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 墮落的歐洲

“上帝死了!”

“生活是一個黑暗的格言!”

“人生來是自由的!”

經歷過戰亂的歐洲,對歐洲文明很是失望,許多在巴黎漂泊的哲學家、詩人們瘋狂喊出了這樣的口號。曾經歐洲文明的中心——巴黎,數百萬的各種人走上街頭,要求做個無拘無束的自由人,用放蕩不羈的身體和污言穢語奇思異想去轟炸虛僞的歐洲文明。

針對在波爾多的法國政府的抵抗,德皇威廉二世曾公開在報紙上說:“法國一切都應該被淹沒在火焰和血泊中,必須把男女老幼都殺死,一棟房子、一棵樹都不能留下,這是唯一能使退化了的法蘭西民族感到畏懼的恐怖手段。運用這種手段,戰爭不到兩個月就會結束,假如我們德國以人道主義爲懷,戰爭會延續好幾年。”

德皇的慫恿,加上不時還受到法國激進分子的槍擊,而且德國亟需後勤物資補充,德軍漸漸拋棄了人道主義,不僅在村莊燒殺搶劫,巴黎被德軍佔領後,戰爭使市民的生命也遭到前所未有的輕視和踐踏,巴黎那些放蕩而且性感的女人,奢靡的物質,又把人們的精神領域侵蝕爲一片廢墟,迷惘的人們,特別是年青人,開始懷疑和思索,重新確定生命的意義,用身體和物質來證實個體的存在。

這些現實帶來的衝擊,使得歐洲中世紀以來形成的人類文明觀念搖搖欲墜,很多莫名其妙的新思想,成爲歐洲青年人的潮流。世界向何處去?人類文明向何處發展?沒人關心這些問題。

李經述也在思考着歐洲文明的墮落對中國青年人的影響,找人蒐集情報,密切關注歐洲發生的一切。

戰後,在燈紅酒綠的巴黎,在這個充斥着藝術,天才,誘惑,冒險,靈感和罪惡的地方,每一個條街道和酒館,迴旋着酒和性的交響曲,高級妓女就超過了十萬,紅燈區到處都是。在這裡,每一個才華橫溢或窮困潦倒的人,都以各種方式在高高的埃菲爾鐵塔周圍找到和突現自己。

任何一個骯髒的乞丐,一個才華蓋世的藝術家,也因爲在巴黎得以徹徹底底地擺脫一切傳統的和現代的文明束縛,得以徹徹底底地還原爲自然人,甚至原始人,除了理直氣壯地滿足個人的生理和精神需求,別的都無關緊要,年輕的亨利,就是其中的一位。

亨利當年十九歲,來自法國東部緊挨瑞士的省城貝桑鬆,那裡是被稱爲“法蘭西的莎士比亞”的大作家維克多·馬裡·雨果的家鄉。雨果在1885年死於肺炎,他死後法國舉國誌哀,超過兩百萬人蔘加了他的從凱旋門到先賢祠葬禮遊行,他被安葬在聚集法國名人紀念碑的“先賢祠”。

亨利從小就夢想做一個像雨果那樣的作家,亨利的一個同學使他迷上了閱讀,迷上了法朗士、雨果、愛默生、布拉瓦茨卡婭、柏格森、梅特林克、普魯斯特、尼采等人的作品。

身無分文的亨利,來到巴黎尋找藝術的靈感,即使戰爭爆發了,他也沒有逃離。因爲他沒錢,也不想走。他發現。自己甚至眷戀這個傲慢骯髒的大都市。他用最誇張強烈敏感的動作色彩,做夢囈樣的青春叛逆獨白。他蓄滿大鬍子,經常在紅燈區,像花花公子那樣喝得爛醉,滿不在乎地把一隻手伸到妓女白裙下邊去說:“文明?文明是酒精,是戰爭發動機,是瘋人院。自殺,破壞,饑荒……”他經常把自己的詩集,拋給那些窯子裡的低級妓女,挑釁道:“瞧瞧吧,這不是一本詩集,而是無休止的褻瀆,是啐在藝術臉上的一口唾沫,是向上帝人類時間愛情美等一切事物的褲襠裡,狠狠踹上一腳!”

