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四五章 限制

那便是待在蓋亞表面,並在可預見的未來,繼續這樣待着。

當然,這樣想是有些悲觀,如果將眼光放近,離開蓋亞、前往太陽系其他行星,

這對今天的人類而言,倒不是一件難事。

金星,水星,自然條件惡劣,火星相對而言“友好”一些,至於更遙遠的木星、金星,濃密氣體令人望而生畏,再遙遠的天王星和海王星則有點遙不可及,

故而舊時代的科幻作品,往往瞄準火星,現在看來,這還是有一定的道理。

可是,話說回來,對今天的淨土民衆而言,

又有什麼理由,非得要親自造訪,去踏足這一不毛之地。

順着這思路,沒有再思考更多,方然簡單的向娜塔莎說明情況,即,在當前“全民永生”的大環境下,制約人類走向星辰大海的,並不只有航行技術。

而是在現有狀態下,人類的每一分子,事實上都在“混沌”中樞裡存活。

即便未來有了可以遠程操控的血肉之軀,顯然,操控所需的物理信道,受限於光速,必然會有一定的感知與行動延遲,而這就意味着,對淨土民衆而言,其操控的身體無法遠離“混沌”中樞。

“方然,你的意思是,如果藉助‘肉身’生活在這世界,我們這些永生者,

就沒辦法離開蓋亞太遠?”

“恩。

原則上,是可以無限遠,讓‘自己’登陸海王星、甚至更遠一些的天體都沒問題,畢竟我們已經借意識遷移而擁有了近乎無限的生命,血肉之軀,又可以冷凍、休眠。

但是距離一旦拉長,譬如,信號從‘混沌’中樞傳遞到海王星,一來一回要八小時,這意味着倘若我們登陸海王星,遠程控制的身體,從接收到外界訊息到做出反應,時間間隔會長達八小時,這根本不切實際。”

言簡意賅,方然對娜塔莎所說的,正是一個意識遷移帶來的、目前無法克服的難題。

人類,不管爲探尋未知、還是爲延續文明,仰望星空時,必然會產生向外走的念頭,在過去,制約這一願景的是技術和人類的壽限。

而現在,人類的生存方式,則取代了後者,成爲一個莫大的難題。

聽了方然的解釋,娜塔莎歪頭想了一會兒,有點不以爲然:

“的確如此,可是,既然我們都已經因意識遷移而成爲了‘靈魂’——好吧就是生物電,那麼,星際遠航這種事,難道不應該更簡單了纔是嗎?

這樣一來,航天器只需攜帶能維繫這生物電的系統,而無須維持一批血肉之軀,從能源、資源消耗的方面考慮,這不是更省事,也不需要面對身體的衰老、更替,反正我們又不會死,一直航行幾千年、幾萬年,

就可以抵達太陽系外,甚至更遙遠的地方,不是嗎。”

少女的想法,乍一聽來是挺有道理,方然聽了,卻慢慢搖了搖頭。

“把意識從‘混沌’中樞,遷移到航天器,是嗎;

這當然可以,可是,你有沒有想過,一旦棲居地從‘混沌’轉移到飛向外太空的航天器,死亡的威脅,就會再度降臨了哦。”

一時間,語氣有些嚴肅,看着男人臉龐的少女心頭一凜,感到絲絲寒意。

是,的確如此,方然他說的沒錯,所謂“永生”、“無限長的生命”,並不是自己又一直維持下去的能力,就可以高枕無憂,即便自己不死,倘若遭遇外界的傷害,也照樣有可能被趕下時間的列車。

搭乘航天器,進行星際旅行,這一過程的危險程度是不言而喻的。

一旦遭遇不測,或者,僅僅是偏航、迷航等事故,不論棲居的設備被破壞,還是能源耗盡,流淌在設備裡的生物電都會消散無蹤。

直白的講,就是死亡。

對一個已經藉助“意識遷移”,擁有無限生命的人,會願意承擔這樣的風險嗎;

答案顯然是否定的。

“你的意思是……

的確,想一想就是如此,原本我一直以爲人的有限壽命,是邁向太空的不利因素,畢竟,在漫長航行中人會死去,因此,如果要抵達太陽系之外的天體,恐怕人類就得在航天器上繁衍生息,或者用冷凍、休眠之類的技術。

可現在呢,我們都已擺脫了身體的束縛,不會死亡,卻會因爲貪戀這無限長的生命,而厭惡任何風險;

也不會願意再搭乘飛船,去探索遠方。”

“是啊,一旦獲得了永生,還有誰會甘冒死亡的風險?

