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經述讓蘇小芸出了書房,而李經方聽到弟弟客氣稱呼他爲“哥”,心頭的怒氣消了一半,因爲李經述瞭解到他以前對自己的所作所爲,已經很少當着別人的面尊稱他爲兄長了。
書房裡只剩下李經述與李經方,李經述對李經方說:“哥,你想過沒有,父親已經年過六十,而且一旦他倒下,你和我都是堂堂七尺男兒,如果不靠真本事立足於世,我們李家就會被人看不起。如果你真在乎什麼爵位的話,我可以讓給你!甚至家裡的財產,我一文錢都不要。”
李經方一愣,道:“父親還會倒臺?這怎麼可能?”
李經述說:“沒有什麼是不可能的。日本人是很可怕的對手,要想保住我們李家的一切,你必須去日本,牢牢盯住日本的動向,隨時報告給我。爲此,我把父親的爵位繼承權讓給你,還有財產繼承權。”
李經方問道:“你真的願意?”
李經述沒有說話,馬上取來筆墨紙硯,寫了一份特別聲明,把李鴻章的爵位繼承權和自己的財產繼承權都讓給哥哥李經方。
李經方的能力也不錯,任出使日本大臣,到了日本東京,很快很日本一些親華派熟識了,他打聽到明治天皇聽了伊藤博文強大日本海軍的建議,馬上從日本王宮的內廷經費中抽出三十萬兩白銀補貼海軍軍費,還號召日本所有的商家、貴族捐款。
日本國這些精英,自覺爲海軍籌集了一百多萬兩白銀,伊藤博文馬上找英國人買兩艘排水量在六千噸左右的鐵甲鉅艦。
李經述收到李經方的電報,聽說日本開始找英國人購買軍艦,內心十分焦急,心想再讓日本發展九年,就到甲午海戰了,在這之前,一定要把日本收拾了,他知道自己得趕緊“染指”北洋水師,不然,即便再買十艘鐵甲軍艦,只有陸戰經驗的水師提督丁汝昌,也難以打敗日本海軍。
那天,日落時分,西邊的天空鋪了一層火紅的晚霞,整座天津城都籠罩其中。李經述請兩位老友——北洋海軍右翼總兵劉步蟾、北洋海軍左翼副總兵鄧世昌到望春樓吃飯。
劉步蟾此時已明顯比當年成熟,他個頭不太高,卻肩寬腰圓,結實健壯,鼻子挺拔,前額很寬,他沒有蓄鬍須,整個人顯得乾淨利落。
三人坐定,李經述問起他們的近況,劉步蟾仰脖喝了一杯悶酒,道:“不瞞兄弟,我們的丁提督基本上沒學過水師指揮,中堂大人聘用了一個英國佬琅威理當顧問,這洋人頤指氣使,丁軍門事事都聽他的,兄弟們都很不服氣。”
鄧世昌夾了一口菜,也憤憤不平,附和道:“是呀,這個琅威理,還真把中堂大人給他的提督銜當成提督了,脾氣暴躁、盛氣凌人,動不動對我們頤指氣使!老弟你能不能跟中堂大人說說,把這洋鬼子換掉。”
李經述早聽聞丁汝昌不善於治理水師,北洋海軍請了一位英國顧問琅威理,他畢業於英國皇家海軍學校,又在英國海軍服役多年,在北洋海軍裡治軍嚴明,官兵們忌憚他的嚴厲,北洋艦隊中流傳“不怕丁軍門,就怕琅軍門”,但搞掉琅威理對中國海軍的訓練不利,於是李經述笑了笑,道:“我聽聞這琅威理,是赫德親自給家父推薦,恐怕不是說說就能搞掉的。這洋人自然有洋人的幾把刷子,北洋艦隊實戰經驗不足,還要虛心學習呀。”
劉步蟾夾了一口菜,剛要吃,聽李經述這麼一說,放下筷子道:“琅威理來北洋艦隊已經四五年了,軍艦該怎麼操作和指揮,兄弟們都學會了,我和世昌兄弟也在德意志留過洋,用不着洋人再指手畫腳了!”
李經述說:“你們都是和我在朝鮮漢江裡死戰過的兄弟,又都在德意志的海軍學校深造多年,你們的能力,我當然信得過。不過要擠走琅威理,要講究策略,得有合適的時機!”
