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心灰意冷棄官不幹了 (4)

“你毀了朱虛侯的祠堂。你知道嗎,那是在好幾十年前,老太傅陳蕃還僅是青州刺史,他就曾搗毀劉章的塑像。你今天所爲跟他一模一樣。”說這話時黃琬眼望窗外,彷彿在追尋遙遠的記憶,“我因陳太傅薦舉而爲官,又因陳太傅之牽連遭禁,成也蕭何敗蕭何。”

曹操千恩萬謝送走黃琬,不禁思量:陳蕃最終死在宦官手裡,我雖然仰慕此人,但是真想混一個與他一樣的結局嗎?

那一刻他開始動搖了,覺得官場是那麼可怕,前景一片黑暗,不如棄官還鄉。但他又不甘心這十年的努力,不知該何去何從。在思考了整整半宿之後,曹操決定放手一搏,走一步險棋……

心灰意冷

第二天清晨,曹操找來樓異吩咐他速往京師。

“紋石的差事不能再耗着了,你去把張京叫回來,臺縣的公務還等他處理呢。叫那些民夫都散了吧,留幾個人看料也就夠了。”

“諾。小的這就去準備。”

“慢着!”曹操從袖中掏出一份奏章,“這個你替我遞往省中。”

“諾。”樓異伸手來接,曹操卻死死攥住,道:“你聽好了,這是個要緊的東西,遞交前萬萬不可讓我爹知曉。另外,辦完事你不要急着離開,這份奏章有什麼反應,你替我打聽清楚了再回來覆命。”

“小的明白。”樓異不敢多問。

曹操這才鬆手,看着他亦步亦趨退下去。

這份奏章的內容是爲十八年前黨人首領陳蕃、竇武鳴冤。現在黨人雖赦,但冤死的陳蕃尚未平反昭雪。現在宦官與黨人雖矛盾重重,但都是暗流相鬥未曾表露,而陳蕃之事是朝廷萬萬不能提起的禁忌。

曹操這份奏章字字斟酌,從自己禁斷淫祀談起,論及陳蕃在青州的舊事,最後立言道“陳、武等正直而見陷害,奸邪盈朝,善人壅塞”,公然要求恢復陳蕃、竇武的名譽。這一份奏章遞上去,必然要鬧出一場大風波來。曹操這樣做已經是不計後果放手一搏了。一旦成功自己便可以大長正氣享譽士林,但若是失敗就會跟王允、徐璆一樣下場,甚至還有性命之虞。

就在這種前途未卜的期待中熬過了七天,京師卻一點兒風聲都沒有,彷彿這份激烈的奏章投到了死水裡。曹操焦急期盼着洛陽的消息,等啊等,樓異、張京沒等來,等來的卻是秦宜祿!

如今的秦宜祿已經不是曹家的僕人了,誰料他身着錦緞比跟自己時更光鮮了。他被差役引進府內,見了曹操跪倒便拜:“小的秦宜祿拜見曹大人。”

曹大人?當年張嘴一個爺、閉嘴一個爺,如今卻叫自己曹大人,曹操心裡不是滋味,冷冷道:“你現在混得可好?”

“託您老的福,小的回到洛陽不敢面見令尊大人。”秦宜祿的口氣已經十分疏遠,又面有得意之色,“萬般無奈之際,小的投到河南尹何大人府中爲僕了。”

“何苗!?”曹操順口驚呼出來,他沒想到秦宜祿會委身這個人府中:何苗乃何後的同母弟弟,雖爲二國舅,卻與憨厚善良的何進大不相同,是十常侍張讓、趙忠的死黨。秦宜祿投到何苗手下,豈不是將自己當年所有事情都端給宦官了嗎?

秦宜祿似乎就是想讓曹操害怕,故意挖苦道:“曹大人,您當着小的面直呼我家大人的名諱,未免失禮了吧?”

“是是是,本官口誤了。”即便心裡膩歪,曹操還是得道歉。

“前兩日,大人有一份奏章遞入省中吧?”

