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升任濟南相,一口氣罷免八名昏官 (1)

赴任濟南

光和七年(公元184年)冬,在官軍和地方豪強的聯合絞殺下,黃巾起義宣告失敗,數十萬百姓死於戰亂。皇帝劉宏宣佈改元中平,取意中原平定。不過,天下太平只是他一廂情願之事。福無雙至禍不單行,朱儁、皇甫嵩、曹操等人所率的得勝之師剛剛回到洛陽,還沒有緩過氣來,涼州又爆發了新的叛亂。

由於涼州羌民屢屢作亂,朝廷與其之間的大小衝突時常爆發,斷斷續續已經打了二十多年。在“涼州三明”皇甫規、張奐、段熲主持西北軍務的時代,爲了避免羌人與其他少數民族勢力之間的聯合,進而從內部分化敵人,朝廷任命了許多羌族和雜胡首領爲歸義羌長;給予他們的部族以優待,讓他們捍衛劉家的統治。

經過這些年的發展,那些投誠的部落慢慢遷移到了涼州的內部地區,生活習慣也逐漸漢化。但隨着黃巾起義的爆發,他們親眼目睹了漢朝廷的不得人心,桀驁不馴的野心和狂妄的血性再次被喚醒。

中平元年(即改元前光和七年)十一月,湟中義從①的部落首領北宮伯玉、李文侯等豎旗造反。他們勾結了先零羌部落,大肆在涼州掠奪財物,並串通漢族軍官邊章、韓遂,以及悍匪宋建等人一起作亂,攻克涼州軍事重鎮金城,殺死了護羌校尉冷徵、金城太守陳懿。

涼州刺史左昌雖然即時組織了武裝,卻力戰不敵節節敗退,叛軍鋒芒已直指三輔之地。

劉宏又受一驚,只得命剛剛還朝的左車騎將軍皇甫嵩再次爲將,率兵平定羌亂。並赦免了因兵敗蒙罪的東中郎將董卓,命他將功折罪,再統部隊作爲皇甫嵩的副手,重返涼州戰場禦敵。

這一次,曹操可不願意再主動請纓了。雖然他自幼喜好兵法,但上了沙場才真正明白戰爭的殘酷性和破壞性。這一年他已經目睹了太多人喪命疆場、大多城池村鎮化爲廢墟,經過西華、宛城兩場刻骨銘心的肉搏,他所率領的三千騎活着回來的不足十分之一,血肉橫飛的場面不斷煩擾着他的夢境。更讓他不能釋懷的是鎮壓黃巾引發的深刻思考:百姓作亂雖惑於邪道但也是被苛政所逼,而官軍則是爲了捍衛江山社稷而戰,兩者從本心而言無所謂誰對誰錯,那麼致使數十萬人喪命戰爭的根本原因又是什麼呢?

曹操畢竟是讀着《孝經》長大的,在潛意識裡不願意把矛頭指向皇帝,也不敢那樣考慮問題。

思來想去他得出了一個結論:朝廷的失德、官員的纔是導致悲劇的罪魁禍首。不解決這個問題,百姓的叛亂就不能遏止,還會有更多無辜的人死於戰亂。有了這樣一個認識,他決定接受朝廷的任命,到濟南擔任國相,並且赴任後的第一要務就是切實整頓官吏。

他雖冥思苦想卻沒有注意到,濟南相這一職位其實是他父親曹嵩早就物色好的。在曹嵩看來,領兵打仗畢竟是粗人的營生,瓦罐難免井口破,常在刀尖上混日子,難免有失手的時候。即便能始終戰無不勝攻無不克,一旦天下太平,鳥盡弓藏又能有什麼好的歸宿呢?現在大兒子得勝歸來,家鄉的小兒子也安然無恙。軍功有了,家業也未受損,這時候差不多該見好就收了。濟南國處在青州,在黃巾叛亂時所受的破壞並不大,所以這濟南相實在是一個不錯的肥缺。若是兒子能八面玲瓏處處穩妥,加之有平亂之功和自己的提攜,三五年的光景便可以飛黃騰達超登列卿了。兒子既然是列卿,老子擔任三公還不是順理成章的事兒?

