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姥的養父養母彌留之際,家裡來了一位俠士,童姥父母把童姥託付給俠士照料,俠士義不容辭,當即答應他們收留童姥爲弟子。
童姥在師傅的幫助下先後安葬了養父養母,就跟着師傅來到了慕容山莊。原來此人是慕容龍城,此人獨創了斗轉星移奇功,威震天下,縱橫江湖。後來,慕容龍城又收了三個徒弟,無崖子、李秋水和李滄海。童姥和師弟師妹團結一致,共同演習上乘武功。
時間如念珠般劃過,轉眼童姥已經長大成人,出落得亭亭玉立。她和師妹李秋水同時愛上了無崖子,已是倆人處處吹鬍子瞪眼,倒戈相向。無崖子對他們兩人不熱不冷的,令她們難於捉摸。所以都以爲無崖子深愛着對方,於是兩人產生了很大的矛盾衝突,以致反目成仇。
慕容龍城志在復國,掌握逍遙派這樣的大派,對其復國大業就非常重要。可惜天意弄人,偏偏趙匡胤先他一步打下鐵桶江山,難以撼動,只好抱憾終老。
不過以慕容龍城的武功才智,定不會這麼碌碌無爲的死掉,就算他當不上皇帝,也要爲後代創造出最好的條件。可以想象他爲防止在中原太過顯眼,故而派天山童姥長駐天山縹緲峰,暗自積蓄力量,李秋水深入西夏發展勢力,而無崖子則坐鎮中原,靜觀其變。只要時機一旦出現,慕容世家便可風雲再起。
無崖子被丁春秋害死,童姥和李秋水黯然銷魂,傷心欲絕。她們聽說無崖子臨死前曾畫過一張美女圖,那張圖上的女子就是他深愛的女子。童姥和李秋水就千方百計地尋找那張圖,只想解開無崖子心中的最愛到底是誰?
童姥和李秋水終於獲得了那張圖,打開,倆人都傻了眼,畫上的女子既不是童姥也不是李秋水,而是李秋水的親妹妹,無崖子的小師妹李滄海。童姥和李秋水愁腸欲斷,決戰天山峰巔,雙雙斃命,空留千秋遺憾。
童姥對無崖子一廂情願的愛是純潔的,也是不現實的。在臨死前得知無崖子的最愛不是自己時,她簡直要崩潰了,那一刻對無崖子的恨洶涌氾濫,如果無崖子在面前她會一掌將他劈死在面前。瘋狂的愛最容易導致愛的畸變,童姥重生後的今天,當她看到兩隻雪猿纏纏綿綿的時候,內心頓生一種不平衡的感覺,她非常害怕見到這種場景,也相當不願意看到眼前的一切。所以她暗自積蓄內力,一個閃躍到雪猿身邊,一掌打在了大雪猿的命門上。
大雪猿受到了這致命的一擊,當場對天長嘯一通,便倒在地上人事不省......
下面再表一表朱小月。其實當時隨經理去南方採訪美食大賽,她是一萬個願意去,可領導臨時派給她一個任務,去一個名叫鳳凰村的山村採訪一位清華大學生的奶奶。
朱小月就乘車一路顛簸來到了鳳凰村,首先找到村支書,拿出介紹信,說明來由,村支書熱情招待,並領着朱小月來到了那位清華大學生二寶的家中。他家裡只有一個年邁的奶奶,佳境狀況不好,用家徒四壁來形容不爲過。說起來她那爭氣的孫子,老太太說鄉親們沒少幫了她的忙,於是她娓娓道來——
鳳凰村地處大山深處,這兒有一個鮮爲人知的風俗,那就是過年的時候要經歷一次“雞叫九天”的活動。就是說除夕這天早上,誰家的報曉雞第一個打鳴就預示着這個幸運的家庭在未來一年將會大吉大利,還會給全村人帶來好運。當然,除夕這天全村人就會自願帶些禮品去這家報喜表示祝賀,那個風光不亞於奧運會健兒奪金牌。
話說這年的除夕將到,這天,新上任的村支書王大華操着渾厚的男中音在大喇叭上喊道:“鄉親們,爲了更好地貫徹上級精神,近期咱們鄉要搞一個‘和諧家庭’的活動,每個村上報一戶家庭,凡是入選的家庭可以獲得一千元的獎金。”村支書的話像個定時**在鳳凰村炸開了花,村民議論紛紛,躍躍欲試。
除夕這天的凌晨,村裡德高望重的張老漢和王老漢身負重任早早地爬起了牀。他們倆一聲不吭地在不大的村子裡穿梭,耳朵一絲不敢大意地聽着周圍的動靜。他們倆是評委,只要誰家公雞早打鳴,他們就會馬不停蹄地循聲尋去,是誰家的雞,誰的家庭就會被宣告爲今年的“和諧家庭”,將受到全村乃至全鄉人的矚目。
且說眼看就要天亮,兩個老漢也沒有聽到本村公雞的一聲鳴叫。老漢納悶了,往年剛過三更天就有報曉雞迫不及待的鳴叫,今年到底是咋回事?兩個老漢有點不耐煩地點上了菸袋吧嗒吧嗒吸起來。一袋煙沒有吸完,突然一聲雞叫,兩位老漢觸電似的循着雞叫聲尋去,是村南頭二寶家的公雞。此時,各家的燈次第亮了起來。兩個老漢敲開二寶家的門,表示祝賀,二寶的奶奶激動得熱淚直流。
天亮了,本村的人們不約而同地涌向二寶家,有的送錢,有的送雞蛋,各樣的禮品擺滿了二寶家的桌子。村支書王大華更是熱情滿面地塞進二寶手裡三百元錢,並勉勵二寶好好上學,二寶和奶奶激動得要下跪,被大家攙扶了。這二寶是個苦孩子,父親病故,母親改嫁,跟着年邁的奶奶生活。可這孩子爭氣,在縣裡上高中,門門功課優秀,奶奶靠着養豬養羊勉強供應着孫子上學。近段時間,二寶跟奶奶鬧起了彆扭,他不忍心再看着體弱多病的奶奶爲自己再付出那麼多了,他想輟學出去打工掙錢養家餬口。再說,二寶認爲自己能不能考上大學還是一個未知數,還是趁早掙錢牢靠些。爲此,奶奶十分傷心,逢人便哭訴一番。村裡人都支持二寶奶奶的想法,就是討飯也要供應孩子上學。
晚上,王大華把張老漢和王老漢請到家裡喝酒嘮嗑。桌子的正中央擺放着一隻個大膘肥的燒雞,兩位老漢自嘆口福不淺。開席前,王大華出去小解,王大華的兒子小奎從裡屋一蹦一跳地跑了出來,小傢伙學着大人的口氣頗有禮貌地說:“爺爺,爺爺,你們吃‘醉雞’。”兩個老漢不知道啥叫“醉雞”,讓小傢伙解釋。小傢伙一字一頓地說:“爺爺,這隻燒雞是我家的那隻大公雞,昨兒個晚上爸爸讓我給這隻雞餵了酒,我灌了半瓶多,今天早上它就死了,爸爸說這樣做出的雞叫‘醉雞’,味道可好吃了!”兩位老漢一下子全明白了,豈不知,除夕這夜全村的大公雞不是被主人灌了酒就是封了口,只有二寶沒有給雞動手腳……這年,二寶不負村裡人厚望考上了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