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對日本宣戰

聽說日本海軍再次遭到毀滅性打擊,日本的本土再一次遭受中國攻擊,明治天皇心慌了,頭上直冒冷汗,在東京皇宮的鳳凰閣召開了緊急的御前會議,日本首相大隈重信,日本海軍大臣山本權兵衛,外相陸奧宗光均參加。

外相陸奧宗光說:“現在只有和中國人決一死戰了。開啓了戰端,此時和談,中國人恐怕不會善罷甘休!”

明治天皇痛心於日本海軍的落後,決定從朝鮮和中國撤軍。

日本首相大隈重信說:“如今中國虎視眈眈,東京岌岌可危。只有請求英國人從中調停,中日纔有實現和平的可能!”

明治天皇點點頭,說:“善,愛卿去辦吧。無論如何,不要讓中國艦隊打到東京來。”

受到大英帝國的調停書,李經述思考良久,決定暫時可以和日本人談一談。

劉步蟾不理解,問道:“日本海軍覆滅,爲什麼我們不直搗東京?”

李經述道:“我也想直搗黃龍,但是最近本帥收到情報,俄國陸軍和海軍在東北蠢蠢欲動。英國如果這時幫日本人,我們就很被動了,所以,不妨先給英國人面子,把談判破裂的責任推給日本人,這樣中日開戰,英國至少就保持中立了。”

於是,外相陸奧宗光率領日本代表團和英國駐日大使威爾士一行人,到長崎跟李經述談判,李經述把談判地點選在了揚帆樓,這是當年李經述和日本前首相伊藤博文談判的地方。

在揚帆樓的二樓陽臺,望着安靜的長崎港口,金色的陽光鋪滿了海面,海風陣陣,無數的海鷗在天空飛起,撲騰落到水面又展翅飛起,李經述知道,這一次,絕對不能再輕易放過日本人!

談判時,日本代表團是以外務大臣陸奧宗光和駐華公使小村壽太郎等人爲首的,還是穿着黑色燕尾服,中方的代表是外務總長孫廷芳,還有熟悉日本事物的李經述、李經方、鄧世昌等人,雙方入座就花了很長時間。

陸奧宗光畢恭畢敬給孫廷芳遞上了一本厚厚的中日和談方案,孫廷芳看了看,遞給了李經述。

李經述翻看了一下,站起身來,把文件“砰”地重重摔在了桌子上,飛起的文件差點沒砸到了陸奧宗光的眼鏡上,李經述臉色轉陰,冷笑道:“陸奧大人,我們不用談了,中日宣戰,各自回去準備吧!”

當時,李鴻章總統的意思,是想盡快結束中日戰爭,李經方見弟弟李經述這麼火大,趕忙問日本人提的什麼方案。

李經述當即對日本使團咆哮起來,道:“承認朝鮮獨立!中日兩國共同幫助朝鮮改革內政!開放臺灣通商!你還真以爲日本能打贏中國?日本人入侵朝鮮,英國調停,中國以亞洲和平大局爲重,才允准和議,而你們這幫王八蛋,竟敢得寸進尺!我看你們日本人聽不懂人話,只聽得懂炮聲!你們不從朝鮮撤軍,我們就直接把戰艦開到東京!”

一旁的翻譯聽了王八蛋,不知道怎麼翻譯,李經述說:“就是八嘎他老母的意思!”

陸奧宗光沒聽懂八嘎他老母,但聽懂了李經述要把戰艦開到東京,趕緊態度軟了下來,道:“李大人息怒,息怒,一切好商量。貴國的提案是什麼?”

李經述說:“中方的要求很簡單,你聽好了,第一條、日本天皇立即向中國人民謝罪!第二條、日本無條件從朝鮮退兵,並向中國賠償軍費庫平銀五千萬兩,這是根據朝鮮戰場上死去的中國軍人來算的,每名中國軍人賠償五千兩,這有國際先例,限定日本人十年內還清;第三條、割讓長崎港、馬關港給中國;第四條、日本向中國開放東京、神戶、橫濱等通商口岸。”

日本天皇在日本具有標誌性的崇高地位,讓他因爲戰爭向中國人民謝罪,這是天經地義的事!但是在日本人眼裡,卻不是這麼回事,這是在侮辱日本天皇,侮辱日本國民!以日本國民的自尊心,是斷難接受的。這一點李經述心裡很清楚,但這就是談判的技巧,一下子擊穿日本人的底線,就掌握了談判的主動權。果然,看着日本談判代表們一個個如喪考妣的眼神,李經述心裡生出一個大大的爽字!