曹操頭上汗涔涔的,突然一句話都答不出來。

秦宜祿訕笑道:“可惜您的大筆華翰未能打動聖聽。奏章所言之事皇上不準,根本沒有廷議,僅交與三公看了看。可憐呀,只因爲您這份奏章,又牽連死三位老臣呀!”

“你說什麼?”

“當朝司徒陳耽力挺您的奏議,忤逆天子獲罪。諫議大夫劉陶保奏陳耽不成,上殿謗君。結果兩人一同下獄,張讓當天晚上就派人把他們毒死了。”

曹操臉色蒼白。劉陶、陳耽都是曾經位列公臺的老臣,這樣無聲無息就被十常侍害死了,而這件事竟是因爲自己的一番奏章引發的。

“您不忍了?”秦宜祿笑得更加猖狂,“還沒完呢。老楊賜久染重病,聞知劉、陳二公斃命,當即疾發而亡!”

“楊公他老人家也……”曹操如鯁在喉,他徹底被這個以前對他唯命是從的奴才擊敗了。楊賜是朝廷正直之臣的脊樑,他一倒朝廷的正氣也就徹底湮滅了。

“您猜猜誰當了太尉?是許相!綽號‘不開口’的許相,跟張讓最最交好的人。唉……三位公臺老臣接連身亡,您也該明白自己那點兒斤兩了吧?我家大人有好生之德爲您講了好話,加之令尊苦苦哀求,他跟許相的那點兒老交情又救了您一命。他們費盡口舌,總算說動萬歲不怪罪於您。”秦宜祿得意洋洋。

曹操真恨不得把這個卑鄙無恥的小人踢死,咬着牙道:“家父自不必說,許叔父我也自會感念,可你家大人還真是好心呢!”

“這就是您不明白了。我家大人聽說您毀壞劉章的祠堂很是高興。說劉章殺了呂后家,呂家是外戚之人,而我家大人也是外戚之人呢。一筆寫不出兩個外戚,您對何家也有功呀!”

“你放屁!”曹操實在怒不可遏。

“您別急,別急……”秦宜祿畢竟跟了他十年,很怕他動怒,“小的實言相告,我家大人現處國舅之尊,十分仰慕您的威名。”

曹操這會兒聽出點兒子醜寅卯來了,秦宜祿是替何苗來拉攏自己。

“曹大人,您對小的有故主之情,而何國舅對小的也很不錯。所以小的一廂情願想讓二位結好。現在我家二國舅就要晉封車騎將軍了,一旦開府便可與大國舅何進並駕齊驅。您如今處在這個位置,前有宦官之恨,後有督郵之迫,倒不如投靠我家大人。一可保性命無害,二可保俸祿不失,三也可叫令尊大人放心,您說是不是這個道理?”

曹操故作沉思低頭不語。

“您不要以爲掾屬有份。那安平人樂隱、汝南名士應劭,如今都依附了我家大人。”秦宜祿說到這裡往曹操跟前湊了湊,“莫看現在我家大人與張讓相交深厚,將來有一日後庭有變,我家大人也想在諸位高士協助下剷除宦官。這與您平生夙願並不相悖,您說呢?”

曹操可不想趟外戚的渾水,更何況何苗之上更有何進,兄弟倆離心離德難成大事。但事到如今自身難保,又豈敢再得罪國舅?他腦筋一轉,緊蹙雙眉裝作思考,緩緩點頭道:“好吧。不過此事我要再三思量,還得徵求一下父親意思。”

“那就好!那就好!老爺那裡一定會同意的,您要是實在說不動老人家,我去!憑我這張巧嘴肯定成。”秦宜祿喜笑顏開,一高興又稱曹嵩爲老爺了。

曹操見騙住了他,趕緊委婉地下了逐客令,將他打發走。等安靜下來,曹操的心也冷了,這官還如何當下去?皇帝昏庸、奸臣當道、外戚橫行,自己又被人家牢牢攥在手心裡,連累老爹爹一把年紀還要向閹人屈膝告饒。

他茫茫然遊移到書房,又見書童呂昭趁他不在,伏在桌案前抄書練字。呂昭見他來了,趕忙起身讓出几案,慌張道:“小的錯了!”

