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6章 打響的第一炮

潘應龍看了看對面的任博安和楊貴安,這兩位新晉的京畿舉重冠亞軍,心裡還是有些不放心。

查辦此案,必須藉助鎮撫司的手。

對於這份送上門的大功勞,鎮撫使蘇峰也是樂意笑納。於是鎮撫司和順天府聯手辦案的協議達成。

按照約定,案子由鎮撫司主導查辦,順天府負責提供各種協助。

順天府是坐地戶,地頭蛇,京師地面熟的不能再熟。可就是因爲如此,誰也不知道順天府上下,誰跟那邊有關聯。

警政廳是個四面透風的籬笆,順天府又何嘗不是。

甚至對於鎮撫司內部,蘇峰都不是十分放心。

以前錦衣衛就是個大筐,勳貴子弟、權臣子弟、外戚子弟,朝廷恩蔭都是給個錦衣衛官職,百戶、千戶、指揮使一一不等。

雖然都是領幹餉的虛銜,可編制畢竟在錦衣衛裡,論起來都是同事,裡面的關係錯綜複雜。

皇上在隆慶年間大改軍制,此前掛在錦衣衛名下的恩蔭軍職,小旗、百戶、千戶、指揮使等不任實職的寄祿官,全部改任到左右金吾衛。

以前各衛所世襲軍職,被朝廷承認的百戶以上世襲武官,以及後來因軍功授予的世襲武官,全部掛在左右千牛衛名下。

一番大改動,更加不清楚留在錦衣衛裡的人,誰跟那邊有密切關係。

這案子上達天聽了,蘇峰不敢賭。

他左思右想,無意看到任博安和楊貴安入京進修的報告,心頭一亮。

這兩位可以勝任。

一是自己的心腹親信,值得信任。

二是兩人的能力有目共睹。任博安不用說了,江南喇唬會行業的曾經標杆,江湖中的精英。

楊貴安在武昌任職時,喬裝打扮成一位客商,故意被澤湖的水盜掠了去,鬥智鬥勇,最後帶着情報逃出來,順利送到坐鎮黃州的王一鶚衙前,進而把盤踞黃州武昌兩府江面湖澤的水盜,一網打盡。

能力也不差。

蘇峰推薦了他們倆,潘應龍看過兩人的履歷,但心裡還是沒底,決定再考一考。

“任都事,你準備如何入手查此案?”

任博安想了想,“卑職先找陳榮華,以他爲突破口。”

陳榮華,誰啊?

沈萬象愣了一下。

哦,記起來了,那傢伙那日在皇上和自己面前,推銷遊樂會商販牌照生意,引發了皇上和府尹的注意,揭開了這潭黑水的一角。

潘應龍微笑地問道:“任都事爲何要從陳榮華入手?”

“潘府尹,卑職是這麼想的。其一,那些貴人很多事情不會親自出面去做,都是通過修齊廣這類人之手去操辦。

雁過留痕,很多事情就算修齊廣被矇在鼓裡,不知底細,但他們畢竟是具體經辦人,只要做了,就一定有跡可查。

所以想要查出那些貴人的不法之事,可以通過徹查修齊廣之流,就能拿到線索和證據。

但是我們一旦動了修齊廣之流,很容易會引起那些貴人的警覺。消除證據,泯滅線索。他們的身份,要是沒有確鑿的證據,很難將他們治罪。”

潘應龍和蘇峰連連點頭。

蘇峰臉上滿是欣慰,潘應龍臉上閃過微喜。

沈萬象出口問道:“不查沒有線索證據,一查又會打草驚蛇,那怎麼辦?”

任博安看了他一眼。

雖是同科,但他跟李明淳差得有些遠啊。

“所以潘府尹把陳榮華一直暗中羈押,把鐵錘隊隊員被傷案一直拖着。”

聽了任博安的話,蘇峰臉上的笑容終於按捺不住,從嘴角眼角鑽了出來。潘應龍也不吝誇獎。

“好,果真是蘇鎮使力薦的干將,心思機敏。千鶴,你是不是還沒有悟透?”

