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6章 來做客要帶禮物

船隊沿着運河繼續南下。

山東巡撫王宗載,布政使陳大科等四位山東地方大員,恭送朱翊鈞御駕到昭陽湖中間的省境。

國朝定製,這些地方大員,無旨意不得隨意離開省境。

王宗載和陳大科等四位山東大員,帶着隨從棄船上岸,坐馬車直奔滕縣。

在那裡坐上火車回濟南,召開布政司、按察司和兵備司官吏大會,學習皇帝陛下在山東巡視時做的各項指示。

同時開始部署山東科技興農的戰略.

趁熱打鐵,山東趕緊想好整個戰略方案,好跟內閣和少府監要項目要錢要支持。

皇上欽定的,你們好意思不支持嗎?

南巡船隊繼續沿着運河南下。

運河過了昭陽湖,在沛縣夏村分成兩條。

東邊的會通河過駱馬湖,在邳州入黃河。

西邊的運河過微山湖,在徐州北邊的鎮口閘入黃河。

巡視船隊沿着西邊的運河,直入徐州。

江蘇巡撫楊令德和江蘇布政使李鄂帶着江蘇按察使、布政司左右參議、按察副使等江蘇大員奉詔在徐州碼頭恭迎聖駕。

江蘇兵備使現在逆江趕赴武昌的路上,與他對調的湖北兵備使又還在路上。

有了有線電報,大明文武官吏的執行速度大大提高。

加上是朱翊鈞的特別密詔和軍令,執行起來那叫一個快。

楊令德和李鄂帶着江蘇文武大員,把朱翊鈞一行人從碼頭迎到徐州火車站。

專列在這裡等着。

朱翊鈞一行人上了火車,把楊令德和李鄂也叫上了火車。

其餘地方大員乘坐另外的火車,跟着一起南下。

朱翊鈞專用車廂的辦公區裡,他與楊令德和李鄂對坐着。

“江蘇的蘇南地區朕不擔心,擔心的是蘇北。而治理蘇北最重要的在於淮河。

淮河不定,蘇北不寧,皖北也不寧啊!”

朱翊鈞不抽菸,也不愛喝酒,只是逢年過年喝點葡萄酒。

日常喜歡喝茶,不過喝什麼茶就不一定。

六安瓜片,太湖碧螺春,福鼎白茶,信陽毛尖,峨眉雀舌,武夷大紅袍.

還有最近用新發明的堆積發酵技術搗鼓出來的全發酵茶,祁門紅茶和雲南紅茶,以及福建半發酵茶鐵觀音,他也都是來者不拒。

今天接見江蘇大員,他就叫祁言泡太湖碧螺春。

這茶的名字還是他做皇太孫時賜下的。

朱翊鈞端起一杯茶,輕輕地吹了幾下,抿了幾口,放下茶杯後繼續說。

“朝廷耗時六年的黃河主道北歸工程,去年冬季枯水期開始了一部分。近一半的水量被引入到三條北河道,同時也經受住今年冬春換季的凌汛。

潘師傅現在坐鎮河南開封,十萬軍民工程人員嚴陣以待,等待即將開始的桃花汛。

後面還有伏汛和秋汛。

尤其是伏汛,洪水峰值高,破壞力強,來勢兇猛,往年黃河決口基本上都是發生伏汛。根據氣象局預報,今年應該是黃河伏汛的大年,正好對北河道是一次大考。

要是北河道經受住今年的伏汛和秋汛大考,冬季枯水期,潘師傅會把蘭陽(蘭考)到儀封的南河道水閘全部合上。

黃河水全部由蘭陽的朱家寨,封丘的中灤鎮,陽武的郭橋鎮三處,分別匯入三條北河道,向東北方向流去。

屆時,開封城,歸德商丘、徐州乃至淮安,都不會再受黃河之苦,淮河也不會被黃河奪走入海口,十年十災。”

楊令德和李鄂連忙說:“此舉乃皇上高瞻遠矚,制定的利國益民之千秋大計,必定能一舉成功,造福千萬百姓,遺澤百世。”

朱翊鈞擺了擺手,“朕只是替他們擔起了最大的責任,具體的苦活累活還是潘師傅、朱尚書,以及萬千河工們做的。

他們纔是造福百姓,遺澤百世的大功臣。”

楊令德和李鄂心裡卻是另外一個想法。

皇上,要不是你一肩把最大的責任擔了起來,這項重大工程沒人敢去做。

勇於承擔責任,這纔是君上最大的職責。

換做此前的列宗皇帝,誰的肩膀都沒有你這麼硬啊!

