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謝知的底牌(上)

謝知輕敲她額頭, “背後不道人短。”她嘴上這麼說阿妹,心裡也很認同阿柔的觀點,她就奇怪爲何祖父會允許三姑嫁給賀君行。三姑是他唯二的嫡女, 他捨得放棄這麼好的棋子?原來陷阱一開始就設下了。要是沒有祖父暗中支持, 別說是拓跋賀只是北海王世子的兒子, 就算他是拓跋曜, 也別想靠近三姑。

“我就跟阿姊說。”阿柔撲到謝知懷裡撒嬌,她仰頭說:“要我也不選賀家郎君。”

謝知故作的詫異問:“爲何?”她猜家裡除了大母,也沒人會選賀君行。平心而論, 拓跋賀是沒賀君行有出息,他就算領官職也不會是什麼重要官職,俸祿甚至可能不夠給寧馨做一件衣服的。但那又如何?他的出生註定他得到的,將是賀君行一輩子都奮鬥不到的程度,靠門第舉薦取士的環境就是這麼殘酷。

“因爲賀家郎君身份太低, 除非他將來能陛下賞識,不然他這一輩子也就頂多當個六七品的小官, 但朝中那麼多人, 誰都希望被陛下提拔,賀家郎君又算什麼?反而拓跋哥哥只要成親就能有爵位,這是賀家郎君拼了命一輩子都掙不來的。”阿柔煞有其事的點評道。

謝知把阿柔將男孩子教養的,平時完全把她當大人一樣看待。阿柔從小長在長輩忽視的環境中, 格外的敏感早熟, 私下對謝知說話也從不避諱。謝知欣慰先點頭讚許, 又搖頭對阿柔道:“你說的不全對。”

阿柔不解的看着謝知, 謝知笑着說:“無論是玉郎(賀君行)還是賀郎(拓跋賀),他們的成就都是他們的,不是我們的。我們要做的是,無論有沒有他們,我們都要自己能撐起一片天地。”古代女人靠自己很難,但是他們家有讓女人靠自己的條件。

“那這樣的話,我們要嫁人做什麼?”阿柔脫口而出。

“要光明正大的身份啊。”謝知笑得很無奈,就算在後世,不嫁的女孩子都會被人稱之爲剩女,不止男人、輿論叫,連女人自己都叫自己剩女。在這個時代想要不嫁人,除非是出家。可是那些出家的女子,名聲又有幾個好的?世人總對女子有衆多的苛責。

“身份?”以阿柔的年紀完全不理解謝知的無奈。

謝知並不準備跟小妹討論這個問題,“從明天開始,我會給你講女誡。”作爲古代女人,怎麼可能不讀女誡。

“爲什麼啊?”阿柔垮着臉看謝知,她喜歡聽阿姐給她讀詩詞,講小故事,不喜歡聽女誡。

謝知揉揉小妹小腦袋,“女誡很有意思,它會告訴你很多道理的,我慢慢教你。”女誡纔是古代女人的行事準則,想要獲得某種程度的自由,女誡是她們做戲的指導手冊。

陳留上完香,在道觀用過午膳,便帶着女兒、庶女們回家,她並不知道女兒瞞着自己已經跟拓跋賀見過面。謝知沒有隨祖母回家,而是帶着阿柔去自己的小莊子。小莊子離道觀不遠,謝知出來時已跟陳留報備過,要帶着阿柔在莊上住幾天,陳留去過謝知的小莊子,知道那裡環境好,安全無憂,爽快的應了。

等到她的農莊,莊上的侍女僕婦們早已備下熱水,謝知在小木屋裡舒舒服服的洗了個澡,然後沿着密封的通道走到自己的寢室。謝知在農莊洗澡的地方是一間小木屋,裡面還有一個小池子,可以讓謝知泡澡游泳。

不過謝知一般只在冬天游泳泡澡,因爲那時她房裡的暖氣是一直燒着的,可以一天十二時辰不間斷煮熱水,夏天這麼做就太浪費炭火。小木屋離她寢室不遠,之間搭建了一個通道,冬天時窗板一關,就不透風了,她也不怕洗完澡出來着涼。