李經方坐在李經述身邊,這時小聲提醒李經述,日本軍隊應該從安東、九連城退兵,李經述故意大聲說:“這個不用了,今天早上我已經接到段祺瑞的電報,日本佔領安東、九連城的兩千士兵已經全軍覆沒。”

陸奧宗光聽到這個壞消息,站起身來,臉色陰沉得快要下雨,道:“除了日本天皇謝罪意外,其他條件都好談!”

李經述笑道,對陸奧宗光繼續施壓:“我還告訴大人你一個不好的消息,張勳的辮子軍,已經收復了昆明!怎麼樣,如果答應我的四個條件,我們就坐下來繼續好好談;否則,中日就準備打到底吧!”

說完,李經述義正言辭指出日本人染指雲南,陸奧宗光的臉慘白兮兮的,他向眼神英國駐日公使威爾士求援。英國此時也已經派了四艘軍艦在黃海遊弋,但此時英國出於自身利益考慮,主要目的是要阻遏俄國人南下,而且日本侵略朝鮮,到雲南搞破壞,違反國際法,於是威爾士把頭扭過去,假裝欣賞長崎港口秀麗的海景。

李經述早通過英國駐華公使朱爾典摸清了英國人的底牌,知道英國對付俄羅斯綽綽有餘,現在只剩下中國獨對日本,於是在談判桌上毫不讓步,陸奧宗光很是懊惱,而且日本天皇因戰爭向中國人民謝罪斷難接受,於是暗自發電報給山縣有朋,讓日本陸軍在朝鮮戰場給中國人一點顏色瞧一瞧。

可惜山縣有朋的處境也不妙,段祺瑞兩萬新軍在收復了安東、九連城後,繼續北上,入朝鮮境內攻擊日軍,袁世凱又帶領新軍拼死反抗,日軍腹背受敵,一時又拿不下整個漢城,於是啓動了第二套作戰方案,山縣有朋親率三萬日軍,推進到山海關,進攻滿洲。

“日本要打,就好好教訓日本人!”李經述接到山縣有朋進攻滿洲的消息,知道朝鮮的危機解除,“圍魏救趙”的目的達到,而且中國新軍消滅日本精銳陸軍的機會來了!於是,他立即告知英國政府,日方和談只是幌子,中日談判破裂的責任在日方,他立即命令“定遠”號、“鎮遠”號等戰艦在東京港炮轟東京,中國正式對日本宣戰。

日本天皇受辱,內閣也忍無可忍,同時對中國宣戰!英國和俄國相互制衡,都宣佈中立。李經述率艦隊炮轟長崎、東京之後,便返回威海坐鎮指揮。

山縣有朋親率三萬日軍,出山海關。趕來支援的蒙古鐵騎,也被日軍炸得人仰馬翻,日軍一路佔領了錦州府、長春府、營口,不到一個月就對盛京形成合圍。盛京將軍命人一把火燒了大半個盛京城,無數滿人逃到關內,留給日本人一座空城!

與此同時,冬季已經來臨,整個東北冰天雪地,氣溫到了零下七八度。李經述命聶士成提兵五萬,再從各地督撫徵兵五萬,一共十萬大軍,死守山海關,北洋水師封鎖整個黃海、渤海,自己提新軍六萬,殺入山海關內。

那天,在營帳中開會,李經述和段祺瑞、王士珍、馮國璋、曹錕等新軍將領商議進攻日軍的戰鬥方案,大帳的中間掛着一幅滿洲的地圖。當時有兩種方案可選,一是直接把主力開到盛京,和日本人決戰,另外就是先拿下錦州府、長春府、營口,再合圍盛京。

段祺瑞說,“我軍兵力是日本的兩倍,可以到盛京跟日軍決戰,速戰速決。”

王士珍不同意,說:“正面攻擊我軍雖然可能取勝,但這樣我軍也會有很大傷亡。現在冬季來臨,嚴寒成了日軍最大的敵人,我聽說日軍現在每天就被凍死上百人,隨軍的軍醫、護理員很多都沒凍死。我們應該先攻打長春府、營口、錦州府,再跟日軍決戰。”

李經述仔細查看了地圖,點點頭,表示同意王士珍的方案,道:“我的意見,先拿下錦州府,封閉日本軍隊逃出關外的道路,形成關門打狗的架勢,再打長春府、營口,然後合圍盛京,只圍不打,拖死凍死三萬日軍。”

馮國璋道:“打錦州府需要長途跋涉,有困難,我們應該先打長春府。”

李經述搖搖頭,說:“長春府毗鄰盛京,日軍肯定重兵把守。我們就是要出其不意,先拿下錦州,切斷日軍的退路。陸路太遠,到時候讓北洋軍艦運送。拿下錦州,日本軍隊就被封閉在東北,陷入了孤立境地,陸上無法逃脫,就只有坐以待斃。”