德軍佔領巴黎之後,亨利結交了兩名巴黎妓女。一個叫傑曼絲,三十六歲,她是個地地道道的婊子,無知無畏,全心全意投身於她的工作,甚至喜歡,在戰爭之前就幹這行當,無論她爲自己闖蕩出的世界多麼卑微狹小,她在深陷其中,如魚得水,她覺得自己的工作,本身是一件叫人精神振奮的事。

還有一個叫瑪麗格格,是一位受過中等教育的學生,她的哥哥和父母都在戰爭死亡了,親人們也逃離了巴黎,她和亨利上牀幹事時扭扭捏捏,她做這個,只是爲了活下去。這讓亨利感到很生氣,他覺得一個妓女,根本無權像貴婦那樣坐在咖啡廳等人去找她!”

這兩個女人,亨利不知道自己更喜歡哪一個。瑪麗格格有點頭腦,有羞恥心,所以她站在文明的底線上脆弱哀傷,徒勞無益地和自己過不去,可是就算她爲良心憔悴鬱悶而死也仍是妓女,不可能是別的;相反,傑曼絲無知,沒有一絲一毫道德概念,她只要在牀上真真實實的快樂。她常說,人生在世,還有什麼比快樂更重要?對於人類的痛苦,上帝無濟於事,文明的道德觀念,只會使痛苦更加重一層。

年輕的亨利也不知道,人到底該怎樣活?亨利有時覺得自己下流,是個無賴狂人,有時又覺得自己比那些拄着文明棍的上流紳士們更高尚,他喜歡以自己獨特的方式剖露人生的悲劇實質,張揚潑刺的生命力。

亨利認識傑曼絲,是在一間破餐廳裡,端坐桌旁的女士轉過頭來,她的目光冷漠地掃視過亨利年輕俊俏的臉,很快移向別處。那麼短暫的一瞬間,亨利認爲這是命運的安排,毋庸置疑,他認爲傑曼絲是一個怪異的、無條理的、充滿不可言喻的魅力的女人!他清醒地意識到,他最需要的就是這個女人!如果沒有她,自己永遠也不會成爲作家。這個波蘭籍猶太移民的女兒,語言尖刻、耽於幻想,居然神奇地猜測出他的才能,並理解他的心靈。

傑曼絲的工作,是舞女,並在當地一家夜總會當兼職,只要有男人出足夠的錢,她是可以陪着過夜的。那天亨利用眼角偷偷打量傑曼絲的上班裝束:塗脂抹米分的面孔、鮮紅的雙脣、裸露的雙腿;式樣精美、顏色花哨的帽子、不穿內衣的裙子,她截住他貪婪的目光。

他們當晚就在亨利租住的地下室裡發生了關係。事後,傑曼絲不容反駁地對亨利說,“以後,我的工作是掙錢,你的工作是寫作。”

此後一個星期,每天晚上,亨利坐在打字機前,佯裝創作激情燃燒。然後,兩人享受着歡快的牀上運動。比亨利年長十七歲的傑曼絲,嗓音柔和、鼻音濃重,說話有催眠般的魔力。十九歲的亨利自己也不明白,那一天怎麼突然和傑曼絲對上了眼。不得不說明,當年齡比自己幾乎大一倍的女人的情人,很合亨利的口味,但他也爲這種關係感到羞愧,卻又無力與傑曼絲了斷。

爲了中止這種關係,他去找了另一個妓女瑪麗格格,和他差不多年紀。兩人發生了一段關係。之後,亨利去找傑曼絲,臨分手前,在小黑屋子裡。光線昏暗,傑曼絲脫下了裙子,亨利看着傑曼絲,靠在她的胸前,他幡然醒悟:他根本無力掙脫她的懷抱。他就此留了下來。不管將來會怎樣,他喃喃自語,寫下了這麼兩句:“上帝已死!每個人都將離開這個世界,請用自由之心度過此生。”

傑曼絲說,這是亨利寫的東西里,最有意思的話。

瑪麗格在巴黎,很孤單寂寞。她很瘦弱,走路腳步很不穩當,她總是踩空,總是差點跌倒在泥地,讓純白的蕾絲裙沾上灰塵。她甚至神經質地覺得,這件衣服好像在保護着她。不讓她受傷,就像臉上塗抹的厚重如面具的石膏米分。

戰後,巴黎的街道,一如戰前那樣人來人往。瑪麗格已記不清自己是十八歲還是十九歲。有時候一天都沒有一位客人。她的背有點駝了,但她永遠挺直胸膛。她隨身帶着自己的全部家當,衣服寄存在別處。她的臉。有優雅的輪廓,帶着眼鏡,穿着高跟鞋和白紗裙,配長長的白手套,拿一把長手柄的白色陽傘。

