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第三次南征(五)

秦家軍隊出發的同時,彭城王和賀蘭英雄的軍隊也出發了。這次南征的主帥是拓跋曜, 三個副帥是彭城王、賀蘭英雄和秦紹, 都是少年英雄。老將們也知道陛下有意提拔新銳,但他們不像秦宗言那麼灑脫, 還是仗着自己資歷, 堅持一起去南征。秦宗言要不是有革島, 也會跟他們一樣, 畢竟這次若能南北合一, 是名留青史的不世之功, 誰都灑脫不來。

秦紹前幾次親征都是跟着秦宗言,並未統帥大部隊,尉遲氏只要負責打點秦紹一人的行裝,還算簡單。這次不止秦紹, 就是他親衛行裝尉遲氏都要負責,她難免手忙腳亂。幸好謝知還在,幫她做了不少事,尉遲氏看着利落處理各項事務謝知,心中暗暗慶幸,虧得秦紘已經主動出族,不然憑藉秦紘嫡子的身份和謝知的家世, 秦紹就算有陛下支持,也不可能接替大將軍之位。

謝知能感覺到尉遲氏在防備自己, 她也不在乎, 謝知幫忙不是爲了秦紹和尉遲氏, 秦家的親衛不僅僅是保護秦紹一個人,是所有秦家人的財富,她還指着親衛們能幫自己弄下高句麗,自然要全心全意的對待他們,他們是秦家最寶貴的財富。

先拿下高句麗自立爲王,是五哥和大人一直有的想法,謝知卻有點擔心,如果被拓跋曜知道,秦家對高句麗動手,可能會對秦家不死不休。畢竟高句麗是魏國鄰國,拓跋曜怎麼可能坐視秦家將高句麗收入囊中?謝知又不是養在深閨的溫室花朵,他們第一步想要拿下高句麗,第二步呢?肯定是想問鼎中原。畢竟這是個皇帝輪流坐的年代。

謝知敢保證家裡不止大人和五哥有野心,就是大伯、阿孃,甚至是秦家幾個知情人都有這心思,誰讓秦家有了革島。有一座金山作爲後盾,秦家能做的事情太多了。謝知揉了揉眉頭,她倒也不是後悔把革島告訴秦家,再來一次她還會這麼做,她只是有點擔心接下去的路,一旦踏出了那一步,就沒回頭路可走

謝知能想到的,秦紘、秦宗言也能想到,兩人卻不像謝知那麼擔心打仗,他們將來的所作所爲,必然跟魏國有一戰,兩人只是沒想現在就跟魏國打。畢竟拓跋曜屢次南征,屢戰屢勝,威望達到頂峰,雙方現在交戰,鹿死誰手還不知。秦紘和秦宗言都不想有這種兩敗俱傷的戰爭。兩人現在只是想先暗中控制高句麗王室,讓高句麗同鄰國柔然開戰,再慫恿兩國國內實權親王,實行分化,消耗雙方戰力,以達到他們的目的。

謝知贊同弱化兩國國力,但不贊同讓雙方開戰,一來戰爭死人太多,二來懷荒和建德離柔然、高句麗太近,謝知怕殃及池魚,一旦開戰,就是神仙都難以掌控全局。她改用經濟手段,來收攏兩國,她像草原輸入糧食、果酒,教牧民科學的耕種方式,讓他們從遊牧改爲定居,又教導牧民紡紗織布,種植燕麥和亞麻。

高句麗是農耕國家,謝知就在高句麗境內推廣水稻和棉花種子,開設棉花工廠,並且鑄造私錢。謝知讓人建造的私錢品質優良,是按照漢朝五銖錢的款式製作的,還鑄造了更小額的貨幣,以方便錢幣流通。這些貨幣不止受高句麗百姓歡迎,甚至建德、懷荒這邊都有人開始用這種貨幣。謝知哭笑不得,不過這也間接證明了目前高句麗和魏國的金融環境有多混亂。

謝知下一步的目的就是通過高句麗王室改朝換代,加深對高句麗的金融控制,將高句麗幾個大世家打壓下去,同時扶植想要上位的小世家,她相信不出二十年,不用自己動手,只要自己一下撤走在高句麗的所有投資,高句麗就垮了,而她頂多只是損失了以後的收益,卻不會虧本,因爲她在高句麗的投入,已經開始慢慢收回,再有幾年功夫就能回本。

高句麗的事,吸引謝知大半注意力,剩下的一半注意力她都放在兒子、老公和家人身上,她也沒精力去跟尉遲氏爭權奪利,秦家這份在明面上的家業誰要誰拿去,謝知也不稀罕,橫豎五哥也不可能在拓跋皇朝有任何成就。

有了謝知的鼎力相助,尉遲氏很快就將所有事宜都準備好,她依依不捨的送秦紹出征。謝知看着強忍着淚的妯娌們不由又想起了秦紘,他雖不要上戰場,可海上一樣危險,以他的身份上戰場還不一定有危險,但是海上一旦有危險就是全船的人都沒法子倖存。