父子二人就是在這樣貌合神離的狀態下依依惜別。曹操登上他赴任濟南整頓吏治的道路;曹嵩則繼續遊走宦官外戚之間,追求問鼎三公的機會。

曹操命秦宜祿提前半個月出發,先回譙縣送信,然後到濟南首縣東平陵打前站。自己則與同僚友人盤桓了數日,又逐一拜謝了馬日磾、朱儁、張溫、崔烈等前輩,才離開洛陽。

這一路上曹操可謂感慨良多。當年他受命往河北擔任頓丘縣令,道上只有樓異等五名家丁相伴,經歷了寒冬大雪、賊人剪徑、荒郊迷路,最後到任時狼狽不堪,僅剩下樓異一人隨在身邊。如今又是一個隆冬,又是在東行的路上,所受的待遇卻有天壤之別。

國相官俸二千石,職同太守,治下十餘個縣。這十多個縣的官司訴訟、民生農桑、孝廉選舉、稅收供奉,乃至典兵守備的大權都付與其一人之手,這樣重任實是封疆大吏,遠非當初的小小縣令可及。所以當他的皁色官車行走在驛道上的時候,無論什麼人都要爲他讓路,凡到館驛必由驛丞親自接待,迎入最好的房舍居住,早預備下炭火把屋裡烤得暖暖烘烘,所獻餐食珍饈皆備,伺候的人無微不至。莫說自己,就連樓異他們的夜壺都有人搶着倒。

這都不算什麼,還有一路之上所過之地,上到同級的太守,下到縣令、縣尉無不前來逢迎。好話說盡、笑臉賠夠,還要相贈路費。說是路費,其實是金銀財寶、綾羅綢緞、當地特產,樣樣都價值不菲。當然,這些官員不僅僅是向濟南相盡同僚之義,也衝着曹操是平亂功臣炙手可熱,更衝着他父親曹嵩位列九卿頗受十常侍青睞。曹操揣着一肚子整頓吏治的心思,自然是不願意收這些東西的。但那些官員送禮不成扔下東西就走,不受也無法處置。

更重要的是官場講人情,你一概不受別人只會說你假清高、說你孤僻、說你目中無人,留下這樣的名聲,以後的差事就會寸步難行。若是三五年前有人說幾句壞話也就算了,可如今他已經三十一歲,是當爹的人了,不願意再在仕途上經歷太多挫折了。萬般無奈下,曹操只得定下規矩,凡官員相贈,金銀寶物一概不取,只將土產諸物留下一半,以示領受人情。饒是如此,未至濟南,各郡縣所贈之物已堆滿了兩輛馬車。

曹操坐在車上,時不時前後環顧自己的隊伍。六輛大車載着傢什禮品,四十多個家丁擁擁護衛;樓異身着皁色錦衣,騎着大宛寶馬,配着腰刀,威風凜凜當先開路——這樣的氣魄豈是當年可比?但與當初更不同的是,他遇不到結伴的路人了,也找不到可以與他促膝聊天的百姓了。頂多是在行路間望見零星幾個田間的農人,他們遠遠瞅見官車,不是轉身逃避就是怵生生跪倒磕頭,臉上恐懼的顏色溢於言表,彷彿怕自己撲過去吃了他們似的。黃巾之亂是平定了,但官吏和百姓之間則更加疏遠了,尤其他這個有功之將,無形中帶了幾分殺氣。威名是樹立起來了,但這種威名卻沾染了洗不掉的血腥!