大明有幸,社稷有幸,萬民有幸!

早就得到朱翊鈞囑咐的祁言,拿出一張地圖,在桌子上慢慢展開,四角用鎮紙壓住。

淮河流域輿圖。

朱翊鈞指着桌上的輿圖,對對面的楊令德和李鄂繼續說。

“黃河大治後,治理淮河的重任就落到你們的肩上。

朕翻閱過相關資料,淮河最大的問題就是水量年分佈不均勻,六成以上的水量,全集中五到八月的汛期。

五月暴雨主要發生淮南山區;六月全流域均可發生暴雨;七月則較多地出現在西部伏牛山區、東北部沂蒙山區,同時受颱風影響,東部入海海地區常出現颱風暴雨,甚至還會出現海水倒灌河口的現象。

一直到八月份才逐漸消停。

當時朕看到這些資料,十分感慨。

蒼天給了華夏一條黃河,一條淮河,給沿岸地區帶來豐沛的用水,卻沒有給它倆籠上轡頭,危害無窮。

都水寺淮河司根據實地勘察,以及多年的水文氣象資料,反覆研究已經制定初步的治理方案。”

朱翊鈞雙肘在桌面上一撐,雙手合握。

“都水寺的初步方案,強調淮河治理要全盤考慮,採用全流域思維去治理,不要頭痛醫頭腳痛醫腳。

初步方案分成‘蓄山水’和‘給出路’兩大部分。

‘蓄山水’就是在中上游山區植樹造林,修建塘堰水庫,疏浚河道,讓淮河水量在暴雨汛期,儘可能把洪水分散地留在中上游的各支流裡。

這方面,孺東公在西北積累了豐富的經驗,你們可以參詳。

‘給出路’是進一步擴大淮沂沭泗干支流的排洪出路,疏浚河道,預留蓄洪區,修建多條入海河渠。使得洪水儘可能在下游分散開,或許儘快地排入海里,避免造成巨大的損失。

下游被黃河侵害上百年,河道淤泥堆塞,你們要花大力氣疏浚。還可以借鑑黃河主道北歸工程的經驗,修建一到兩條淮河入海河渠,徹底解決淮河入海淤塞,洪水在中游氾濫的問題。”

朱翊鈞看着兩人,切切交待:“專業的事交給專業的人去做。

治淮是水利工程,專業性極強。

又事關數百萬百姓,以及千秋百世的大事,絲毫馬虎不得。

我們有些官員,自詡聰慧過人,自視甚高,動不動就一拍腦門,想起一出是一出。

他閉門造車想出來的點子,以爲是什麼好點子,實際上就是餿主意,爛點子!

你們的腦瓜子是很靈光,但是在治淮方面就不一定,所以不要學那些人。”

楊令德和李鄂連忙說:“臣不敢,臣謹遵聖意。”

“朕知道,治淮不僅是你們江蘇的事,更是安徽和河南的事。這些話,朕應該當着安徽、河南的地方大員們說。

但是朕先說給你們聽,知道爲什麼嗎?”