謝知嘴上不說,心裡卻一直輾轉反側,擔心五哥出事。因此大軍一出發,謝知就不顧阿孃挽留回到建德,謝蘭因也知道她事情多,尤其是秦紘不在,建德的事都堆在她身上,也不多留她,倒是阿生抱着謝知啼哭不休。每次謝知或秦紘離開時他都會哭上這麼一次。

謝灝、秦宗言都覺得他這方面太嬌慣,奈何謝知縱着,不許他們罵阿生,她也不像謝蘭因提議的那樣偷偷溜走,她覺得這法子除了讓阿生下一次更哭鬧,更不信任大人之外沒有任何用處,所以謝知摟着兒子安慰許久,許諾下次一定是跟阿耶一起來看他,他們會帶他出去玩。

阿生噙着淚看着謝知:“我要放風箏。”

“好。”謝知一口答應,“我們先做個大風箏,然後跟阿生一起放風箏。”謝知補充說,“不過要是沒有風就放不起來了。”放風箏也要客觀條件。

阿生歪着小腦袋想了一會說:“要是放不了風箏就陪我游泳。”阿生也挺聰明,游泳是可以一年四季遊的,冬天可以在池子裡遊。

“行,我讓你爹帶你遊。”不用自己費力的事,謝知答應的很爽快,他們夫妻跟阿生聚少離多,謝知一直很擔心兒子心理會不健康,所以他們有機會跟兒子在一起的時候都是全身心陪着他的。

阿生這才心滿意足。

謝蘭因也是服了女兒,有他們這對爹孃在,阿生想要跟阿狼小時候一樣是不可能了。

謝知明白長輩對阿生的期許,她承認大人和五哥都是人中龍鳳,可她不覺得教導孩子就一定要挫折教育,誰說從小在愛裡長大的孩子就一定沒出息?她只要不過度溺愛兒子即可。

謝蘭因叮囑女兒說:“你好好養身體,等你快生的時候我帶阿生過來。”

謝知頷首道:“阿孃你放心,我會照顧好我自己的。”她今年也才二十六歲,按後世的說法,正是生育的最好年紀,她平時又注意鍛鍊,還是二胎,肯定不會有問題的。謝知暗想換成現代,大部分人二十六歲都還沒結婚,別說生二胎。

謝蘭因也知道女兒靠譜,她會叮嚀女兒只是習慣使然,她牽着孫子目送女兒離開,偏頭對陪在身邊的秦宗言道:“難怪大家都不樂意生女兒,女兒長大就不能陪着自己了。”她顯然忘了自己先前還說過有了孫子就不要女兒了。

秦宗言說:“我養了這麼多兒子,也沒有能陪在我們身邊的人。”他握着妻子的手道:“我陪着你不好嗎?”

謝蘭因不說話,頭微微靠在秦宗言肩膀上,秦宗言朗朗一笑,一手抱起睜大眼睛看着他們的孫子,在孫子的驚喜的歡呼聲中摟着妻子往內院走去,步履矯健,完全沒有外面蹣跚的步態。

謝知離開兒子後有點失落,但很快她就連失落的時間都沒了,因爲鳳容給了她一大堆事務要處理,全部都是需要她親自過目的急件。幸好謝知的駝車走的很穩,速度也不快,可以讓她靠在車上慢慢看公文。

鳳容給謝知遞了一杯清水道:“高句麗王快不行了。”

謝知輕啜一口清水,“緋櫻傳來消息了?”

鳳容微微頷首:“她說隨時都可以進行第二步計劃。”所謂的第二步計劃就是讓高句麗王薨逝,扶植幼帝登基。緋櫻並不是真實的人名,而是一個代號,暗衛派出去的女細作都是以櫻爲代號,前面綴以顏色。就像長安玉孃的代號是粉櫻,她們提起細作時都以代號相稱,這樣不容易暴露。

高句麗王是靠着秦家上位的,上位後投桃報李納秦氏族女爲妃,對她寵愛有加,但又防備着她。秦淑媛四個孩子只活了一個女兒,若說其中沒有高句麗王的手腳,傻子都不信。孩子是母親千辛萬苦生下來的,看着自己一個個孩子夭折,秦淑媛恨毒高句麗王,緋櫻跟秦淑媛一聯繫上,秦淑媛就答應陪着緋櫻緩慢弄死高句麗王。

謝知挺不理解這些男人的,他們到底是有多自負,纔會一面弄死自己親生孩子,一面又認爲孩子生母對他們沒有恨?完全不設防的去寵幸孩子的母親?說來也不算不設防,至少秦淑媛是不可能直接在高句麗王的飲食中直接下毒,可天底下想要弄死人的方式又不只有下毒一種?在古代想要無聲息的弄死一個人,比現代簡單多了。

