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7.第137章 一來就查賬的張巡撫

第137章 一來就查賬的張巡撫

王徐寨驛站,由前王徐寨前左所改過來的。

萊州知府丁悟,登萊兵備副使樑楚庸,坐在驛站大廳的餐桌邊,輕聲說着話。

“樑兄,聽說張撫臺是你的座師?”

“是的,嘉靖三十二年,張撫臺以翰林清貴,主持順天府鄉試,僥倖刷到了晚生的卷子。鹿鳴宴上,張撫臺還悉心指點了晚生一番,晚生才能在會試中再進一步。”

看着樑楚庸眼角的得意,丁悟心裡那個嫉妒羨慕恨啊。

“樑兄真是好運啊,居然能拜張撫臺爲師。滿朝上下,誰不知道,張撫臺不僅是太子侍講,還是太孫侍講。兩代儲君,張撫臺都有師生之情。聖眷連綿,可保數十年不衰啊。

樑兄,以後你飛黃騰達,平步青雲,可不要忘記曾經一起在王徐寨驛站,一起吃過飯的丁悟啊。”

“丁兄客氣了。誰不知道,你的座師可是新鄭高公啊。滿朝文武誰不知道,東宮殿前,論信任,誰能比得過新鄭公呢?”

丁悟長嘆一口氣,憂心忡忡地說道:“樑兄有所不知。在下是山西潞州人,僥倖被新鄭公刷到卷子,按理說,當歸晉黨一脈。

只是這些年,丁某仕途不順,一直轉歷地方,難入他們的法眼啊。嘉靖四十年,丁某進京述職,曾經向陳希學、張四維兩位府上投了名帖。

陳希學府上僕人狗眼看人低,看不起還是通判的丁某,直接把名帖丟了出來。張四維府上,倒是索要了在下的文章。可惜丁某的文章寫得稀鬆,張四維回了句安慰的話,再無下文。”

樑楚庸湊過頭去說道:“丁兄,伱這也算是因禍得福啊!當初要是投入陳希學門下”

兩人想起滿門被殺,死得乾乾淨淨的陳希學一家,不由地打了個寒顫。

丁悟滿臉苦惱道:“新鄭公學生衆多,不缺丁某這麼一位平庸之輩啊。”