“臣等不敢妄揣聖意。”

“朕剛纔說了,治淮要從全局角度考慮,要全流域治理。所以不能搞各自爲政,各家自掃門前雪,這樣治不好淮河。

都水寺淮河司會派遣得力水利專家和工程師,專駐鳳陽,指導治淮。工部和戶部,會根據他們的治淮方案,批覆建設項目和財政預決算。

子薦也向朕請示,內閣成立一個直屬的,跨省協調機構,淮河治理委員會,統籌整個治淮工程。

朕同意,欽定潘師傅爲主任,然後欽點你,楊令德爲常務副主任。

蘇皖豫三省巡撫爲副主任,布政使爲委員。不僅如此,三省布政司還要指派一位右參議爲執行小組組員,具體肩負起本省的協調和分管工作。”

朱翊鈞的話在楊令德和李鄂的預料中。

成立淮河治理委員會,內閣早就吹過風。

潘季馴擔任主任,只是掛個牌,從專業角度給予把控,頂多算個顧問。

真正負責的是常務副主任。

皇上欽點楊令德爲常務副主任,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他是資政學士,是蘇皖豫三省巡撫裡官階最高的。

“朕清點你楊鳳鳴爲實際主事人,除了你是資政學士外,還有兩個原因。

一是江蘇境內的淮河只是很短一部分,在蘇皖豫三省裡是最短的,但是你們地處下游,淮河禍害,你們需要承受巨大的損失。”

楊令德點點頭:“皇上英明,江蘇對治理淮河也是期盼已久。淮河治理好了,蘇北就能變成大明的魚米之鄉。”

“對,就是這樣。還有一條,就是錢。

江蘇富,安徽和河南窮,治淮的大頭,肯定是你們江蘇來出。

而且治淮不是一年兩年就能完成,是要用十年來計算,耗費的錢糧也會不計其數。這些錢糧大部分都會由戶部通過財政轉移支付的方式,由江蘇稅賦承擔大部分。

這些稅賦都是江蘇百姓的血汗錢,我們不能不有所表示。”

李鄂連忙說:“皇上,這些稅賦雖然都是江蘇百姓的血汗錢,但是用於治理淮河這利國益民的千秋大事,是取之於民用之於民。臣想江蘇百姓們是樂於見到的。”

朱翊鈞點點頭:“話雖這麼說,但我們要飲水思源,江蘇百姓做出的貢獻,我們要明明白白算清楚,列於明處,讓世人和子孫後代看清楚。

我們不能對百姓們做出的犧牲無動於衷,也不能隨意揮霍百姓們的賦稅。”

楊令德和李鄂聽出話裡的玄機。

皇上此前在資政局和朝議局會議上吹過風,要對大明的財政制度進行改革。

要改變目前地方財賦全部上繳,統一由戶部覈算和分配的模式,準備給各省留一部分財賦。

這一消息讓各地大員們欣喜若狂。

都是各省當家做主的大員,此前施政最痛苦的事情就是每年都要像乞丐一樣,向內閣要項目,向戶部要錢糧。

地方上繳的田賦在戶部直屬的糧食總局的官倉裡,稅款在銀行的國庫賬戶裡。

每年各省都要把全省各縣各郡的日常和特殊支出全部編好預算,遞交上去給內閣審批要錢。

同時挖空心思找需求立項目,這裡修條路,那裡造座橋。

這裡搞個礦,那裡開個廠。

既能通過項目造福鄉親父老,又能通過項目預算拿到一筆額外的錢。

苦啊,日子過得緊巴巴的。

各省巡撫和布政使,有時候覺得自己只是本省丐幫幫主和副幫主。

現在皇上開恩,願意給各省分留一部分稅款,甚至中西部貧瘠省份,還會給予補貼,直接入省布政司庫

天大的好事啊!

作爲一方主政大員,誰不喜歡兜裡有些錢?

腰包不鼓,腰桿不硬啊!

但是大家都知道,皇上的錢,沒有那麼好拿的,肯定還有後招等着。

但朱翊鈞點了一句,轉到其它問題。

“好,治淮的事先說到這,你倆跟朕入皖,與皖撫他們一起陪朕去鳳陽祖陵。再一起去南京祭拜孝陵。”

“臣遵旨。”

“嗯,你們現在可以站在江蘇的立場,說一說你們的期盼。知道你們江蘇富,但是富人也有富人的苦惱,說說你們的苦惱。

朕這次要去你們江蘇做客,總不好空手而去。

山東朕已經送了一份大禮了,你們江蘇想要什麼,說說。”

早就聽說了,皇上在山東幾家農場考察,即興給山東一份大禮,制定了一份科技興農的計劃。

這份興農計劃通過內閣內部

皇上欽定的計劃,內閣和少府監肯定會全力支持。

王宗載和陳大科聽說都樂得找不到北了。

終於輪到我們江蘇了。

楊令德和李鄂對視一眼,李鄂開口道。

“皇上,臣代表江蘇父老鄉親,希望朝廷給江蘇.”

