的物件,有了這些東西,她何須本家相助?王貴人想到本家對自己的漠然,就恨得咬牙,曾祖父、伯祖父不幫她,她就自己來。

楊媼是太皇太后宮中的老人,伺候太皇太后三十年了,在宮中也算是有頭有臉的人物。王貴人以前以爲她只是太皇太后宮裡的老人,但不是心腹,沒想她居然是太皇太后的暗子,太皇太后佈置的果然夠深。

楊媼恭聲道:“王貴人,太皇太后並不知道這件事,她老人家只是讓奴婢給你送了一盆牡丹過來。”

王貴人微笑的說:“楊媼說得對,我都糊塗了,太皇太后不知道這件事。”她心中冷笑,祭紅珠、謝知的手稿,哪一樣東西是好拿的?宮中除了太皇太后,還有誰有這種手段?不過既然太皇太后不願意,王貴人肯定不會當着太皇太后面提起,她們兩人心知肚明就好。

王貴人出生太原王家,她是王家嫡系嫡支的女兒,但她父祖不顯,她真正的靠山是她的曾祖父和伯祖父,也就是因爲她曾祖父還活着,他們家沒有分家,她才能成爲太原王氏的嫡系。王貴人的曾祖父是高宗時期的中書令,還當過天和帝的太傅,後來因爲天和帝跟崔太皇太后鬧翻,他受天和帝猜忌,又年老體弱才漸漸退出權力中心。

或許年紀大了,行事方面少了進取之心,王老太爺覺得自己三朝老臣,王家弟子遍佈朝中,怎麼都能名列甲姓,沒必要要跟人爭一時之氣,所以王貴人說要借家族勢力對付謝知,老爺子一口拒絕。他是看謝簡不順眼,可再不順眼他也不願意讓王家變成女人們後宅勾心鬥角的棋子。他們家族那麼多人,在朝中各自爲官,根基已深,不是等閒人可以撼動的,要對付也要對付謝簡,對付一個小女孩兒有何意義?

陛下將來的寵妃可能多的數不勝數,他們一個個去對付,哪裡對付的來?曾孫女自己不爭氣,跟陛下生了三個孩子都沒抓住陛下的心,家族已經夠幫她了,她還想把家族當成自己的打手?那也要等她成爲了太皇太后再說。謝知再受寵,想要達到謝家在南朝的地位,他們家首先要有人,沒人頂多就是顯赫的外戚。

謝知入不入宮,王家並不急,急的是崔家,謝家跟崔家纔是真對頭,這件事崔家都沒動手,他們王家幹嘛動手?不過王老太爺不會反對太皇太后對付謝知,陛下對謝家夠寵愛了,要是太皇太后能借此讓謝知離開後宮,對大家也是好事,可他不會幫太皇太后動手,頂多在必要時推一把而已。

沒有家族的支持,王貴人光靠自己的祖父和父親,哪來對付謝知的能力?就在她一籌莫展的時,恰好太皇太后派人送來祭紅珠和謝知親筆手信,王貴人又驚又喜,有了這兩樣,她還愁不能對付謝知?王貴人想到步六孤紘也是步六孤將軍唯一的嫡子,繼母又是謝知的姑姑,心中暗想真是便宜你了!要不是步六孤紘是最好的選擇,王貴人哪裡願意謝知嫁給這樣的年輕俊才?她恨不得謝知一朝跌入泥地纔好!小不忍則亂大謀,她不能衝動。