樑楚庸聽出來,這位有改投門徑的意思。

可是這事他做不得主,他自己連師門都還沒拜上,怎麼敢胡亂應這個話呢。

“咦,張撫臺怎麼還沒來?”樑楚庸故意問道。

“張撫臺先找驛館的驛卒們問話,在偏院裡,還得等一會。”丁悟答道。

這裡是萊州府,他的地盤,一切事宜都是他來安排。

“哦,”樑楚庸哦了一聲,順勢一轉,把話題轉到其它方面。

張居正在偏院召集王徐寨驛站驛丞和驛卒,與他們談話。

一邊問着話,張居正一邊在心裡琢磨着國朝的驛站制度。

根據太祖定製,大明驛站分水馬驛、急遞鋪、遞運所。

щщщ▪ttka n▪C○

而水馬驛又分馬驛和水驛。

水馬驛是國朝數量最多的驛站,陸路是馬驛,有水路的設水驛。

王徐寨驛站是馬驛。

兩個水馬驛之間,正好是一天的路程。

馬驛是六十到八十里,水驛是一百到一百二十里。

急遞鋪起源於前宋,那時叫“急腳遞”。

國朝繼承了這一制度,並將其發揚光大。

“急遞鋪,凡十里設一鋪”,專門用來投遞軍情政令等急件。

張居正知道,實際中限於地形因素,並非如整齊此劃一,八里鋪、二十里鋪甚至三十里鋪,各地都有。

遞運所是國朝首創,其實就是把前元驛站中的牛、騾、驢、駝等幾種站單獨析出而設。

國朝廢除了前宋的轉運司,所以地方沒有統一的遞運部門,所有的解運都是以州縣爲單位分開遞運。

國朝初年,以各地衛所的駐軍來運送。

後來太祖皇帝發現這樣容易影響地方戍軍的戰鬥力,所以單獨設立了遞運所,每個城池一處。

王徐寨驛站劉驛丞肥頭大耳,看樣子過得挺滋潤的。

幾位驛卒一水的黑瘦乾枯,就跟熬乾的乾柴一樣。

張居正問話,劉驛丞的答話很得體,迎來送往得多了,頗有見識。

其餘驛卒就膽怯懦弱,結結巴巴,含含糊糊,不知道說些什麼。

張居正知道,國朝所有驛站名義上都歸兵馬車駕司,但實際上“支直於府若州縣,而籍其出入”。

也就是驛站官吏都被甩給所在府縣,費用支出也由府縣承擔。

國朝的財稅制度稀爛,驛站所有的費用,朝廷根本不管。

頂雷的地方官府怎麼辦?只好加以攤派。

然後就是一筆糊塗賬。

張居正問了十幾句話,把驛站的情況摸了一遍,說道:“劉驛丞,把驛驗簿子拿來。”

劉驛丞一愣,難道巡撫老爺要查賬?

查賬他也不怕!

大明急遞鋪只管送急信,遞運所只管解運貨物,只有水馬驛有接待往來行人的職能。

但水馬驛也不是阿貓阿狗能住的,你必須有兵部車駕司頌發的驛符,上面寫明你的身份,要去哪裡幹什麼,經過哪裡等信息。

然後拿着這個驛符,一路住驛站,包吃包住。

驛驗簿子就是驛站驛丞驗過驛符無誤,登記在冊,註明住了幾天,吃了幾餐,用了錢糧幾何,需要去跟縣州官府報賬的。

劉驛丞吃得這麼肥潤,從來不在驛驗簿子上造假,只是摻水而已。

主僕三人,他寫五人。

住兩天,他寫三天。

用了十兩銀子錢糧,他寫二十兩。

天南地北的,誰還追着那些人去查賬?

張居正翻看着驛驗簿子,很快看到幾個熟悉的名字。

翰林院翰林學士陳一德,八月二十六日過王徐寨驛站,主僕六人,住一天,錢糧花費五兩六錢三分

陳一德?

老同僚,很熟悉,經常往來。

他今年一直在京師,根本沒出過京啊,怎麼到王徐寨驛站來了?

想起來了,年初時,他外甥從老家去京一趟,說是探親,實際上是爲明年的鄉試打通門路。

八月初離京,據說走的是海路,到登州,走一段陸路南下膠州,在那裡再坐船直下上海,逆江而上回九江。

不暈船的話,又快又舒服。

如此說來八月二十六日,過王徐寨驛站的是陳一德的外甥。

太孫殿下真是洞幽察微,驛站裡這難以被人察覺的弊政,居然也被他察覺到,臨行前,還特意說起此事。

所以自己才用心查勘了一番,果真是一瀾死水下,弊端重重啊。

自正德年後,驛符成了一種禮物,官員們去討要一張,贈送給親朋好友,成爲居家旅行、走親訪友之必備。

兵部車駕司,只要你官階足夠高、有一定名望,它也是來者不拒,驛符隨便給,反正又不用它出錢。

“劉驛丞,把王徐寨驛站這三年的賬目,拿給本官看。”

問心無愧的劉驛丞馬上把賬目拿了出來,張居正翻閱一看,王徐寨驛站的錢糧支出,是一年比一年高。

張居正心裡有數了,叫幕僚把一些數據抄錄下來,叫退劉驛丞和驛卒們,轉去大廳。

“丁太守、樑副使,本官來晚了,還請見諒!”