第136章 風生水起(三)第177章 千里託孤(四)第269章 南樑(五)第15章 父女爭執(下)第249章 平城大亂(十二)第13章 誠意(下)第173章 瑤姬廟第282章 宮廷瑣事(四)第147章 京城風雲(四)第207章 謝寶珠第156章 秦家新婦(二)第84章 母女相見(上)第121章 色令智昏(三)第113章 守城(五)第234章 京城風起(十二)第117章 深夜密談(上)第119章 色令智昏(一)第155章 秦家新婦(一)第258章 亂世起(九)第201章 弟妹們的婚事(四)第109章 守城(一)第21章 到家第208章 太子第1章 宮亂第250章 亂世起(一)第111章 守城(三)第179章 千里託孤(六)第3章 謝家往事第116章 閨蜜談心第164章 小別勝新婚第194章 秦紘歸來第112章 守城(四)第144章 京城風雲(一)第70章 叔侄談心第17章 蘭因成親第88章 不知心事的秦紘第139章 風生水起(六)第212章 第三次南征(三)第46章 陳留教女第135章 風生水起(二)第208章 太子第228章 京城風起(六)第57章 謝知的底牌(下)第69章 如何揚名第233章 京城風起(十一)第135章 風生水起(二)第59章 婆媳煩惱(下)第54章 惹人眼紅的白糖(下)第2章 流亡北朝第19章 謝家往事第182章 各方反應第261章 暫時的安定(三)第260章 暫時的安定(二)第64章 賞雪(二)第166章 初到建德郡(二)第109章 守城(一)第110章 守城(二)第118章 深夜密談(下)第276章 宮廷變(七)第153章 謝知的規劃第238章 平城大亂(一)第237章 京城風起(十五)第129章 想要移走的玉竹(三)第205章 汝南王(下)第40章 秦家往事(一)第135章 風生水起(二)第96章 驛站逃離(三)第117章 深夜密談(上)第222章 秦紘的開解(下)第197章 奔喪(下)第196章 奔喪(中)第115章 秦宗言回防第210章 第三次南征(一)第160章 生波(二)第266章 南樑(二)第14章 父女爭執(上)第226章 京城風起(四)第142章 風生水起(九)第235章 京城風起(十三)第174章 千里託孤(一)第143章 風生水起(十)第118章 深夜密談(下)第100章 草原安居(三)第275章 宮廷變(六)第265章 南樑(一)第221章 秦紘的開解(上)第219章 內院準備第181章 宏圖初議(二)第258章 亂世起(九)第268章 南樑(四)第218章 郗家來人(下)第274章 宮廷變(五)第72章 拓跋曜的道歉(上)第103章 敵襲(中)第125章 誰是替罪羊(下)第273章 宮廷變(四)第79章 打拐(下)第249章 平城大亂(十二)第61章 過年
第136章 風生水起(三)第177章 千里託孤(四)第269章 南樑(五)第15章 父女爭執(下)第249章 平城大亂(十二)第13章 誠意(下)第173章 瑤姬廟第282章 宮廷瑣事(四)第147章 京城風雲(四)第207章 謝寶珠第156章 秦家新婦(二)第84章 母女相見(上)第121章 色令智昏(三)第113章 守城(五)第234章 京城風起(十二)第117章 深夜密談(上)第119章 色令智昏(一)第155章 秦家新婦(一)第258章 亂世起(九)第201章 弟妹們的婚事(四)第109章 守城(一)第21章 到家第208章 太子第1章 宮亂第250章 亂世起(一)第111章 守城(三)第179章 千里託孤(六)第3章 謝家往事第116章 閨蜜談心第164章 小別勝新婚第194章 秦紘歸來第112章 守城(四)第144章 京城風雲(一)第70章 叔侄談心第17章 蘭因成親第88章 不知心事的秦紘第139章 風生水起(六)第212章 第三次南征(三)第46章 陳留教女第135章 風生水起(二)第208章 太子第228章 京城風起(六)第57章 謝知的底牌(下)第69章 如何揚名第233章 京城風起(十一)第135章 風生水起(二)第59章 婆媳煩惱(下)第54章 惹人眼紅的白糖(下)第2章 流亡北朝第19章 謝家往事第182章 各方反應第261章 暫時的安定(三)第260章 暫時的安定(二)第64章 賞雪(二)第166章 初到建德郡(二)第109章 守城(一)第110章 守城(二)第118章 深夜密談(下)第276章 宮廷變(七)第153章 謝知的規劃第238章 平城大亂(一)第237章 京城風起(十五)第129章 想要移走的玉竹(三)第205章 汝南王(下)第40章 秦家往事(一)第135章 風生水起(二)第96章 驛站逃離(三)第117章 深夜密談(上)第222章 秦紘的開解(下)第197章 奔喪(下)第196章 奔喪(中)第115章 秦宗言回防第210章 第三次南征(一)第160章 生波(二)第266章 南樑(二)第14章 父女爭執(上)第226章 京城風起(四)第142章 風生水起(九)第235章 京城風起(十三)第174章 千里託孤(一)第143章 風生水起(十)第118章 深夜密談(下)第100章 草原安居(三)第275章 宮廷變(六)第265章 南樑(一)第221章 秦紘的開解(上)第219章 內院準備第181章 宏圖初議(二)第258章 亂世起(九)第268章 南樑(四)第218章 郗家來人(下)第274章 宮廷變(五)第72章 拓跋曜的道歉(上)第103章 敵襲(中)第125章 誰是替罪羊(下)第273章 宮廷變(四)第79章 打拐(下)第249章 平城大亂(十二)第61章 過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