曹操上任的濟南國乃青州首郡,本光武帝之子、郭皇后所生劉康的世襲封國。後來國嗣斷絕,到了熹平三年劉宏冊封河間王后裔,一個與老祖宗同名的劉康復爲濟南王,這個劉康死後又有其子劉贇世襲。因爲皇帝劉宏本身也是河間王一支所出,實際上劉贇是當今天子的一個遠房侄孫。雖然這一帝一王隔着兩代,實際年齡卻相差無幾。濟南國下轄十個縣:東平陵、著縣、於陵、臺縣、菅縣、土鼓、樑鄒、鄒平、東朝陽、歷城。皆因爲此郡盛出鐵礦,乃青州富庶之最,所以才把王室封在此處。當然,如此富庶的濟南國也是十常侍賣官斂財的首選之處。

曹操一路上因爲應酬耽誤了不少時日,好不容易車馬來至東平陵城門,又見早有郡縣兩個衙門的人和成羣的百姓排列得整整齊齊在外迎接,爲首的乃是打前站的秦宜祿與東平陵縣令。他們這些人老遠就看見曹操的車馬隊伍,一聲令下鼓樂齊鳴,還有人載歌載舞歡迎新官上任,真比娶媳婦還熱鬧。

曹操命人停車撤去簾子,面無表情地看着他們在那裡鬧騰,直等了有小半個時辰,舞也跳完了,歌也唱完了,那些鼓吹之人見郡將老爺的隊伍不過來,就不停地吹,直吹到腮幫子都腫了纔沒滋沒味地歇下來。

曹操見他們都沒勁了,這才下車,帶着樓異走過來。所有人見這等架勢,不知大人是喜是怒,都低着腦袋跪倒在地。曹操矜持着環顧了一番衙門諸人,又走到衆百姓、舞樂之人近前,才道:“諸位鄉親衙役,有勞你們迎接本官了。但曹某人初到此地,無功無恩於諸位,不敢擔此大禮,你們都起來吧!”

大家聽到他冷冰冰的聲音,誰都不敢動。秦宜祿是跟慣了他的,第一個爬起來道:“我家大人叫你們起來,大家都起來吧,我家大人最隨和了。”

衆人這才爬起來。曹操一眼看見位白髮蒼蒼的老人,忙走到近前,問道:“老人家,您身體可好啊?”

老人哆哆嗦嗦不敢答對,秦宜祿忙過來攙住,笑道:“您老說話呀,我家大人最是憐貧惜老的。”

曹操拉起老人的手,又道:“老人家不必怯官,您高壽了?”

“不敢不敢,小人今年七十九。”老人這纔回話。

“七十九歲啦!不像呀,”曹操和藹地笑了,“您老精神矍鑠,我看着也就是六十多歲。”

“哈哈哈……”老頭聽父母官說他年輕,高興地笑了。

這一笑曹操看見他的牙齒已經掉了不少,又問:“您這麼大的年紀還來迎接本官,累不累呀?”

“不累不累,大人您素來愛民如子,爲官清正……得睹君儀,三生有戲啊。”

曹操聽他把“三生有幸”說成了“三生有戲”很是詫異,又問道:“您老說真乃什麼?”

“三生有戲。”老頭又重複道。

曹操這才仔細打量所來的百姓,其中有老有少有男有女,書生、農民、工匠、商賈皆有,大姑娘老太太都穿着出門的好衣裳,還有身着錦繡的地主富戶垂首而立甚爲恭敬。什麼階層的人都來了幾個,這分明就是衙門安排好的。

他回頭又問老人:“我看您一身農戶打扮,也讀過書嗎?”

“咳!大人您真是拿小老兒玩笑。我給人當了一輩子佃戶,莫說讀書,字也不認得呀。”老人憨笑道。

“哦?既然您不認字不讀書,剛纔您誇我的那幾句話,又是什麼人教的呢?”

“那都是衙門的人教的。”老人脫口而出,“小老兒記性不好了,昨天背了半宿,還不太精熟。嗯……愛民如子,爲官清正。得睹君儀,三生有戲。三生有戲啊!”

