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雲動(三)

雲動 (三)

雲動 (三)

一番話,聽在衆人耳中,猶如驚雷。

大夥都跟北元交過手,知道雙方士兵體力之間的差別。破虜軍屢屢在作戰計劃漏洞百出得情況下,依然能取得勝利。手雷和火炮在其中起了至關重要得作用。特別是火炮對戰馬的殺傷力,幾乎可以用作剋星來形容。

以往與元軍作戰,敵軍的騎兵會慢慢貼近弓箭射程,然後突然加速衝過來。兩百步左右的距離,箭法純熟的士兵,頂多發出四射。普通士兵三射都不及,就被騎兵衝到近前,任意屠戮。

即使北元騎兵的攻勢被宋軍死士用長槍結陣所阻,他們的馳射技也會給宋軍造成極大打擊。看着成千上萬匹戰馬從陣前奔過,自己一方射出的羽箭全部落空而對方的毒箭卻如雨點般砸過來,一輪接着一輪。這種威壓不是人輕易可以承受,即使當年的江淮勁卒,經對方三次馳射,主將依然想不出辦法扭轉被動挨打的局面情況下,戰陣也會迅速崩潰。

一旦戰陣崩潰,元軍騎兵就會連人帶馬一塊衝過來。兩條腿的步兵怎跑得過四條腿的戰馬,留給宋軍的,只剩下任人宰割的份兒。

而火炮的出現,恰恰彌補了宋軍缺少騎兵的缺點。炮彈打得遠,射程基本上在兩裡之外。發現敵軍集結的企圖,就可以集中炮火進行攔截射擊。北元的戰馬沒受過特別訓練,炮彈在空中的呼嘯和落地後的爆炸聲會給戰馬造成極大的驚嚇。戰馬受驚後,騎兵則無法組織有效衝鋒。交戰雙方的距離無法短時間被突破的話,破虜軍的弓箭手,就可以讓鋼弩發揮成倍的威力,給對方致命的殺傷。

但是張弘範狡猾地選擇了雨季作戰,憑藉一個軍人得本能,找到了破虜軍的軟肋。

衆人的面色越來越陰沉,窗外雨急風大,彷彿整個江山都在風雨中飄搖。只有文天祥,臉上的表情依然波瀾不驚,彷彿早知道對方會這樣做,也彷彿心裡對整個戰局,早有了自己把握。

“形勢沒張將軍說得那麼嚴重吧。雨大,咱們火炮和手雷效力受影響,蒙古人的戰馬和弓箭也受影響啊。他們的角弓在潮溼的天氣裡會變形,箭上的膠漆會受潮,羽毛會脫落。沒有弓箭,他們的戰鬥力也會大漸。況且這種天氣,補給也不容易運!”和大夥議論了一會兒,擡頭看看文天祥的笑臉,曾寰心裡慢慢恢復了鎮定。

“可能比那還嚴重,張弘範士一代名將,沒有把握,他不會這麼快衝過來。北元一向不把百姓當人,奉行的是就糧與敵的戰術。所以,他的補給不成問題,除非運動作戰時,咱們把百姓一起遷移。至於弓箭受潮的問題,雙方不用或少用羽箭,剛好足了張弘範的願。蒙古軍和漢軍都以擅長近戰而聞名。那些北方人的體質,不是咱們所能比!”

鄒洬小聲地提醒大夥謹慎,破虜軍雖然在大宋這邊,是訓練最好的軍隊。但士兵體質和北元士兵沒法比。南方士兵長期吃菜長大,大多數人身體矮,力氣小,先天素質不足。與蒙古人比起來,用文天祥的話說,是專職農夫和專職劫匪之間的差別。

況且如今破虜軍裡邊,新兵佔了大多數。特別是陳吊眼的部隊加入後,表面上聲勢浩大了許多,但主抓訓練的鄒洬清楚,跟着陳吊眼加入破虜軍的那三萬餘人,如果嚴格按破虜軍的募兵標準,其中一半要被強行退役,參加到屯田、礦山管理和地方治安維持的隊伍中去。