335.第335章 一曲肝腸斷,天涯何處覓知音第652章 我要鹹魚大翻身第757章 那是萬曆四年的秋天第956章 鳳磐公救我一家滿門第800章 對待同僚要如春天一般291.第291章 世道真得變了!第834章 王魚鷹的本事120.第120章 李贄遇到明主第911章 張四維的野望547.第544章 鑼鼓喧天迎海瑞583.第579章 海瑞成了奸相爪牙!631.第627章 逆子啊逆子!636.第632章 王尚書,警鐘長鳴啊!第748章 會飛的船215.第215章 亂中再添亂第375章 王於興師,與子偕行第866章 德雷克的投名狀第777章 朕要說個非常嚴重的問題!210.第210章 我們可是大明的孝順兒子啊!568.第565章 居然真被你弄到手了?第845章 濁酒一杯家萬里430.第429章 下定決心的海瑞548.第545章 佛門喇唬會184.第184章 高拱第一刀,鹽政!第95章 敵在柳河618.第614章 皇上,臣明白了578.第574章 袁鹹安審案記第853章 天竺兵馬不經打第925章 張居正對方逢時的期望114.第114章 這事燙手,禮部接不住481.第479章 徐階心靜似高山不動第752章 怎麼能叫奴隸呢!第941章 冒黑煙的怪船504.第501章 這些都是佛祖的安排第66章 松浦黨的反應622.第618章 我會畫個鳥!第654章 臣向皇上請罪!286.第286章 前有虎 後有狼第863章 有人黃雀在後?第790章 李藥王研製新神藥176.第176章 太子的殺雞駭猴好生猛332.第332章 坦白從寬,抗拒從嚴508.第505章 下狠手的張居正第840章 扶桑羣島613.第609章 朕要以身作則!452.第450章 宗社黨645.第641章 還要繼續努力啊!第342章 我大明又武德充沛了!第681章 萬里共明月524.第521章 皇上,萬萬不可啊!第754章 大明的禮和理第705章 千鈞重擔,我們壓力很大啊!592.第588章 殺人誅心222.第222章 張太嶽盡顯鋒芒第737章 慈悲不度自絕人第888章 萬曆御文選集第880章 說你黑暗怎麼了?第839章 有些事有些人是忘不掉437.第436章 舒友良最會勸人141.第141章 諸位,本撫該怎麼辦?第727章 咱大明有錢了!593.第589章 不換思想,就換腦袋第948章 一直在改革的財稅制度217.第217章 振武營給張閣老的見面禮591.第587章 江南恐怕是在劫難逃616.第612章 你們什麼檔次,敢跟朕鬥?第912章 黃梅戲研究所332.第332章 坦白從寬,抗拒從嚴第97章 必須攻下明軍車陣!267.第267章 大明國庫受得住嗎?第794章 大明前進一型蒸汽機車第49章 有人歡喜有人愁第835章 我老了,大明未來全靠你們了445.第443章 忙碌的徐渭181.第181章 張四維早朝記第743章 萬曆三年龍擡頭468.第466章 樸實無華的新時代來臨一刻582.第578章 搶抱大明粑粑粗腿第90章 又出新幺蛾子了第16章 好老師和好學生275.第275章 敢在海瑞面前當陰陽人?465.第463章 不甘心的高拱168.第168章 高拱回京541.第538章 學會兵法的葡萄牙人第926章 新內閣新總理258.第258章 徐階心虛了第746章 這是偏遠小城?444.第442章 王一鶚196.第196章 保和殿上的銅罄聲第827章 都是一身臭毛病!第870章 我大明不要面子的啊!第713章 連戰連敗的戚繼光第766章 馬塞洛驚人的發現第829章 朕最擅長用經濟手段!第928章 皇權最大的敵人是誰?第800章 對待同僚要如春天一般第915章 各位戲曲工作者第868章 你們是反抗暴政的勇士!第838章 看我幹什麼啊!