“不就是用用我的書案嘛,知道習字上進不算錯。”曹操坐下來,“你在抄什麼啊?”

“是王充的《論衡》。”

“哦?這麼深奧的書你也敢看呀。”

“小的不是看,只是抄。”呂昭不好意思地笑了笑,“就屬這套書的卷數最多,字也多。我要是能抄下來,一定能認識不少字。”

“你不得其法,先去抄《孝經》、《論語》吧。”曹操說着,無精打采拿起呂昭抄寫的竹簡,正見:操行有常賢,仕宦無常遇。賢不賢,才也;遇不遇,時也。才高行潔,不可保以必尊貴;能薄操濁,不可保以必卑賤。或高才潔行,不遇退在下流;薄能濁操,遇在衆上。世各自有以取士,士亦各自得以進。

“大人,您怎麼了?”呂昭瞪大了眼睛。

“什麼怎麼了?”

“您……您哭了。”

曹操擦了擦不覺流下的淚水。《論衡》說的一點兒都不假,遇到如今這個世道,自己再努力仕途上也不會有什麼成就了。既然已經走到了死衚衕,何必還要在這裡浪費青春呢?非要熬到頭破血流山窮水盡嗎?算了吧,回頭吧!不爲自己想,還得爲老婆孩子想呢……五十歲的孝廉有的是,就算自己再隱居二十年也能跟他們一樣。黃琬不就是在家禁錮了二十載嗎?等一個清平之世吧,盼着昏庸無道的皇帝早早駕崩,盼着那些老宦官都死絕……

“大人,我寫得不好嗎?”

“不是,你寫得很好。”曹操摸了摸呂昭的頭,“孩子,我給你介紹一個老師好不好?”

“那自然好了,是誰呀?”

“是我的親弟弟曹子疾,他博覽羣書文學可好了。”

“他在哪兒?”

“在我的家鄉沛國譙縣,他教過家塾,你去跟他讀書吧。”

呂昭嚇壞了:“大人,您不要我了嗎?我不離開您。”

“傻孩子,誰要你離開我了?咱們一起回家!”

“您不當官了?”呂昭詫異地盯着他。

曹操搖搖頭,吟起了《離騷》:“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佇乎吾將反。回朕車以復路兮,及行迷之未遠……這官我不當了,我帶着你還有樓異回家。家鄉有我的兒子昂兒、有子疾的孩子安民,還有我侄子夏侯懋,你以後跟他們一起玩、一起讀書,好不好啊?”

“嗯。”呂昭興奮地點點頭。

正說話間,樓異回來了,一進門就嚷:“大人,您的奏章……”

“喊什麼?我已經知道了。”曹操起身看看樓異,“你休息休息,就吩咐人收拾東西吧,我要辭官了。”

“啊?大人您不必如此,老爺和許相說動了張讓,據說二國舅也幫了忙,朝廷對您不加罪責。只不過要調您離開濟南,改任東郡太守。”

“你不懂啊!此處的官員是我曹某人一手撤換的,朝廷卻把我調離開這些人,意在防止我形成勢力。濟南離京師遠,東郡離得近,這是要我把放在眼皮底下看管起來。而且何苗攥着我的短處,要拉我上外戚的賊船呀!”曹操乾笑了幾聲,“十常侍無非是不想讓我說話,那我就不說。咱辭官回家,留書懸印,明天就走。”

這一次真有些像逃難,所有的傢俬都不要了,草草收拾一番,轉日清晨曹操乘着百姓的小馬車離開了東平陵,甚至都沒有向濟南王和治下縣令們辭行。車過田間又見百姓們扛着木頭石料匆匆趕路。

“他們這是要幹什麼?”呂昭很好奇。

“不知道。”樓異騎在馬上張望了一番,“好像是誰家蓋房子。”

曹操苦笑道:“我知道。一定是他們聽說我要走了,想重修朱虛侯的祠堂。”