衆人又皆默然,打過仗的人才知道其中艱辛,勝負之間往往相差就在一線。“談笑靜胡沙”這種豪情萬丈的事情,只有在詩歌和夢裡纔有。雙方之間實力對比,士氣高低,武器優劣,一分差距就是一分,粉飾也粉飾不來。只有戰前多算,才能減少失敗的機率。用兵謹慎不是錯,好過臨陣無備,拿士兵的命去開玩笑。

現在面臨的戰鬥與以往的戰鬥還有所不同,在自己家裡,不可能打誘敵深入的游擊戰。大部分地區,土地剛剛發到農民手裡。今年是第一次下種,雨季正是稻子瘋長的時節。如果放元軍進來,農田就會被破壞掉。失去了收穫的百姓,就會埋怨破虜軍連他們的收穫都保不住,就會失去對福建大都督府的信任。

這樣一來,民心、士氣和士林間對破虜軍的風評都會受影響。

況且,但但守住了福建還不夠,如果眼看着廣州有失而不傾力去就,對福建新政敵視的人就會在這上面大做文章。在一些讀死書的人眼裡,福建大都督府的形象,就會與北元朝廷等同。雖然他們對百姓完全是兩種態度。可數百年來,士大夫眼中,何曾有過國家和百姓。

“好了,光怕沒有用,怕也必須打。皇上不能有閃失,福建也不能丟。否則,我們都得再去山中打游擊!”見議事廳的氣氛過於壓抑,文天祥笑着說道。他的內心深處,此刻也亂如團麻。但作爲主帥,他必然在此時拿出無所畏懼的氣度來。

“與其盡算劣勢,不如算算我們這邊優勢在哪裡,以自己之長,攻敵軍之短!”他微笑着,提醒大夥換一個角度思考。“沒有絕對的優勢,但可以用我之下駟,敵彼之下駟。長短互克之下,依然可獲勝算。咱破虜軍不是沒有火器就不能打仗的廢物!”

大夥轟然而笑,眼前景色瞬間一亮,窗外的雨,彷彿也跟着稀疏了一點兒。清風吹過雨幕,露出厚厚的雲層來。

火器是破虜軍的優勢所在,但破虜軍並非離開火器就沒法作戰的隊伍。況且天有不測風雲,今年雨季來得晚,雨勢也大,但是未必持續時間長。福建山多,憑藉地勢層層阻擊,足夠拖延到天晴時刻。

至於行朝那邊,大夥素來就看不上那些人。內心深處,很多人早已把行朝放棄掉。在他門眼中,沒有行朝的拖累,破虜軍反而能更輕鬆,在國家復興之路上走得更遠。

說到破虜軍的優勢,議事廳內立刻熱鬧起來。大夥從百丈嶺開始,伴隨着破虜軍的壯大一天天成熟,自家的長處數落起來如數珍寶。

鎧甲器械優良,並且有火器助威,是破虜軍的第一特長。

本地作戰,地形熟悉,百姓心之所向,是第二優勢。

士氣高,將帥齊心,士卒用命是第三優勢。

而水師控制外海,可隨時給北元意想不到的打擊,是眼下,最容易利用起來的長處。

慢慢地,參謀們的積極性都被調動了起來,有建議派奇兵呼應林琦,騷擾敵軍後路的。有建議放棄前線,誘敵深入然後圍殲敵軍一部的,還有建議把各路人馬靠攏,集中優勢兵力打擊斷敵軍一臂的,各種提法都具有一定可操作性。可誰也不能保證,其中一個必是良策。

“所謂兵無定勢,水無常形。依我之見,與其在這山間拉開架勢跟張弘範拼命,倒不如向原來一樣,各打各的!”聽了一會,張唐大聲總結道。

“你且說說怎麼個打法?”文天祥眼睛一亮,讚賞地問道。

在沒有打下福建,建立穩定的根據地之前,破虜軍基本上是以游擊戰指導戰略。依靠移動,偷襲等手段打擊敵人,短時間內收到了奇效。

這種戰術的前提條件是,敵軍對福建一帶的重視不夠。北元力量大部分被拖在西北。如今北元戰略重心南移,破虜軍也有了福建這塊根據地,在自己家裡打游擊,肯定是不合算的做法。

但游擊戰的精華依然可以運用。在運動中消滅敵人,自己的動向不被敵軍左右,這些原則不能放棄。

“咱們與其在這等着他來攻,不如主動出擊,以攻爲守。咱們也修整大半年了,弟兄們需要出去練練手。這是其一”張唐頓了頓,很有把握的說道,“其二,張弘範攻,咱們守,被動挨打,防範得再嚴,早晚也會被他找到漏洞。與其讓他找咱們的漏洞,不如找到他的漏洞,狠狠來上一刀。戳痛了,他自然不得不分兵去救,那時候,就是咱們牽着他鼻子走,什麼時間決戰,在哪裡決戰,得聽咱們安排!”