寢室裡火地已燒暖,屋裡溫暖如春,一名容色尋常、約有三十出頭的女子正恭敬的捧着毛巾等候謝知。待謝知入內,她立刻上前給她擦乾溼發,謝知道:“三姨,這種活讓小丫頭做就是。”

三姨笑着說:“姑娘好容易來莊上,好歹讓我伺候您一回。”

三姨就是蕭賾留給妻女的死士之一,謝蘭因嫁人後,死士就都分散在外保護謝知,等後來謝知有自己的小莊子,才把他們都接到小莊子上。謝知對這些有可能成爲自己死士的叔伯阿姨很尊重,她手頭一寬裕,就照着朝廷官員的俸祿給死士們。

時下官員俸祿分三種,永業田、俸祿和米糧,謝知沒法子給他們永業田,但可以從莊上劃出部分良田作爲他們的俸祿田。這種把死士當朝臣一樣尊敬的做法,讓死士們很滿足,他們一輩子都是見不得光的人。

當初給先帝當死士,也只有俸祿,並無田地,貴主雖沒法子跟皇帝一樣給他們永業田,可她已盡力供養他們了。死士離開主人,其實一無所有、也很難生存,因爲他們只知道殺人,他們是皇家培養出來的殺人機器。

三姨一面給謝知擦發,一面同謝知說他們已經遵照她的吩咐,去洛陽郊外置辦田莊,甲八已經帶着幾名莊頭和賬房去田莊,這次買的都是良田,今年應該就能有收益。死士們都沒名字,他們只按照天干地支排行,謝知自認是他們晚輩,也不好給他們取名字,只能按照排行稱呼他們。

“辛苦八叔。”謝知笑着說,“等八叔回來,我給他好好慶功。”

三姨道:“爲姑娘做事是應該的,老八這輩子只會殺人,現在讓他去做生意,也不知道他怎麼做的。”

被甲八帶去的孩子,也是在謝蘭因和謝知支持下養出來的私兵之一,因爲身體素質不好,所以沒有選中當侍衛,只當做文職。這些孩子是謝蘭因到了懷荒後讓死士私下收養的,等謝知年紀稍大點,死士要離開,謝蘭因讓他們把孩子都帶走給女兒。

到謝知這裡後,謝知讓人教孩子們讀書認字,後來她又編了一套簡易掃盲課本,教他們加減乘除和簡單的會計和天文地理知識。謝知打理農莊,也讓大孩子跟莊頭一起學,謝知目前農莊上所有的產品,他們會作,所以謝知很放心讓他們去洛陽給自己置辦沒人知道的別產。阿孃可以知道,但阿孃在懷荒,她不能在信裡說,只能等阿孃來京城再說。

謝知目前有十個被叔伯們選入真正的死士候選人,謝知更願意稱呼他們是親衛,因爲謝知並不準備用死士那套嚴苛的淘汰法培養孩子,頂多以後他們當不了自己近身侍衛,當普通侍衛嘛,幹嘛動不動就死人?死士也知道現在不能用皇家那一套,就照着謝知說的話去做,分親衛、護衛和侍從三個等級。

謝知讓秦紘送來馬就是給那些私兵的,八個男孩、兩個女孩,既然她要培養騎兵,就要讓他們從小在馬背上長大。謝知希望老天讓自己能成功種下占城稻,讓自己莊上不缺糧食,不然隨着開銷越來越大,她真要入不敷出。

謝知咯咯直笑,“莊子不用做生意,只要有出產就行,找不到渠道,我們就自產自銷,家裡那麼多人,肯定都能用掉。”

“姑娘說得對!”三姨最喜歡聽的就是謝知說自己家裡,漂泊一輩子,他們求的不就是一個安心嗎?