一進門,張居正客氣拱手道。

“撫臺客氣了。晚生見禮了。”丁悟連忙應道。

“學生樑楚庸,拜見座師老先生。”樑楚庸行了個師生大禮。

張居正眼睛一眯,“樑楚庸?記起來了,那年本官主持順天府鄉試,點了你。哈哈,緣分啊,都坐,都坐。”

第2章 倒嚴第一刀284.第284章 兄弟們,我們會報仇的!412.第411章 一件大麻煩事第904章 皇女皇子出宮第773章 曾經有一個機會擺在我面前第699章 你們阿不都哈林汗叫捎的禮物第33章 海瑞殺傷力初現第850章 明國人膽敢主動進攻?第955章 動之以法第74章 世子的反擊第23章 大敗倭寇第72章 朱翊鈞的反駁623.第619章 拿我魚鷹當洞庭湖的麻雀?229.第229章 我們的炮聲不夠響啊173.第173章 太子確實難對付253.第253章 我老徐也怕海瑞啊!538.第535章 與民同樂第919章 朕今天好好批評你337.第337章 人皆可以爲聖第1章 祖孫第13章 朝天觀152.第152章 ,滅國毀城的世子大帆船第927章 開始南巡265.第265章 說說,你到底明白了什麼!第5章 糾結的張老師213.第213章 這回又輪到張居正158.第158章 我說的話,你記住了?458.第456章 西苑第一詩人113.第113章 經義我不行,治國你不行第371章 這就是權勢,救人,殺人224.第224章 我們要養忠犬,不能養羊513.第510章 我們一時接受不了啊!633.第629章 幾成熟才能去盡獸性?252.第252章 大明粑粑,救我!第848章 新槍真是又遠又準又狠!541.第538章 學會兵法的葡萄牙人第851章 他們非但不投降,還敢還擊!635.第631章 現在是界港下午十四點鐘190.第190章 太子,臣一定會辦好第396章 滅國莫氏第855章 鋤奸隊出動!第913章 沈大官說了啥?第893章 昆崚導遊劉把頭217.第217章 振武營給張閣老的見面禮第373章 俺答汗的決斷!538.第535章 與民同樂第820章 真得決定留下了!434.第433章 通知你,不是跟你商量630.第626章 我們要宜靜不宜動!557.第554章 樹未倒猢猻就要散第88章 嘉靖帝又開罵了第95章 敵在柳河第796章 京畿鐵路局第689章 給朕說說,什麼生意?第41章 北虜破邊432.第431章 固如金湯的升龍城578.第574章 袁鹹安審案記第852章 戰無不勝的天竺戰象隊第100章 從我們開始,大明不再是天子守國門第919章 朕今天好好批評你545.第542章 有人在通州鬧事第956章 鳳磐公救我一家滿門第56章 一團和氣216.第216章 兩淮鹽政案越扯越大297.第297章 這小子有些真本事167.第167章 做太子的一天,問政第922章 戚繼光呢?524.第521章 皇上,萬萬不可啊!603.第599章 阿拉伯朋友,我們必須聯合起來。423.第422章 海瑞在哪裡?第911章 張四維的野望117.第117章 東邊急不得,北邊慢不得第97章 必須攻下明軍車陣!312.第312章 柔佛國王,聽說你被欺負了?第721章 小子,要依法繳稅啊!448.第446章 太子,老夫也有門生了!第688章 朕也只能想一想589.第585章 葉落而知秋(今天有主編推薦,小爆一下,三更)506.第503章 早上八九點鐘的太陽115.第115章 和談前的小交鋒220.第220章 徐公府的騷操作576.第573章 順天府通判署481.第479章 徐階心靜似高山不動487.第485章 平壤城下215.第215章 亂中再添亂第351章 大明的銀子不是銀子嗎?263.第263章 人才,不嫌多252.第252章 大明粑粑,救我!第69章 高山衛事件406.第405章 咬住圖們汗!第963章 朕的大明夢!第675章 都在努力上進第908章 王大錘,你是個狠人!626.第622章 草是一種植物236.第236章 內廷的事先抓一抓第740章 肚皮舞有什麼好看的!207.第207章 事事要走到前面596.第592章 三哥開門,自由貿易了第763章 海公良苦用心啊!第774章 笑點和看點在哪裡?