“有道理,張將軍以爲,敵軍漏洞在哪?”文天祥笑着追問。破虜軍諸將中,張唐讀書最少,但思路也最開闊,每每在關鍵時刻,能幫大夥想到別人想不出來的點子。

“可以說,處處都是漏洞。北元以傾國之力來攻,憑的是咱們只有招架的功夫,沒有反擊的力氣。但他的後方,卻是一個空殼。如今我們有強兵和海船在手,隨時派一支奇兵,掏他們的心窩子。去年索都在關鍵時刻,就吃了這個虧,他以爲中間有潮州相隔,張世傑不會抄他的後路,沒想到張將軍從海上運兵過來,直接跳過了潮州!”張唐指點着地圖,興致勃勃地說道。

文浦山一戰,張世傑把水師當陸勇使的戰法,給了他很大啓發。眼下北元軍力分爲三部分,第一部分力量押在福建和廣南東路周圍,第二部分精銳在遼東和西北提防蒙古部族的叛亂。第三部分,就是忽必烈的親信衛戍部隊,分佈在大都附近,拱衛京師安全。但北元只會掠奪,不善治政,國庫空虛,養不起更多的兵。所以在沿海諸路兵力空虛。如果這個時候,有一支軍隊在沿海任何一省登陸的話,整個戰局都會被攪得亂其八糟。留給忽必烈的只有兩個選擇,要麼命令張弘範速戰速決,解決了南方戰場後,快速回軍平叛。要麼讓張弘範撤軍,先穩定了後路再去面對福建和廣南東路的問題。

無論是哪個選擇,張弘範都失去了主動權。破虜軍是與江淮軍聯手防禦,還是結伴出擊,操作起來,都遊刃有餘了。

“依末將之見,我們可以找方家和蘇家幫忙,配合破虜軍水師,直搗臨安。那裡是大宋故都,只要我們把戰旗插到城頭上,就意味着大宋光復了舊都。范文虎不撤也得撤。東線壓力一解,憑咱破虜軍一家之力,也不懼他張弘範手下那十萬勁旅!”杜滸從地圖上擡起頭,大聲說道。

桌案上,鋪的只是福建和廣東兩路地圖,沒有臨安的具體圖形。但是作爲宋臣,大夥都知道臨安的位置在哪。

幾十雙目光都集中到杜滸臉上,杜貴卿以幹練果決而聞名,大夥對他的狠辣素有耳聞。卻沒想到他果決到這種地步。

一支偏師攻打臨安,去時容易,有鉅艦大炮相助,如果天公做美的話,破城也不難。大宋朝治下,臨安是僅僅次於泉州的良港。海船可直接開到城外的碼頭上。蘇州洋入海口寬達百里,艦隊白天大搖大擺地開進去,兩岸的人都看不見。(酒徒注:宋元之交,杭州附近地形與現在大不相同,現在的很多陸地,當時都是在水下。那時是個大喇叭形海口。現在的狹窄處,當年寬也有四十餘里,北岸在金牛山,南岸卻在慈溪城!)