德軍的大炮轟炸,讓巴黎有些舊的街道變得破敗不堪。極目望去,盡是混凝土的殘骸,還有扭曲的、猶如怪物般的鋼筋骨架。有時還能發現一些血肉模糊的東西——那已經不能被稱作屍體了。迎面而來的風中,只有嗆鼻的米分塵,以及法國人絕望的心情。

瑪麗格並不知道自己該做些什麼。戰亂中死去的父親和哥哥,以及親人的離去,讓她很寒心。戰爭還沒結束,法國的男人們卻在戰場上敗得稀里嘩啦,女人們不得不在巴黎戰鬥。

“做新女性——涉外俱樂部招聘女性事務員,包吃住服裝,高收入,限十八至二十五歲女性。”一則德國佔領軍司令部的廣告攫住了她的目光,戰後的家園滿目瘡痍,當時的巴黎,連男人和大學生都找不到工作,更何況是沒多少文化的女人。一看見有招工的廣告,失業者們立刻一擁而上。當天,就有幾千人來報名,瑪麗格就是其中一個。

瑪麗格並不知道這則廣告要她做的真正工作是什麼,咋一看這跟普通招工廣告並沒什麼區別。但是,發放這則廣告的,是德軍特殊慰安設施協會。從此,沒日沒夜,德國大兵在外面排隊等候,女人們在屋子裡形同牲畜,根本沒有拒絕的自由,最高的一天,瑪麗格接客35個德國大兵,幹那事,屬於人的感覺,基本上沒有了。

但是,由於英美國家報紙的輿論批評和德國大兵日益氾濫的花柳病,德國佔領軍司令部以“公然招女性陪睡是對文明的背叛”爲由,關閉各處慰安所。

於是,瑪麗格等失足婦女帶着滿身的瘡痍,在沒有任何補償的情況下被趕到了街上。或許,從踏入這一行開始,上帝就已背棄了她們,讓她們自己在地獄裡慢慢地沉淪、靜靜地自生自滅。

這些喪失生活成本、沒有謀生能力的女人,只能繼續從事情色行業。她們站在巴黎的街道兩側,嘴上抹着廉價濃重的口紅,穿着暴露的裙子,擺出各種妖嬈的表情,出賣色相,只爲了一點微薄的收入。她們用身體和眼淚,替戰敗的男人和自己的國家還債。

瑪麗格上中學時,德文好,會畫畫,會彈琴。她從來都是選擇她的客人——多數時候,她只做軍官的生意,特別是那種富態的軍官,那意味着生活安逸。瑪麗格不與人說話,走路總是擡着頭,穿着巴黎復古的裙裝。

瑪麗格一直行走在巴黎街頭,永遠打扮得像貴族小姐,亨利第一眼看到瑪麗格,被她無辜的眼神感動,他掏光了自己身上所有的錢,才能和她一起做一次。他甚至連去住旅館的錢都沒有了,兩人就在巴黎的街頭迎風起舞。兩人做完運動,還聊了一會天,亨利被瑪麗格的故事感動,滿頭大汗的他想把這樣的女人編進他苦情奇情豔情的故事裡。接完亨利的活,瑪麗格仍然站在繁華的街頭,白色的長裙和她招牌似的白臉從未改變。

“這也是沒辦法的事,那年頭誰管你啊,誰養活你啊?人總得活下去,管別人怎麼說,只要心是乾淨的就好。”瑪麗格對亨利感嘆道。

但瑪麗格有點扎眼,很多人見了她會害怕,會嫌棄。在那些高貴的人眼中,瑪麗格被視爲恥辱,沒有人願意碰瑪麗格用過的東西。她也沒錢進飯店吃飯,通常就在街頭吃生硬的麪包。她每天會在一個固定的街角遊蕩。累了在一家廢棄的公園裡休息,那裡有一把屬於她的破椅子。晚上,她就睡在長椅子上,腳放在她的包上。在那裡,沒有人驅逐她。只是不太安全,有很多渾身長滿跳蚤的流浪漢,也會去那裡過夜。