沈萬象苦笑道:“府尹,學生似乎明白了,但是又什麼都沒明白。”

潘應龍哈哈大笑,“敬修,你給千鶴解釋一下。”

“是,潘府尹。”

任博安看了一眼蘇峰,得到頷首含笑的點頭回應,便放開說了。

“沈令史,潘府尹抓到了安良行的把柄。包攬轉賣遊樂會商販牌照,行兇毆打鐵錘隊隊員,不查還不行,不查反而會引起幕後貴人的生疑。

既然如此,那就放開手腳查這些爛事。這種江湖幫會卑職是清楚底細的,一屁股的爛賬,經不查。

只要用心一查,肯定能查出其它亂七八糟的爛事,欺行霸市,包娼庇賭,諸多不一。

這些事對於江湖幫會來說,是滅頂之災。但是對於幕後貴人來說,卻是件不大不小的麻煩事,無非兩種選擇。

一是放棄修齊廣。無非是豢養的狗,這隻被打死了,換一隻就是了。那我們就可以將計就計。修齊廣這種人敢如此囂張,無非就是仗着貴人的權勢,指望貴人把他撈出來。

現在貴人對他棄之如履,那就徹底斷了他的念想。沒有念想,修齊廣要想保住自己的狗命,就得掏點貨真價實的東西出來。

二是養熟了,有些不捨,出面保一保。只要他們出了手,肯定會露出馬腳,我們就能順藤摸瓜,好好查一查。”

“精彩!”

潘應龍鼓掌道,“比我預想的還要周全,招招打在要害上。着實精彩!”

沈萬象遲疑道:“明面上查安良行和修齊廣的破事,暗地查我們想要的線索,明暗一起查,再用明面上的案子去逼迫修齊廣他們,把知道的都說出來。”

潘應龍補充了一句,“剛纔敬修有句話一針見血。那些貴人是不會親自去做那些髒事,只能通過爪牙去做,修齊廣之類必定是關鍵的一環。

修齊廣能熬到今天這個地位,肯定不是等閒愚鈍之輩,本官相信,他手裡肯定留了保命的護身符。

我們就是要用其它的案子,逼他把護身符吐出來。

吐了還有一線生機。不吐,叫他死無葬身之地!”

最後一句,潘應龍語氣平和,不急不緩,但是任博安和楊貴安聽在耳朵裡,心裡暗暗發寒。

語言的力量,不在於你多麼憤怒,氣勢多麼的囂張。

“威不足則多怒,信不足則多言。”

一言九鼎,說殺人全家就能殺人全家,你語氣說得再隨和,落到別人頭上也是一個炸雷。

潘應龍轉頭對沈萬象說道:“這招先剪枝末再斷主幹,順藤摘瓜的手段,國朝文官最擅長,不過他們玩得更雅,還取了個名字叫去皮見骨。”

去皮見骨,沈萬象記在心裡了。

“來,來,說了這麼多閒話,菜都涼了。老蘇,敬修,慕平,來,吃菜,這家酒樓的大廚擅做江西和湖廣菜,我吃起來滿口生香。”

“好,吃起來喝起來。”蘇峰哈哈笑道。

仁壽坊張府,禮部尚書潘晟在張桐的引領下,在抄廊石路上走着。

張桐轉身想跟潘晟攀談兩句,可是看到他臉上掛着的霜,一肚子奉承話全嚥了回去。

一路無語,走到了書房門口。

“老爺,禮部潘尚書來了。”

“快請進。”

張居正擡頭正要調笑一句,看到潘晟的神情,臉色也轉正。

“思明,出什麼事?”

潘晟轉過頭去,盯着張桐,那張陰沉如水的臉看得他心裡一涼,菊花一緊。

“老爺,我去叫他們上茶。”

張居正揮了揮手,叫張桐趕緊離開,起身轉到潘晟跟前,“思明,怎麼了?”

“你看看!”

潘晟從懷裡掏出一份報紙,生氣地甩給張居正。

“你自己看。”

張居正接過來展開一看,“《文萃報》?”

“新報紙,誰辦的?

“下面有寫。”

潘晟氣呼呼地往座椅上一坐。

張居正目光往下一掃,《文萃報》下方還印有兩行字,“新大明,新文化”,“大明文化建設委員會主辦”,下方是例行的太常寺頒發的報紙刊號,還有印刷地址,“順天府宛平縣京師第一印刷廠”。

“張鳳磐有些本事,他人在外地,從京師到河南,再到武昌,現在又去了南京,想不到還能書信指揮,在京師召集一夥人,創辦了一份新報紙。”

看完頭版頭條的標題,剛纔還談笑風生的張居正沉默不語了。

“大明不需要亡國之學!”

