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九章 條件達成

戌時,布達拉宮。

議事大廳內燈火通明,吐蕃的文臣武將濟濟一堂,然而全部正襟危坐,沒有人發出絲毫聲響。松贊干布坐在上首,手指輕叩椅背,眼睛半開半閉似乎在思索什麼事情。

“贊普,大相和大唐使節來了!”不一會時間,外面就有人通傳。

松贊干布微微一笑,站起身向前走了一步,衆人也紛紛站起身來。

“大唐使節拜見吐蕃贊普!”張煥和王玄策一身嶄新的官服,走上前來正經的行了一禮。

“二位免禮!”松贊干布伸手虛扶,“諸位都是見過的,就不介紹了,大家都請入座!”

“謝贊普……”

今天見過辯機之後,在張煥的要求下,強巴桑德帶着他去了吐蕃將士的軍營,觀看了一場操練。

大唐軍中,特別是邊陲之地的駐軍,多有少數民族將士。然而比起吐蕃軍中,那就是小巫見大巫了,党項人、羊同人、吐蕃人、泥婆羅人……張煥粗略算了下,吐蕃軍中大概有七八個少數民族的士卒。

張煥仔細查看一圈,發現吐蕃軍隊雖然驍勇善戰,不過並不在乎陣型陣容,更加重視個人勇武。除此之外,他們的裝備也極其落後,很多人連皮甲都沒。不過有件事讓張煥很震驚,吐蕃軍中竟然有象兵!詢問之後得知,這些大象是從泥婆羅那邊買來的,價值頗爲不菲。

從軍營回到布達拉宮,已經是午後了。張煥原以爲松贊干布會馬上找自己議事,特意和王玄策商議了一番。沒想到吃過飯後,一直等到剛纔,祿東贊纔來請他們去議事大廳。

問過祿東贊才知道,原來今天吐蕃在商議一件大事,那就是松贊干布準備向泥婆羅求婚,想要迎娶泥婆羅的尺尊公主。各方爭執不下,因此直到現在才初步達成一致。

松贊干布緩緩坐下,對張煥笑道:“張大人,這麼晚才讓二位過來,真是過意不去!今天在邏些城玩的還愉快吧?”

“多謝贊普牽掛!”張煥欠身點點頭,“強巴桑德大人對邏些城瞭如指掌,讓我大開眼界啊!”

“哈哈,那就好!大相,你將我那份奏章再念一遍吧。”

祿東贊答應一聲,取出一份冊子朗聲唸了起來,冊子裡寫的內容,正是松贊干布向李世民上的奏章。大家都知道這份奏章的內容,因此沒有絲毫驚訝的表情。祿東贊唸完之後,對松贊干布躬身一禮,退到座位坐下。

松贊干布笑道:“二位大人,沒什麼遺漏之處吧?”

張煥搖搖頭:“沒有!”

“不知皇上對我吐蕃還有何要求,才肯開放劍南道商貿?”

“贊普,大家都是自己人,那我就有話直說了!”張煥站起身來,看着松贊干布。

“請明言!”

“不滿贊普,雖然我兩家如今是親戚,不過在朝堂和民間,對贊普和吐蕃百姓頗有怨言,原因就在於前些年劍南道發生的那些不愉快之事……”張換說到這裡停了一下,看了一眼有些尷尬的松贊干布。

松贊干布強笑一聲,伸手示意他繼續說下去。

“皇上雖然同意開放劍南道商貿,不過也要考慮朝臣和百姓的反對。皇上派我前來,是想和贊普討論一個折中的方法。”

“什麼方法?”

張煥對王玄策點點頭,王玄策取出一份卷宗,高聲讀了起來。

在這份卷宗中,提出了以下幾點:其一,逐步開放劍南道商貿,先開放食鹽、布匹等百姓急需品,其他的隨後再逐步開放;其二,雙方限定稅率,不得隨意增加;其三,松贊干布要保證大唐商人的安全;其四,由於大唐開始使用貞觀寶鈔代替金銀貨幣,爲了讓吐蕃人更好地和大唐人做交易,提議大唐帝國銀行在吐蕃開設分理處。

吐蕃最缺乏的就是鹽鐵和布匹等日用品,大唐雖然暫時沒答應開放鐵器交易,不過距離松贊干布的請求也僅僅是一步之遙罷了。只要不發生意外情況,開放鐵器交易是早晚的事。

至於稅率松贊干布更不放在心上。一來是收入不到多少錢,二來自己擡高稅率,大唐肯定也會跟着擡高,吐蕃急需貨物,而不是金錢。

安全問題更加不用考慮,只要自己下一道詔令,想必沒人敢吃了豹子膽去打劫大唐商人。

唯一讓松贊干布和祿東贊等人猶豫不決的,就是接受貞觀寶鈔!