曹操“撲哧”一笑,環顧衆人,有的掩口而笑,有的金魚望天,有的面露尷尬;縣令在一邊跪着,腦袋都快扎到地裡去了。他又拍了拍老人家的手:“您老好記性,一點兒都不錯。今天是讓曹某看了一場好戲呀!您老辛苦啦!”

“不敢不敢。這都是衙門吩咐的。”

曹操也不氣惱,把手一擡作了個羅圈揖道:“我曹某人方到濟南,就給大家添了麻煩,實在是對不住列位。下官這一路上得各地官員饋贈不少,一會兒大家不要走,每人都有些薄禮相送。窮人多領,富人少得,但人人都要沾沾下官到此的喜氣。”

“謝大人!”衆百姓喜氣洋洋跪倒謝賞,這次是真高興了。

曹操又勸大家起來,吩咐樓異散發禮物,這才走到東平陵縣令面前道:“縣令大人不必多禮,快快請起,今天您最辛苦呀,真是有勞您了。”縣令聽他語氣平緩也不知是好話壞話,只好回答:“不敢……不敢……在下東平陵縣令趙某,在此迎候大人乃理所當然。”

曹操將其攙起,並不提及方纔之事,只是叫其速速回衙理事,不必顧及他的事;自己則帶着樓異先往王府拜謁濟南王劉贇。

第1章 新一輪宮廷鬥爭開始了 (1)第44章 漢靈帝的身後事 (3)第19章 急赴前線鎮壓黃巾起義! (4)第47章 袁紹的餿主意把董卓引來了 (3)第5章 曹操眼中的天下 (2)第21章 升任濟南相,一口氣罷免八名昏官 (2)第46章 袁紹的餿主意把董卓引來了 (2)第2章 新一輪宮廷鬥爭開始了 (2)第26章 心灰意冷棄官不幹了 (4)第46章 袁紹的餿主意把董卓引來了 (2)第37章 身陷兵權爭奪戰 (1)第29章 曹操的隱居歲月 (3)第48章 皇宮大屠殺, (1)第39章 身陷兵權爭奪戰 (3)第7章 黃巾之亂拉開序幕 (1)第39章 身陷兵權爭奪戰 (3)第43章 漢靈帝的身後事 (2)第3章 新一輪宮廷鬥爭開始了 (3)第34章 灰頭土臉,曹操第三次入仕 (1)第31章 皇帝賣官,曹嵩出價一個億 (2)第25章 心灰意冷棄官不幹了 (3)第30章 皇帝賣官,曹嵩出價一個億 (1)第27章 曹操的隱居歲月 (1)第8章 黃巾之亂拉開序幕 (2)第38章 身陷兵權爭奪戰 (2)第20章 升任濟南相,一口氣罷免八名昏官 (1)第49章 皇宮大屠殺, (2)第49章 皇宮大屠殺, (2)第33章 皇帝賣官,曹嵩出價一個億 (4)第48章 皇宮大屠殺, (1)第6章 曹操眼中的天下 (3)第27章 曹操的隱居歲月 (1)第35章 灰頭土臉,曹操第三次入仕 (2)第2章 新一輪宮廷鬥爭開始了 (2)第33章 皇帝賣官,曹嵩出價一個億 (4)第10章 反民驟起,百萬人大造反 (1)第9章 黃巾之亂拉開序幕 (3)第43章 漢靈帝的身後事 (2)第24章 心灰意冷棄官不幹了 (2)第32章 皇帝賣官,曹嵩出價一個億 (3)第1章 新一輪宮廷鬥爭開始了 (1)第45章 袁紹的餿主意把董卓引來了 (1)第30章 皇帝賣官,曹嵩出價一個億 (1)第32章 皇帝賣官,曹嵩出價一個億 (3)第40章 藉機扳倒當權派 (1)第45章 袁紹的餿主意把董卓引來了 (1)第34章 灰頭土臉,曹操第三次入仕 (1)第15章 一夜之間曹操變身將軍 (3)第19章 急赴前線鎮壓黃巾起義! (4)第18章 急赴前線鎮壓黃巾起義! (3)第5章 