有一些攝影師爲她拍照,對瑪麗格充滿同情和敬意。每一張照片她可以換一塊麪包,各種姿勢,她都願意配合,有時是迎着風撩起裙角。

瑪麗格寫信,傳說還寫自傳,她的字非常清秀工整,在給鄉下的外婆信中,她說自己來大城市卻一事無成,讓外婆失望了,總有一天,她出人頭地了,會好好地回去。

在巴黎,同瑪麗格關係最近的人,就是亨利了。還有一個人叫路易康,他會德語,在一家酒吧唱歌。每天,路易康都仔仔細細梳理好自己的捲髮,上臺唱一些類似爵士味道的歌。

在戰後,法國男性勞力大量短缺,大量商店關門,法國婦女便靠從事最卑微的職業來支撐起家庭的重擔,其中也包括了路易康的母親。

路易康對瑪麗說過他母親的故事:“母親有了一個相好的德國的軍官,我嫉妒母親看那男人的眼神,就大叫她妓女。母親也急了,她罵完我後滿臉淚水,然後自殺了。現在想起來真是太不應該了,如果母親還在就好了,我看到瑪麗格小姐你的時候,就覺得你像我母親,真想爲你盡點綿力,無法把你視作陌路。可惜我的錢也不多。”

瑪麗對路易康說:”謝謝,你已經做得很好了。真的很感激你。”

瑪麗後來跟亨利兩人也很投緣,有說不完的話。她慢慢把自己的故事講給亨利聽,亨利總是很認真和她探討每一個細節,當然,是爲了創作需要。

在一次晚餐過後,亨利問瑪麗格,道:“你有過愛人嗎?”

“當然,是一個德國的軍官。他曾送給我一枚翡翠戒指。送別的時候,我們還在火車站擁吻。”瑪麗格回憶說,“他的樣子很帥,高高的鷹鉤鼻,右眉上還有一顆小痣。”

亨利認爲瑪麗格是騙他的,問道:“戒指呢?”

瑪麗格用顫微的左手,從懷裡掏出一枚翡翠戒指,在黑暗閃閃發亮。這枚戒指看上去很普通,瑪麗格卻視若珍寶。

亨利說:“那位德國的軍官還會回來找你嗎?”

瑪麗格的目光凝視着翡翠戒指,說:“說實話,我不知道。我不知道他會不會活着回來找我,儘管他答應過我。”

亨利將自己的這些情感經歷和生活閱歷,寫成了小說,變成了暢銷書,整個墮落的歐洲文明,在他的筆下像電影畫面一樣清晰。

面對整個墮落的歐洲,李經述開始審視起中國的傳統文明的價值。這些年,社會改革實施以後,加上此前洋務運動的工業積累和歐洲戰爭刺激的需求,中國主要社會經濟指標確實得到了極大地提高,中華帝國確定市場經濟之後的短短十幾年時間,可以說是中國經濟發展的“黃金時代”。當時也沒有哪個國家對中國搞技術封鎖,中國積極引進世界上最先進的技術,還有頂尖人才,經濟多年連續實現兩位數增長。各地迅速進行工業化和現代化,城市裡高樓大廈拔地而起,高速公路和鐵路不斷延伸。北京、上海、廣州、哈爾濱等都從古老的小城發展成一個現代化大城市,富人和中產階級的吃穿用度幾乎與歐美國家無異,但是,物質的增長進步讓很多人迷失了對文明的信仰,惟利是圖,一切向錢看,這成爲中國下一步發展的絆腳石!歐洲文明並不能給中國人提供良方。