劉步蟾問:“老弟有話直說吧,這裡沒有外人,什麼策略?什麼合適的時機?只要能把洋鬼子趕走,兄弟我定當竭盡全力。”
李經述低聲跟劉步蟾、鄧世昌耳語了幾句,說只須如此即可,有勞兩位,到時我自然會站出來爲兩位兄長說話。
過了三天,李鴻章果然找到李經述,讓他去處理北洋艦隊的“撤旗事件”。
原來,北洋海軍在德國、英國新購的四艘鐵甲艦中有兩艘快完工,水師提督丁汝昌奉命率人去接收,按《北洋水師章程》規定,北洋水師只設提督一名、總兵兩名,提督之下,總兵官銜最高。丁汝昌走後,右翼總兵、“定遠”艦管帶劉步蟾降下五色提督旗,升起三色總兵旗,宣示代行指揮北洋水師的艦隊。
這時,北洋海軍的高級顧問、自認爲自己是“副提督”的琅威理不幹了,立馬跑過去厲聲責問劉步蟾,“丁提督走了,本提督還在北洋艦隊呢,你升起總兵旗,這不明擺着不把我這副提督放在眼裡嗎?”
劉步蟾早看他不順眼了,用英語告訴,琅威理:“No,琅威理,你先回去搞清楚提督銜和提督的區別吧。”
琅威理來北洋艦隊四五年了,這時已是第二次受聘,一直以爲自己是北洋水師的“二號人物”,現在總兵劉步蟾不把他放在眼裡,他拂袖而去,隨即致電李鴻章,要求給個“說法”。
這撤旗之事,後果很嚴重,涉及到中英兩國海軍的外交,李鴻章不想把這事鬧大,便讓李經述代表自己去處理。
李經述不想讓李鴻章知道這事是他幕後策劃,便故意推辭道:“父親大人,我一直統管陸軍軍官學堂和北洋水師學堂,北洋艦隊的事,應該由丁汝昌負責,恐怕我不便插手。”
李鴻章說:“爲父記得劉步蟾是你舉薦的人,他和琅威理鬧矛盾,涉及到和英國海軍的外交糾紛,水師提督丁汝昌不在國內,即便他在,他不懂外交,你去處理比較合適,一定要秉公處理,儘快息事寧人。”
李經述這纔去調查處理此事,他開始了下一步計劃,再次約劉步蟾、鄧世昌到望春樓吃飯。
劉步蟾、鄧世昌赴飯局,多帶了一人,北洋艦隊左翼總兵林泰曾,劉步蟾介紹道:“這位是自家兄弟,我在福建船政學堂的同窗好友,當年我們一起在‘建威號’船上見習,睡上下鋪。”
林泰曾上前跟李經述行禮道:“久聞李公子威名,在越南和臺灣痛擊法國佬,長國人志氣。今日一見,果然虎目生威,一表人才,難怪中堂大人對你厚愛有加。”
李經述一看,林泰曾鼻樑高挺,皮膚黝黑,渾身上下精氣神十足,必是一名虎將,拱手笑道:“都是自家兄弟,就別拘禮了,北洋艦隊將來肯定有機會建功立業,名揚四海。”
林泰曾一笑,說:“李公子擡舉了,誰不知道現在朝廷和李中堂重視陸軍,你的陸軍軍官學堂是紅花,我們北洋海軍只是綠葉。”
三人坐定,便開始商議怎麼對付琅威理。俗話說,“兼聽則明,偏聽則暗”,和林泰曾一聊,李經述才發現,這琅威理不簡單,兩度受聘爲北洋海軍總查,賞提督銜,負責北洋水師的組織、操練、演習,治軍嚴明,按照英國海軍條令操練的北洋艦隊,有一次深夜,他突然鳴警演習,各艦管帶無不披衣而起,各司其職,從容不迫,北洋水師正需這樣的海軍人才督導。
“撤旗事件”背後,是劉步蟾和琅威理對北洋艦隊指揮權之爭。琅威理還上書李鴻章干涉北洋艦隊的“人事”,說水師中閩籍管帶衆多,劉步蟾、林泰曾、鄧世昌形成幫派,桀驁不馴,雙方矛盾激化。
李經述心想必須想一個兩全之策,既不能讓琅威理的權力太大,也不能讓劉步蟾他們覺得自己是受琅威理指揮。他們討論了好幾個方案,都覺得不妥,這時,鄧世昌表態說:“現在只有一個辦法,能化解這所有的矛盾:李公子取代水師提督丁汝昌,統領我們北洋艦隊!”