謝知微微一笑,她也喜歡小莊子,這裡纔是她心中的家,將來如果阿孃願意,她真想把阿孃也帶來。謝知是太爺、太太養大的,她從小的牀頭故事就是他們當年的艱苦歷程,本朝太|祖的文選、國家的歷史,是謝知從小的牀頭讀物。

作爲本朝開國那些元勳,他們憑什麼用小米步|槍打敗敵人?就在於他們的軍民魚水情啊!在本朝沒開國之前,軍隊只是流氓、強盜、殺人魔的代稱。那支讓人看到綠色,心裡就安定的軍隊,是本朝前無古人的創舉。

謝知知道在當下環境中,培養這麼一支軍隊是妄想,但她也希望自己的私兵能越向那片綠色靠攏越好。論軍民魚水情,沒有人能比得上他們,謝知深知人民力量,所以她也願意自己身邊的私人環境往那方面改造。

三姨關切的問謝知在謝家的情況,謝知挑能說的說了些,三姨還擔心魏國小皇帝收了女人後會對姑娘寵愛稍減。謝知笑道:“三姨你放心,我們挺好的。”她那麼用心經營她跟拓跋曜的感情,如果拓跋曜還會喜歡上別人,也是她的命,強求不得。

三姨也覺得自家姑娘怎麼看怎麼好,魏國小皇帝怎麼會不喜歡她?謝知洗完澡,烘乾了頭髮,從荷包中取出她揀來的梅花,一朵朵細心貼在麻紙上,用墨色淺淺的畫了幾根梅枝,片刻一株栩栩如生的梅樹躍然紙上,

謝知再在空白處寫道:“正平九年十一月二十日,從大母遊抱朴觀,進香畢,攜妹賞梅於園中。庭院積雪深深,寒意凜然。然天已轉晴,碧空明淨,寒芳錯落,疏影橫斜,暗香浮動。兒不忍傷梅,遂揀殘梅幾枚贈君。”

三姨看的目不暇接,她也是認字的,但是她從來想不到,揀來的梅花還能做這事?三姨雖是皇家死士,但生不逢時,沒有趕上好日子。她在宮廷時成祖已年老,無心女色。成祖駕崩,蕭賾登基時年紀尚幼,滿宮嬪妃皆是寡婦,自然誰也無心做這等風雅之事。

謝知將信放入木匣,讓三姨派人送回謝府,謝府裡自有人將信件送入宮中。謝知換上莊上自制的亞麻衣,披上厚厚的棉斗篷,還戴了一個羊絨線織的帽子,出門跟莊上孩子們一起吃飯。

謝知在莊上辦了一個食堂,不僅莊上的孩子可以在食堂裡吃飯,就是莊戶只要每月繳納一定糧食,也可以在食堂吃飯。食堂裡的菜都是有油水的,大家都喜歡來這裡吃飯。不用生火做飯,一月還能吃上幾頓慄米飯,這是天上掉下來的好事。

但今天謝知要陪大家一起吃飯,莊戶們都被遣散,只留下孩子們端端正正坐着,等謝知進來,大家不用吩咐,便全體起立,恭敬的喊道:“大娘子。”

謝知每次遇到這情況,都想喊一聲:“同學們好。”這跟她以前上課太像了。她笑盈盈的說:“大家都坐。”

小孩子們按着性別和年紀大小坐下,年紀小的、女孩子靠着謝知坐,男孩子離遠點,大過十歲的男孩就不許入食堂陪謝知吃飯。所以男孩子都希望自己能長慢些,不然就不能跟大娘子說話了,大娘子一年纔來幾次農莊?

謝知問着幾個纔會說話的小女孩最近過得如何?又問問大家學習情況如何?還同大家說了好幾個笑話。食堂裡一時歡聲笑語,食堂外莊戶們聽得也笑起來,他們的孩子也都在裡面,這些年要是沒有大娘子,他們日子哪會那麼舒服?是故大家都很感激謝知。

謝知同孩子們說笑完,還回屋看了一會書才休息。三姨片刻不離的跟在謝知身邊,看她明明很累,還是堅定的將自己定下的計劃都完成纔去睡覺,心中再次惋惜,小公主真是生錯了性別,她要是皇子該有多好。

三姨定不會想,謝知要是皇子,她能不能逃出宮還兩說,就算逃到魏國也是被皇室當豬一樣養廢。他的一舉一動也在魏國密探監視之下,哪會像現在那麼自由?某些特定時候女子身份也是一種優勢。