“還修?這些百姓也太愚昧了。”

“不是愚昧,是自欺欺人。”曹操嘆息道,“世間萬般苦,人總要給自己找個寄託。兵荒馬亂朝廷昏庸,舉兵反抗又一敗塗地,除了希冀神仙還能靠誰呢?所以當年陳蕃毀了神像他們就重修,我又毀了他們還要再修!無非是給自己找一點兒歸宿罷了。”

“那咱們的歸宿在哪兒?”呂昭眨着黑豆般的眼睛看着他。

童言無忌,搞得曹操有些悚然:“或許……在家鄉吧。”他不敢再多想什麼,忙催促樓異繼續趕路。

中平三年(公元186年)春,曹操拒絕了朝廷東郡太守的任命,再次離官還鄉。與上一次從頓丘令任上罷免相比,這一回他已經心灰意冷了。曹操抱着刷新吏治之心苦苦治理濟南一年,而光彩的政績卻似曇花一現。在他離開後,濟南國張京、劉延、武周、侯聲等清官再受宦官打擊,買官的宵小又一次充斥衙門;耗盡府庫採辦的石料最終還是被宦官以一成價值收購,賣的錢甚至不夠打發民夫的;劉章的祠堂塑像不久又紛紛重新樹立,巫婆方士招搖撞騙。寒風依舊,一切努力化爲烏有……