“啊?此話怎講?”劉步蟾對鄧世昌這個大膽的提案毫無心理準備,問道。
鄧世昌說:“北洋水師艦隊現在的矛盾在於丁軍門不懂水師,一味聽命琅威理,兄弟們感覺自己受洋人擺佈,李公子來當這個提督,就不存在這個問題,至於鉗制琅威理,讓中堂大人聘請一位德國洋顧問,授予他們一樣的權力,水師指揮權就不會受英國一國鉗制,這樣中堂大人也會比較滿意。”
“有道理!我支持鄧兄弟的想法。”林泰曾點頭說。
李經述也覺得這想法可行,丁汝昌並不像歷史教科書上說的那樣是民族英雄,相反,他治理水師無能,畏戰避戰,在自殺前還給日本人寫了投降書,對中國在甲午海戰戰敗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他試探一下劉步蟾人的口風,道:“鄧兄弟說得對,琅威理之所以能狐假虎威,主要在於丁軍門不諳水師,家父也有意將之撤換,你意下如何?”
丁汝昌這個人呢,出身貧苦農村,自十歲起失學,出外幫人放牛、放鴨、擺渡船等,以補貼家用。十四歲時,被父親送到同族伯父的豆腐店學徒,後來父母在荒旱中雙雙餓病而死,他投靠了太平軍,成爲程學啓的部下,當太平軍大勢已去時,他叛投曾國藩的湘軍,參與對太平軍和捻軍作戰,最後跟了老鄉李鴻章,受到賞識,官至記名提督。怎麼說呢,他雖然陸地上作戰勇猛,但沒有統帥海軍經驗,還愛嫖好賭,劉步蟾本來就輕視丁汝昌的爲人,不服調度,聽李經述說李鴻章要換掉他,趕忙表示:“中堂大人英明。”
於是,李經述讓劉步蟾、鄧世昌和林泰曾馬上收集可以整倒丁汝昌的“罪證”。
劉步蟾三人特別積極,第二天就給李經述送來丁汝昌的“黑材料”:一是生活腐敗:雖爲水師統帥,平日宿娼聚賭,並不在大營中居住;二是軍紀鬆弛:水師每年例巡南洋,率部下淫賭於香港、上海;三是不關心軍艦保養和維修,以大批軍艦定期運送旅客賺錢,影響日常訓練。
李經述一聽,這劉步蟾太不瞭解李鴻章,丁汝昌的生活腐化對李鴻章來說,那根本不算事,李鴻章用人不拘一格,甚至喜歡用生活腐化的將領,認爲“武人好色,乃其天性,但能貪慕功名,自然就我繩尺”,第二條和第三條,丁汝昌可說自己不懂水師糊弄過去,於是他面色沉重,道:“丁軍門還有無別的事瞞着家父?”
劉步蟾想了想,道:“去年李中堂按例檢閱時,丁軍門讓我們把所有船艦和大炮都被粉飾油漆,金玉其外,敗絮其中。這個算嗎?”
“哈哈,太好了,天助我也!”李經述笑道。他知道劉步蟾說的這事纔有攻擊力,因爲李鴻章對手下什麼都能容忍,但有一條“高壓線”,那就是“欺騙”,宿娼聚賭什麼的,只要老實交代,沒問題,但要是欺騙李鴻章,必然“滾蛋”。
抓到了丁汝昌的把柄,李經述便請淮軍中有聲望的重量級人物劉銘傳出手,幫助搞掉丁汝昌。
劉銘傳和丁汝昌有舊仇,淮軍上下人盡皆知:當年清廷平定了太平長毛,要淮軍“裁兵節餉”,劉銘傳把丁汝昌的部隊置於“閒散”之列,準備裁撤掉,丁汝昌不服,揹着劉銘傳越級給李鴻章和朝廷上書,說劉銘傳公報私仇,結黨營私,還貪污軍餉。脾氣火爆的劉銘傳暴怒,當時就命人請丁汝昌到大營,準備幹掉他,還好丁汝昌當時腿腳利索,跑得快,躲到廬江老家才逃過一劫,劉銘傳也因此被罷官,兩人從此結下樑子。
劉銘傳當時在京城述職,沒有回臺灣,他本來就看不上丁汝昌的能力,李經述給劉銘傳帶了兩瓶家鄉的燒酒,劉銘傳便答應幫忙向李鴻章舉報丁汝昌。
李經述心內狂喜,兩瓶燒酒就換一個北洋艦隊的提督,挽救整個北洋艦隊,改變中國的命運,歷史的蝴蝶效應還真是有趣得很!
《穿越1879》最新章節由雲起書院首發,最新最火最快網絡小說首發地!(本站提供:傳統翻頁、瀑布閱讀兩種模式,可在設置中選擇)