柔娘人小體弱,隨謝知到了莊子,洗過澡、吃完奶就睡下了。等醒來時已是第二天早上。謝知笑着帶着她去外面跑步,等身體暖和起來,才讓她跟莊子上的小女孩一起堆雪人,小丫頭咯咯直笑,還不時發出尖笑聲,簡直玩瘋了。

謝知笑着搖頭,這孩子估計是從小缺愛,都五歲還不肯斷奶,她白天倒是肯吃正經飯菜,但睡前一定要吃奶。謝知倒是想強行給斷過奶,結果她哭得可憐兮兮的,害得謝知第一次被陳留罵。陳留不理解爲什麼謝知逼着阿柔斷奶?她就算吃到十歲又如何?阿柔乳母也很緊張,就怕謝知不讓自己餵奶,謝知只能投降。

謝知吩咐阿羅看着阿柔,自己則捂得嚴嚴實實的去農莊的一塊僻靜處,幾名身量高大的男子站在一堆白色石頭前,見謝知過來,衆人紛紛行禮,“大娘子。”

謝知笑着一一同他們打招呼,這些都是死士,不過現在這些死士在謝知影響下,也不殺人了,而是專心跟她一起研究如何種田發家致富。因爲謝知跟他們說過,他們想要報仇、想要改變現狀就要革命。革命不是殺人,更不是叉手看農人勞作,革命是勞動、是幹活。革命是用自己的雙手創造一個新世界。

雖然謝知點大的小孩子說這話沒什麼可信度,可甲一他們被謝知這麼三五不時的洗腦,看到莊子上顯而易見的變化,他們又覺得大娘子的話也不一定是錯的?因謝知要入宮爲妃,甲一等人就在考慮怎麼讓大娘子有個完全聽她話的太子。讓魏國皇帝去殺僞帝,總比他們這些人殺僞帝容易。

謝知用太公、太太憶苦思甜的話,把死士忽悠瘸了,就放心大膽的讓他們幫自己做她想做的事,她這次來莊上也是爲了做一件蠻重要的事,這事關她來年莊上的糧食產量,她要作做土化肥。

別說化肥留害無窮,撇開用量和方式,單說化肥的害處是耍流氓。她還說宋徽宗時燒陶瓷的殘留物,現在都禍害他們大氣層呢。她也想要綠色環保,可是沒錢,哪來那麼多天然肥可以用?還是踏踏實實先把口糧問題解決再說。