第39章 身陷兵權爭奪戰 (3)第47章 袁紹的餿主意把董卓引來了 (3)第49章 皇宮大屠殺, (2)第2章 新一輪宮廷鬥爭開始了 (2)第29章 曹操的隱居歲月 (3)第14章 一夜之間曹操變身將軍 (2)第11章 反民驟起,百萬人大造反 (2)第36章 灰頭土臉,曹操第三次入仕 (3)第40章 藉機扳倒當權派 (1)第46章 袁紹的餿主意把董卓引來了 (2)第11章 反民驟起,百萬人大造反 (2)第5章 曹操眼中的天下 (2)第15章 一夜之間曹操變身將軍 (3)第6章 曹操眼中的天下 (3)第46章 袁紹的餿主意把董卓引來了 (2)第12章 反民驟起,百萬人大造反 (3)第27章 曹操的隱居歲月 (1)第16章 急赴前線鎮壓黃巾起義! (1)第24章 心灰意冷棄官不幹了 (2)第43章 漢靈帝的身後事 (2)第7章 黃巾之亂拉開序幕 (1)第19章 急赴前線鎮壓黃巾起義! (4)第47章 袁紹的餿主意把董卓引來了 (3)第44章 漢靈帝的身後事 (3)第33章 皇帝賣官,曹嵩出價一個億 (4)第13章 一夜之間曹操變身將軍 (1)第2章 新一輪宮廷鬥爭開始了 (2)第11章 反民驟起,百萬人大造反 (2)第28章 曹操的隱居歲月 (2)第12章 反民驟起,百萬人大造反 (3)第42章 漢靈帝的身後事 (1)第27章 曹操的隱居歲月 (1)第4章 曹操眼中的天下 (1)第26章 心灰意冷棄官不幹了 (4)第47章 袁紹的餿主意把董卓引來了 (3)第48章 皇宮大屠殺, (1)第28章 曹操的隱居歲月 (2)第30章 皇帝賣官,曹嵩出價一個億 (1)第33章 皇帝賣官,曹嵩出價一個億 (4)第45章 袁紹的餿主意把董卓引來了 (1)第24章 心灰意冷棄官不幹了 (2)第11章 反民驟起,百萬人大造反 (2)第46章 袁紹的餿主意把董卓引來了 (2)第12章 反民驟起,百萬人大造反 (3)第19章 急赴前線鎮壓黃巾起義! (4)第33章 皇帝賣官,曹嵩出價一個億 (4)第38章 身陷兵權爭奪戰 (2)第17章 急赴前線鎮壓黃巾起義! (2)第25章 心灰意冷棄官不幹了 (3)第45章 袁紹的餿主意把董卓引來了 (1)第37章 身陷兵權爭奪戰 (1)第24章 心灰意冷棄官不幹了 (2)第49章 皇宮大屠殺, (2)第5章 曹操眼中的天下 (2)第33章 皇帝賣官,曹嵩出價一個億 (4)第4章 曹操眼中的天下 (1)第22章 升任濟南相,一口氣罷免八名昏官 (3)第47章 袁紹的餿主意把董卓引來了 (3)第12章 反民驟起,百萬人大造反 (3)第6章 曹操眼中的天下 (3)第20章 升任濟南相,一口氣罷免八名昏官 (1)第32章 皇帝賣官,曹嵩出價一個億 (3)第32章 皇帝賣官,曹嵩出價一個億 (3)第49章 皇宮大屠殺, (2)第42章 漢靈帝的身後事 (1)第4章 曹操眼中的天下 (1)第14章 一夜之間曹操變身將軍 (2)第7章 黃巾之亂拉開序幕 (1)第17章 急赴前線鎮壓黃巾起義! (2)第25章 心灰意冷棄官不幹了 (3)第22章 升任濟南相,一口氣罷免八名昏官 (3)第17章 急赴前線鎮壓黃巾起義! (2)第11章 反民驟起,百萬人大造反 (2)第28章 曹操的隱居歲月 (2)第5章 曹操眼中的天下 (2)第39章 身陷兵權爭奪戰 (3)第21章 升任濟南相,一口氣罷免八名昏官 (2)第3章 新一輪宮廷鬥爭開始了 (3)第36章 灰頭土臉,曹操第三次入仕 (3)第34章 灰頭土臉,曹操第三次入仕 (1)第41章 藉機扳倒當權派 (2)第39章 身陷兵權爭奪戰 (3)第45章 袁紹的餿主意把董卓引來了 (1)第19章 急赴前線鎮壓黃巾起義! (4)第45章 袁紹的餿主意把董卓引來了 (1)第32章 皇帝賣官,曹嵩出價一個億 (3)第45章 袁紹的餿主意把董卓引來了 (1)第6章 曹操眼中的天下 (3)第7章 黃巾之亂拉開序幕 (1)第8章 黃巾之亂拉開序幕 (2)第37章 身陷兵權爭奪戰 (1)第20章 升任濟南相,一口氣罷免八名昏官 (1)第42章 漢靈帝的身後事 (1)第1章 新一輪宮廷鬥爭開始了 (1)第13章 一夜之間曹操變身將軍 (1)第35章 灰頭土臉,曹操第三次入仕 (2)第3章 新一輪宮廷鬥爭開始了 (3)第43章 漢靈帝的身後事 (2)第18章 急赴前線鎮壓黃巾起義! (3)