問題是這支軍隊出去後,就變成了一支孤軍。糧、援、武器,都完全依靠海運。一旦被人切斷海上路線,數萬大軍,就走上了一條不歸路。

在大夥的注視下,杜滸絲毫不覺得窘迫。協助曾寰等參謀人員展開布質地圖,在牆上找了個位置掛好,指點着臨安一帶地形說道,“此戰,貴在突然。取了臨安後,留少許兵力守城,向北元示威。大軍立刻北上,攻擊嘉興、華亭、崑山一帶,圍着海岸轉圈子。那裡是古來富庶,是北元的財賦重點之所。咱們砸了忽必烈的錢袋子,看他拿身麼收買拉攏天下豪傑。”

“好辦法,貴卿且估算一下,要多少兵,幾成把握全身而退?”文天祥的情緒也被杜滸所感染,有些興奮地說道。

與衆不同的是,他高興,不僅僅是爲了眼前困局的打開,還爲了張唐和杜滸兩人的成長。

武將是打出來的,沒在戰場上試過,再厲害的名將也不過是紙上談兵。眼下破虜軍沒人能敵張弘範,但將來,不一定沒有。只要自己能創建一個培養名將的環境,一個讓英才自由發揮的制度。

大宋開國時名將不少,後來也是英才輩出。可他們皆爲制度所扼殺,導致現在無一人可當大任。

想當年,自己與行朝分道,帶兵突入福建前。陳宜中丞相就出過兵進兩浙的主意。但是那時進兵兩浙的條件不具備,陳宜中的方案,也是讓大夥在陸地上,一步步推過去,與北元硬碰。與其說是戰略反擊,不如說是爲了挽回他指揮不當,丟失兩浙的顏面而強出的下策。

這次杜滸嘴裡說出來的建議,卻具備先前無法比擬的可行性。可謂是一子點下,整個江南戰局皆活!

大夥正在正評估着這條建議的可行性時,聽杜滸答道:“兵要精,而不求多。一萬五千到兩萬足矣。沿途各地,只攻不守。以打擊北元各地官員,劫掠府庫爲主。破虜軍水師可以確保大軍後退無憂,再加上方家艦隊和各地鹽幫的配合,全身而退的可能,應該在六成以上!”

“嗯!”文天祥點點頭,基本認可了這條策略。

“丞相,我願意率部兩浙一行!”張唐跳出來,主動請纓。

“也好,這有勞你和貴卿一行!”文天祥大步走回帥案,抓起令箭,交到了張唐和杜滸直手,“一路小心,着參謀部給你們制訂詳細計劃,謀定而後動!”

“是!”張唐和杜滸欣然領命,齊聲回答。

“曾參謀,組織參謀部相關人等,立刻去爲張將軍籌劃細節。做好物資供應準備,所需錢糧武器,一切從優!”文天祥從帥案前拿起第二支令箭,交到了曾寰之手。

沒有名將的情況下,只能最大地發揮制度的優勢和衆人的智慧了。另一個世界的歷史中,張弘範終結了大宋。文天祥不相信,憑藉多出來的記憶,和後世軍隊的統籌規劃方法,破虜軍贏不了這一仗。

“是!”參謀們齊聲答應,在曾寰的調度下開始忙碌。餘下的將領們商量了一下分兵防守,和如何給朝廷人馬提供支援的問題,各自領命散去。不一會兒,議事廳內就空蕩蕩的,直剩下了文天祥和鄒洬兩位統帥。

當年,無兵武將,二人齊心協力,籌建了福建大都督幕,開府南劍州。帶領十萬豪傑入贛,生死與共。

如今,又到了危急關頭,二人四目相對,在彼此的眼中,都看到了期待,還有隔閡。

“丞相大人!” 鄒洬拱了拱手,想說點兒什麼。最後卻變成了一聲嘆息,什麼話也沒說出來。

“鳳叔!”文天祥苦笑了一下,伸手拍了拍鄒洬的肩膀。事隔多年,這條肩膀依然堅實如昨,卻因爲擔負了太多不該擔負的東西,所以,無法再放上應有的重擔。

“丞相小心些,張弘範用兵狡詐,不一定就如我等所料!” 鄒洬猶豫了一下,最終,說了如是一句。

“鳳叔,你我在如何對待行朝上,意見有些相左。但我希望,你依然暢所欲言,不要爲此而失去主見。我更欣賞的是,那個能作爲諍友和良朋的鄒鳳叔,而不是現在這般模樣!”文天祥笑了笑,感慨地說道。

高處不勝寒。

“丞相!” 鄒洬感動地叫了一聲,不知道該如何表白自己,好半天才按耐中心中翻騰的情緒,壓低了聲音提醒道:“瑞兄,前方情報很詳細,但我們的老仇人李恆,自從過了黃河,就沒露過面!”