雖然松贊干布和祿東贊並不懂貨幣戰,不過大唐帝國銀行提高兌換比率,讓世家豪族損失大量金錢這件事,也已經傳到了吐蕃。萬一大唐對吐蕃也來這一手,豈不是損失慘重?

“諸位說說,這件事可行嗎?”松贊干布和祿東贊商議一陣之後,對張煥笑了笑,高聲詢問手下大臣。

“贊普,貞觀寶鈔臣見過,確實很方便使用,臣認爲這件事可行!”

“不可!贊普,我們吐蕃沒有自己的貨幣,一般都是以物易物,或者使用金銀交易。如果忽然接受大唐的貨幣,只怕會引起騷亂。”

“大人所言極是!就怕引起騷亂啊!”

“贊普,臣認爲,大唐那麼大,都能順利發行使用貞觀寶鈔,我們當然也可以!”

衆人七嘴八舌,反對的和贊同的幾乎不相上下。

“王叔,你怎麼看?”松贊干布見強巴桑德一直不言語,忍不住出言詢問。

強巴桑德站起身道:“贊普,諸位!要知道,大唐商人只接受貞觀寶鈔!若是我們不使用貞觀寶鈔,用什麼和大唐人做交易?不錯,確實可以以物易物,不過若是大量貨物,難道也要一件件點清楚嗎?大家都知道,我們吐蕃歷來沒有自己的貨幣,一直在使用的銅錢,也都是大唐所鑄,從來都沒出什麼問題。那麼在老臣看來,貞觀寶鈔也不會出什麼問題!”

強巴桑德一開口,馬上有許多人支持。大唐商人只接受貞觀寶鈔做交易,這是無可改變的事實,總不能真的每件貨物都以物易物吧?

趁着大家喧鬧,松贊干布低聲向祿東贊問道:“可行?”

祿東贊欠身道:“大唐只接受貞觀寶鈔,這事勢在必行了!不過要先說好,兌換比率不可隨便更改!”

松贊干布點點頭,高聲喊道:“諸位肅靜!肅靜下來!”

等到大家安靜下來,松贊干布沉聲道:“張大人,這個條件我們也接受。不過一兩銀子兌換一兩貞觀寶鈔,這點不可隨意更改!”

“贊普放心!”張煥拍拍胸脯,“皇上說過,只要吐蕃和大唐世代友好,這個兌換比率絕對不會變!”

張煥話中的暗示,松贊干布當然聽的出來。不過在他心中確實沒有再和大唐起衝突的念頭,因此見張煥保證了這點也就放下心來。

“那好,我們接受這個條件!請張大人儘快傳回消息,在邏些設立分理處,以便兌換貞觀寶鈔。”

張煥點頭道:“贊普放心!我會盡快派人回去送信!除此之外,我還會督促大唐商人,將貨物迅速運往劍南道。不過交易中心設在哪裡?贊普可有想法?”

“這個……”松贊干布看了一眼祿東贊。

祿東贊不假思索:“贊普,就設在邏些就是。張大人,你看呢?”

張煥皺着眉頭:“邏些?也太遠了吧!若是將交易中心定在邏些,只怕那些商人會很不滿意。”

松贊干布內心很清楚,最佳地點就是澤當,距離劍南道和邏些差不多距離相當。不過鬆贊乾布一直對澤當貴族抱有戒心,即使近些年強巴桑德循規蹈矩,松贊干布仍舊不敢掉以輕心。想到這裡,松贊干布偷眼看了一下強巴桑德,見他面色平靜,似乎絲毫不把這件事放在心上,心頭又有些疑惑起來。

“張大人,這件事不如稍後再決定!”松贊干布沉思片刻,決定先緩一緩再決定交易中心。

“那也好!”張煥點頭答應,“反正送信回去也要很多天,贊普剛好也趁這機會調集貨物。不過據我所知,大唐商人們似乎傾向於在成都府交易,或者更近的地方。”

張煥並沒直接指出澤當,拓跋赤辭和布亞都有些失望,倒是強巴桑德知道張煥的用心,在心頭暗笑不已。

成都府?松贊干布搖搖頭,那是絕對不行的,那樣做的話貨物運輸幾乎全交給了吐蕃商人。

祿東贊笑道:“贊普,時間也不早了,今天就到這裡吧。雖然交易地點有些分歧,不過重要的事情已經達成了共識,再慢慢商議就是。”

“這樣也好!”松贊干布點頭同意,“張大人,明日我親自帶你去看看正在建造的大昭寺,那可是爲了文成公主帶來的佛像特意建造的!”