第206章 逃奴第99章 草原安居(二)第89章 母女談心第34章 波瀾又起(三)第174章 千里託孤(一)第114章 守城(六)第140章 風生水起(七)第144章 京城風雲(一)第234章 京城風起(十二)第229章 京城風起(七)第265章 南樑(一)第180章 宏圖初議(一)第184章 養寇自重第157章 秦家新婦(三)第196章 奔喪(中)第180章 宏圖初議(一)第111章 守城(三)第6章 陳留公主府第109章 守城(一)第145章 京城風雲(二)第278章 塵埃落定第176章 千里託孤(三)第129章 想要移走的玉竹(三)第232章 京城風起(十)第75章 崔明珠、李氏生產第280章 宮廷瑣事(二)第192章 整治革島第104章 敵襲(下)第83章 別後重逢第73章 拓跋曜的道歉(中)第8章 一見鍾情(上)第147章 京城風雲(四)第171章 牛痘活體試驗(上)第54章 惹人眼紅的白糖(下)第201章 弟妹們的婚事(四)第45章 秦家往事(終)第9章 一見鍾情(下)第133章 最後的退路第221章 秦紘的開解(上)第103章 敵襲(中)第131章 翁婿夜話(下)第30章 第一天上課(上)第240章 平城大亂(三)第50章 被馴的拓跋曜第178章 千里託孤(五)第227章 京城風起(五)第134章 風生水起(一)第171章 牛痘活體試驗(上)第47章 法華寺見面第89章 母女談心第123章 色令智昏(五)第76章 沒有遊戲規則的皇宮第82章 北伐的永泰帝第202章 三皇子汝南王第59章 婆媳煩惱(下)第270章 宮廷變(一)第230章 京城風起(八)第84章 母女相見(上)第145章 京城風雲(二)第22章 入宮第228章 京城風起(六)第125章 誰是替罪羊(下)第193章 鑄金人第84章 母女相見(上)第109章 守城(一)第55章 謝寧馨的迷茫第109章 守城(一)第34章 波瀾又起(三)第132章 分姓定族第1章 宮亂第84章 母女相見(上)第128章 想要移走的玉竹(二)第246章 平城大亂(九)第223章 京城風起(一)第58章 婆媳煩惱(上)第225章 京城風起(三)第267章 南樑(三)第33章 波瀾又起(二)第146章 京城風雲(三)第87章 赫連鳳容的麻煩(下)第115章 秦宗言回防第223章 京城風起(一)第44章 秦家往事(五)第130章 翁婿夜話(上)第49章 宮中瑣事(下)第5章 暖閣敘話(下)第74章 拓跋曜的道歉(下)第247章 平城大亂(十)第176章 千里託孤(三)第185章 生產第162章 帝心難測的拓跋曜(上)第26章 日常生活(上)第185章 生產第16章 試探第238章 平城大亂(一)第28章 遴選伴讀(上)第89章 母女談心第57章 謝知的底牌(下)第146章 京城風雲(三)第16章 試探
第206章 逃奴第99章 草原安居(二)第89章 母女談心第34章 波瀾又起(三)第174章 千里託孤(一)第114章 守城(六)第140章 風生水起(七)第144章 京城風雲(一)第234章 京城風起(十二)第229章 京城風起(七)第265章 南樑(一)第180章 宏圖初議(一)第184章 養寇自重第157章 秦家新婦(三)第196章 奔喪(中)第180章 宏圖初議(一)第111章 守城(三)第6章 陳留公主府第109章 守城(一)第145章 京城風雲(二)第278章 塵埃落定第176章 千里託孤(三)第129章 想要移走的玉竹(三)第232章 京城風起(十)第75章 崔明珠、李氏生產第280章 宮廷瑣事(二)第192章 整治革島第104章 敵襲(下)第83章 別後重逢第73章 拓跋曜的道歉(中)第8章 一見鍾情(上)第147章 京城風雲(四)第171章 牛痘活體試驗(上)第54章 惹人眼紅的白糖(下)第201章 弟妹們的婚事(四)第45章 秦家往事(終)第9章 一見鍾情(下)第133章 最後的退路第221章 秦紘的開解(上)第103章 敵襲(中)第131章 翁婿夜話(下)第30章 第一天上課(上)第240章 平城大亂(三)第50章 被馴的拓跋曜第178章 千里託孤(五)第227章 京城風起(五)第134章 風生水起(一)第171章 牛痘活體試驗(上)第47章 法華寺見面第89章 母女談心第123章 色令智昏(五)第76章 沒有遊戲規則的皇宮第82章 北伐的永泰帝第202章 三皇子汝南王第59章 婆媳煩惱(下)第270章 宮廷變(一)第230章 京城風起(八)第84章 母女相見(上)第145章 京城風雲(二)第22章 入宮第228章 京城風起(六)第125章 誰是替罪羊(下)第193章 鑄金人第84章 母女相見(上)第109章 守城(一)第55章 謝寧馨的迷茫第109章 守城(一)第34章 波瀾又起(三)第132章 分姓定族第1章 宮亂第84章 母女相見(上)第128章 想要移走的玉竹(二)第246章 平城大亂(九)第223章 京城風起(一)第58章 婆媳煩惱(上)第225章 京城風起(三)第267章 南樑(三)第33章 波瀾又起(二)第146章 京城風雲(三)第87章 赫連鳳容的麻煩(下)第115章 秦宗言回防第223章 京城風起(一)第44章 秦家往事(五)第130章 翁婿夜話(上)第49章 宮中瑣事(下)第5章 暖閣敘話(下)第74章 拓跋曜的道歉(下)第247章 平城大亂(十)第176章 千里託孤(三)第185章 生產第162章 帝心難測的拓跋曜(上)第26章 日常生活(上)第185章 生產第16章 試探第238章 平城大亂(一)第28章 遴選伴讀(上)第89章 母女談心第57章 謝知的底牌(下)第146章 京城風雲(三)第16章 試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