“李恆!”文天祥心裡猛然警覺,幾步走到地圖前,計算各路人馬的方位。張弘範、呂師 范文虎,阿里不哥,幾個蒙、漢、新附軍副元帥都在,惟獨李恆的戰旗不見蹤影。這個在江西把文天祥打得大敗的西夏奴,又像幽靈一樣躲了起來,時刻準備發出致命的一擊。

他,到底藏在哪裡呢?

第2章 職責(四)第1章 狩(四)第2章 蝶變(六)破賊伍國戰五華夏四下光明之城四下合圍二上選擇四第3章 死生(一)天變三上廟算一下風起四選擇三下第2章 破局(三)合圍三上第1章 對峙(五)第1章 對峙(四)第5章 龍吟(六)第5章 風暴(五)第2章 蝶變(八)第5章 風暴(三)第1章 弄潮(二)第3章 選擇(二)第1章 狩(一)黃昏二下第1章 廟算(一)輕車一下迷局二上第4章 驚雷(八)第4章 驚雷(八)風暴八上弄潮八下第3章 天下(三)第1章 廟算(一)第5章 風暴(十)輪迴三選擇四拔劍六下合圍三上輪迴五國戰十一上第4章 斷腕(七)第2章 職責(四)第5章 風暴(五)第2章 職責(六)弄潮四第1章 狩(一)選擇四第4章 虎嘯(三)迷局四上選擇四第2章 迷局(一)國戰九破賊伍第3章 選擇(一)第2章 破局(三)華夏四上拔劍八上輪迴五第1章 進攻(五)國戰十下第1章 劫(二)第2章 破局(三)華夏六第4章 拔劍(一)第1章 對峙(四)第1章 劫(二)國戰十一中第2章 職責(二)迷局三上第3章 死生(三)第1章 對峙(二)光明之城四下合圍二上輪迴六拔劍五第1章 狩(一)光明之城三第4章 驚雷(七)拔劍六下第1章 劫(四)第4章 斷腕(七)第2章 蝶變(六)廟算一下第4章 斷腕(七)華夏三上華夏四下華夏三下第5章 風暴(四)第5章 風暴(十)第5章 風暴(八)國戰三迷局一下第1章 進攻(二)第4章 驚雷(五)第4章 虎嘯(一)輪迴三華夏五
第2章 職責(四)第1章 狩(四)第2章 蝶變(六)破賊伍國戰五華夏四下光明之城四下合圍二上選擇四第3章 死生(一)天變三上廟算一下風起四選擇三下第2章 破局(三)合圍三上第1章 對峙(五)第1章 對峙(四)第5章 龍吟(六)第5章 風暴(五)第2章 蝶變(八)第5章 風暴(三)第1章 弄潮(二)第3章 選擇(二)第1章 狩(一)黃昏二下第1章 廟算(一)輕車一下迷局二上第4章 驚雷(八)第4章 驚雷(八)風暴八上弄潮八下第3章 天下(三)第1章 廟算(一)第5章 風暴(十)輪迴三選擇四拔劍六下合圍三上輪迴五國戰十一上第4章 斷腕(七)第2章 職責(四)第5章 風暴(五)第2章 職責(六)弄潮四第1章 狩(一)選擇四第4章 虎嘯(三)迷局四上選擇四第2章 迷局(一)國戰九破賊伍第3章 選擇(一)第2章 破局(三)華夏四上拔劍八上輪迴五第1章 進攻(五)國戰十下第1章 劫(二)第2章 破局(三)華夏六第4章 拔劍(一)第1章 對峙(四)第1章 劫(二)國戰十一中第2章 職責(二)迷局三上第3章 死生(三)第1章 對峙(二)光明之城四下合圍二上輪迴六拔劍五第1章 狩(一)光明之城三第4章 驚雷(七)拔劍六下第1章 劫(四)第4章 斷腕(七)第2章 蝶變(六)廟算一下第4章 斷腕(七)華夏三上華夏四下華夏三下第5章 風暴(四)第5章 風暴(十)第5章 風暴(八)國戰三迷局一下第1章 進攻(二)第4章 驚雷(五)第4章 虎嘯(一)輪迴三華夏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