“恐怕要辜負贊普的好意了!”張煥笑着婉言謝絕,“贊普有所不知,我還要去西域都護府,只怕不能在這裡久留。重要事情已經談完了,我就想三天後前去西域都護府。”

“這麼快!”松贊干布吃了一驚,“好容易和大人見面,爲何不多留一陣子?”

“贊普見諒!皇上限定了時間回京,實在無法久留!”

“既然是皇上的意思,我也不好強留!二位大人還是從來路轉道西域?”

“不錯,還是從伏俟城過去。”

“那好,兩天之後,我爲二位大人餞行!”松贊干布一臉遺憾,“不過在這兩天,張大人要多和我聊聊纔是。”

張煥笑道:“固所願也!我也想和贊普好好請教一下。”

“今晚先飲個痛快!大家都去宴會廳吧!”

松贊干布大笑着起身,走過來攜了張煥,一起向宴席廳走去。衆人一陣喧鬧,也緊緊跟着而去。

大家離去後,一個黑衣衛士悄悄溜到東頭的小房間裡,掀起牆角的一塊磚頭,將一封信壓在下面之後迅速離去。

第三百六十二章 阿羅那順的末日(下)第八十四章 三司會審(下)第七十二章 跨過此線者,殺無赦!(上)第三十九章 同船異夢第三百四十三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五十九)第四百一十七章 暴亂之夜(下)第三百八十七章 下馬威第三百六十五章 一片廢墟的摩竭陀(一)第八十三章 三司會審(中)第四百一十二章 慘敗第二百七十一章 輕取白巖城(上)第八十一章 節節敗退的崔伯顏第三百九十章 當頭一棒(中)第一百四十四章 兵分倆路第四十三章 解密賬本第二百一十三章 被計中計欺騙的崔伯顏第三百三十八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五十四)第十七章 大水衝了龍王廟第七章 論詩和舞臺劇第一百三十五章 塵埃落定第三百零五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二十一)第三百八十九章 當頭一棒(上)第九十二章 押運糧草第一百六十九章 張煥和圖爾坎的密議第二十四章 拜訪曹府第二百八十三章 犬養毅剩回國第三章 學堂考覈第三百八十一章 增兵泰西封第二百一十五章 世家的徹底衰敗(中)第二百二十二章 渡河查探第三百四十七章 被駁斥的諫言第八十一章 節節敗退的崔伯顏第三百零二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十八)第二百四十八章 卑沙城戰役(一)第三百七十六章 靺鞨人的奔襲第五十章 李靖原來是二哥第二百四十八章 卑沙城戰役(一)第二百零六章 吐谷渾的歸屬(中)第一百八十三章 終南山藥廠的建立第四十六章 世家的決議第二百四十八章 卑沙城戰役(一)第三十二章 進宮獻藝第三百八十三章 試探第二百四十八章 卑沙城戰役(一)第一百三十四章 分崩離析第三十六章 謀取賬本第三百二十六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四十二)第四百一十四章 被欺騙的大食人第三百六十一章 阿羅那順的末日(中)第二百七十四章 前往卑沙城第四百二十二章 覆滅(下)第四百二十章 紇幹承基迴歸第三百七十一章 大食的近況第一百九十七章 夜間密謀第二百九十三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九)第六十三章 太子的怒火第四十一章 計劃實施第二百八十一章 逃跑(下)第二百九十二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八)第二百九十二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八)第一百七十二章 窮途末路(下)第一百二十一章 朝堂震動第二百一十六章 世家的徹底衰敗(下)第十三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第四百章 波斯人的反攻(中)第十八章 謀劃反擊第一百八十八章 世家的對策第一百二十二章 回家第二百五十八章 攻克遼東城(三)第三百七十八章 作戰方略第七十一章 天地有正氣,時窮節乃見第三百九十四章 隱藏信徒們的密謀暴亂第一百一十一章 翻越銀山第八十章 決定大唐國運的密談(下)第二百三十章 輾轉回歸(三)第二百零七章 吐谷渾的歸屬(下)第五十一章 初會高陽公主第三百六十六章 一片廢墟的摩揭陀(二)第二百四十章 敢做唐奸者,滿門抄斬!第三百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十六)第一百九十六章 初到布達拉宮第一百二十七章 前往左武衛第三十四章 風口浪尖第三百四十六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六十二)第三百零一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十七)第二百零九章 籌劃征伐高句麗第三章 學堂考覈第一百五十三章 兵至思渾河第二百八十七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三)第三百四十四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六十)第四十八章 造訪船廠第七十章 暗流涌動第三百三十二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四十八)第二十一章 證據確鑿第五十八章 驛館事件第四十三章 解密賬本第四百零三章 麥地那之殤(上)第二百五十六章 攻克遼東城(一)第一百五十七章 火焚俱毗羅城