第39章 身陷兵權爭奪戰 (3)第47章 袁紹的餿主意把董卓引來了 (3)第49章 皇宮大屠殺, (2)第2章 新一輪宮廷鬥爭開始了 (2)第29章 曹操的隱居歲月 (3)第14章 一夜之間曹操變身將軍 (2)第11章 反民驟起,百萬人大造反 (2)第36章 灰頭土臉,曹操第三次入仕 (3)第40章 藉機扳倒當權派 (1)第46章 袁紹的餿主意把董卓引來了 (2)第11章 反民驟起,百萬人大造反 (2)第5章 曹操眼中的天下 (2)第15章 一夜之間曹操變身將軍 (3)第6章 曹操眼中的天下 (3)第46章 袁紹的餿主意把董卓引來了 (2)第12章 反民驟起,百萬人大造反 (3)第27章 曹操的隱居歲月 (1)第16章 急赴前線鎮壓黃巾起義! (1)第24章 心灰意冷棄官不幹了 (2)第43章 漢靈帝的身後事 (2)第7章 黃巾之亂拉開序幕 (1)第19章 急赴前線鎮壓黃巾起義! (4)第47章 袁紹的餿主意把董卓引來了 (3)第44章 漢靈帝的身後事 (3)第33章 皇帝賣官,曹嵩出價一個億 (4)第13章 一夜之間曹操變身將軍 (1)第2章 新一輪宮廷鬥爭開始了 (2)第11章 反民驟起,百萬人大造反 (2)第28章 曹操的隱居歲月 (2)第12章 反民驟起,百萬人大造反 (3)第42章 漢靈帝的身後事 (1)第27章 曹操的隱居歲月 (1)第4章 曹操眼中的天下 (1)第26章 心灰意冷棄官不幹了 (4)第47章 袁紹的餿主意把董卓引來了 (3)第48章 皇宮大屠殺, (1)第28章 曹操的隱居歲月 (2)第30章 皇帝賣官,曹嵩出價一個億 (1)第33章 皇帝賣官,曹嵩出價一個億 (4)第45章 袁紹的餿主意把董卓引來了 (1)第24章 心灰意冷棄官不幹了 (2)第11章 反民驟起,百萬人大造反 (2)第46章 袁紹的餿主意把董卓引來了 (2)第12章 反民驟起,百萬人大造反 (3)第19章 急赴前線鎮壓黃巾起義! (4)第33章 皇帝賣官,曹嵩出價一個億 (4)第38章 身陷兵權爭奪戰 (2)第17章 急赴前線鎮壓黃巾起義! (2)第25章 心灰意冷棄官不幹了 (3)第45章 袁紹的餿主意把董卓引來了 (1)第37章 身陷兵權爭奪戰 (1)第24章 心灰意冷棄官不幹了 (2)第49章 皇宮大屠殺, (2)第5章 曹操眼中的天下 (2)第33章 皇帝賣官,曹嵩出價一個億 (4)第4章 曹操眼中的天下 (1)第22章 升任濟南相,一口氣罷免八名昏官 (3)第47章 袁紹的餿主意把董卓引來了 (3)第12章 反民驟起,百萬人大造反 (3)第6章 曹操眼中的天下 (3)第20章 升任濟南相,一口氣罷免八名昏官 (1)第32章 皇帝賣官,曹嵩出價一個億 (3)第32章 皇帝賣官,曹嵩出價一個億 (3)第49章 皇宮大屠殺, (2)第42章 漢靈帝的身後事 (1)第4章 曹操眼中的天下 (1)第14章 一夜之間曹操變身將軍 (2)第7章 黃巾之亂拉開序幕 (1)第17章 急赴前線鎮壓黃巾起義! (2)第25章 心灰意冷棄官不幹了 (3)第22章 升任濟南相,一口氣罷免八名昏官 (3)第17章 急赴前線鎮壓黃巾起義! (2)第11章 反民驟起,百萬人大造反 (2)第28章 曹操的隱居歲月 (2)第5章 曹操眼中的天下 (2)第39章 身陷兵權爭奪戰 (3)第21章 升任濟南相,一口氣罷免八名昏官 (2)第3章 新一輪宮廷鬥爭開始了 (3)第36章 灰頭土臉,曹操第三次入仕 (3)第34章 灰頭土臉,曹操第三次入仕 (1)第41章 藉機扳倒當權派 (2)第39章 身陷兵權爭奪戰 (3)第45章 袁紹的餿主意把董卓引來了 (1)第19章 急赴前線鎮壓黃巾起義! (4)第45章 袁紹的餿主意把董卓引來了 (1)第32章 皇帝賣官,曹嵩出價一個億 (3)第45章 袁紹的餿主意把董卓引來了 (1)第6章 曹操眼中的天下 (3)第7章 黃巾之亂拉開序幕 (1)第8章 黃巾之亂拉開序幕 (2)第37章 身陷兵權爭奪戰 (1)第20章 升任濟南相,一口氣罷免八名昏官 (1)第42章 漢靈帝的身後事 (1)第1章 新一輪宮廷鬥爭開始了 (1)第13章 一夜之間曹操變身將軍 (1)第35章 灰頭土臉,曹操第三次入仕 (2)第3章 新一輪宮廷鬥爭開始了 (3)第43章 漢靈帝的身後事 (2)第18章 急赴前線鎮壓黃巾起義!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