哪怕是爲了探尋未知。”

人類,迄今爲止的“永生”,物質基礎是“混沌”中樞與意識遷移,脫離防衛嚴密的“混沌”基地則意味着風險降臨,一旦自我意識被毀滅,

就意味着死亡。

但還不止如此,這時的“死亡”,對淨土民衆而言更無法接受:

只因在“意識遷移”技術的加持下,這已經從一種宿命,變成了可怕的厄運。

當所有人都難免一死時,鼓起勇氣,面對可能喪命的危險事業,很多人或許還能做得到,畢竟西大陸古代的詩詞說得好,“人生自古誰無死”。

既然人皆有一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便是勇者的抉擇。

可現在呢,當死亡成爲可選項,說的更難聽一點便是“不作死就不會死”,只要老老實實待在“混沌”中樞,在“裡世界”波瀾不驚的度過每一天,就無須畏懼死亡,這時,遙遠星空的一切奧秘,還真的很重要嗎。

話題一旦涉及死亡,氣氛,便不知不覺沉重起來,沐浴在陽光下,方然卻覺得有點冷,不自覺的摟緊了娜塔莎。

永生導致的這些變化,影響的,就只是探尋未知嗎……

看來,是該找時間與白大褂們談一談,弄清楚人類未來的科技走向。

一次尋常的談話,暴露出的問題,卻很本質,接下來兩個年輕人依然在海邊徜徉,度過美好的一天。

傍晚時分,在車站擁抱、道別,“裡世界”中沒有所謂“家”的概念,也沒有必須回初始座標的必要,夜色闌珊,方然在一片寂靜的山坡上徘徊,按視野中的光標指示,走向遠處幾頂透出光亮的帳篷。

第八九四章 海島第九六一章 未來第八四九章 選擇第三一五章 驅逐第五三一章 獨斷第三一八章 消耗第二六九章 業務第八十六章 儀式第三七二章 分裂第四八一章 申請第一章 列車第六三〇章 制海第六五〇章 人造第七一七章 蔑視第八十二章 鎖盤第八十四章 生意第七一六章 辯論第八六〇章 明白第二八四章 懸崖第七九七章 老去第三七九章 誇大第二〇〇章 核武第七八八章 殘疾第三七六章 隔絕第二九三章 分離第八十九章 分界第六十六章 終點第四七四章 區別第三四七章 造訪第三六五章 能耗第二八一章 活動第八八三章 紀念第五七五章 廢物第五一六章 划算第八六七章 緊張第二九七章 協議第三〇四章 總值第二二六章 獵蜂第二〇九章 緊迫第二一四章 標準第三五四章 資料第四十二章 準備第六四七章 高下第五六六章 海默第一二九章 徑庭第三三一章 做夢第五四一章 塑造第三九九章 帕克第二七八章 維爾第三〇六章 對策第四六七章 生態第四八四章 朵拉第六九一章 意義第三五八章 族羣第二二四章 創造第三八〇章 度日第一八一章 旅程第五六九章 風險第六一六章 收復第一九一章 防禦第五九六章 關鍵第八二九章 醒來第四四六章 遊蕩第三七九章 誇大第六二七章 思路第四二一章 生活第二四七章 車間第三二〇章 迂迴第三〇八章 更替第三四三章 帝國第四三〇章 會議第三一六章 不見第五八三章 善待第八五三章 現實第四〇四章 肉食第五七一章 睡夢第七八六章 急救第三〇七章 週期第三十一章 謹慎第二六九章 業務第四九七章 調試第四三九章 經費第八章 無限第五十八章 貨幣第五九八章 至高第八九七章 自制第四〇七章 腳步第三八四章 盤點第四〇七章 腳步第四七〇章 時刻第四七〇章 時刻第二八六章 文學第三三七章 脫離第二十六章 窺探第七十一章 取代第六〇一章 名稱第二五六章 出局第九章 保障第三九九章 帕克
第八九四章 海島第九六一章 未來第八四九章 選擇第三一五章 驅逐第五三一章 獨斷第三一八章 消耗第二六九章 業務第八十六章 儀式第三七二章 分裂第四八一章 申請第一章 列車第六三〇章 制海第六五〇章 人造第七一七章 蔑視第八十二章 鎖盤第八十四章 生意第七一六章 辯論第八六〇章 明白第二八四章 懸崖第七九七章 老去第三七九章 誇大第二〇〇章 核武第七八八章 殘疾第三七六章 隔絕第二九三章 分離第八十九章 分界第六十六章 終點第四七四章 區別第三四七章 造訪第三六五章 能耗第二八一章 活動第八八三章 紀念第五七五章 廢物第五一六章 划算第八六七章 緊張第二九七章 協議第三〇四章 總值第二二六章 獵蜂第二〇九章 緊迫第二一四章 標準第三五四章 資料第四十二章 準備第六四七章 高下第五六六章 海默第一二九章 徑庭第三三一章 做夢第五四一章 塑造第三九九章 帕克第二七八章 維爾第三〇六章 對策第四六七章 生態第四八四章 朵拉第六九一章 意義第三五八章 族羣第二二四章 創造第三八〇章 度日第一八一章 旅程第五六九章 風險第六一六章 收復第一九一章 防禦第五九六章 關鍵第八二九章 醒來第四四六章 遊蕩第三七九章 誇大第六二七章 思路第四二一章 生活第二四七章 車間第三二〇章 迂迴第三〇八章 更替第三四三章 帝國第四三〇章 會議第三一六章 不見第五八三章 善待第八五三章 現實第四〇四章 肉食第五七一章 睡夢第七八六章 急救第三〇七章 週期第三十一章 謹慎第二六九章 業務第四九七章 調試第四三九章 經費第八章 無限第五十八章 貨幣第五九八章 至高第八九七章 自制第四〇七章 腳步第三八四章 盤點第四〇七章 腳步第四七〇章 時刻第四七〇章 時刻第二八六章 文學第三三七章 脫離第二十六章 窺探第七十一章 取代第六〇一章 名稱第二五六章 出局第九章 保障第三九九章 帕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