第三百六十二章 阿羅那順的末日(下)第八十四章 三司會審(下)第七十二章 跨過此線者,殺無赦!(上)第三十九章 同船異夢第三百四十三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五十九)第四百一十七章 暴亂之夜(下)第三百八十七章 下馬威第三百六十五章 一片廢墟的摩竭陀(一)第八十三章 三司會審(中)第四百一十二章 慘敗第二百七十一章 輕取白巖城(上)第八十一章 節節敗退的崔伯顏第三百九十章 當頭一棒(中)第一百四十四章 兵分倆路第四十三章 解密賬本第二百一十三章 被計中計欺騙的崔伯顏第三百三十八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五十四)第十七章 大水衝了龍王廟第七章 論詩和舞臺劇第一百三十五章 塵埃落定第三百零五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二十一)第三百八十九章 當頭一棒(上)第九十二章 押運糧草第一百六十九章 張煥和圖爾坎的密議第二十四章 拜訪曹府第二百八十三章 犬養毅剩回國第三章 學堂考覈第三百八十一章 增兵泰西封第二百一十五章 世家的徹底衰敗(中)第二百二十二章 渡河查探第三百四十七章 被駁斥的諫言第八十一章 節節敗退的崔伯顏第三百零二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十八)第二百四十八章 卑沙城戰役(一)第三百七十六章 靺鞨人的奔襲第五十章 李靖原來是二哥第二百四十八章 卑沙城戰役(一)第二百零六章 吐谷渾的歸屬(中)第一百八十三章 終南山藥廠的建立第四十六章 世家的決議第二百四十八章 卑沙城戰役(一)第三十二章 進宮獻藝第三百八十三章 試探第二百四十八章 卑沙城戰役(一)第一百三十四章 分崩離析第三十六章 謀取賬本第三百二十六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四十二)第四百一十四章 被欺騙的大食人第三百六十一章 阿羅那順的末日(中)第二百七十四章 前往卑沙城第四百二十二章 覆滅(下)第四百二十章 紇幹承基迴歸第三百七十一章 大食的近況第一百九十七章 夜間密謀第二百九十三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九)第六十三章 太子的怒火第四十一章 計劃實施第二百八十一章 逃跑(下)第二百九十二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八)第二百九十二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八)第一百七十二章 窮途末路(下)第一百二十一章 朝堂震動第二百一十六章 世家的徹底衰敗(下)第十三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第四百章 波斯人的反攻(中)第十八章 謀劃反擊第一百八十八章 世家的對策第一百二十二章 回家第二百五十八章 攻克遼東城(三)第三百七十八章 作戰方略第七十一章 天地有正氣,時窮節乃見第三百九十四章 隱藏信徒們的密謀暴亂第一百一十一章 翻越銀山第八十章 決定大唐國運的密談(下)第二百三十章 輾轉回歸(三)第二百零七章 吐谷渾的歸屬(下)第五十一章 初會高陽公主第三百六十六章 一片廢墟的摩揭陀(二)第二百四十章 敢做唐奸者,滿門抄斬!第三百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十六)第一百九十六章 初到布達拉宮第一百二十七章 前往左武衛第三十四章 風口浪尖第三百四十六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六十二)第三百零一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十七)第二百零九章 籌劃征伐高句麗第三章 學堂考覈第一百五十三章 兵至思渾河第二百八十七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三)第三百四十四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六十)第四十八章 造訪船廠第七十章 暗流涌動第三百三十二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四十八)第二十一章 證據確鑿第五十八章 驛館事件第四十三章 解密賬本第四百零三章 麥地那之殤(上)第二百五十六章 攻克遼東城(一)第一百五十七章 火焚俱毗羅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