曹操眼中的天下 (2)第6章 曹操眼中的天下 (3)第45章 袁紹的餿主意把董卓引來了 (1)第26章 心灰意冷棄官不幹了 (4)第18章 急赴前線鎮壓黃巾起義! (3)第24章 心灰意冷棄官不幹了 (2)第1章 新一輪宮廷鬥爭開始了 (1)第23章 心灰意冷棄官不幹了 (1)第16章 急赴前線鎮壓黃巾起義! (1)第17章 急赴前線鎮壓黃巾起義! (2)第48章 皇宮大屠殺, (1)第44章 漢靈帝的身後事 (3)第33章 皇帝賣官,曹嵩出價一個億 (4)第46章 袁紹的餿主意把董卓引來了 (2)第10章 反民驟起,百萬人大造反 (1)第6章 曹操眼中的天下 (3)第44章 漢靈帝的身後事 (3)第28章 曹操的隱居歲月 (2)第26章 心灰意冷棄官不幹了 (4)第5章 曹操眼中的天下 (2)第40章 藉機扳倒當權派 (1)第4章 曹操眼中的天下 (1)第39章 身陷兵權爭奪戰 (3)第40章 藉機扳倒當權派 (1)第17章 急赴前線鎮壓黃巾起義! (2)第46章 袁紹的餿主意把董卓引來了 (2)第46章 袁紹的餿主意把董卓引來了 (2)第12章 反民驟起,百萬人大造反 (3)第35章 灰頭土臉,曹操第三次入仕 (2)第4章 曹操眼中的天下 (1)第1章 新一輪宮廷鬥爭開始了 (1)第22章 升任濟南相,一口氣罷免八名昏官 (3)第27章 曹操的隱居歲月 (1)第6章 曹操眼中的天下 (3)第42章 漢靈帝的身後事 (1)第2章 新一輪宮廷鬥爭開始了 (2)第47章 袁紹的餿主意把董卓引來了 (3)第22章 升任濟南相,一口氣罷免八名昏官 (3)第7章 黃巾之亂拉開序幕 (1)第15章 一夜之間曹操變身將軍 (3)第17章 急赴前線鎮壓黃巾起義! (2)第3章 新一輪宮廷鬥爭開始了 (3)第1章 新一輪宮廷鬥爭開始了 (1)第2章 新一輪宮廷鬥爭開始了 (2)第41章 藉機扳倒當權派 (2)第38章 身陷兵權爭奪戰 (2)第36章 灰頭土臉,曹操第三次入仕 (3)第6章 曹操眼中的天下 (3)
第1章 新一輪宮廷鬥爭開始了 (1)第44章 漢靈帝的身後事 (3)第19章 急赴前線鎮壓黃巾起義! (4)第47章 袁紹的餿主意把董卓引來了 (3)第5章 曹操眼中的天下 (2)第21章 升任濟南相,一口氣罷免八名昏官 (2)第46章 袁紹的餿主意把董卓引來了 (2)第2章 新一輪宮廷鬥爭開始了 (2)第26章 心灰意冷棄官不幹了 (4)第46章 袁紹的餿主意把董卓引來了 (2)第37章 身陷兵權爭奪戰 (1)第29章 曹操的隱居歲月 (3)第48章 皇宮大屠殺, (1)第39章 身陷兵權爭奪戰 (3)第7章 黃巾之亂拉開序幕 (1)第39章 身陷兵權爭奪戰 (3)第43章 漢靈帝的身後事 (2)第3章 新一輪宮廷鬥爭開始了 (3)第34章 灰頭土臉,曹操第三次入仕 (1)第31章 皇帝賣官,曹嵩出價一個億 (2)第25章 心灰意冷棄官不幹了 (3)第30章 皇帝賣官,曹嵩出價一個億 (1)第27章 曹操的隱居歲月 (1)第8章 黃巾之亂拉開序幕 (2)第38章 身陷兵權爭奪戰 (2)第20章 升任濟南相,一口氣罷免八名昏官 (1)第49章 