335.第335章 一曲肝腸斷,天涯何處覓知音第652章 我要鹹魚大翻身第757章 那是萬曆四年的秋天第956章 鳳磐公救我一家滿門第800章 對待同僚要如春天一般291.第291章 世道真得變了!第834章 王魚鷹的本事120.第120章 李贄遇到明主第911章 張四維的野望547.第544章 鑼鼓喧天迎海瑞583.第579章 海瑞成了奸相爪牙!631.第627章 逆子啊逆子!636.第632章 王尚書,警鐘長鳴啊!第748章 會飛的船215.第215章 亂中再添亂第375章 王於興師,與子偕行第866章 德雷克的投名狀第777章 朕要說個非常嚴重的問題!210.第210章 我們可是大明的孝順兒子啊!568.第565章 居然真被你弄到手了?第845章 濁酒一杯家萬里430.第429章 下定決心的海瑞548.第545章 佛門喇唬會184.第184章 高拱第一刀,鹽政!第95章 敵在柳河618.第614章 皇上,臣明白了578.第574章 袁鹹安審案記第853章 天竺兵馬不經打第925章 張居正對方逢時的期望114.第114章 這事燙手,禮部接不住481.第479章 徐階心靜似高山不動第752章 怎麼能叫奴隸呢!第941章 冒黑煙的怪船504.第501章 這些都是佛祖的安排第66章 松浦黨的反應622.第618章 我會畫個鳥!第654章 臣向皇上請罪!286.第286章 前有虎 後有狼第863章 有人黃雀在後?第790章 李藥王研製新神藥176.第176章 太子的殺雞駭猴好生猛332.第332章 坦白從寬,抗拒從嚴508.第505章 下狠手的張居正第840章 扶桑羣島613.第609章 朕要以身作則!452.第450章 宗社黨645.第641章 還要繼續努力啊!第342章 我大明又武德充沛了!第681章 萬里共明月524.第521章 皇上,萬萬不可啊!第754章 大明的禮和理第705章 千鈞重擔,我們壓力很大啊!592.第588章 殺人誅心222.第222章 張太嶽盡顯鋒芒第737章 慈悲不度自絕人第888章 萬曆御文選集第880章 說你黑暗怎麼了?第839章 有些事有些人是忘不掉437.第436章 舒友良最會勸人141.第141章 諸位,本撫該怎麼辦?第727章 咱大明有錢了!593.第589章 不換思想,就換腦袋第948章 一直在改革的財稅制度217.第217章 振武營給張閣老的見面禮591.第587章 江南恐怕是在劫難逃616.第612章 你們什麼檔次,敢跟朕鬥?第912章 黃梅戲研究所332.第332章 坦白從寬,抗拒從嚴第97章 必須攻下明軍車陣!267.第267章 大明國庫受得住嗎?第794章 大明前進一型蒸汽機車第49章 有人歡喜有人愁第835章 我老了,大明未來全靠你們了445.第443章 忙碌的徐渭181.第181章 張四維早朝記第743章 萬曆三年龍擡頭468.第466章 樸實無華的新時代來臨一刻582.第578章 搶抱大明粑粑粗腿第90章 又出新幺蛾子了第16章 好老師和好學生275.第275章 敢在海瑞面前當陰陽人?465.第463章 不甘心的高拱168.第168章 高拱回京541.第538章 學會兵法的葡萄牙人第926章 新內閣新總理258.第258章 徐階心虛了第746章 這是偏遠小城?444.第442章 王一鶚196.第196章 保和殿上的銅罄聲第827章 都是一身臭毛病!第870章 我大明不要面子的啊!第713章 連戰連敗的戚繼光第766章 馬塞洛驚人的發現第829章 朕最擅長用經濟手段!第928章 皇權最大的敵人是誰?第800章 對待同僚要如春天一般第915章 各位戲曲工作者第868章 你們是反抗暴政的勇士!第838章 看我幹什麼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