文章字數大約有兩千四百字,字字見血,句句剔骨。果真,只有熟悉程朱理學之人,才能知道它致命要害在哪裡。

張居正坐在潘晟旁邊,把這篇文章看了兩遍,神情越發凝重。

“想不到第一個炮打程朱理學的,居然是張鳳磐。不過仔細一想,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潘晟看了張居正一眼,“數十年聚集的塔,轟然倒塌,你無動於衷。”

張居正把這份《文萃報》輕輕地放在桌面上,看到旁邊的茶杯,乾脆起身,把報紙放到書案上去。

“思明,這些年老夫越來越明白,我們心中聚集的這座塔,無非是沙子堆積的塔,早晚一天會坍塌的。與其苟延殘喘,不如一了百了。”

“張叔大,你還真想得通達。”

張居正雙手一攤,反問道:“想不通達又如何?去孔廟哭?去文廟給程朱夫子招魂,叫他們顯靈?”

潘晟爲之一滯。

張居正繼續問道:“思明,你我苦讀聖人經義,爲了什麼?還不是一展匡時濟世、強國富民的抱負,難不成我們讀了聖人經義,就真的成了程朱夫子的孝子孝孫?”

潘晟看着張居正一臉無所謂的樣子,心中有氣,頂了一句,“我看你啊,早就想從程朱理學這條船上跳走了,終於得逞了,開心了是不是。”

張居正對潘老夫子這帶着孩子氣的話,好氣又好笑,忍不住反問他一句,“潘老夫子,難不成你準備給程朱老夫子殉葬?要跟聖賢經義同生共死?”

潘晟翻了個白眼,孫子纔給那些早就爛成骨頭的先人殉葬。

吃好喝好不比什麼都強,幹嘛要自尋死路呢?

張居正哈哈一笑,隨即意味深長地說道:“思明,如果是十年前,老夫見到這篇文章,必定要星夜趕去南京,跟張鳳磐拼個你死我活,爲理學殉道。

現在不行,我不會爲理學殉道,要殉道,老夫也只會爲心目中的新大明殉道。”

潘晟不由長嘆一口氣,“叔大啊叔大,那你找到了心目中的新大明瞭嗎?”

“找到了。”張居正捋着鬍鬚,堅毅地答道,“二十年前,我心目中的新大明非常模糊,藏在理學經義後面,若隱若現,想伸手去抓,卻總是抓不到。

後來被舉薦去了西苑西安門書堂,給當時還是裕王世子的皇上上課。那真是一段讓人難忘的時光。

老夫跟皇上爭辯、討論,慢慢的,心裡的那個新大明,浮現出一個輪廓,卻還是像海市蜃樓一樣,遙不可及。”

潘晟看着張居正,靜靜地聽他傾聽心聲。

“後來我出任山東巡撫,親眼目睹了地方上的種種弊政,在某一時刻,我心目中的新大明,猛地消散模糊了,幾乎看不到了。

苦惱的我百思不得其解,直到那一天,我坐着吊籃裡,跟山羊一起被運上一艘世子大帆船。那一刻,我看到了廣袤的大海。

然後在成山角以東的綠水海面,六艘世子大帆船,百炮齊發,真是有天崩地裂、摧城滅國之勢。在那一刻,老夫心中的某些固執的屏障,被大炮轟得稀碎。

我的新大明,就像海平面上突然躍出的朝陽,猛地在我心目中出現。

後來跟着皇上去灤河巡視,新大明的樣子越來越清晰。從秦皇島登上玄武水師寧波號,航行在海面上,老夫又一次看到朝陽從海面躍起,突然悟了。

此前我心目中的新大明,一直模糊難見,就是被程朱理學擋住了。它在我的心裡壘了一道石壁,砌成了一道所知障。”

張居正看着潘晟,一字一頓地說道:“最後,是世子大帆船的艦炮,是開平煤礦的蒸汽機,是灤州鋼鐵廠的鍊鋼爐,把這道所知障擊碎、鑿穿、熔化。”

潘晟喃喃地說道:“山璧、所知障,叔大啊,老夫不如你啊。”

張居正淡淡一笑,“思明,不要把我想得那位偉正。

不瞞你說,看到這篇文章,我第一個念頭就是張鳳磐要搞什麼幺蛾子!他藉着文化建設委員會這杆旗,第一個跳出來砸程朱理學的鍋,圖謀不小,難道他想進內閣?