第15章 妹妹的婚事第29章 李鴻章家族第20章 北洋水師學堂第106章 當山東巡撫第45章 購買鐵甲鉅艦第264章 袁克文案(4)第227章 世紀大海戰(2)第119章 滿漢之爭第224章 無畏級戰艦第55章 研發中國潛艇第16章 漢城平亂第269章 袁克定摔殘第26章 中國的摩根第185章 分裂沙俄第165章 華夷之辨第53章 日本屈辱求和第48章 坑日本首相第27章 慈禧的權欲第166章 出兵南洋第168章 收回膠州和澳門第131章 不一樣的甲午(2)第11章 龍興集團第32章 慶親王上位第32章 慶親王上位第237章 沙皇退位第100章 廣島之戰(下)第218章 希特勒的戰爭(2)第181章 莫斯科起義第25章 權力與女人(2)第188章 我有一個夢想第43章 朝鮮甲申政變第223章 火雞國的野望第239章 世界在變化第24章 胡雪巖的生意經第261章 袁克文案(1)第132章 對日本宣戰第180章 杯水主義第38章 獵熊行動第30章 權力變局(3)第40章 杭州十三釵第255章 偉大的戰士第100章 廣島之戰(下)第51章 擺平朝鮮第37章 議和風波第127章 李鴻章 訪美第164章 幹掉法國艦隊第103章 日本割地賠款第124章 聯邦共和國第17章 中日大戰(上)第1章 光緒選妃第248章 中國廉政局第136章 新政改革第137章 日本首相被砍第271章 中國的拿破崙第250章 楊翠喜妓案(2)第25章 權力與女人(2)第235章 權力的遊戲第14章 初見袁世凱第23章 李鴻章的對手第194章 消逝的愛情第23章 美人摘花第148章 臥底張作霖第49章 撤旗事件第189章 打擊斯大林第28章 特斯拉交流電第217章 希特勒的戰爭(1)第157章 殘暴的沙皇第107章 強國之夢第53章 日本屈辱求和第34章 臺灣保衛戰(2)第270章 袁世凱停職第11章 奪取菲律賓(2)第226章 世紀大海戰(1)第240章 最後的海戰(1)第221章 西線無戰事第195章 中國中立第103章 日本割地賠款第40章 杭州十三釵第245章 絞死斯大林第39章 倒胡雪巖的陷阱第9章 大移民計劃第148章 臥底張作霖第102章 消滅日本海軍(2)第39章 倒胡雪巖的陷阱第206章 黃金十字架第46章 北洋武備學堂第236章 詭異謀殺行動第112章 殺一品大員?第25章 權力與女人(2)第50章 執掌北洋水師第140章 五國聯軍第265章 德先生與賽先生第184章 權力鬥爭第112章 殺一品大員?第185章 分裂沙俄第41章 首富的末日第38章 報館被打砸第2章 天才少年第208章 德法宣戰第194章 消逝的愛情
第15章 妹妹的婚事第29章 李鴻章家族第20章 北洋水師學堂第106章 當山東巡撫第45章 購買鐵甲鉅艦第264章 袁克文案(4)第227章 世紀大海戰(2)第119章 滿漢之爭第224章 無畏級戰艦第55章 研發中國潛艇第16章 漢城平亂第269章 袁克定摔殘第26章 中國的摩根第185章 分裂沙俄第165章 華夷之辨第53章 日本屈辱求和第48章 坑日本首相第27章 慈禧的權欲第166章 出兵南洋第168章 收回膠州和澳門第131章 不一樣的甲午(2)第11章 龍興集團第32章 慶親王上位第32章 慶親王上位第237章 沙皇退位第100章 廣島之戰(下)第218章 希特勒的戰爭(2)第181章 莫斯科起義第25章 權力與女人(2)第188章 我有一個夢想第43章 朝鮮甲申政變第223章 火雞國的野望第239章 世界在變化第24章 胡雪巖的生意經第261章 袁克文案(1)第132章 對日本宣戰第180章 杯水主義第38章 獵熊行動第30章 權力變局(3)第40章 杭州十三釵第255章 偉大的戰士第100章 廣島之戰(下)第51章 擺平朝鮮第37章 議和風波第127章 李鴻章 訪美第164章 幹掉法國艦隊第103章 日本割地賠款第124章 聯邦共和國第17章 中日大戰(上)第1章 光緒選妃第248章 中國廉政局第136章 新政改革第137章 日本首相被砍第271章 中國的拿破崙第250章 楊翠喜妓案(2)第25章 權力與女人(2)第235章 權力的遊戲第14章 初見袁世凱第23章 李鴻章的對手第194章 消逝的愛情第23章 美人摘花第148章 臥底張作霖第49章 撤旗事件第189章 打擊斯大林第28章 特斯拉交流電第217章 希特勒的戰爭(1)第157章 殘暴的沙皇第107章 強國之夢第53章 日本屈辱求和第34章 臺灣保衛戰(2)第270章 袁世凱停職第11章 奪取菲律賓(2)第226章 世紀大海戰(1)第240章 最後的海戰(1)第221章 西線無戰事第195章 中國中立第103章 日本割地賠款第40章 杭州十三釵第245章 絞死斯大林第39章 倒胡雪巖的陷阱第9章 大移民計劃第148章 臥底張作霖第102章 消滅日本海軍(2)第39章 倒胡雪巖的陷阱第206章 黃金十字架第46章 北洋武備學堂第236章 詭異謀殺行動第112章 殺一品大員?第25章 權力與女人(2)第50章 執掌北洋水師第140章 五國聯軍第265章 德先生與賽先生第184章 權力鬥爭第112章 殺一品大員?第185章 分裂沙俄第41章 首富的末日第38章 報館被打砸第2章 天才少年第208章 德法宣戰第194章 消逝的愛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