段祺瑞、王士珍、馮國璋、曹錕覺得李經述分析得有道理,於是衆將形成了統一的戰略意識,馮國璋帶兵五千,從水路突然襲擊,攻擊錦州。錦州兩千日軍沒有做好防備,先是被北洋艦隊的“鎮遠”號強轟,城牆坍塌,迅速潰敗,馮國璋帶五千新兵,半天就攻克了日軍臨時搭建起來的南岸堡壘,首戰告捷,日軍戰死700多人,傷152人,剩下的逃到了長春。收復錦州府,切斷了日軍的退路。接着,中國的新軍攻克了長春府、營口等地,對在盛京的日軍形成合圍,掐斷了日軍糧草的補給線。

山縣有朋開始時很自負,犯了一個致命的錯誤,他以前跟葉志超的六萬聯軍打仗,一路勢如破竹,於是大大低估了李經述的新軍的戰鬥力,他把剩下的兩萬日軍都集中到盛京,準備跟李經述決一死戰。

這時,老天也開眼了,幫助中國軍隊,一場百年不遇的寒流席捲了東北,日軍凍傷129人,隨隊的軍醫,衛生員、護理員和赤十字社的救護人員也凍死大半,日本士兵在嚴寒的天氣下,十男九凍瘡,只能靠身體取暖,可惜,軍隊中的日本女軍醫和女護理人員太少。日本兵此時就像二戰時打到了莫斯科的德軍,遭遇寒流,慢慢糧絕,成了李經述的甕中之鱉。

李經述只圍不打,根本不和日軍決戰,等着日軍的鬥志瓦解,只要日軍一出城就命令段祺瑞的炮兵猛轟,山縣有朋陷入了絕望之中,他知道日本這一次孤軍深入,在劫難逃。

山縣有朋發電報給山本權兵衛,請求後續援軍,但北洋艦隊此時已經封鎖了渤海和黃海,山本權兵衛只得回電報拖延,說:“結凍的渤海灣和刺骨的寒風不適宜海軍登陸作戰,請將軍務必堅守到明年春天,等天氣轉暖,我再派人支援。”

山縣有朋接到山本權兵衛的回電,忍不住痛哭,罵了一句,“八嘎,這是拿我們的生命做賭注!我們也是人呀!”

山縣有朋的三萬日軍,在冰天雪地的空城瀋陽,被李經述的六萬新軍圍困了三個月,凍死凍傷九千多,突圍時死傷六千多,剩下的四千多名日軍飢腸轆轆,剛開始勉強喝稀飯,接下來挖草根,啃樹皮,吃老鼠,最後開始殺戰馬,殺傷員,殺同伴。同時,他們還被各種疾病折磨,生不如死!

山縣有朋本來還想等到天氣變暖後進行反攻,可惜,日本人等來等去,東北的春天還是沒有來。東北那旮旯,一般冬天過完直接就進入夏天了。那年又特冷,下了一個月的大雪,到了4月份,松花江還沒開化,城外的中國新軍們都穿着棉襖,完全是冬季的打扮。日本兵徹底絕望了,每天切腹自殺自殘的士兵都數以千計,徹底崩潰!

“向日本人宣戰,爲死去的兄弟們報仇!打到東京去,讓日本天皇給中國人民謝罪!”李經述知道,消滅這些日本侵略者的時機到了,於是吹響了戰鬥的號角,命令五萬新軍發動全面大反攻,收割這些已經沒有什麼抵抗力的日本兵!