這隻大蒼蠅一進內閣,這世上就沒得安寧了!”

潘晟先是一愣,隨即哈哈大笑,指着張居正說,“你哈哈,你這個張叔大啊,也是捉狹鬼!”

張居正笑而不語。

張桐在書房外敲門。

“老爺,通政使曾大人來了。”

“三省突然造訪,肯定有事。快請進。”

“老師,水濂公也在。”一進門曾省吾就火急火燎地說道,“梅林公,他出事了。”

張居正和潘晟臉色一變,“啊,胡宗憲出什麼事了?”

638.第634章 大明那麼大朕想去看看613.第609章 朕要以身作則!第902章 《西國志略》第10章 妥協和交換561.第558章 老夫海南海瑞海剛峰644.第640章 喜從何來?114.第114章 這事燙手,禮部接不住138.第138章 張居正的亮劍第一刀第91章 一打二的李狀元494.第492章 奉先殿264.第264章 徐階和張居正這對師生597.第593章 何塞飄零半生,只恨未逢明主第801章 官員可以交流一哈470.第468章 嚇了一跳的胡宗憲264.第264章 徐階和張居正這對師生479.第477章 你們也配姓朱!600.第596章 現在可以坐下來聊一聊626.第622章 草是一種植物234.第234章 紫禁城裡的母子情深619.第615章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645.第641章 還要繼續努力啊!174.第174章 顫抖吧,朝中的魑魅魍魎637.第633章 地理朕熟啊!588.第584章 黔驢技窮619.第615章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第778章 我們很多官員聰明的很!第937章 只想摘桃子256.第256章 在下海瑞海剛峰!第92章 理藩院25.第25章 給皇爺爺上價值271.第271章 這是什麼大會?第733章 《牡丹亭》好就好在豔俗第8章 倒嚴先倒樓174.第174章 顫抖吧,朝中的魑魅魍魎531.第528章 投明一念起 剎那天地寬260.第260章 這事讓孤左右爲難222.第222章 張太嶽盡顯鋒芒292.第292章 世道又沒全變第937章 只想摘桃子263.第263章 人才,不嫌多574.第571章 一鯨落萬物生587.第583章 你不是欺負老實人嗎?第23章 大敗倭寇第915章 各位戲曲工作者649.第645章 你有怨過嗎?第942章 不同尋常的蒸汽機船473.第471章 軍政兩用人才486.第484章 給俺答汗安排上!125.第125章 百萬漕工,衣食所繫!276.第276章 察哈爾 朝鮮和海西女真第354章 以後你們鬥去吧!第693章 大明朝的冠軍盃賽165.第165章 非常焦急的高拱第783章 我張叔大支持你做天官第365章 要勇於自我批評第712章 懵逼的朱翊鈞第804章 奧葡波三國使節問,我們該怎麼辦?295.第295章 海公,錢夠花嗎?第715章 沒打痛了吧?請再來一次!第654章 臣向皇上請罪!489.第487章 東征初捷第678章 從西南到西北579.第575章 走,拜會神仙去439.第438章 王魚鷹愛吃魚第342章 我大明又武德充沛了!第681章 萬里共明月586.第582章 一身羈苦俗人輕第864章 就踏馬你叫德雷克!249.第249章 我沒犯事,幹嘛怕海青天?第954章 曉之以情第19章 高拱立威第933章 白雲湖169.第169章 朝堂無高公,如黑夜無皓月第98章 永不陷落的車陣258.第258章 徐階心虛了第89章 外交和通商權第670章 煩躁的張居正602.第598章 果阿城裡的忠臣322.第322章 只要火炮打得沉,就不怕!第345章 重華宮全體出動第777章 朕要說個非常嚴重的問題!第82章 皇太孫474.第472章 京城不僅是心臟啊!第11章 東南剿倭糧餉統籌處405.第404章 一念通達第730章 帶頭人不行是大問題第685章 不買對的只買貴的!183.第183章 打掃紫禁城第385章 心灰意冷的高拱211.第211章 以德報德 以直報怨517.第514章 燕北都司468.第466章 樸實無華的新時代來臨一刻334.第334章 大明王師不搶糧食第402章 爾日本國知罪了嗎?第873章 他們會不會自閉?第959章 朕的要求不高610.第606章 腦子嗡嗡的張相!第831章 固節驛站第857章 說吧,隴川城怎麼收拾?518.第515章 現在是我大明的好機會