第2章 倒嚴第一刀284.第284章 兄弟們,我們會報仇的!412.第411章 一件大麻煩事第904章 皇女皇子出宮第773章 曾經有一個機會擺在我面前第699章 你們阿不都哈林汗叫捎的禮物第33章 海瑞殺傷力初現第850章 明國人膽敢主動進攻?第955章 動之以法第74章 世子的反擊第23章 大敗倭寇第72章 朱翊鈞的反駁623.第619章 拿我魚鷹當洞庭湖的麻雀?229.第229章 我們的炮聲不夠響啊173.第173章 太子確實難對付253.第253章 我老徐也怕海瑞啊!538.第535章 與民同樂第919章 朕今天好好批評你337.第337章 人皆可以爲聖第1章 祖孫第13章 朝天觀152.第152章 ,滅國毀城的世子大帆船第927章 開始南巡265.第265章 說說,你到底明白了什麼!第5章 糾結的張老師213.第213章 這回又輪到張居正158.第158章 我說的話,你記住了?458.第456章 西苑第一詩人113.第113章 經義我不行,治國你不行第371章 這就是權勢,救人,殺人224.第224章 我們要養忠犬,不能養羊513.第510章 我們一時接受不了啊!633.第629章 幾成熟才能去盡獸性?252.第252章 大明粑粑,救我!第848章 新槍真是又遠又準又狠!541.第538章 學會兵法的葡萄牙人第851章 他們非但不投降,還敢還擊!635.第631章 現在是界港下午十四點鐘190.第190章 太子,臣一定會辦好第396章 滅國莫氏第855章 鋤奸隊出動!第913章 沈大官說了啥?第893章 昆崚導遊劉把頭217.第217章 振武營給張閣老的見面禮第373章 俺答汗的決斷!538.第535章 與民同樂第820章 真得決定留下了!434.第433章 通知你,不是跟你商量630.第626章 我們要宜靜不宜動!557.第554章 樹未倒猢猻就要散第88章 嘉靖帝又開罵了第95章 敵在柳河第796章 京畿鐵路局第689章 給朕說說,什麼生意?第41章 北虜破邊432.第431章 固如金湯的升龍城578.第574章 袁鹹安審案記第852章 戰無不勝的天竺戰象隊第100章 從我們開始,大明不再是天子守國門第919章 朕今天好好批評你545.第542章 有人在通州鬧事第956章 鳳磐公救我一家滿門第56章 一團和氣216.第216章 兩淮鹽政案越扯越大297.第297章 這小子有些真本事167.第167章 做太子的一天,問政第922章 戚繼光呢?524.第521章 皇上,萬萬不可啊!603.第599章 阿拉伯朋友,我們必須聯合起來。423.第422章 海瑞在哪裡?第911章 張四維的野望117.第117章 東邊急不得,北邊慢不得第97章 必須攻下明軍車陣!312.第312章 柔佛國王,聽說你被欺負了?第721章 小子,要依法繳稅啊!448.第446章 太子,老夫也有門生了!第688章 朕也只能想一想589.第585章 葉落而知秋(今天有主編推薦,小爆一下,三更)506.第503章 早上八九點鐘的太陽115.第115章 和談前的小交鋒220.第220章 徐公府的騷操作576.第573章 順天府通判署481.第479章 徐階心靜似高山不動487.第485章 平壤城下215.第215章 亂中再添亂第351章 大明的銀子不是銀子嗎?263.第263章 人才,不嫌多252.第252章 大明粑粑,救我!第69章 高山衛事件406.第405章 咬住圖們汗!第963章 朕的大明夢!第675章 都在努力上進第908章 王大錘,你是個狠人!626.第622章 草是一種植物236.第236章 內廷的事先抓一抓第740章 肚皮舞有什麼好看的!207.第207章 事事要走到前面596.第592章 三哥開門,自由貿易了第763章 海公良苦用心啊!第774章 笑點和看點在哪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