第36章 鎮南關大捷第8章 坑日本人第16章 朝鮮暴亂第175章 開發大西北第118章 廢黜光緒(下)第205章 德國的陰謀第185章 分裂沙俄第112章 殺一品大員?第230章 出兵新加坡第243章 俄國滅亡第28章 權力變局(1)第262章 袁克文案(2)第8章 坑日本人第181章 莫斯科起義第8章 坑日本人第114章 康有爲的政變第220章 德國的大訂單第103章 日本割地賠款第3章 百科全書第183章 瘋狂的刺殺第152章 血洗俄城(下)第148章 臥底張作霖第146章 新文化運動第39章 與日本開戰(1)第263章 袁克文案(3)第235章 權力的遊戲第194章 消逝的愛情第233章 英軍的慘敗第20章 北洋水師學堂第247章 新世界的夢想第53章 日本屈辱求和第165章 華夷之辨第138章 研發坦克第118章 廢黜光緒(下)第196章 轟炸英軍第10章 中國復興會第25章 權力與女人(2)第192章 瓜分俄國第33章 臺灣保衛戰(1)第27章 醇親王病逝第177章 張作霖納妾第234章 崩潰中的沙俄第246章 墮落的歐洲第34章 沙俄皇太子來訪第54章 琉球特區第166章 出兵南洋第42章 張之洞的抉擇第50章 執掌北洋水師第31章 權力變局(4)第32章 李鴻章復出第219章 推銷坦克第100章 廣島之戰(下)第205章 德國的陰謀第8章 坑日本人第206章 黃金十字架第150章 戰爭動員第49章 撤旗事件第20章 直隸提督第125章 殺破十萬旗軍第218章 希特勒的戰爭(2)第125章 殺破十萬旗軍第240章 最後的海戰(1)第153章 收回海參崴第247章 新世界的夢想第31章 權力變局(4)第165章 華夷之辨第177章 張作霖納妾第249章 楊翠喜妓案(1)第136章 新政改革第21章 袁世凱進宮第53章 日本屈辱求和第11章 奪取菲律賓(2)第252章 京城首虎第104章 反清又如何?第232章 大中華的野心第181章 莫斯科起義第28章 權力變局(1)第256章 何爲強國第57章 辦北洋大學堂第15章 妹妹的婚事第228章 中美強硬聲明第154章 奪取庫頁島第212章 和平瓜分世界第267章 國強民富第199章 攻下錫金第108章 讓子彈飛第267章 國強民富第197章 中英大炮戰第40章 與日本開戰(2)第242章 聯合國成立第140章 五國聯軍第118章 廢黜光緒(下)第233章 英軍的慘敗第170章 搞垮日本經濟第147章 堅船利炮第190章 奪取敖德薩第236章 詭異謀殺行動第32章 慶親王上位第260章 上海交際花案(2)
第36章 鎮南關大捷第8章 坑日本人第16章 朝鮮暴亂第175章 開發大西北第118章 廢黜光緒(下)第205章 德國的陰謀第185章 分裂沙俄第112章 殺一品大員?第230章 出兵新加坡第243章 俄國滅亡第28章 權力變局(1)第262章 袁克文案(2)第8章 坑日本人第181章 莫斯科起義第8章 坑日本人第114章 康有爲的政變第220章 德國的大訂單第103章 日本割地賠款第3章 百科全書第183章 瘋狂的刺殺第152章 血洗俄城(下)第148章 臥底張作霖第146章 新文化運動第39章 與日本開戰(1)第263章 袁克文案(3)第235章 權力的遊戲第194章 消逝的愛情第233章 英軍的慘敗第20章 北洋水師學堂第247章 新世界的夢想第53章 日本屈辱求和第165章 華夷之辨第138章 研發坦克第118章 廢黜光緒(下)第196章 轟炸英軍第10章 中國復興會第25章 權力與女人(2)第192章 瓜分俄國第33章 臺灣保衛戰(1)第27章 醇親王病逝第177章 張作霖納妾第234章 崩潰中的沙俄第246章 墮落的歐洲第34章 沙俄皇太子來訪第54章 琉球特區第166章 出兵南洋第42章 張之洞的抉擇第50章 執掌北洋水師第31章 權力變局(4)第32章 李鴻章復出第219章 推銷坦克第100章 廣島之戰(下)第205章 德國的陰謀第8章 坑日本人第206章 黃金十字架第150章 戰爭動員第49章 撤旗事件第20章 直隸提督第125章 殺破十萬旗軍第218章 希特勒的戰爭(2)第125章 殺破十萬旗軍第240章 最後的海戰(1)第153章 收回海參崴第247章 新世界的夢想第31章 權力變局(4)第165章 華夷之辨第177章 張作霖納妾第249章 楊翠喜妓案(1)第136章 新政改革第21章 袁世凱進宮第53章 日本屈辱求和第11章 奪取菲律賓(2)第252章 京城首虎第104章 反清又如何?第232章 大中華的野心第181章 莫斯科起義第28章 權力變局(1)第256章 何爲強國第57章 辦北洋大學堂第15章 妹妹的婚事第228章 中美強硬聲明第154章 奪取庫頁島第212章 和平瓜分世界第267章 國強民富第199章 攻下錫金第108章 讓子彈飛第267章 國強民富第197章 中英大炮戰第40章 與日本開戰(2)第242章 聯合國成立第140章 五國聯軍第118章 廢黜光緒(下)第233章 英軍的慘敗第170章 搞垮日本經濟第147章 堅船利炮第190章 奪取敖德薩第236章 詭異謀殺行動第32章 慶親王上位第260章 上海交際花案(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