第11章 各自算計(下)第46章 陳留教女第277章 宮廷變(八)第155章 秦家新婦(一)第279章 宮廷瑣事(一)第68章 道觀偶得第281章 宮廷瑣事(三)第50章 被馴的拓跋曜第11章 各自算計(下)第224章 京城風起(二)第86章 赫連鳳容的麻煩(上)第210章 第三次南征(一)第197章 奔喪(下)第27章 日常生活(下)第246章 平城大亂(九)第208章 太子第98章 草原安居(一)第124章 誰是替罪羊(上)第40章 秦家往事(一)第16章 試探第17章 蘭因成親第166章 初到建德郡(二)第162章 帝心難測的拓跋曜(上)第15章 父女爭執(下)第16章 試探第175章 千里託孤(二)第164章 小別勝新婚第146章 京城風雲(三)第213章 第三次南征(四)第145章 京城風雲(二)第66章 謝修尚主第50章 被馴的拓跋曜第119章 色令智昏(一)第151章 分家(上)第2章 流亡北朝第208章 太子第74章 拓跋曜的道歉(下)第160章 生波(二)第133章 最後的退路第126章 秦宗言的改觀第231章 京城風起(九)第243章 平城大亂(六)第75章 崔明珠、李氏生產第149章 婚禮(上)第216章 郗家來人(上)第110章 守城(二)第219章 內院準備第59章 婆媳煩惱(下)第237章 京城風起(十五)第106章 逃命第99章 草原安居(二)第150章 婚禮(下)第30章 第一天上課(上)第242章 平城大亂(五)第56章 謝知的底牌(上)第159章 生波(一)第133章 最後的退路第179章 千里託孤(六)第89章 母女談心第221章 秦紘的開解(上)第7章 書房談話第23章 書房議事第172章 牛痘活體試驗(下)第79章 打拐(下)第3章 謝家往事第127章 想要移走的玉竹(一)第44章 秦家往事(五)第177章 千里託孤(四)第46章 陳留教女第207章 謝寶珠第227章 京城風起(五)第221章 秦紘的開解(上)第189章 海上航行第272章 宮廷變(三)第180章 宏圖初議(一)第129章 想要移走的玉竹(三)第81章 太皇太后的反應第129章 想要移走的玉竹(三)第42章 秦家往事(三)第261章 暫時的安定(三)第62章 赫連鳳容第75章 崔明珠、李氏生產第255章 亂世起(六)第73章 拓跋曜的道歉(中)第224章 京城風起(二)第275章 宮廷變(六)第275章 宮廷變(六)第42章 秦家往事(三)第197章 奔喪(下)第278章 塵埃落定第74章 拓跋曜的道歉(下)第197章 奔喪(下)第195章 奔喪(上)第251章 亂世起(二)第256章 亂世起(七)第48章 宮中瑣事(上)第211章 第三次南征(二)第68章 道觀偶得
第11章 各自算計(下)第46章 陳留教女第277章 宮廷變(八)第155章 秦家新婦(一)第279章 宮廷瑣事(一)第68章 道觀偶得第281章 宮廷瑣事(三)第50章 被馴的拓跋曜第11章 各自算計(下)第224章 京城風起(二)第86章 赫連鳳容的麻煩(上)第210章 第三次南征(一)第197章 奔喪(下)第27章 日常生活(下)第246章 平城大亂(九)第208章 太子第98章 草原安居(一)第124章 誰是替罪羊(上)第40章 秦家往事(一)第16章 試探第17章 蘭因成親第166章 初到建德郡(二)第162章 帝心難測的拓跋曜(上)第15章 父女爭執(下)第16章 試探第175章 千里託孤(二)第164章 小別勝新婚第146章 京城風雲(三)第213章 第三次南征(四)第145章 京城風雲(二)第66章 謝修尚主第50章 被馴的拓跋曜第119章 色令智昏(一)第151章 分家(上)第2章 流亡北朝第208章 太子第74章 拓跋曜的道歉(下)第160章 生波(二)第133章 最後的退路第126章 秦宗言的改觀第231章 京城風起(九)第243章 平城大亂(六)第75章 崔明珠、李氏生產第149章 婚禮(上)第216章 郗家來人(上)第110章 守城(二)第219章 內院準備第59章 婆媳煩惱(下)第237章 京城風起(十五)第106章 逃命第99章 草原安居(二)第150章 婚禮(下)第30章 第一天上課(上)第242章 平城大亂(五)第56章 謝知的底牌(上)第159章 生波(一)第133章 最後的退路第179章 千里託孤(六)第89章 母女談心第221章 秦紘的開解(上)第7章 書房談話第23章 書房議事第172章 牛痘活體試驗(下)第79章 打拐(下)第3章 謝家往事第127章 想要移走的玉竹(一)第44章 秦家往事(五)第177章 千里託孤(四)第46章 陳留教女第207章 謝寶珠第227章 京城風起(五)第221章 秦紘的開解(上)第189章 海上航行第272章 宮廷變(三)第180章 宏圖初議(一)第129章 想要移走的玉竹(三)第81章 太皇太后的反應第129章 想要移走的玉竹(三)第42章 秦家往事(三)第261章 暫時的安定(三)第62章 赫連鳳容第75章 崔明珠、李氏生產第255章 亂世起(六)第73章 拓跋曜的道歉(中)第224章 京城風起(二)第275章 宮廷變(六)第275章 宮廷變(六)第42章 秦家往事(三)第197章 奔喪(下)第278章 塵埃落定第74章 拓跋曜的道歉(下)第197章 奔喪(下)第195章 奔喪(上)第251章 亂世起(二)第256章 亂世起(七)第48章 宮中瑣事(上)第211章 第三次南征(二)第68章 道觀偶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