638.第634章 大明那麼大朕想去看看613.第609章 朕要以身作則!第902章 《西國志略》第10章 妥協和交換561.第558章 老夫海南海瑞海剛峰644.第640章 喜從何來?114.第114章 這事燙手,禮部接不住138.第138章 張居正的亮劍第一刀第91章 一打二的李狀元494.第492章 奉先殿264.第264章 徐階和張居正這對師生597.第593章 何塞飄零半生,只恨未逢明主第801章 官員可以交流一哈470.第468章 嚇了一跳的胡宗憲264.第264章 徐階和張居正這對師生479.第477章 你們也配姓朱!600.第596章 現在可以坐下來聊一聊626.第622章 草是一種植物234.第234章 紫禁城裡的母子情深619.第615章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645.第641章 還要繼續努力啊!174.第174章 顫抖吧,朝中的魑魅魍魎637.第633章 地理朕熟啊!588.第584章 黔驢技窮619.第615章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第778章 我們很多官員聰明的很!第937章 只想摘桃子256.第256章 在下海瑞海剛峰!第92章 理藩院25.第25章 給皇爺爺上價值271.第271章 這是什麼大會?第733章 《牡丹亭》好就好在豔俗第8章 倒嚴先倒樓174.第174章 顫抖吧,朝中的魑魅魍魎531.第528章 投明一念起 剎那天地寬260.第260章 這事讓孤左右爲難222.第222章 張太嶽盡顯鋒芒292.第292章 世道又沒全變第937章 只想摘桃子263.第263章 人才,不嫌多574.第571章 一鯨落萬物生587.第583章 你不是欺負老實人嗎?第23章 大敗倭寇第915章 各位戲曲工作者649.第645章 你有怨過嗎?第942章 不同尋常的蒸汽機船473.第471章 軍政兩用人才486.第484章 給俺答汗安排上!125.第125章 百萬漕工,衣食所繫!276.第276章 察哈爾 朝鮮和海西女真第354章 以後你們鬥去吧!第693章 大明朝的冠軍盃賽165.第165章 非常焦急的高拱第783章 我張叔大支持你做天官第365章 要勇於自我批評第712章 懵逼的朱翊鈞第804章 奧葡波三國使節問,我們該怎麼辦?295.第295章 海公,錢夠花嗎?第715章 沒打痛了吧?請再來一次!第654章 臣向皇上請罪!489.第487章 東征初捷第678章 從西南到西北579.第575章 走,拜會神仙去439.第438章 王魚鷹愛吃魚第342章 我大明又武德充沛了!第681章 萬里共明月586.第582章 一身羈苦俗人輕第864章 就踏馬你叫德雷克!249.第249章 我沒犯事,幹嘛怕海青天?第954章 曉之以情第19章 高拱立威第933章 白雲湖169.第169章 朝堂無高公,如黑夜無皓月第98章 永不陷落的車陣258.第258章 徐階心虛了第89章 外交和通商權第670章 煩躁的張居正602.第598章 果阿城裡的忠臣322.第322章 只要火炮打得沉,就不怕!第345章 重華宮全體出動第777章 朕要說個非常嚴重的問題!第82章 皇太孫474.第472章 京城不僅是心臟啊!第11章 東南剿倭糧餉統籌處405.第404章 一念通達第730章 帶頭人不行是大問題第685章 不買對的只買貴的!183.第183章 打掃紫禁城第385章 心灰意冷的高拱211.第211章 以德報德 以直報怨517.第514章 燕北都司468.第466章 樸實無華的新時代來臨一刻334.第334章 大明王師不搶糧食第402章 爾日本國知罪了嗎?第873章 他們會不會自閉?第959章 朕的要求不高610.第606章 腦子嗡嗡的張相!第831章 固節驛站第857章 說吧,隴川城怎麼收拾?518.第515章 現在是我大明的好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