皇宮大屠殺, (2)第49章 皇宮大屠殺, (2)第33章 皇帝賣官,曹嵩出價一個億 (4)第48章 皇宮大屠殺, (1)第6章 曹操眼中的天下 (3)第27章 曹操的隱居歲月 (1)第35章 灰頭土臉,曹操第三次入仕 (2)第2章 新一輪宮廷鬥爭開始了 (2)第33章 皇帝賣官,曹嵩出價一個億 (4)第10章 反民驟起,百萬人大造反 (1)第9章 黃巾之亂拉開序幕 (3)第43章 漢靈帝的身後事 (2)第24章 心灰意冷棄官不幹了 (2)第32章 皇帝賣官,曹嵩出價一個億 (3)第1章 新一輪宮廷鬥爭開始了 (1)第45章 袁紹的餿主意把董卓引來了 (1)第30章 皇帝賣官,曹嵩出價一個億 (1)第32章 皇帝賣官,曹嵩出價一個億 (3)第40章 藉機扳倒當權派 (1)第45章 袁紹的餿主意把董卓引來了 (1)第34章 灰頭土臉,曹操第三次入仕 (1)第15章 一夜之間曹操變身將軍 (3)第19章 急赴前線鎮壓黃巾起義! (4)第18章 急赴前線鎮壓黃巾起義! (3)第5章 曹操眼中的天下 (2)第6章 曹操眼中的天下 (3)第45章 袁紹的餿主意把董卓引來了 (1)第26章 心灰意冷棄官不幹了 (4)第18章 急赴前線鎮壓黃巾起義! (3)第24章 心灰意冷棄官不幹了 (2)第1章 新一輪宮廷鬥爭開始了 (1)第23章 心灰意冷棄官不幹了 (1)第16章 急赴前線鎮壓黃巾起義! (1)第17章 急赴前線鎮壓黃巾起義! (2)第48章 皇宮大屠殺, (1)第44章 漢靈帝的身後事 (3)第33章 皇帝賣官,曹嵩出價一個億 (4)第46章 袁紹的餿主意把董卓引來了 (2)第10章 反民驟起,百萬人大造反 (1)第6章 曹操眼中的天下 (3)第44章 漢靈帝的身後事 (3)第28章 曹操的隱居歲月 (2)第26章 心灰意冷棄官不幹了 (4)第5章 曹操眼中的天下 (2)第40章 藉機扳倒當權派 (1)第4章 曹操眼中的天下 (1)第39章 身陷兵權爭奪戰 (3)第40章 藉機扳倒當權派 (1)第17章 急赴前線鎮壓黃巾起義! (2)第46章 袁紹的餿主意把董卓引來了 (2)第46章 袁紹的餿主意把董卓引來了 (2)第12章 反民驟起,百萬人大造反 (3)第35章 灰頭土臉,曹操第三次入仕 (2)第4章 曹操眼中的天下 (1)第1章 新一輪宮廷鬥爭開始了 (1)第22章 升任濟南相,一口氣罷免八名昏官 (3)第27章 曹操的隱居歲月 (1)第6章 曹操眼中的天下 (3)第42章 漢靈帝的身後事 (1)第2章 新一輪宮廷鬥爭開始了 (2)第47章 袁紹的餿主意把董卓引來了 (3)第22章 升任濟南相,一口氣罷免八名昏官 (3)第7章 黃巾之亂拉開序幕 (1)第15章 一夜之間曹操變身將軍 (3)第17章 急赴前線鎮壓黃巾起義! (2)第3章 新一輪宮廷鬥爭開始了 (3)第1章 新一輪宮廷鬥爭開始了 (1)第2章 新一輪宮廷鬥爭開始了 (2)第41章 藉機扳倒當權派 (2)第38章 身陷兵權爭奪戰 (2)第36章 灰頭土臉,曹操第三次入仕 (3)第6章 曹操眼中的天下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